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人文] 民族植物隨筆-苦楝 (下) 古時候的人認為蛟龍怕楝樹的葉子,當屈原投汩羅江自盡時,楚人擔心龍帶蝦兵蟹將吃掉所有的食物。因此,將包有楝葉的食物投河給屈原食用。吳均(467-520)的《續齊諧記》中的一段文字,把這傳說給記載了下來:「屈原五月日投汩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綵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不知是否因此觸怒龍顏,所以在端午節的時候,以前的人也會佩插楝葉,用以避邪。 苦楝在台東的卑南族人稱之為gamut,為具有香氣之意。祭師們為喪家除穢時,會手持苦楝花並用手指劃過鼻頭,祈求新的一年帶來新的好運。阿美族人和排灣族人都稱之為vangas,阿美族人以每年花開為春天到來的指標,當其結果的季節,可以開始用魚藤毒魚。其葉舖襯香蕉做後熟處理會很香;葉煮湯洗搓身體可以防止皮膚凍裂、治皮膚病,取嫩葉摩擦女孩臉部皮膚會變得白嫩。 在講求生態防治及自然農藥的今天,苦楝素(kumujian)成了生物高效殺蟲劑,可防治100多種昆蟲及數種葉蚤和線蟲,如玉米螟、根瘤線蟲、斑潛蠅、粉介殼蟲、薊馬等等。除此之外,《本草備要》也載明了金鈴子「性味:苦寒有小毒,入肝經;功用:濕熱、治疝氣、殺蟲、舒緩肝經、利小便….」。從科學的觀點來看,研究民族植物學的功能,或許有助於鄉土文學、人類醫學或農業化學的發展,這未嘗不是可喜可賀之事。
【相關文章】 本文摘錄自【塔山自然實驗室】http://tnl.org.tw/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sunday/culture/2001/culture01052701.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