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大地之音]

海洋

作者:張明薰
音樂提供:飛魚雲豹世界音樂網

飛魚雲豹音樂工團「黑暗之心」專輯  「聽原住民的歌,要用『心』去聽,因為我們都是用『心』在唱的。」飛魚雲豹音樂工團、北原山貓成員之一的陳明仁這麼說。西元2000年成立的飛魚雲豹音樂工團,以復興原住民文化為使命,他們希望從自身豐富的文化底蘊出發,將祖先傳唱的音樂賦予新的生命,讓更多部落的青年或是其他種族的人了解,並加以推廣。

  對原住民來說,音樂就像一種語言,是一種自然的抒發。打獵的時候有打獵的歌曲,飲酒的時候有飲酒的歌曲,隨著不同的情境,從心中發出對生命的歌詠。他們的歌唱是生活的一部份,與文化緊密結合,因此,如果沒有生活在部落的經驗,很難體會那樣的人聲天賴。不過,只要靜下心來,就可以從他們的音樂中「看」到活生生的山川地貌和情感起伏。阿里山的鄒族歌謠具有山脈般的沉穩頻率,當他們唱「迎神曲」的時候,圍成山谷般的半圓形;布農族的八部合音感覺就像一幅山巒重疊的圖畫,阿美族的複音唱法彷彿有兩條波動頻率不一的線條,傳達出特殊的流動感。每一個部族似乎都有他們獨特的音樂語言。

  這首「海洋」並不具含有語意的歌詞,但是充分讓聽者看到海、吹到海風、感覺到海浪的脈動。男聲的輪唱與合唱巧妙地模擬海浪一波波湧向岸邊、撞擊之後的白色浪花緩緩消褪的形象。這首歌不透過語言的理解,而是直接包圍了聽者,喚起共鳴與海邊的記憶,以及海在人心中激起的壯闊與深沉。

  陳明仁來自有山、有水、有海的知本部落,這首曲子是他的父親陳實先生創作的,他父親是一位非常愛海的人,如果在世的話,有103歲了。「他說,海有時候很溫柔、很寧靜,有時候很凶暴。因為他很愛海,所以做了這首歌。」

  400年來,不斷有征服者、入侵者和逃難者來到台灣,原住民的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文化內涵也不斷被破壞,許多人流浪到都市做最辛苦的工作,或是隨著遠洋漁船出海,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生死未卜。他們唱的已經不是千古流傳的歌,不再蘊含渾厚大地上祖先的精神承傳與教誨,而是唱著千篇一律的流行歌曲,廉價而大量複製的感傷與悲愁。面對部落的瓦解、經濟的壓迫、文化的失根,面對新生代對自身文化的不了解與蔑視,面對這一切卻依然不能放棄希望。在祖靈的叮嚀下,飛魚雲豹用他們最痛的心,唱出了喚起曙光之歌。

《海洋》

 音樂試聽( 檔案格式mp3、大小1,871KB)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