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加州人工鹹水溼地可能污染海洋
作者:林俶圭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 以赤道為分布中心的熱帶闊葉森林到了台灣實際上已是屬其分布邊緣,所以在低海拔地區並不像其他生態帶在海拔高度範圍內會形成寬廣的「帶」,而是零星散佈,有的是以「植物群落」的面貌出現,例如紅樹林、熱帶海岸林等;有的並不以植物群落的型態出現,而只呈現熱帶植物的「個體」,例如榕樹類植物、欖仁樹等;或僅是熱帶的「生命現象」,例如幹生花、纏勒現象、板根等都是。 本文摘錄自『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http://naturet.ngo.org.tw/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1/2001L-05-29-01.html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1/2001L-05-29-06.html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1/2001L-05-29-07.html ◆澳洲參議院委員會呼籲 停止露卡山丘核反應爐研究計劃 >>> 澳洲,雪梨,2001-05-29 (ENS)- 位於雪梨郊區露卡山丘,一個新的研究用核反應爐,將用來取代1958年建造的舊反應爐。由於受到高度爭議,參議院提出一份新的質詢,內容為要求終止其相關計劃。環保人士得知此消息後相當高興。參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發現,「從未有任何一個結論性的或強迫性的論述,曾被建立來支持這個新的核反應爐,而這個新的核反應爐計劃根本不應該被執行。」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1/2001L-05-29-02.html
環境信託基金會 王美惠 摘錄
環境信託基金會 王美惠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1/2001L-05-29-09.html ■[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區大學及終身學習的永續教育 >>> ─以台北市社區大學環境學程之規劃為例- 作者:李永展 以「解放知識,動員社區」為號召的社區大學,操作與實踐了諸多學校傳統課程無法達到的教學目的,也彌補了社會性、永續性及進步性之不足;其中,環境學程正是永續教育之最直接呈現。透過對環境學程的設計,使學員認識環境的價值、增進對環境的了解,在「三生一體」(生產、生活、生態、體制)觀念合理。 本文摘錄自【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盛茂仁 摘要) 作者:張瑋琦 離開居住超過三十年的故鄉,來到一個比台灣更大的島國──日本,我才開始了解「島嶼國家」可能有的作為...做為一個島國,擁有一大片海,也許並不比擁有一片大陸來得貧乏... 島嶼研究的可能 來到日本,首先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有這麼多關於海洋及島嶼的研究: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海洋生態、地質、生物、漁業等研究外,甚至細分至有人專門研究黑潮的文化(黑潮流經之處被稱為黑潮文化圈),有人專門研究黑潮的洋流變化,還有人研究日本島弧及其延伸的戰略地位關係...這些關於日本列島及海洋的生態、地質、文化、社會等等的研究,統稱為「島嶼學」。 也許我們會懷疑,小小島嶼有什麼好研究的?事實上,島是個極富個性的地方,由於它與海洋的依存性,使得島擁有不同於大陸的風俗習慣、民間藝術,可說是民俗採集的寶庫... 島嶼外交的可能 到了全球化時代的今天,日本跨出島嶼邁向世界的野心並沒有改變,只是手段變了。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上的某些島嶼曾為日本的殖民地,因此日本認為這些太平洋島國是外交上重要的友邦,於是對這些島國投入了「全民外交」... 與日本比起來,台灣與太平洋島國應有更深的淵源才是...人類學者認為台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Austronesian),是善於航海的民族...北自台灣、南至紐西蘭、東到南美洲西側南太平洋上之復活島、西至南非洲東側南印度洋上之馬達加斯加島等廣大海洋上之大小島嶼,都是這支民族停留或定居的樂園。 紐、澳的人類學家追縱南島語族的足跡,一路來到了台灣,他們以考古學和語言學上的證據指出,台灣很可能是南島語族遷徙的起源地...1999年,台東舉行「南島文化節」...這場國內首度舉辦的南島文化盛宴,其意義還不只在文化與觀光上,她將可能是我們未來開啟國民外交之鑰... 島嶼休閑的可能 ...愈是浸泡在現代文明的社會,身體的流浪性愈受到制約...在現代化過程中,人們逐漸與其生存的環境疏離,排斥夢想與那些被稱為脫逸的行為... 當人們開始思考多元文化與生態的意義,並宣稱21世紀是人類重返心靈與自然、人類重拾夢想的世紀,天知道哪一天我們不會真的去流浪?...也許只是在花東縱谷的部落間遊盪;委託一位熟悉山林或海洋的原住民,做我們流浪的嚮導;也許乘著船小小地感受一下黑潮的湧動,或只是縱走一小段海岸;也許就背起行囊,試著重踏南島語族走過的海上道路...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column/kuroshio/2001/co-kuro01060101.htm ●[讀者投書]「搶救八斗子僅存的天然海岸 」讀後感言 >>> 作者:薛麗妮 在網路上看到這篇署名「八斗子人」的文章,令人感慨萬千。在成長過程中眼見兒時嬉戲的美麗沙灘、海岸,因築港、填垃圾而消失,布拉哥油輪又讓僅存的一小塊天然海岸佈滿油污,有十年之久八斗子人無法親近海洋。近幾年來好不容易八斗子僅存的天然海岸又有了如織的人潮,郤又招惹了無知的政客。 過去,由於年幼對任何錯誤的決策只能認命的接受,如今雖然只是人微言輕的窮文化人,但對於搶救八斗子的唯一天然海岸,我願意拚命以赴。請給予更多的看法與作法,好讓我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網址: http://linyhome.com / email: liny@linyhome.com 以下為原網路刊載「搶救八斗子僅存的天然海岸」一文 搶救八斗子僅存的天然海岸 作者:八斗子人 雙腳站在清澈的海水裡,拾起一把海裡來的沙,呼吸著那略帶鹹味的海風,享受大自然的氣息,應該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我想曾到過八斗子的朋友都有這樣的感受。但曾幾何時,美麗的白海沙埔侵蝕成裸露的岩塊;原本該是熱帶魚環繞悠遊的珊瑚礁,卻淪為長潭里垃圾場的基底;唯一可堪告慰的是,我們還保有八斗子漁港外俗稱「大坪」的海蝕平台。在這裡,我們可停下匆促的的腳步,觀察一隻隻正吐著泡沫的螃蟹,聆聽海浪拍岸的天籟... 然而有些不明就裡的無知人士,正積極爭取在這裡大興土木挖掘一海水游泳池...八斗子地區原有的北部火力發電廠擁有第一座海水游泳池,為何畫蛇添足再建造一座自絕於海洋的海水游泳池呢?再者,本地的小孩子早就習於本地的海洋條件,海岸邊就是天然的游泳池,一定要在四面圍牆下的泳池游泳才是安全嗎?這片海蝕平台上珍貴的化石資源、潮間帶生態一經破壞之後,還能再復原嗎?這些都是那些主事者該好好想想的...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ply/2001/reply-01060101.htm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尋訪花蓮的美崙溪 6.2 >>> 播出時間:6月2日(六) 早上8:45/下午4:15 守望台灣,守望我們自己的家鄉,最近許多學生考試紛紛舉行,有國中生的基本學歷測驗,有高職生的四技二專入學分發考試,這兩年試題委員都嘗試把鄉土教學、社會議題放進考題,但孩子們對土地是不是真有感情,卻很難用題目測得出來,有機會讓他們更加認識台灣環境,保護它的心情才有可能產生吧! 花蓮有個環保促進會,是由一群社區媽媽在十年前成立的,他們經常舉辦各種活動,給學生參加,讓他們更加瞭解台灣土地,本集節目,我們就參加他們的活動,一起去尋訪花蓮的美崙溪。 活動時間:6月3日(日) 9:00~15:30 ●[活動訊息]徵求環保活動服務志工-美化台北我的家,打造「台北環保生態城」 6.3 >>> 主題:6月3日保育團體再度蒞臨官田西庄,清點認養綠色隧道樹木。 活動訴求: (一)
用愛心認養「阿扁總統」家鄉「官田西庄綠色隧道」,認養 交通說明:由台南市走高速公路北上,從麻豆交流道下,往麻豆 活動聯絡:吳美香、曾姿嘉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助理秘書 在去年6月4日環保團體大力連署與護樹行動下,官田西庄綠色隧道五百多株芒果樹才得以保存,然而在相關單位等推諉不負責下,一年來綠色隧道已被砍伐約七十棵,其餘倖存的也面臨岌岌可危之境。綠色保育團體在此呼籲大家一起參與此護樹活動,一起來搶救行道樹,如果連「阿扁總統」家鄉「官田西庄綠色隧道」都保不住,那其他行道樹更不用談了!希望此活動也可教育國人護樹的重要性。沒有樹,鳥兒就不來築巢,沒有樹,就無以庇蔭,建議大家共同在2001年6月3日,植此護樹一週年前夕,大家再度蒞臨綠色隧道,參與愛樹護樹活動,大家共襄盛舉參與"用愛心免費認養「阿扁總統」家鄉「官田西庄綠色隧道」活動"。 支持發起團體:台南縣環境保護聯盟、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葉宜津立委辦公室、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生態保育聯盟、台南縣野鳥學會、嘉義縣生態環境保育學會、總爺文史工作室、洪雅書房等。 ★[本會訊息]即將發行電子報全文版-開始接受訂閱預約啦 >>> 還記得週年慶時,我們對您許下了「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將於近期內發行的承諾嗎? 這是真的,在系統處於相對穩定情況後,特別是還經歷了東方科學園區事件等波折...,我們即將於一週後發行全文版了! 為使全文版與摘要版的功能區隔更為明顯,今後摘要版的摘要編輯將更為簡潔(註),您可依照個人需求或閱讀習慣,選擇訂閱全文版或摘要版。 6月11日開始將正式發行全文版,如果您未將訂閱設定更改為全文版,屆時將會收到新版的摘要版。 即日起,開始接受全文版訂閱預約: econews3@etf.ngo.org.tw 作者:張瑋琦 離開居住超過三十年的故鄉,來到一個比台灣更大的島國──日本,我才開始了解「島嶼國家」可能有的作為...做為一個島國,擁有一大片海,也許並不比擁有一片大陸來得貧乏... 來到日本,首先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有這麼多關於海洋及島嶼的研究...這些關於日本列島及海洋的生態、地質、文化、社會等等的研究,統稱為「島嶼學」... 到了全球化時代的今天,日本跨出島嶼邁向世界的野心並沒有改變,只是手段變了。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上的某些島嶼曾為日本的殖民地,因此日本認為這些太平洋島國是外交上重要的友邦,於是對這些島國投入了「全民外交」...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column/kuroshio/2001/co-kuro01060101.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