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

非都市土地擴張宜開步慢 土地利用計畫毫無章法

民生報記者/鄭朝陽

  政府計畫釋出16萬公頃農地,高速鐵路工程緊鑼密鼓進行中,沿途將創造出好幾個中小型新市鎮,中正機場捷運線也要供應1400公頃的新社區發展用地,大量的發展用地將投入可觀的公共投資,不過,前環境保護署長、現任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理事長張隆盛憂心地說,台灣的人口在36年後將零成長,且逐年走下坡,以現有可利用的都市土地,已可容納36年內成長的近300萬人口,因此,上述多項重大建設衍生的公共投資極可能閒置浪費,政府不可不慎。

  由永續發展學會主辦的「永續發展論壇」系列演講會於3月9日開幕,張隆盛以今年9月將在南非召開的「二十一世紀議程十年展望」為題發表演說時,提出上述警告。

  他表示,儘管政府陸續制定國土計畫法等相關法案,實際的土地利用計畫卻毫無章法。根據經建會的估計,目前全國人口約2300萬人,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約9%,已步入高齡化時代;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民國127年,總人口數將達2568萬人的頂峰,之後就停止成長,且可能呈負成長。

  張隆盛說,政府應依照這項趨勢全盤調整國土利用計畫,並思考還有沒有必要再向郊區、非都市土地持續擴張?他指出,國內共有446個都市計畫區,面積約45萬公頃,扣除保護區、道路等不可居住土地,可建築供人居住的面積約20萬公頃,總計可容納2200萬人,但目前住在都計區內的人口只有1700萬人左右,換言之,還有500萬人的「空位」有待填補,對於胃納未來40年的300萬人口已綽綽有餘。

  張隆盛認為,過去的都市發展政策都是不斷地向外擴充,但從經濟、合理及永續發展的立場來看,應回歸市中心主義,利用既有的公共建設基礎,讓土地資源得以有效利用。只可惜,拿台北市為例,從淡水河邊到建國啤酒廠的台北火車站周邊土地有150多公頃,至今尚有90公頃荒廢閒置,其中有90%都是公有地,都市更新動不了,卻一直利用納稅人的血汗錢往外擴張,在需求不足的前提下,如此大量的公共投資極可能成為泡影。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