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讀者投書] 要21世紀議程,而非2008博覽會議程 作者:賴偉傑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歷年來的地球日,環保團體總不能免俗地召開體檢執政黨環境政策的記者會,然而今年的地球日,在民進黨即將繼續執政4年之際,一個原本可能流於形式的地球日研討會與政策體檢記者會,竟成為多年以來少見的NGO會師。多個團體遠道而來,一個個的個案報告深入分析與控訴,完整細膩地提出環境衝擊與弊端,很快地大家強烈體認到當年「經發會」的效應,已經全面而具體地滲透、浮現在所有政策裡,也引爆了大家對執政者積壓已久的不滿與憤怒。 坦白講這來遲了一點,因為在2001年經發會的時候,少數環保團體就意會到這個所謂綠色執政的新執政黨,向「唯發展論」臣服之快、之廣、之深、之細膩,令人吒舌,而欲建立環保團體間以及跨議題社運團體間的合作反制。然而可惜的是,多數團體在地理上遠離當時在台北召開的經發會,並沒有特別的興趣與關注。然而,之後隨著經發會「共識」的落實,2002年5月行政院提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到了2003年11月,再從其中精挑細選為「五年五千億,新十大建設」。很多昔日的擔憂,成為事實。 大家的討論很快聚焦到「新十大建設」,而其中最糟糕的就是以「便捷生活永續生態」為名,包括「第三波高速路」、「平地水庫海淡廠」。這號稱是希望「除解決運輸與水資源問題外,更有利於觀光事業發展,創造民眾遊憩、休閒的生活價值」,其中牽涉到的交通政策、水資源政策、觀光政策、產業政策等,不都需要分別先以「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做整體評價,再依此做個案規劃以及個案環評?然而,除了2002年3月完成「台灣地區水資源開發綱領計畫政策評估」,其他完全付之闕如。而即使是水資源政策環評,結論雖把「積極推動節約用水策略」列為最優先,但搬上檯面的還是以開源為主。 為了在2008年與北京奧運競逐亞洲焦點,2008台灣博覽會「拚場」的構想成為環境政策最關鍵的盲點。台灣是個具地理、歷史、文化多樣性的島國,而不是一個大展覽室,所以要考慮的不是快速移動的一日遊動線,不是需要馬路、砂石、水泥,以及無止盡供應的水與電。但顯然,未來30、50年台灣的整體願景、規劃及投資,竟然就是要滿足那幾個禮拜「台灣博覽會」的需求模式! 所以最可議的是以「五年五千億特別預算」包裹方式來處理,包裹了預算,讓不論是好是壞的公共政策全淪為政治角力的籌碼。真的,台灣需要的是由下而上、資訊公開、充分討論的21世紀議程,而不是由上而下、恣意揮灑、黑箱包裹的2008台灣博覽會議程。 ※以上不代表本報立場 我有話要說: infor@e-info.org.tw(來函請註明真實姓名與連絡電話,以利聯繫作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