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黑潮觀點]

港的尊嚴 (上)

作者:張瑋琦

  1939年,花蓮有了港。

  擁有一座港,對小城的人們來說,應該是件值得喜悅的事。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裡,港代表著與外界更緊密的連繫,也為小城帶進更多新奇事物。

  台灣沿岸有著無數大大小小的灣澳,有灣澳的地方,就有天然良港、有人往來於陸地與海洋之間。然而,被太平洋嚴厲潮汐沖洗著的、陡直的花蓮海岸,卻缺乏天然港。在北花蓮,在中央山脈垂瀉入海、波濤盪漾的裙裾邊,黝黑強健的人們拉著縴,隨著潮水一進一退,一點又一點地把船拉向近岸處;然後用小船、或用人力把貨物接駁上岸。不論是2000年前登陸花蓮的阿美族人、16世紀為淘金而來的荷蘭人、100年前沿著黑潮前來找尋漁獲的討海人、或19世紀的日本殖民者……,直到築港之前,想要親近這塊土地的人們,都曾參與這幅花東海岸最具力與美的風景。

  僅管人們不知道為什麼必須為這城市築一座港,但築港為小城的人們帶來希望。談起了花蓮港,參與過築港的人訴說著昔日的辛酸,臉上卻也泛起榮耀的光芒:

  「為什麼叫做『築港』喔……因為花蓮海岸直直的沒有灣嘛,都是我們用人力下去一鏟一鋤挖出來的。在挖以前,要先叫很會潛水的人下去勘查地形,是很危險的工程。」

 「阿美族人也被徵召來築港,日本人把他們用火車從部落載到這邊來,說是『義務勞動』其實是半強迫的!他們來的時候,隊伍排得很整齊,邊走邊唱歌,聽到歌聲就知道是阿美族的來了。我們是聽不懂他們在唱什麼啦……但是旋律很悲傷。」

  「我們從高雄、宜蘭、台東……到處來的人都有啦!聽說這裡在築港有工作就過來了。等到港築好後,我們就順便在港邊的鳥踏石仔村裡定居啦。」

  1939年,花蓮有了港;東堤上立起了白燈塔。

的蔓生能力

  一座活的港,是具有蔓生能力的。她或蔓生出繁華的港都、或蔓生出純樸的小漁村……港與港的腹地之間,時常是邊界模糊的。

  花蓮港蔓生出來的最先是緊貼著港邊的鳥踏石仔漁村。傳說在尚未築港的100多年以前,琉球人被暴風吹打上岸,在此築起臨時小屋,待到夏天東北季風停歇,再順著黑潮北返家鄉。漸漸地,也有一些琉球人定居於此,村子裡海灘邊「南邊角」的12棟24間「琉球厝」可以為證。隨後抵達此一海岸的龜山島藍氏家族後裔指出,他們的祖先架著舟、舟前頭安置一尊王爺,浮海而來,找尋新的移民地;當船行到洄瀾灣一塊棲息無數水鳥的大礁石前,突然停滯不動了,於是眾人擲爻問神,以面對礁石的海岸為落腳處。自此,人稱這個漁村為「鳥踏石仔」。

  築港工事吸引了四方來聚的人們,鳥踏石仔漁村裡開起了雜貨店、酒家,設置了衛生所和警察廳……,花蓮的重心從日本時代起由花蓮溪口上方的「花蓮港街」蔓延到「米崙」,由戰前的小漁村蔓延成戰後花蓮市民的熱門海灘。穿過賣涼水租泳圈的咁仔店、忙著切魚餌捕破網的討海人家的前庭後院,就是這片夏日海灘;白燈塔是老花蓮回憶中競泳的終點,東堤上翹課的花中花女學生指白燈塔海誓山盟。港、海灘、漁村、小城沒有邊界,蔓生成帶有鹹鹹海味、整體不可分割的花蓮。故而,曾經外來客以「花蓮港」稱呼花蓮,彷彿整個花蓮就是一個港。老花蓮的日常生活不可一日沒有白燈塔,這「海味」是老花蓮認同的歸向、花蓮人對港的尊重。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文章連載】
 港的尊嚴 (上) (下)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kuroshio/2001/co-kuro010810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