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來去華江橋看水鳥
作者:王韋力 平常看過白白胖胖的鴨子,但比較少看過綠頭鴨或是野雁等野生鳥類。台北市有一處華江橋雁鴨公園,是為了保謢來台灣過冬的候鳥… 為什麼雁鴨會來這裡過冬 淡水河的支流新店溪及大漢溪在華江橋一帶匯集,河水流速減緩,河床沈積大量泥沙加雜著腐爛分散後的雜草,變成這一大片暗黑色淤泥濕地。沼澤濕地中蘊含大量的節肢動物、甲殼類及魚類等,是大量鳥類的食物來源。 每年九月,來自北方的雁鴨群分批的來到這裡過冬,至次年三月才又陸續返回原居住地。至今來此過冬最多的雁鴨數是六千餘隻(北市政府新聞處,1998),以小水鴨佔最多數,其次是尖尾鴨、琵嘴鴨、及綠頭鴨。 河水漲潮時鴨群會集中在河的中央地帶,或在水上覓食;退潮時牠們會回到泥灘上棲息,這裡有濃密的草澤供雁鴨活動,加上台北市政府設立雁鴨保護專區,隔離人為活動的干擾,將人與沼澤區隔離,人類活動與水鳥棲息各不干擾。讓每年來這兒的雁鴨可以安心的休息過冬。那我們到華江橋時可以見到那些雁鴨呢? 以上將介紹雁鴨小檔案包括1. 綠頭鴨﹔2.小水鴨﹔3.尖尾鴨﹔4.小白鷺﹔5.大白鷺等... 保育與遊憩並行 華江橋雁鴨公園真正有賞鴨設施的區域僅限於沿著新店溪河道旁寬3、4公尺的走道上。自桂林路底的停車場邊到華江橋北側新生高灘地,570公尺長的賞鳥步道設有6座解說牌,是觀察沼澤生態和吸收生態知識的好地方。但公園內其他大部份的步道外面都長滿了蘆葦、鹼草及象草... 本文摘錄自『環環相扣電子報』
環境信託基金會 李瑞玉 摘錄
環境信託基金會 王美惠 摘錄 作者:楊瑋誠 (中華鯨豚協會 獸醫師) 89年7月6日下午,中華鯨豚協會接獲苗栗通霄西濱海洋生態園區通報,園區內海水浴場發現有一隻約3公尺的海豚擱淺。...經獸醫師與協會相關人員討論後決定為這隻擱淺海豚進行復健,自此開始24小時不眠不休的照料。當天晚上這隻海豚被命名為「阿通伯」-意為通霄擱淺的成年公海豚。 隔天,7月7日,在內海旁搭起了一座直徑6公尺、深1公尺的復健池。工作人員十餘人計畫將阿通伯由內海抬入復健池,雖然知道他必定不輕,但是在搬運的過程中阿通伯出乎意料的重,使得工作人員個個耗盡身上僅有的氣力才將動物放入池中。阿通伯這時仍然有無法平衡的現象,但有游泳的慾望,不過僅6公尺的小池子讓他不能自然游動,大多數時間他會靠著池壁,偶而運動一下。當天晚上獸醫師以胃管灌食的方式給他5公升的水分、電解質、維生素、以及糖類,希望他在虛弱的狀況下能藉著這樣的快速補充來恢復體力。 7月8日是個奇妙的日子。前一天的液體補充讓他恢復了一些體力,以致於這一天要插胃管時他奮力掙扎,5個人在水裡也無法完成這項工作...獸醫師決定於當天下午試著讓他吃固體食物。花紋海豚平常多吃頭足類動物,如魷魚、花枝、小卷等等。好在那天通霄鎮上的魚市場還沒收攤,志工們買了4、5公斤的花枝來給阿通伯試試看。不知他是怎麼知道的,當花枝還在池邊清洗時,他已經迫不及待地張著大嘴想吃東西。當他把浮在面前的花枝一口吞入時,現場的所有人包括志工、獸醫師、還有一些民眾與記者,心裡都湧起一陣莫名的感動。這是台灣擱淺鯨豚復健以來,第3隻肯自行進食的鯨豚。而他將帶給台灣人民的影響,卻是當時所無法想像的大。...目前台灣做鯨豚復健的現場還十分克難,必須要藉著大量的人力才能使復健中的鯨豚有較好的醫療環境,因此志工常有短缺的情況出現。 阿通伯每天都有穩定的進食,身體狀況也在進步,漸漸地也適應了小水池,游泳時會及時轉彎避免去撞到池壁。...在各方協助之下,工作人員在通霄園區附近找到一個蝦塭,長25公尺、寬9公尺、深1.5公尺。雖然這不是復健鯨豚最佳的地方,但實在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7月25日,海巡署出動30名官兵弟兄協助將阿通伯由小水池抬上吊車。果然,200餘公斤的海豚還是需要20多人方能順利移動。傍晚5點50分,吊車緩緩駛入蝦塭區,並將阿通伯吊入預定的池子。他進入大池子後似乎還不知道他的「宿舍」已經變大,游泳的方式依然保持在小池子般不斷地轉彎。志工們只好慢慢帶著他繞整個池子,希望他趕快適應新環境。這時太陽已西下,有著夕陽陪伴的海豚與人感覺是那麼地和諧,志工們的生命也已和這隻海豚合為一體。...比起國外照顧擱淺鯨豚的志工多是社會人士,寄望台灣的這些年輕人成為未來鯨豚保育的基石。 經過這兩次的擱淺,阿通伯應不應該被送回大海成為社會大眾討論的話題。9月8日,在相關單位的合作下,阿通伯被運往基隆碧砂漁港,坐上漁建二號,在海況不甚好的情況下於三貂角外海3海浬處野放。這一次,沒有人在那附近在見過他。雖然回到大海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危險,但拯救擱淺鯨豚的原意正是要他們能重新回到大海生活,刻意以寵物或是其他的眼光來看待他們而且飼養他們都是不甚恰當的做法。 9月底有一件另人興奮的事,那就是日本傳來消息說9月19日在日本琉球海域的德之島發現阿通伯,他游進港口,並且接受人類的餵食。後來當地居民將他送出海,尚未有後續消息。雖然他似乎改不掉讓人餵食的習慣,但知道他還平安活著,就能讓所有參與這次救援與復健行動的志工與相關單位感到振奮。台灣正式有一個團隊在做擱淺鯨豚救援的時間不過2、3年,很幸運的我們在這個暑假遇見了阿通伯。他教會了台灣人民很多東西,也帶給大家對鯨豚的深刻印象。阿通伯,謝謝你。 本文摘錄自[第八屆鯨類生態與保育研討會] (江瑩青 摘錄) ●[讀者投書]向社會訴求-向新政府質問-向檜木國家公園催生聯盟喊話 >>> 作者:楊正斌 (全國山地原住民鄉長聯誼會) 各位關心原住民的朋友們:四百年前,台灣是「福爾摩莎-美麗之島」。原住民族以千百年來傳統的方式生活在島上,與這片山林和諧共存,從未產生任何生態環境上的危機,而原住民族傳統的生活方式就是關鍵! 如今,淨土已成垃圾場,山林凋敝,土石流橫行,野生動物瀕臨絕種,而島上的原住民族也消失了十多個民族。我們要大聲說:這片山林的浩劫與土地的災難,原住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不是兇手!... 政策始終來自民意,而在本案我們看不到來自基層的民意在那裡?來自政策影響範圍內的民意在那裡?來自山林原住民的民意在那裡?我們很想知道,居廟堂之上的執政者,是否真正關心原住民心中的企盼?從整個規劃案的過程,我們看不到新政府的誠意在那裡?如今,棲蘭(馬告)國家公園設置案,區域劃定在四個泰雅族鄉轄內(台北烏來、桃園復興、新竹尖石、宜蘭大同),但針對本案行政院研考會卻從未派人到部落說明或任何協調,就匆匆指示內政部依國家公園法第七條之規定,儘速進行各項計畫研擬之相關作業,換言之,在未取得政策影響範圍內標的人口之意願及共識前,即對外宣佈要進入政策形成之過程。 這樣草率的政策形成過程,實在有失週延,並深深影響本地居民表達之權利及生存權益。於是,我們想要反問新政府,為何在核四案的處理,執政當局可以用bottom-up(由下往上)的政策規畫方式來處理,卻要用top-down(由上往下)的罷權運作模式來對待原住民?... 親愛的社會大眾,您們以為我們不想永遠保有這一片祖先流傳下來美麗的山林嗎?不想留給下一代美好的生活空間嗎?恰巧相反,原住民並不反對生態保育,我們反而是從生態的多樣性長期孕育珍貴的「經驗知識」並且作具體的運用。催生聯盟人士如是說:「只有原住民在高山上能安居樂業,台灣的山林問題才能得到終極的解決。」「原住民與國家公園並不必然是對立的,許多世界先進國家的國家公園與原住民是共存共榮的。」只是我們要問:設立國家公園真是唯一的生態保育方式嗎?... 理想未建立在可被實現的基礎上,充其量只是美好的想像;承諾未伴隨具體的保證,很可能就是包著糖衣的陷阱。因此,我們反對急就章的設置規劃作業,我們也反對一個虛無飄藐的保障,我們更反對一座沒有獲得祖靈祝福的「國家籠子(公園)」!...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ply/2001/reply-01010501.htm 89年12月27日報載:行政院研考會主委林嘉誠建議新政府:行政院相關部會可以開始評估規劃在金馬兩地開放設立觀光賭場的可行性,以吸引未來赴金馬觀光的大陸旅客,增加觀光消費,並爭取目前人數呈現萎縮狀況的台灣觀光客再到金馬旅遊... 回想過往國民黨執政期間,雖屢見利益團體之關說,但基於治安之考量,而在行政部門,一向有「反賭」的政策堅持,此所以「離島開發條例」的行政院版,正式剔除了博奕條款。最少,在蕭內閣主政期間,行政院還算是善意回應了民間「反賭博合法化」的要求!何以民進黨才主政7個月,就一再朝「牟取不當利益」的方向著眼?... 即使從經濟利益的層面考量開放賭場,都是得不償失的。數目字會說話!伊利諾大學教授金德特說:賭場每賺一元,納稅人就要因賭害而分攤三元的社會福利基金。最令人憂心的是:只要賭博一合法化,青少年染上賭癮的人數,每年呈五倍數增加,造成父母與學校的莫大困擾... 黑暗永遠不會帶來光明,賭博只會帶來沉淪的訊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不應短視近利,將人民推向無止盡的痛苦深淵!一手「反黑金」,一手促成離島賭業的執政者,很難令人信賴他是「心口合一」的。 「反賭博合法化」運動發起人:
>> 參加連署 >>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ply/2001/reply-01010502.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