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讀者投書] 不當環境政策是摧毀農漁業核心價值的元兇 作者:賴偉傑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農漁民10萬人上街頭,不管是為了農漁會的存廢,還是加入WTO之後台灣農漁業面臨衝擊,還是長期以來犧牲農業服務工業的積怨,對於來自四面八方走在台北街頭,皮膚黝黑、憨直誠懇的老農民老漁民,整個社會展現蒼白的人道感動,因為在車水馬龍、光鮮亮麗的都會區,那會讓你想起自己消失已久的靦靦與感恩,以及對汗水、泥土、大海搏鬥的悲愴影像。政治人物搶著表態永遠跟農漁民站在一起,輿論媒體也盡是感染了悲天憫人的語調。 然而,同樣是農漁民的抗爭,卻從來只得到漠視、污名與輕蔑! 被刨根的心情 蘭嶼達悟人是漁民;金山、萬里、貢寮鄉民是漁民;雲林林內人、新竹竹北人是農民;林口鄉民是漁民以及農民;石門鄉民是農民;八里和淡水淡海人是漁民;宜蘭建蘭段人是農民,然而,當他們的家園、農田、漁場,被強制作為核廢料場、核電廠、焚化爐、焚化爐掩埋場、高爾夫球場、污水處理廠和廢土填海、建蘭段良田上建掩埋場時,他們面對的是國家或財團的既定政策、專家最大卻錯誤百出的草率環評、鎮暴警察下強行動工。有多少政治人物和社會大眾會體諒這些「農民」和「漁民」被刨根的心情? 台灣的環境荒謬劇 看看這個禮拜的台灣荒謬劇吧!號稱環境憲法的「環境基本法」在立法院通過了,但同一天環保署長強悍的宣示「焚化爐政策絕不改變」,隔一天民進黨立委建議乾脆把達悟族遷村買下蘭嶼當核廢貯存場。 台灣的環境問題,其實就是一連串量化農漁業、量化土地的結果。因為當漁業和農業被換算為「產值」時,因為農漁村人口少,地偏僻,產值不多,所以「選票壓力應該比較少」,「只要回饋金給的比原先產值多,他們就該滿足的吧!」,於是多少農地和海岸,不斷為鄰避型、甚至是錯誤的建設所糟蹋。而進一步,更多資本市場的金融工具以及思維就進來了,土地債券化、農田可休耕竹科不能沒水。也因此,錯誤的環境與自然資源政策,其實是農漁業價值崩盤的開始,當什麼是以為用錢就可以解決的時候,基本上有再多以錢為唯一度量的善意,都只在加速撕裂農漁村、農漁民及其網絡與文化。 不能只是短暫的感動與軟性人道主義 「農業漁業是人類的生存、文明、也是文化」,約堡地球高峰會議中的人民論壇,這樣的觀念不斷在被彰顯著。但在台灣,如果非核家園想用錢解決、垃圾問題想用錢解決、農漁業問題想用錢解決,那麼「環境基本法」的通過,不能是對重建人民與土地關係的禮讚,不能是向永續農漁業的致敬,那將只淪為偽善作為一種贖罪卷或貞節牌坊。 解決農漁業的問題,不能只是短暫的感動與軟性人道主義,而更要從逐一檢視那些摧毀農漁業核心價值、便宜行事且不當的環境政策開始做起。(原載於2002/11/25台灣立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