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草山之旅]

魚路古道 (三)

作者:陳世一

◎歷史上的功能 (下)

夏季開花,可提煉藍色染料的大青。  當金山附近沿線的茶葉收成烘培後,茶農們也是挑著大布袋裝的茶葉邁向魚路古道之途。

  先人在台灣北部拓荒的腳步在清朝中期以後,漸漸從平地推向山區,而從1860年台灣開港後,台灣的產業有很大的一部份受到國際貿易需求的影響,非常敏感地隨時在調整產業型態,以適應外銷的需要,大青和茶葉就是清朝咸豐、光緒年間兩項對外輸出的重要產品。藍色的染料也是昔時在古道上常可看到的農產作物煉製的成品。

  如今,我們仔細閱讀地圖,仍可清楚地看到,菁山里的名稱即是源自大青,昔日可能是魚路古道一部份的菁山路附近,竹蒿嶺的南方,仍有菁礐路、菁礐橋、菁子坑、菁礐溪等與大青種植與煉製有關的地名,這個地方又剛好位在昔時的魚路和萬溪古道之間,且位在內、外雙溪的上源,自是有其原由。

  即便在北投地區大屯山麓,面天古道的入口清天宮下方,仍有中青礐產業道路,而附近也有頂青礐、中青礐和下青礐等地名,從這些地名我們都可以讀出昔日藍染產業在台北邊緣山區的發展盛況。

  大青如今已在台灣各地到處可見,可是,它卻是18世紀時才引進台灣的一種經濟作物,往昔,農民時常在水源旁邊或潮濕的山谷種植大青,一年可採2次,割其整株莖葉後,放入青礐中去提煉染料。

  青礐通常是用石塊圍成的一個大型坑洞,裡面放少許水,將大青放入後使其發酵數日,溶出藍色的濃稠液體,為了運輸上的方便,常將藍色染料滲入石灰,製成藍靛。在清咸豐年間,台灣的藍靛外銷產量曾高居第3位,僅次於米、煤,然而,到了日治初期,由於人工合成染料的進步,就取代了這項昔日重要的藍染產業。

  台灣原本也有茶樹,在雍正年間編修的諸羅縣誌中有提到,曾在中部水沙連(日月潭)的內山發現野生的茶樹,不過,當時台灣的茶葉主要還是從大陸福建等地輸入,從嘉慶年間以後才陸續有人從大陸帶茶子、茶苗到台灣種植推廣,而在咸豐年間,大陸向台灣輸入的茶子、茶苗數量很多,後來,因英法聯軍攻佔北京與清廷訂北京條約,台灣被迫開港後,才正式開啟了台灣茶葉大量生產的契機。

  在1865年,英人杜德來台調查淡水茶園的生產狀況,發現台灣的茶業生產有很大的潛力,於是,從福建安溪購進大量茶子、茶苗,鼓勵農民種植,並舉辦3年期的茶葉貸款,使茶農在轉作茶園的3年內可以維生,之後,台灣北部的丘陵山區就陸續大量被開闢為茶園,而陽明山區附近的山腹到山腳也被大量開闢成茶園,擎天崗上也曾經被種滿了茶樹。

  除了產業活動外,魚路古道同時肩負著文化的功能,據說迎媽祖的足跡也曾踏過它的胸膛,同時承載著異地嫁娶的姻親活動,許多金山和台北間的宗教團體、親戚或朋友間的往來,都曾透過這條路而達到感情的交流。

  1858年時,英國博物學家史溫侯曾經沿著魚路古道旅行,留下了關於魚路附近相關地理及生物的重要稀有記錄。

  在日治時期,日人規劃大屯國立公園時,曾打算從擎天崗開一條公路直扺金山,為串連高山、草原與海岸的具特色風景線,其實也是看中了魚路不用在山間谷地繞來繞去的捷徑功能。

  近年來台灣一片走古道的熱潮聲中,魚路也被發掘出來而復活了。歷經了如許的滄桑和可能被毀滅的厄運後,依然存在的事實,就令我們需要更加的珍視和保護了。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