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藤枝扇平自然觀察 >>>
稿源:台北市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扇平、藤枝這個地名對於生活在北部的伙伴而言,似乎讓人感覺既遙遠又陌生。其實扇平、藤枝一直為南部地區重要的植物觀察與賞鳥的據點。藤枝森林遊樂區位於高雄縣桃源鄉松濤村,全區位於海拔1500公尺的高山,氣溫較平地低約10℃左右,終年草綠樹青,吸引遊客不斷,而瞭望台可見到玉山,大岡山,大武山等壯麗的景觀...
扇平自然教育區以豐富的植物資源著稱,尤其從日據時代起,就成為當時殖民政府南進的重要研究基地,栽植了許多熱帶植物,其中又以提鍊奎寧的金雞納樹較為人所熟知...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topic/ecotour/2001/to-ecotour01083101.htm
◆美國「星際戰爭」計畫被指控違反聯邦環境保護法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8-28
(ENS)-
環保和公共衛生團體聯合提出訴訟,指控國防部在太平洋地區建構彈道防禦系統測試場的計畫,抵觸數項聯邦環保法規。布希政府的防禦計畫被諷稱為「星際戰爭」,而這件訴訟案也成為該計畫進展的最新障礙。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28-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82801
◆迦納的捕鯊盛況使全球漁業資源加速惡化 >>>
記者
Mike Anane 報導
迦納,阿克拉,2001-08-28 (ENS)-
迦納的漁獲季已經展開,在接下來的四個月裡,當地漁民將帶著常見的漁獲:鯡魚、鯷魚、鯖魚和鮪魚,擠滿各個漁市場。但是已有越來越多的迦納漁民加入追捕這個國家水域中的鯊魚。現在鯊魚是目前當地獲利最高的魚類,而這些捕鯊的漁民被稱為「Nifa
Nifa」。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28-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82802
◆世界淨化空氣和環境會議上
多佛呼籲盡快形成全球合作 >>>
南韓,漢城,2001-08-28
(ENS)- 聯合國秘書處環境計畫署執行長克勞斯•多佛指出,人們通常不易瞭解,大氣層吸納廢氣也有負荷超限的時候。週一在漢城舉行的第12屆世界淨化空氣及環境會議上,多佛表示,京都議定書的後續折衷協定(指在上個月的波昂氣候會議中達成的協議)代表著真正的進展。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28-04.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82803
◆新環保計畫花費上百億澳幣
改善澳州鄉村環境 >>>
澳洲,雪梨,2001-08-28
(ENS)-
澳州公司、環保團體和科學家透過一項合作關係,共同發表了一篇報告,確認10年內將運用近澳幣130億元的策略。這筆基金由私人企業組織提供,將被投資在解決澳州鄉村土壤鹽化和其它環境問題上。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28-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828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8-31 >>>
-
醫療廢棄物焚化爐試車連日排放廢氣
引起附近居民抗議 將在二天內停電停止試車 (台南市
聯合報)
-
桃園檢方會同環保督察大隊追查有害廢棄物被混充掩埋情形
在楊梅高山頂溜池挖出銅污泥 (楊梅 聯合報)
-
三隻疑遭棄養在田野間的草原巨蜥等保育類動物
昨轉交北市動物園收容 (台南仁德 聯合報)
-
搶救老樹 苦無保育法規
政府有關單位應重視保育珍貴老樹 以及建立樹醫證照 (台灣
中國時報)
-
行政院長宣佈九二一為生態植樹基準日 (台灣
中華日報)
-
武荖坑風景區 將禁用高功率擴音器
並檢討園區管理辦法 (宜蘭 聯合報)
-
設核廢料儲存場 滿州鄉代會原則同意
仍要辦公聽會徵求鄉民意見 (屏東 聯合報)
-
飲用水污染 港都人夢魘
多數大樓蓄水池、蓄水塔未妥善的管理與清洗
導致水質二次污染 (高雄 中國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1-08-3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8-31 >>>
-
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
提出建立沙化土地封禁:繼自然保護區、土地生態功能保護區之後新增的保護區類型
(中國 中國環境報)
-
為瀕危動物華南虎建立世界首個基因庫:上海動物園尚未有能力進行複製華南虎,但液氮罐可無限期保存華南虎的基因樣本
(上海 新聞晨報)
-
香港建築署擬試用燃料電池節約能源
在未來兩、三年內落成的兩項建築工程將首先施用 (香港
大洋網)
-
國內第一個甲醇加注站在大同建成 (陜西
中新網)
-
廢棄醫用垃圾驚現杭城舊屋:許多醫用廢棄物幾乎完好無損地被運出廠;而根據國家規定,醫用廢棄物在出廠前一定要經過毀形處理
(杭州 浙江在 線)
-
綠色建材取代傳統建材已成定勢:2008年奧運會,綠色建材有經濟和環境效益必將成為建材市場主流
(中國 經濟日報)
-
重型柴油車排放新標準實施在即
環保總局提醒企業停止生產不符標準的車型 (北京
新華社)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1-08-31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8-28 >>>
-
新的土地管理局長提名人選已公佈
-
工作場所的空氣污染有害於心臟功能
-
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對海中各種聲響展開研究
-
能源部實驗室研發出更低污染的石油燃料
-
營火是五大湖區的水體污染源之一
-
核准石溪礦開採一事遭訴訟指控
-
賓州政府要求露天煤礦開採業者給付治污費用
-
最早啟用的衛生掩埋場被列為全國歷史地標之一
-
印地安核電廠執照已被核准移交
-
貓薄荷油能阻止蚊子叮咬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28-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1-08-28
▲[黑潮觀點]觀光漁港 >>>
作者:廖鴻基
隨著沿海漁源日益枯竭,大多沿海漁港也瀰漫前景黯淡的氣息。這期間,台灣民眾開始了重視休閒娛樂的生活形態,觀光漁業於是深具發展潛力──漁港翻身的機會來了!漁港地標、碼頭美化、觀光魚市、望海涼亭及停車場等建設在各地漁港如火如荼興建起來。
但漁港觀光化的建設中似乎少了什麼?大興土木,多以水泥建物來填充,與海洋意象裡的寬闊、軟動與澄藍似乎並不搭調;建設的焦點仍停留在將海洋資源作低層次的消費,以滿足遊客口腹之慾為規劃重點。各漁港的經營形態漸趨一致,每一處原來獨特的風味漸漸淡去;漁產運銷發達,也讓各地觀光漁港販售的魚種漸趨一致。同質性過高缺少特色的觀光漁港,只會窄化觀光漁業長遠發展的契機;特色化、精緻化、知性化的觀光漁港,才能讓遊客除了滿足口腹之慾,也滿足知識上及精神上的需求。(本文原刊載於2001.8.25聯合報/聯合副刊)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column/kuroshio/2001/co-kuro01083101.htm
●[讀者投書]永續經濟一定要環評 >>>
作者:林永明
經發會共識第一條,未來工廠設立將免做環境影響評估,真的是割肉餵財團,犧牲土地與子孫利益,謀求一時近利...
再生能源、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廢物利用、綠色造林、廚餘堆肥、生機飲食....等等,都能創造很多就業機會。人民要的是就業,不是大賺錢,資本家要的是大賺錢,而非創造人民就業機會。經發會是為財團謀利,而非為人民造福。人民生活要好是要多方面進步的,人心墮落、唯利是圖,人民生活會快樂嗎?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reply/2001/reply-01083101.htm
●[活動]『2001年台灣人權指標調查』開鑼了 >>>
活動時間:9月1-10月31日
地 點:請上網填寫問卷
對 象:關心環境權現況發展之社會大眾
主 辦:中國人權協會
電 話:(02)2393-3676 電子郵件: cahr@ms2.seeder.net
詳情請參閱 http://www.pollengine.com.tw/cahr.html
為反映台灣地區人權現況,提昇我人權水準,本會自民國七十九年起研究台灣地區人權已有多年,並逐年發表「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權指標調查報告」。
本會現正進行之『2001年台灣人權指標調查』,包括環境、經濟、政治、婦女、兒童、老人、文教、勞動、身心障礙者及司法人權等十項,各項均邀請約三百名具社會公信力之學者專家、社會團體代表、實務工作者、民意代表等擔任指標評估人;亦將進一步透過網路調查方式,了解一般社會大眾及網路社群對各項人權的認知與瞭解。
●[活動]「NGO在921災後重建的參與和功能」座談會 >>>
時 間:90年9月1日(六) 13:30~17:30
地 點:台大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徐州路21號)
主辦單位: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Tel: 02-23568866 Fax: 02-23567472
E-Mail: ind888@ms27.hinet.net
協辦單位:Taiwan News 討論議題:
1. 民間組織如何發揮功能?
2. 政府資源如何有效分配?
3. 民間組織與災區地方政府如何建立關係?
4. 民間組織參與救災重建系統的機制為何?又如何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