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欄作家]

若問什麼是「有機」? (下)

作者:賴青松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向思考

  挾西方產業革命的洶洶之勢,近乎整個地球的人類,都被這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合理主義思考所吞沒,這股洪流碰上最後也是最強的對手-就是生育世間萬物的大自然。從西方實證主義的觀點出發,一株植物生了病、長了蟲,最簡單而直接的方式,就是發明一種武器或一種藥,把病菌跟害蟲殺死,這樣問題就解決了!抱持這種想法的人,他們不問植物為什麼會生病,他們只想著如何把病打敗。這種想法在十八世紀的英國人身上極為明顯,在他們的眼中,固守著村落共有的生產農地,每年撒下二三十種甚至更多的種籽,勞動終年的結果,卻只不過勉強換來一口飯吃的印度人,是多麼地愚蠢!

古老的智慧

  但也並非所有的英國人都如此蠻橫無知,1889年,為了推廣印度農業上農藥的使用,John Augustus博士受印度部部長之邀,前往印度當地進行調查,幾年後他提出如下的報告-「我無法贊同印度農業是原始而落後的。事實上,在印度的許多農業地帶,當地農民所採行的耕作方式已近乎或等於完美。至於那些目前農產成績欠佳的地區,主要的原因也不在於耕作方式,而是他們沒有餘力建造更好的農業設施。說得更明白些,與其對印度的農業提出建議,倒不如對英國的農業提出建言來得容易。在任何普通的印度農村裡,人們都懂得如何有效地處理雜草、汲取地下水,更不用提關於土壤與地力的知識,或是撒種與收割的時間,至於輪作、混作與休耕的深奧知識,更是讓人自嘆弗如!勤勉的耕作、忍耐與肥沃的土地資源正確地結合,我從未見過比這些更神奇的農業。」

  說到這裡,聰明的您或許已經發現,在許多人觀念中等於「無農藥、無化學肥料」的「有機農業」,其實根本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兒。在人類還不懂得發明這些工具之前,幾千年來,全世界各地的農民們,早已懂得如何培育出最適合本地氣候風土的種籽,同時也知道如何運用身邊所有可用的資源,從一根稻草到一堆牛糞,都能夠化為再生產的原料。

  在那個時代裡,農村根本沒有「垃圾」這個名詞,這也是塑膠袋出現之前台灣農村的寫照。那個時代的農人們安住在大地上,他們是最瞭解腳下這塊土地的子民,在日本新潟縣的安塚町,村旁高聳的菱之岳是農民占卜當年農作成果的聖山。每年四月山上的殘雪漸融,開始出現一頭奔馬的形狀時,就是村民們插秧的好時節,所以人們總說「奔馬出,秧下土」。如果雪崩後的積雪底部寬廣,那這年肯定是個好年冬,如果雪崩坍處的土壤顯得特別黑,那這年的風跟雨水都會特別豐富。

被現代的農業魔術所迷惑

  這些世世代代累積下來的本土智慧與在地經驗,絕非任何外來的專家所能取代。只不過令人汗顏的是,當少數西方的專家開始發現現代農業的弊端,轉而求取亞洲古老國度殘留的農耕智慧時,她們的子民卻被現代的農業魔術所迷惑。認為使用農藥、化學肥料,甚至於基因改造技術的農業才是真正的農業。

  當然這些「先進的」技術,確實能造成短期內顯著的效果(例如單一土地面積上,某種特定作物的增產,但是對於相對犧牲的其他作物產量,以及因此被破壞的動植物生態卻一概不提)。但是接下來的種種悲劇,如土壤衰疲、病蟲害轉劇與永續經營的經驗流失等等,都讓人們失去靠自己的雙手與土地活下去的能力。

  現在的農夫要耕作一片土地,他得先存錢買輛耕耘機,然後買農藥、汽油,還有不斷推陳出新的種籽(這些商業種籽只能栽培一代,可說是人工化、沒有生命力的種籽),而且他種出來的少數幾樣農作物,必須在市場上秤斤論兩,好賺取下一季的耕種成本,萬一這年的市場價格欠佳,他的生活可能比19世紀的印度農民更糟,至少他們還有些雜糧能餵飽自己!

一方乾淨的土壤,一顆有生命力的種籽

  回顧過去的歷史,我們知道有機農耕的起源恐怕跟人類的起源一樣早。但是直到二十世紀之後,才逐漸為世人所注目。因為我們污染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自私地扮演起上帝的角色,殺掉我們不想要的害蟲跟病菌,淘汰絕大多數祖先留下的糧食品種,留下少數人覺得應該留下的作物。結果換來的是土地、作物跟人都病了!唯一讓人安慰的是,在60年代美國的Carson女士寫下了《寂靜的春天》,70年代日本的有吉佐和子女士也完成《複合污染》一書。這兩本擲地有聲的反污染好書,終於引起人們對環境與生態污染的重視,其中當然也包括農業造成的污染與破壞,這同時也是「有機農業」出現的嚆矢。

  所以有不有機?重點絕不在於有沒有農藥或化學肥料,重要的是人類是否遺忘了如何與大自然好好地相處下去。隨著人類技術的不斷進步,或許不久之後,會有更多跨國企業宣稱他們發明了對人類無害的「安全農藥」,或是製造更多基因操作而成的天下無敵新品種。直到有一天,我們才回首發現,其實自己真正需要的,只不過是一方乾淨的土壤,還有一顆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種籽。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