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草山之旅]

魚路古道 (六)

作者:陳世一

◎昔日的田園

  走過這段陡坡後,漸漸有竹林出現,溪水從旁邊潺潺流過,過一倒木後不久,一間樸質而有日本風味的小土地公廟出現在左側,附近有竹林和許多條伸入左邊的縱橫道路及細小溪流。

栗蕨的葉形像展翅的蝴蝶般美麗。  過土地公廟沒幾步路,從左側小路進去,有兩間石屋的遺跡,有一間上面的牆還覆有天藍色蓋車頂的塑膠布,另一間石屋上則長滿了芒草和蕨類。

  雜亂的綠竹散布在四周,許多原生植物如狹瓣八仙和尖葉槭等都已入侵成長為小樹,及腰的栗蕨也入侵至此了。

  狹瓣八仙是陽明山區約五、六百公尺以上的常見植物。五、六月開花時,長在外緣的白色花萼精緻而典雅,像春夏之際植物群落中的抒情女高音;到了冬天,葉子會變黃而後落葉,常使樹林冬天較陰冷的氣氛顯得特別暖和。

  尖葉槭則是冬天葉子不會變紅的楓樹,我甚至時常覺得黃葉的艷麗更甚於紅葉,尤其踩在滿地黃葉上的浪漫感覺更是不同。

  走沒幾步路後,溪流就由右流到左邊,右邊一層層的梯田讓我們從林蔭中看起來,覺得格外的光亮。

落差較大的百二坎。  這些荒廢已久的田現在變成類地毯草密生的階梯狀草原,樹林沿溪和靠山腳圍在右側梯田的兩邊,假柃木、野牡丹、芒萁、火炭母草、菝契和變葉懸勾子等灌木或藤本從垂直上升的田埂壁面旁一叢叢的竄起,似是要當改造梯田命運的先鋒。

  田旁的樹林中有紅楠、小花鼠刺、台灣山桂花、小葉赤楠、樹杞、虎皮楠、狹瓣八仙、尖葉槭、楊梅、大葉楠等散生在田邊的疏林中,田中還有一種樹幹上長滿刺的食茱萸,折斷的殘幹散置在荒田中,有點奇怪它的身世緣由到底是怎麼進駐此地的。

魚路附近偶爾可以看到黑色的神戶牛。  在平常沒什麼人的時候,常可見到膚色黝黑的神戶牛在梯田上漫步吃草,假日或人多時則不見蹤影。

  由樸質的小土地公廟、荒廢的梯田和廢棄的石屋等可以知道,這裡曾是過去農民開墾過的土地。從大油坑下方那片曾經駐紮過軍營的草原,一直延伸到冬瓜山腳,清朝時曾有賴在厝地、許仔枝厝地、菜園厝地、憨丙厝地、山豬豐厝地、連成厝地等,而當時的憨丙厝地即是魚路旁的店仔(雜貨店),販賣糕餅、粥飯、草鞋或一些器具等,供應來往商旅行人飲食及器用的需求。

  除了梯田和溪流外,附近還有一些埤仔,最早的時候,先民在這裡種植小米、蕃薯、玉米等,後來,水圳開通後,才開始種水稻。

  坐在平坦舒適的梯田中,我們或可感受和想像一下先民們曾經在此地生活的況味,體驗安靜而優美的過往農村生活中,艱辛卻舒緩而悠閒的生活步調。

  從這裡過溪,踏上左邊的梯田,可看到大油坑硫氣孔冒出的一團團巨大白煙就在眼前,沿梯田有一條路可到大油坑,但得沿積水的田地邊緣而過。

蜿蜒而下的魚路古道。  在梯田上看大尖後山矗立在眼前的雄姿,一種磅礡的氣勢直湧上心頭,有種和山貼近的深遂而無法以言語述說的強烈震撼。那是整座山擺在你眼前的正面接觸,不是遠眺的壯麗或身歷其中的迷惘可以體會的親切。

  其實,走這一段古道旁靠大尖後山山腳的砲管道也是很愉快的一件事。

溪旁的梯田。 藏在樹叢中的石屋廢墟。

  我時常都會走這一段更具自然風味的道路,走入溪水流過路面的森林道路,聽竹雞、大彎嘴和許多山鳥的美妙鳴叫,那邊,有同樣型式的土地公廟、梯田和廢石屋,還可以看到一片柳杉林。

  繼續前行,溪流仍在左側,右邊的小支流一條條的匯入,小支流臨路的上方都有石塊堆砌的駁崁,大概是防止豪雨時路面被沖失的構築吧!

  前方左側樹林中也有一廢石屋,還有一些粗製青磁碗的破片。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