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孟琬瑜 ...向南延伸仍是一片寧靜的沙灘
週日去汶水管理處領到雪霸國家公園最新的四本書
星期五晚上 跟著文萍去參加荒野沙坑仔組的橋上讀詩讀書會
星期六起了個大早 太陽底下 我快曬暈了 總是要找尋有樹蔭的地方躲一下
睡了一個飽飽的午覺
經過竹東往田寮的路上 家家戶戶的屋簷下都有燕子窩
水生植物池是設計成階梯狀的好幾個池
學校的樹很大 上面還栽植了幾棵像鹿角蕨一樣
我們循著陌生的產業道路隨性行去
其實我們也不知道路的盡頭在何處 猜想也許有一處可以接上河的那一岸
慢慢地離開竹東 去海邊看落日如何?
日落之後 沙灘上玩耍的大小朋友 都陸續離開
光線越來越暗 我們很難發現沙灘上活動的環頸 海面的漁火不知何時紛紛亮起
南港的夜 精彩是在日落之後
我是如此的單獨而完整 在多少個清晨 我是如此的單獨而完整 在無數個夜晚 <<徐志摩>>
總之:人類欣賞荷花、利用荷花、甚至栽植荷花,在歷史上行之久遠,且隨著當時人們的生活與荷花密切程度的不同,而在命名上有繁簡的差別。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對荷花有充分的利用,從葉、葉柄、地下莖(蓮藕)、蓮篷、花、種子甚至雄蕊的花絲等每一個部位,有些可以食用、有些用於醫藥、包裝或是做為觀賞等之用,顯示出荷花各個部位的實用性,因此命名頗細密。
末了,談蓮說荷之後,建議大家何不趁著褥暑炎夏,臨池賞荷,或來一盅清涼的蓮藕湯或蓮子羹,以解燠熱,相信您會有個浪漫養生又有深度的夏日。
【文章連載】 本文摘錄自【塔山自然實驗室】http://tnl.org.tw/ 作家:賈福相 若干年前,去澳門旅遊,既然到了這個殖民地賭城,不賭一手,好像對不起自己,過去經驗卻是每賭必輸,妻子說:「賭可以,只許贏,不許輸。」後來她又說要輸的話,頂多不能超過五百港元,交涉了半天,才爭到六百元,我的朋友說我太小氣,他的底價是三千港元。 澳門最大的賭場彷彿是「里斯本」,我們進去不到半小時,我的六百元已輸光,我的朋友卻贏了三千元,他把本錢放進皮夾裡,滿臉春風。一小時後當我們離開「里斯本」時,他淨輸六千。我對里斯本一直沒有好感。 這次來到真正的里斯本,過去的偏見才一掃而空,這一個又小〈七萬兩千平方公里,一千萬人口〉又窮〈窮人每月收入兩百美金,醫生也只有兩千美金〉的國家,曾經是海上霸主,昔日雄風仍在,市內有數不盡的廣場和宮殿,廣場上有千千萬萬的大理石塑像和紀念碑,也有林木森森的大道,采色鮮亮的建築。居民多元化,善良而樂觀。 真正吸引我的卻是里斯本海洋館〈Lisbon oceanarium〉,坐落在太古斯〈Tagus〉河上,是歐洲第一大館,一九八九年世界博覽會時,葡萄牙耗費七千萬美元建立,在我參觀過的世界海洋館中,沒有一家比里斯本海洋館更接近我的理想。 博覽會的主題是海洋─人類未來的遺產,是對全人類一種神聖宣言,重申海洋是化學、物理、地質和生物的大結合,是生命的起源和歸宿,五個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北極洋〉,只是一個大洋,地球其實是水球,當海洋正遭受著文明的摧殘時,保育海洋就是人類自保。 里斯本海洋館由美國契梅夫〈Peter Chermayeff〉設計,契氏經二十餘年的經驗,設計過世界各地的海洋館,但這次才是他的招牌工程。 海洋館展示大樓建立在太古斯河上,主館二十四公尺見方,七公尺深,代表外海,東南西北四個副館,代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極洋,主館和副館分開,但所用玻璃間隔板,與海水的反射度一致,看不見分界,好像連在一起。大樓共分四層,樓上有數柱高聳入雲的桅杆,屋頂和第四層的房壁用玻璃做成,陽光可直接射入,第三、四層是展示館,遊客循單行路線〈反時針方向〉參觀,每一大洋有每一大洋的聲音、氣息和濕度,參觀者一邊看外海,一邊經驗著四大洋的生態環境。動物有哺乳類、鳥類、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共二萬五千多動物個體,植物有陸生樹、海邊樹、海草和海藻若干萬棵。穿插在四大洋之間,有許多小型展示缸,每一缸展出特殊的動物行為和生態原理,也有許多圖表室,展示洋流、航海史、漁業史、地球板塊運動、衛星海洋圖等等。第二層樓是維修和控制設備,第一層〈地下室〉是獸醫治療和動物適應池,許多動物展示之前必須經或長或短的適應期。 整一座大樓是海上行宮,立即揚帆而去,航向神秘,航向未知。 海洋館行政大樓建在河岸上,長方型,有演講廳、辦公室、會議室、商店和餐館,與展示館間有一條兩層的長橋,上層為入館橋,下層為出館橋,行在橋上可以聽到風聲、濤聲、海鷗聲,及深海鯨豚之歌,入館橋佈有簡單的海洋常識介紹,如海水占全世界水量百分之九十八,海的平均深度為四百公尺,深海動物永遠見不到陽光等等,出館橋上則佈有保育的口語,如大海是很脆弱的,過漁已破壞了海洋的生態平衡,污染殺傷了海中生物,海洋管理必須要保育海洋棲地…。 海洋館比博物館、動物園和植物園年輕了許多,像劇院,演出內容要精彩,要散播一種藝術氣息,要尊重生命,要追求一種恆久的生命態度。千禧年來臨之際,再沒有比為子孫留下一片青山綠水更重要的事了。我喜歡「里斯本海洋館」,因為它結合了科技、傳統和藝術,為「保護海洋」做出了多樣努力。 葡萄牙二十世紀初,一位偉大的詩人,坡蘇〈Fernando Pessoa〉曾寫: 「無限的愛著有限, 海洋保育是有限還是無限?是可能還是不可能?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全力去做,或者比全力更多一點。「貪」是獸相,把「貪」提升到神相吧,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子女。 今年〈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號,澳門就要結束一百五十年的殖民地地位,還給中國了,這是一件小事;十六世紀葡萄牙的海上客登陸台灣,大呼「福爾摩沙」也是一件小事;我在里斯本輸了六百元更是一件芝麻小事。如何保護環境,使人類健康的活下去,才是一件大事。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