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山之驛-勝興
(二) >>>
作者:蔡志忠
§勝興驛
...車站主體為日式木造平房,整棟的建築物係以木頭為建材,每根標柱均未使用鐵釘,其堅固的程度在昭和10年的中部大地震中依然屹立不垮得以證明。勝興車站位於關刀山山麓,周圍環繞著九座形狀像老虎的山頭,所以當地被稱為虎穴,而車站剛好建在虎穴中,故早年附近養豬的農家所豢養的豬隻不是早夭,就是瘦小,所養豬隻重不過百斤,當地對虎穴之說更是深信不疑。因而連日人建造車站時也特別在站房的柱頭上設計八卦和尖茅等造型,屋簷下也作成鋸齒狀,都是用來鎮壓住這些蠢蠢欲動的老虎呢?...
【文章連載】
■山之驛-勝興
(一)
(二)
本文原刊載於【參與者電子報】http://tleda.ngo.org.tw/Newspaper/read.htm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ecotour/2001/to-ecotour01081001.htm
◆重大協議撤銷國際貸款
保護貝里斯雨林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8-03
(ENS)-
美國政府藉由自然管理委員會的重要協助,簽署一項具歷史意義的法案,將貝里斯積欠美國的債務的一半轉為貝國保護雨林的基金。貝里斯政府的回應則是同意保護2萬3千英畝、敏感的森林地區。該森林地區位在貝里斯的馬雅山海走廊,這裡有長16英哩、原始的加勒比海海岸景觀。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03-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80301
◆加拿大自美國進口的危險廢棄物總量
2000年少於1999年 >>>
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2001-08-03
(ENS)-
根據加拿大環境部今天公佈的數據指出,加拿大自美國進口的危險廢棄物的2000年總量比1999年少了29%。該聯邦機構負責危險廢棄物的跨境運輸,它的報告同時也說明進口廢棄物的掩埋總量也比去年減少32%。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03-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80302
◆林柏曼(Lieberman)和麥坎恩(McCain)呼籲
為溫室氣體建立超黨派合作案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8-03 (ENS)-
國會議員喬瑟夫‧林柏曼與約翰‧麥坎恩今天在國會辯論時呼籲,透過一項不尋常的兩黨合作案,促成全面性改善美國溫室氣體排放問題。這兩位議員說,美國應在改善全球氣候變遷問題上居於領導之位,而且要採取決定性步驟,以減少由人類活動所製造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導致全球暖化的氣體總量。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03-07.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80303
◆玉米農夫察覺風力發電的潛在利益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8-03
(ENS)-
美國玉米農家公會在一項最新調查結果中,發現農夫對於發展風力發電、及其可能為農業生產帶來的正面效應,表示壓倒性的支持。同時該調查顯示,農夫們仍質疑全球暖化的嚴重性、以及它對農業生產會有哪些不好的影響。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03-03.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80304
◆幫助紅毛猩猩
印尼禁止雨林木材貿易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8-06
(ENS)-
在美國廣泛用於家具、建材、窗簾、畫框和撞球桿的一種印尼稀有木材,從今天起不能再合法進口到美國。印尼政府鑑於國家公園中瀕危紅毛猩猩棲地內持續發生非法伐木事件,便對此種木材之出口與國內貿易下了禁令。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06-03.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惟芬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80601
◆加拿大木材銷售威脅到稀有海鳥 >>>
記者
Neville Judd 報導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賽凱特,2001-08-06
(ENS)-
一個政府機構向其主管部會提出建議,若是它的建議不被理會,那麼這個政府機構還有存在的意義嗎?這樣的問題使丹尼爾鮑曼倍感挫折,他認為加拿大西岸的木材銷售會威脅到一種在成熟林中築巢的稀有海鳥。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06-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惟芬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80602
◆電力公司專員緊急找尋遺失的核能燃料槽 >>>
記者
Joe Palenik 報導
美國,康乃迪克州,哈特佛,2001-08-07 (ENS)-
位於康乃迪克州哈特佛的東北電力公司正展開嚴密調查,搜尋自麥爾史東發電站遺失的兩桶核能燃料槽的去向,這家電力公司曾經擁有此座發電站。負責管理核能工業的聯邦單位表示,追回遺失的燃料槽是該公司的責任。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07-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惟芬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80701
◆西非海龜狀況告急 >>>
記者
Joe Palenik 報導
德國,波昂,2001-08-07 (ENS)-
加彭南部的長灘是世界上革龜聚集最多的地方。而擁有大片海草床的茅利坦尼亞則是西非綠蠵龜最主要的覓食場所。但調查非洲大西洋沿岸海龜的第一份報告卻顯示出,大量的海龜因為人類捕食、貿易以及誤觸漁網而死亡,這嚴重影響到海龜族群的存活。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07-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惟芬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80702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8-10 >>>
- 環署調查:高雄女性對環境污染感受最強(根據環保署委託民間所做全國調查)
(高市 東森新聞報)
- 翡翠水庫集水區
擬設保護帶(為防止發生水質藻化和優養化的情形發生,研擬在集水區內的茶園和水庫設50公尺的保護帶)
(北縣 聯合報)
- 漂流木屬公物
私占可能吃上官司(宜蘭近海近日出現大量漂流木,影響捕魚作業;漁民拖回漂流木存放,準備據為己有或出售)
(頭城 聯合報)
- 愛河畔蓋大樓
安全沒問題(安全問題包括附近超抽地下水、未固好地基樁、921地震後遺症、或是連續壁品質出問題,須再深入鑑定)
(高市 聯合 報)
- 高屏溪畔種果樹
民眾要求取締(常以除草劑除植被鬆土施肥,已造成堤防土壤明顯流失,由於相關單位沒有處理,不少農民跟進)
(新園 聯合報)
- 日月潭建汙水場
監委允爭經費(日月潭雖然盛名在外,卻仍沒有汙水處理場,髒水往湖潭排放)
(日月潭 聯合報)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1-08-10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8-10 >>>
- 雲南省方案治理旅遊污染 將對23個重點旅遊景區污染治理狀況進行檢查
(雲南 滇池晨報)
- 排污指標不是交易權利(黃浦江工業污水排放指標交易在上海已悄然進行14年,這次拍賣行欲將這種交易引進拍賣市場)
(上海 中國青年社)
- 河道斷流 青海湖500噸准備產卵的國家稀有水生動物湟魚大量死亡
(西寧 中新網)
- 垃圾廢物污染黃浦江三條無良船被查處 (上海 法制日報)
- 宣恩縣發現三大古樹群落
分別是亮葉水青岡、鉤栲和白辛樹 (湖北 中新社)
- 南方珍鳥北方繁殖成功(山海關鳥語林一鳥類孵化場,目前已成功繁殖南方真希鳥類孔雀、白鷴和非洲鴕鳥等近千隻)
(河北 新華社)
- 北京野生動物園開放(首用種類混養、相關種類混放,將獅子和狒狒、熊和鹿、狼和野豬等兩種敵對動物一起放養,加以數量控制)
(北京 新華網)
- 國務院公佈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明確規定石油天然氣管道是重要基礎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破壞、盜竊、哄搶)
(北京 新華社)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1-08-10
▲[黑潮觀點]港的尊嚴
(上) >>>
作者:張瑋琦
曾經,港代表著與外界更緊密的連繫,也為小城帶進更多新奇事物;然而花蓮海岸卻缺乏天然港。僅管人們不知道為什麼必須為這城市築一座港,但築港為小城的人們帶來希望;參與過築港的人訴說著昔日的辛酸,臉上卻也泛起榮耀的光芒。1939年,花蓮有了港。一座活的港,是具有蔓生能力的。花蓮港蔓生出來的最先是緊貼著港邊的鳥踏石仔漁村。花蓮的重心從日本時代起由花蓮溪口上方的「花蓮港街」蔓延到「米崙」,鳥踏石仔也由戰前的小漁村蔓延成戰後花蓮市民的熱門海灘...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kuroshio/2001/co-kuro01081001.htm
▲[我們的島]來自桃芝的消息 >>>
作者:林玲遠
...桃芝颱風以二分之一的雨量,刷新了賀伯颱風的傷亡人數,台灣人就這樣用著自己的血肉,投入了一場又一場的試驗,好幾次企盼著學者能本著學術良知,解讀這些血淋淋的數據, 為台灣的山林病態徹底把脈,也好讓這些持續的傷亡找到一些犧牲的價值,但是政治的利益槓桿,依舊操縱著學術的智慧。
「桃芝」只是一個颱風的代號, 我們所要面對的不是桃芝, 而是全球氣候變遷下,勢必越來越詭譎多變的天候。幾經災變, 災區的民眾好不容易也漸漸有了這樣的覺悟, 但卻眼看著即將被另一群更高層的「修砌工人」給掩蓋掉, 如果媒體是第四公權力,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權力跳過學者、官員的口,撕去客觀中立的面具,大膽去做土地的喉舌,傳達來自桃芝的消息!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1/co-island01081001.htm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前進馬祖島嶼 >>>
播出時間:8月11日(六) 早上8:45 下午4:15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吞下暈船藥,踏上搖晃的船隻,航向我們今天的目的地「馬祖島嶼」!
碧海藍天,晴空萬里,白雲下的燕鷗正展開雙翅翱翔天際,隆隆的船隻踏著白花花的浪濤前進著,鷗群響亮的鳴叫淹沒了機械引擎的哭號,美景當前,舟上的凡人也不禁對這海天一色的壯麗,讚嘆不已!
歡迎諸君趕上本日這班船次,和我們一同前進馬祖島嶼!
★[本會訊息]編輯室報告 >>>
由於本刊昨日暫停刊一天,原週四[我們的島]專欄,延至本日刊出,特此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