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欄作家]

閒置空間如何再現風華

作者:李永展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

  台灣在成長掛帥的產業政策帶動下,不僅影響了經濟重組,連帶也影響了空間重組;而在現代性逐漸取代傳統性之後,新的工業秩序也逐漸成為新的都市秩序。就在這個歷史脈絡下,1990年代前後,台灣各地載負著民眾集體記憶的建築空間,由於都市發展而紛紛被拆除。這些被拆除的空間,有些淪為永久的失落空間,成為當地民眾唏噓不已的童年回憶;有些則在再利用後不只成為新地標,也使原本荒置的一角得以開展新面貌與新使用,並串聯起歷史記憶與未來想像,而成為見證歷史風華的「時空膠囊」。

  這些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實踐案例,意味著公共空間之釋放與轉化的行動,如能妥善處理,必將成為台灣面對全球化挑戰之地方回應的主流趨勢,因為它並非只是空間機能的轉換,更承載著地方特色與文化發展的任務。它不只是「活保存」機制的空間實踐過程,更是社會空間與文化空間連結的具體場景。

歷史文化與社會生活的雙重遺產

  1980年代以後,台灣社會出現劇烈的轉型壓力,改變了往後20年至今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面向,這些都與全球化密切相關。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在地特色及文化優勢的鞏固更是刻不容緩,因此社區營造及城鄉風貌運動便在全台各地如火如荼展開,積極推動人文地景建設,使文化觸角得以延伸,也因而帶動了一波波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實踐案例。

  然而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實踐案例中,有些因經營團隊的理念而產生地方認同的分歧,例如再利用的空間應該重現哪個時代的精神?應該再現哪個社會的文化脈絡?而有些經營團隊則因為財務壓力,使得再利用的空間逐漸失去地方特色及文化脈絡的經營,而變調為商業氣息濃厚的消費空間,使原本具社會性及文化性的大眾空間變成購票才能消費的小眾空間,產生了「仕紳化」(gentrification)現象。

  這些糾結紛擾的現象的確引發了某種程度的集體焦慮,雖然造成不同的回應,但如能仔細思辨,或許反而更能激發全球化的在地反思。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除了在社會、經濟、科技、政治上消弭國與國的界線、帶來生活的便利外,在強調全球化涵蓋面和廣大性的同時,還應考慮現實面的錯綜複雜,並強調自身的唯一性,以及和他人有所區隔的樣態。因此在思辨「天涯若比鄰」的全球化現象時,必須將地方生活經驗納入;可以說,許多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實踐都肇始於特殊的時空背景,因而隱含了台灣特殊歷史文化經驗與社會生活空間的雙重遺產。

促進地方發展的巨大能量

  舊有建築空間雖由於社會發展而產生閒置或失落,但在空間轉化中,展現了都市發展的軌跡、歷史記憶的想像及文化脈絡的累積,其累積的巨大能量成為地方發展的重要基礎。而藉由適地的閒置空間再利用,不僅詮釋了空間的再現,理解空間背後隱含的符碼,更進一步體現了全球化的反思性,也使在地的歷史風華及人文情感能被閱讀,並以人為本作為核心概念,引發充滿互動與體驗的社會性及文化性空間。

  當台灣各地的建築愈來愈沒有特色,愈來愈成為全球化之下的失落空間時,如何營造一個可以讓我們感動、烙印、關心和融入生活體驗的場域,或許正是閒置空間再現風華與傳承文化的重要任務,也是閒置空間避免被全球化、小眾化吞噬的不二法門。

(本文同步刊登於《中國時報》2004年7月4日第4版「名家專論」)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