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山之旅]草山今昔─前山公園、後山公園、苗圃之旅(十二) --﹥ 作者:陳世一 ◎前山公園 (上)
「你覺得美不美?」我問女兒。 「有一點美,不過,五彩縯紛,實在太熱鬧了,櫻花更美,因為比較孤寂而高傲,不過,我覺得路旁的野花草也很美,如通泉草、黃鵪菜或咸豐草等,在路旁或草地矮矮地一小群一小群的開,實在真美。」 女兒的審美觀倒是令我有些訝異。 走在這片在日治時期還是稻田和草埔地的前山公園,田園和花園的異樣情趣不斷在腦海中翻轉對比,時而繞過水池,時而穿越公共浴室,一些年紀較大的人進進出出。 「你說草山的櫻花是繼竹子湖之後的賞櫻重地,是這裡的櫻花嗎?」女兒問。 「當然不是了,當時的櫻花多種在舊郵局、聯勤俱樂部和新園街附近,就是中山樓那邊,這裡還是農田呢!國民政府來台,成立陽明山管理局後,這個公園才在一九五二、五三年時,由國人自己建立的,而且,這裡的櫻花還是從旁邊的紗帽山移植下來的呢!原來紗帽山上的步道兩旁種了一千四百多株櫻花,但移下來大部份之後,如今已所剩無幾了。」 「紗帽山為什麼要種櫻花呢?」女兒不解。 「因為日本人有賞櫻的文化,每逢櫻花盛開的時節,他們都會在櫻花樹下賞櫻飲酒作樂狂歡。所以,在日治時期因為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政府自然想將台灣人的文化習慣改得和他們一樣,而在一九四零年時,剛好是日本皇紀二千六百年,日本人為慶祝這個特殊的年份,就在大屯國立公園協會內成立『櫻委員會』,在陽明山區展開種櫻運動,並決定以日人認為最高貴的內地櫻(日本本土的櫻花)中適應較好的染井吉野櫻和台灣本土花色紅艷的緋寒櫻為主要的栽植樹種,將緋寒櫻種在草山、紗帽山和竹子湖沿線等海拔較低之處,而染井吉野櫻則種在大屯群峰中海拔較高及雨量稍低之地,一九四零年這兩種櫻花就各種了兩千六百株,一九四一年又各再種了兩千四百株,共一萬株,而後的幾年則持續的補植和修剪,使這段時期的陽明山區遍布櫻花。」 本文轉載自「陽明山之旅」,陳世一著,晨星出版社。 ◆[生活環境]美國境內數萬封郵件可能受炭疽菌污染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nov2001/2001L-12-04-06.html ◆[能源議題]核廢船準備啟程從法國前往日本 --﹥
(編按:有關法屬Cogema公司的相關業務可參考: http://www.taiwanwatch.org.tw/env_news/200104/90040401.htm)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nov2001/2001L-12-04-02.html ◆[能源議題]捷克Temelin核電廠爭議有解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nov2001/2001L-12-04-04.html ◆[土地及水文]水庫淤泥增加 造成全球水庫蓄水量減少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nov2001/2001L-12-04-03.html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nov2001/2001L-12-04-09.html ■[環境關懷事件]都市腎結石調查系列四/別讓都市的肺腎被水泥淘空 --﹥ 作者:鄭朝陽 (民生報記者) 多位政府官員與學者專家十一月二十七日在一項研討會中一致指出,把停車場、商場、天然瓦斯整壓站等公共設施都「塞」進公園,長期下來不僅扼殺公園生態機能、提高都市發生洪患機率,更可能讓公園與整體都市環境品質同步向下沈淪,因此要求主管機關立即檢討,別讓「都市之腎」、「都市之肺」全被水泥設施掏空了。 「全國公園綠地規畫設計暨經營管理研討會」十一月二十七日舉行,會中包括高雄市工務局都市發展處長吳文彥、新竹市政府建設局長吳宗錤等地方政府主管,一致向中央喊話,希望中央早日「終結」這項不當的多目標使用方案,還給公園、學校操場、廣場等綠地淨化空氣、涵養水源的原始機能,「永續城市」的口號與目標才能真正落實。 吳文彥說,公園不透水鋪面比率愈來愈高,小的社區鄰里公園有太多涼亭、里民活動中心和兒童遊樂設施,大的都市公園則要肩負胃納停車需求、變電所、瓦斯整壓站等「鄰避性」公共設施,公園的「目標」愈來愈模糊,綠地品質則逐漸走下坡。 吳宗錤則舉例說,由於小型公園的規畫與經營權下放,新竹市就出現一條計畫道路兩旁的鄰里公園各蓋一棟里民活動中心的狀況,雖然不可思議,殘酷的現實卻擺在眼前;公園被當成特定人展現政績的工具,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方案」給了錯誤的指導方向。 台灣公園綠地協會秘書長許榮輝說,公園綠地標榜「生態、景觀、防災、遊憩」四大功能,主要目標在提升環境品質、增進民眾健康,「多目標使用方案」卻把許多與公園綠地不相容的設施擺在一起,「多目標」妨礙「主目標」,城市的災難才要開始。 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組長蕭清芬表示,這項方案的制定,歷任營建署長都表示反對,尤其是破壞公園、學校操場與廣場的生態機能,對大地都是難以回復之痛,不過,在解決停車與開闢變電所等鄰避性公共設施需求殷切的情況下,該署只好作出無奈而痛苦的抉擇,暫時只能寄望地方政府執行時,應多考慮彌補公園綠地因此流失的保水性等生態機能。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理事長郭瓊瑩表示,該學會將結合民間專業環境團體,長期督促政府檢討這項不利城市發展的政策,以挽救危在旦夕的環境品質。(系列完) 【文章連載】■都市腎結石調查系列一 系列二 系列三 系列四 作者:廖鴻基 有人說討海像海上農耕,有時有陣。每年中秋節過後,冷鋒面一波波下來,東北季風一波強過一波,東北風與流向由南向北的黑潮洋流對衝,這時節,台灣東部海域經常巨浪濤濤。就這個時候,白肉旗魚隨黑潮洄游靠近台灣東部海域。白肉旗魚俗稱「丁挽」或「翹翅仔」,是高經濟價值的高級生魚片。因此,儘管風強浪大,台灣東部討海人在這個季節仍然出船冒著大浪鏢獵旗魚。 鏢旗魚、鏢丁挽或正式一點被稱為沿海鏢刺漁業,是一種傳承久遠的漁獵法之一。據說是日據時代由日本琉球人傳入,再由台灣討海人改良後的漁獵法。在漁業技術與裝備日新月異的今天,各種高效率的漁撈法不斷被研發或被引進,鏢刺漁業卻始終維持著原始風貌數十年沒有太大改變。也許這是鏢刺漁業無可避免逐漸式微的主要原因。 搭架在船尖外的鏢魚檯是鏢魚船的主要特徵,鏢魚檯稱作「頭架」,鏢手站立在頭架頂端持三叉漁鏢鏢獵旗魚。這季節風強浪大,鏢手需要十分能耐與十分膽識才站得住鏢檯,也才獵得到游速敏捷的旗魚。 鏢魚船討海人靠的是搜索海面發現旗魚的眼力、是甲板站得更穩的能力、是鏢射的力道與準度、是全船的團隊默契與經驗,這些能耐都是一代代傳承、都是一波一浪的經驗累積。一波一浪痕,鏢魚討海人是以生命經驗和大魚搏鬥,是比較少用到科技設備的漁獵法之一。因而,鏢刺漁業的漁獲量並不高,以生態觀點來看,它是台灣少數健康的漁法之一。也可以這麼說,鏢魚作業是最足以代表台灣傳統沿岸的漁獵文化。 鏢魚作業是漸漸沒落了,一個漁季下來,鏢魚船的漁獲收入大多是入不敷出,所以,鏢魚討海人平均年齡偏高,鏢魚作業已淪落於後繼無人的窘境,這種鏢刺作業將有可能在我們這一代消失。一種漁獵法或一種傳統產業的消失,也許是文明進步無可避免的遺憾。但是在遺憾還沒發生前,我們或許可以思考,若是透過一些努力而能留下一樣傳統漁業文化,我們的努力將會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鏢旗魚作業每年自中秋過後開始,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漁季約三個月左右。白肉旗魚的高價位來自外銷,主要供給日本市場年節所需。漁季截止日—十二月三十一日—也是配合著日本市場的需求,並不是白肉旗魚不在我們的海域裡過年。也就是說,如果這高價市場是由國內市場來取代,漁季將可延長一個月左右。我參與過鏢魚作業,我深深覺得,以鏢魚作業精彩的過程及其背後累積的傳承文化意義,白肉旗魚的國內市場價值不會低於外銷。問題在於,台灣並不普遍瞭解這種作業,甚至並不知曉我們的海域裡擁有這樣的寶藏。 如果我們能夠辦個「鏢魚季」,將台灣獨特的鏢魚文化透過成功的論述、宣傳及計畫性推廣,我想,不止白肉旗魚的身價將可能高過外銷價值,包括我們的鏢魚討海人,也可能因而從沒落邊緣轉而成為我們的海洋文化資產。 這種努力與付出,似乎並不太難,而只是我們一直沒有去做。 我的腦子裡常常出現有關於鏢旗魚的一個美麗圖像—花蓮港口邊有一個漁業文化館,館裡詳盡介紹鏢魚作業的設備、漁法及呈現鏢魚作業力與美的文化意涵;漁季期間,港邊湧入眾多的觀光客及群眾,等著迎接鏢魚船入港;鏢魚討海人透過宣傳及競賽規劃,漁港牆上的鏢魚成績公告欄,使得他們將以海上英雄的姿態載著他們的漁獲入港;也許,鏢手可以對群眾講一段他們捕到這條魚波折崎嶇的驚險過程,鏢手也可能接受像一位成功的鬥牛士的榮耀;最後,由民眾參與漁獲喊價…… 我們做得到!我們賦予海裡寶藏應有的價值,我們給予鏢魚討海人應有的掌聲,最重要的,我們因而留下了我們的海洋文化資產。(本文原刊載於2001.11.17聯合報/聯合副刊)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讀者林坤正來函: 貴刊的雙花蟛蜞菊中的「蟛蜞」乃小螃蟹之意,您可以看看此花的葉子與螃蟹相像。另外還有單花蟛蜞菊,特此補充。 貴刊讀友敬上 編輯室回覆: 經向本刊植物專欄作家陳世一先生求證,香港人稱螃蟹為「蟛蜞」,螃蟹是橫著走,而蟛蜞菊剛好也是橫著長,故以此得名。 本文請參閱 ■[植物簡介/科博館科普專欄]雙花蟛蜞菊 (上) ●[活動]七股黑面琵鷺生態體驗之旅 --﹥ 時 間:2001年12月29日至30日 歲末寒冬,正是候鳥遷息過渡來台的季節。每年十月到第二年的三月間,黑面琵鷺便會大批的遷徙過境到七股作客。這次的旅遊行程主要以體驗自然,觀察冬候鳥黑面琵鷺的造訪、牠們的棲息環境(七股)等生態環境及尋訪人文歷史古蹟。 行程中將請當地的解說員導覽解說服務,乘坐竹筏直接體驗當地的生態環境。以半天一個主題景點的行程規劃,深度的生態旅遊。而能更深入的認識我們自己的這塊土地,愛這塊土地。 ●[活動]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誠徵執行企劃人才一名 --﹥ 地 點:彰化縣市 待遇學士25,000元、碩士33,000元(含勞健保、可面議),有經驗者佳、無經驗亦可。可長期居住彰化,熱心公益、具使命感、上進學習、有志從事社區總體營造者佳。電話:04-7230153 林世賢醫師E-mail:l549566@ms29.hinet.net (請檢附履歷、自傳等,並註明「應徵執行企劃--轉林醫師」即可) ●[活動]響應 2001 年聯合國辦理環境方案地球村村民參與式活動 --﹥ 時 間:2001年12月8日 搶救地球大作戰,為了美麗的天空、湛藍的海洋、碧綠的森林、清新的空氣、潺潺的溪流,這些豐富的自然生態,早該是我們站起來為地球做保護的行動了。親愛的台灣環保小尖兵,請發揮你的想像力,請執行你的行動力,讓我們一起搶救地球大作戰!! 詳情請參閱 http://demo.fiorile.org/e-info/news/normal/view.php?id=1467 ●[研討會]2001打造海洋新故鄉-台西研討會 --﹥ 時 間:2001年12月15日~16日 2001---打造海洋新故鄉研討會 漁業資源枯竭,工業也不時覬覦海岸地區,想開發成工業區,又有外來魚產或市場開放,漁村正面臨抉擇的十字路口。綠色陣線將於12月15日、16日在雲林台西鄉舉辦「打造海洋新故鄉」研討會,探討(一)、土地資源的危機與轉機(二)、海岸的危機與管理(三)、漁業經濟與海洋文化(四)、打造海洋新故鄉的願景等議題。在21世紀的開始,讓我們一起承諾,成為打造海洋新故鄉的夥伴,也讓我們歡喜承擔打造海洋新故鄉的責任! 詳情請參閱 http://www.gff.org.tw/first1.htm
播出時間:12月8日(六) 下午3:45~4:00 台灣除了山水美麗,還有一群心靈美麗的小小解說員在為我們傳遞文化,鵝尾山青少年解說團就是由這樣的一群美麗天使所組成。他們是陽明山平等里附近的學校學生,閒暇時候,帶著一顆熾熱的心為民眾講解當地生態之美,本集節目,我們要和他們一起去探訪平頂的古圳步道,透過他們的解說,和他們一起去看他們眼裡的這片美麗的桃花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