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欄作家]

風災、經發會、以及走在分水嶺上的山林保育 (上)

作者:林益仁 (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長)

  桃芝颱風帶來重創,政府單位除了勘災、救災之外,後續的重建以及未來因應的對策,應該是最令人關切的重點。其中,山林保育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行政院張院長在救災之際,發出宏願要用樹根牢牢地把台灣的土地抓住。這是一個深具生態思維的視野,問題是當保育的宏願猶在耳際所謂經發會的分組結論中卻又大張旗鼓準備以大規模造林與生態觀光等保育之名行經濟開發之實政府掩護財團利益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頓時讓人再度陷入一陣錯愕。

  種樹救台灣,目前似乎已是一種政治正確的說法!而觀光加上生態二字似乎就具備了無上的正當性。但問題果真如此簡單嗎? 種檳榔 種果樹算不算是種樹?為什麼現在千夫所指認定它們是生態浩劫的根源!其次砍伐原始林然後再補植人工林算不算是種樹? 1990年代以前,林務局在輔助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大規模砍伐天然林,再補植人造林的紀錄比比皆是。如今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可說是問題重重,其中以天然檜木林砍伐,補植柳杉林的例子最令人詬病。這種伐林種樹的政策,其後續所付出的代價不管從自然或是社會的角度來評估都是得不償失的,例如水土流失所導致的洪災、森林生態丕變所導致的松鼠危害、以及遠不如預期的柳杉林經價值等。

  還有,翻開政府的年度預算書,年年的造林經費高得嚇人,這些是不是種樹? 然而這些造林的成效都到哪裡去了? 造林成效不彰令人不禁要問是天災肆虐緩不濟急? 還是政府的造林政策出了根本性的問題?根據筆者所熟識的多位原住民造林工透露,林務局的造林政策一向與林商的利益盤根錯節﹔林商慣常以低廉的工資雇用原住民擔任造林工,造林只負責將種苗插上,極少要求其存活與育成率。這些造林工還常自嘲地說就是種死了林務局才需要再造林,如果種活了還有得玩嗎?或許這些鄉野訪談確實透露了政府年年造林卻成效有限的警訊。講白一點,不當的造林政策與措施,所衍生的生態與社會問題,事實上比不種樹還糟糕!以上的例子更具體說明了種樹不都是對自然生態或是人類社會有好處,關鍵在於種什麼? 怎麼種?以及誰來種?等關鍵問題。種樹如此,觀光的問題亦然,如非參透這些行動背後的社會脈絡,再加一百個生態的字眼對環境的保護也是枉然。

【文章連載】
 風災、經發會、以及走在分水嶺上的山林保育 (上)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yihren/2001/re-yihren010911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