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植物簡介]

木荷-台灣中海拔闊葉林中的巨靈

作者/攝影:楊國禎 (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副教授)

木荷葉邊緣有鋸齒,11月前後開花,花大,心黃  曾有一位學生,決心努力認識大雪山林道(中部鞍馬山區)的植物,在前後半年多的時間裡,從小苗到大樹,拿來問我的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 Champ.)標本不下50次。也就是說,由剛入門想認識植物的人來看,木荷這種植物的變化不是很好掌握。

  它幼株的葉常是狹長形、基部幾乎無柄、邊緣通常是平滑而沒有鋸齒,兩端都逐漸變細變尖,葉面(上表面)無光澤不發亮,葉背(下表面)常撲有不明顯水漬狀的灰白色粉狀物,質地是稍厚的膜質狀,怎麼看都不像是可以長成大樹的樣子。光看這樣的敘述就已經開始進入模糊狀態,更不用說要把這種狀態的觀念套在一株株的植物上。

木荷木質果實的頂端壓平而稍凹陷,稍成圓心型  接下來的問題是:長大後它變樣了。它是森林中高大直聳的大樹,粗壯而通直的樹幹直達天際,直徑常在一公尺以上,上有縱裂紋路,樹冠突出頂層如傘狀開展;葉子是短而胖的橢圓形、基部有很長的葉柄、邊緣有明顯的鋸齒,葉基部鈍圓形而先端突然縮短變尖,但不拉長成尾狀,葉面因上了一層臘而有光澤且發亮,葉背是綠色或灰綠色但不成水漬狀的灰白色,質地是稍厚的亞革質。

  要認識木荷,如果是以「有特定類型的主觀觀念」去套每一棵植株,會無法認清它,會覺得怎麼會這麼善變!但如果是用歸納的方式,讓認識的每一棵樹的樣子,都變成是去認識另外一棵樹的基礎,這就很容易找出每棵樹的相同處或差異點,一棵棵的連結後,再去切割每一種的變化範圍。如此一來,木荷就像孫悟空一樣,無法脫離如來佛手掌心的掌握。

  11月左右,在台灣中海拔的原始森林中,如果看到樹冠層有滿樹的白花,花的中心是整坨的黃色雄蕊,而它樹下的地面鋪上一層一朵朵完整的乾掉落花,花的直徑在4公分左右,這大概是木荷了。就是在航空照片上,也可以分辨出在森林中一棵棵開花而樹冠變成白色的木荷。開花後結木質的果實,果實頂端壓平而稍凹陷,稍呈圓心型,成熟時由頂端裂開成5瓣,讓帶有薄翅的種子飛散出去。

木荷葉子的變異不小,新芽呈紅褐色 木荷開花時量多,全株通白

  在台灣的低海拔山區如恆春半島或陽明山一帶,它有一個到目前還被認定是台灣特有的巒生兄弟,港口木荷(Schima superba var. kankoensis),它的葉緣光滑無鋸齒、先端有尖尾,葉背灰白色,6月左右開花。但兩種典型植株的分布區之間,所生長植株的特徵常常介於兩者之間,這種中間型的變化在台灣好像很正常,但卻增加處理時不少實務上的麻煩。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