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深度報導]

《部落地圖》
從在地出發!-巴拿馬Kuna Yala自治區的經驗 (下)

作者:台邦.撒沙勒

1997年魯凱族神木標定活動  為了便於管理當地的生態旅遊活動,Kuna Yala民族議會統合所有的旅遊組織,幫助他們設計商用網站,解說手冊及導覽地圖,並提供相關的導遊訓練並且協調實施共同促銷活動,制訂統一的遊憩規範和利益回饋等等原則。因為從觀光事業中可以獲得豐沛的利潤,因此原始的森林、美麗的珊瑚礁、秀麗的海灘已被當地居民視為『會吐出鈔票的天然銀行』。為了保護這座超級銀行,Kuna Yala人的眼睛絕不放過任何非法破壞『銀行』的活動。

十個原則

  基本上,Kuna Yala自治區把握住幾個原則:

  1. 地方居民必須參與整個生態旅遊的經營決策和實踐過程。

  2. 社區應該享有公平的利益和回饋,包括健康、教育及其他公共福利措施。

  3. 利益應該由社區共享而非個人獨享。

  4. 生態旅遊應該重視環境和文化的永續。

  5. 生態旅遊應該尊重地方傳統的文化習俗和社會結構。

  6. 生態旅遊需考量是否有完善的管制機制和原則規範來處理遊客帶來的問題。

  7. 必須嚴格管制遊客的數量及規模使文化和環境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8. 進行生態旅遊活動之前必須針對遊客實施行前教育。

  9. 地方居民不該被要求為遊客進行不適當的表演活動和提供不合理的服務。

  10. 社區對遊客有說『不』的權利。

『共管』與『自治』

  台灣自從陳水扁總統宣布與原住民建立新伙伴關係開始,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即著手規劃原住民自治的相關事務,不僅委託學術單位草擬原住民自治法草案,更安排許多座談會邀請學者建言。然而原民會雖然有心,卻忽略了台灣原住民族群文化的多元性與社會制度顯著差異的事實,倘若原住民自治法一體適用在所有原住民族身上,不僅無法保存原始多樣的族群特性,反而導致歷經千年演化下來的文化多樣性消失殆盡。可以說,當前原民會推動的自治運動嚴重違背了自治運動『由下而上』、『在地出發』的精神。

  因此,我們認為,政府在推動原住民自治的過程中應該和原住民合作,鼓勵他們調查傳統領域內的神木、聖地和遺址,幫助他們製作部落地圖來重建以往的土地倫理和生態管制機制。最重要的是,政府應該賦予原住民管理自然資源的權限,透過對原住民社區的賦權(empowerment )作為,強化在地組織以達活化部落的目標。

  從Kuna Yala自治區的實踐經驗中,我們發現森林管理、自然保育、生態旅遊以及社區發展息息相關,而『共管』與『自治』則是森林管理與社區復振能否成功的關鍵。事實顯示,共管與自治程度越高的部落,在森林管理、生態旅遊、文化保存上往往有極好的表現。因此,我們相信,從在地出發,由地方主導的自治運動,才是未來原住民自治能否成功的關鍵。(2002-11-14)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