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欄作家] 陪伴孩子走進大自然 (下) 作者:陳健一 感覺到風 和孩子一起看風,在沒有風日子。 天氣晴,我和孩子們來到麟山鼻沙灘。這裡是海邊,十月到隔年二月是風勢強勁。但是,四月份的這個時候沒有風了。 我們蹲在沙灘上,觀察一株匍匐地面的馬鞍藤,尋找它長長的莖,以及四處蔓長的路徑...... 「海邊風勢強,假如植物長太高容易被風吹垮,所以趴著地面長。」 我要孩子進一步觀察趴在地長的植物,要他們把其中一片葉子畫出來。 孩子們的畫稿陸續在我眼前出現了。有馬鞍藤、蔓莖、天人菊...... 「為什麼那麼多植物趴著長呢?為什麼住的都市較少看植物趴著長呢?偏偏在這裡?」 看了太多趴在地上的植物,該有一些原因吧!我要孩子們一起找原因。 「是風!趴著長,植物才不會被強風吹垮。」 「風」被孩子們提出來了。這樣的表現,解決了我「等待」孩子們主動提出想法的焦慮。畢竟,參與孩子們的發現和討論,我總希望,「答案」是出自他們的口中的。 接著,來到一個適合觀察風的現場,這裡除了沙子,就是一堆石頭,石頭上還有被風吹刮的痕跡。 「告訴我和風有關的東西或景象......」我要延續剛才的話題。 沙有被風吹過的紋路,石頭有被風吹刮的痕跡,還有不遠處,有被風吹得樹冠歪長的風剪樹,以及剛才觀察到的,為了躲避強風,匍匐地面的馬鞍藤...... 這些發現,使孩子們原先困惑的神情,被填實了。他們領受到「風」,在這個沒有風的季節。 再來,我給孩子們描述一段「東北季風旅行」的故事,於是,所有和麟山鼻有關的事物,如趴在地上的植物、被風吹刮的石頭,以及風剪樹......,都被連接起來。 【文章連載】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oscaric/2002/os02021901.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