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欄作家]

失落樂園的搜奇之旅:評戴安•艾克曼的「稀世之珍」 (下)

作者:林益仁

  事實上,這種尋回失落樂園的搜奇心態在西方社會裡是相當根深蒂固的。劍橋大學的環境歷史學者李察•古羅夫(Richard Grove)指出,西方生態學者從十九世紀開始在全球各地人跡罕至的島嶼從事採集與探險,跟基督教文明中找回失落的伊甸樂園的意象有著密切的關連性。當代的環境運動中,更有部份將這種意象深化到各式各樣的科學論述之中,例如維持生物多樣性便是顯著的例子。

  問題是:設若作者認為樂園是危險難至,而自然卻又多樣隨機,那麼本書的敘事則將出現一個有趣的對立:即,作者所跟隨的科學家們為了拯救某些特定物種所做的事,就是到人跡罕至之處去把這些珍稀的生物「鑑定」出來,並且利用種種的科學方法把它們「控制」住,雖然美其名是為了保育它們。在本書中,我們看到研究者使盡力氣地把和尚海豹一隻隻細心地繫上辨認的標籤,並且檢查它們的生理狀況。另外,整個巴西熱帶雨林中的金獅狨保育計畫更是複雜到繁殖是在遙遠的芝加哥動物園進行,而野放時更是全面性的監控,包括誰跟誰交配都是在算計之中。在此,我們已然清楚地看到整個保育珍稀生物的行動不只是為了要讚美自然的多樣性而已,背後尚且有強烈地「找回」並且「保護」失落樂園的文化成見。但是,樂園真是如此便可尋回嗎?另外,是誰的樂園呢?

  近來,在國際上為了保護單一物種所延伸出來的保護區計畫已經湧現批評的聲浪,而這種作法正是本書所介紹的。因為,這些計畫通常只看到「珍稀」的生物,但是卻沒有看到在這些生物周遭的當地居民。弔詭的是,當地居民的參與往往是這些保育計畫成敗的關鍵。可惜的是,本書過度浪漫地描述了科學家在保育計畫中所扮演的角色,而當地居民只淪為嚮導、助手等相當邊緣的位置,幾乎很少看到當地居民跟這些生物互動的描述。很顯然,缺乏瞭解當地自然文化的西方失樂園文化成見還是深深地烙印在本書的字裡行間!(1998.12.13)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