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植物簡介/科博館科普專欄]海邊的「樹生鳳梨」-林投 (下) --﹥
作者:楊宗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plant/Pandanus-odoratissimus/Pandanus-odoratissimus2.htm ◆[能源議題]車諾比紀念日 反核抗議人士遭莫斯科警方毆打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26-03.html ◆[環境政策]美國陸軍工兵部暫緩德拉威河疏浚計劃 --﹥
華國,華盛頓特區,2002-04-26 (ENS)- 在美國國會質疑計劃中財政項目的合法性之後,陸軍工兵部決定暫緩實施德拉威河疏浚計劃。保育團體稱此決定為「保育常識的勝利」,近10年來他們一直在反對這項計畫。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26-06.html ◆[生態保育]中止太平洋地區延繩釣可以拯救棱龜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26-01.html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2/2002L-04-26-09.html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境]您要改成重量杯級的心臟病發嗎? (上) --﹥ 作者: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 戴夫‧湯瑪士是連鎖速食店溫蒂漢堡的創始人,他於今年1月8日過世,享年69歲,死因是肝癌。在去世前,湯瑪士歷經了一年的洗腎生涯和1996年的四重心臟繞道手術。...他是個仁慈且大方的好人。他曾投注無數光陰和金錢去幫助孤兒、被領養的孩子,以及其他有著各種不幸遭遇的兒童。 不過他的去世卻再次喚起了人們對速食產業的關注。這個產業不但危害世人的健康,而且事實上,它引起環境惡化的程度比起任何其他產業都來的嚴重。... 已有研究證實:兒童期和青春期的高量脂肪飲食,會增加人們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無疑地,那些使兒童經常將漢堡、奶昔當作正餐的促銷行為,增加了這些孩子日後罹患危及生命疾病的風險。...每年有超過2億6千萬畝的美國林地被伐除,只為了取得新的耕地好供應以肉類為主的飲食。... 全文與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11g.html ■[環境關懷事件]哭泣的RCA母親們──記那一代電子業女工的飲泣(下) --﹥ 作者:柳琬玲 (苦勞網) 而今,雖然官方主導下的職業病鑑定工作一直停留在研究案階段,等於是要這些罹病女工赤手空拳去向跨國大資本要賠償。然而,國內打官司,第一個面臨的是疾病與污染源的因果關係舉證,這是整個流行病學的浩大工程,國內幾乎沒有一椿職病、公害官司勝訴過。第二個是相關的訴訟費用龐大,對失業、罹病的RCA員工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參考資料:RCA工傷戰鬥網 http://61.222.52.195/rca/ 作者:郭志榮 蔚藍海洋,漁船緩緩出航,金黃陽光灑在蔚藍波濤上,無垠的海洋,承載著許多漁民的無限希望。 年近七十的林江龍老船長,在屏東東港外海捕撈櫻花蝦將近半個世紀,從以往一天撈捕四、五十箱,到現今一天抓不到十箱。老船長的容貌,隨著一次次起網之後,更益辛酸。 從數據看,台灣一年漁業產值並沒太大變化,甚至增長。但增加的部分,來自大西洋、印度洋等遠洋漁業,近海漁業則嚴重的沒落,凸顯台灣海域海洋資源的危機,也讓絕大部分依賴近海漁業維生的漁民,被迫離開海洋,離開他們熟悉的方向舵。 就如老船長林江龍說的,台灣的漁船,以經很多是船長搭配外勞出海作業。如果這個情況不改變,有一天會連老船長都會是外國人。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2/ou02050201.htm ●[活動]走在花蓮海岸--崇德灣海岸體驗行旅 --﹥ 時 間:5月18日~19日 我們走遍花蓮近郊的海岸線了,從崇德、北三棧、奇萊鼻、南濱七七高地、鹽寮柑仔樹漁港到水璉鼻段,領會了不同海岸線豐饒多變的生態景觀,也見到人為後天的破壞,行旅全長124公里的花蓮海岸的樣貌,也從遊玩中體驗自然力神秘的感召。接下來還有牛山、磯碕鼻、歸庵鼻、新社鼻、石梯鼻..等我們去經驗突出海岸線的鼻角,一座座海岸地標,牽引著海洋民族共有的記憶板塊,也譜繪出行旅者共同的紀念地圖! 詳情請參閱 http://www.kuroshio.org.tw/html/317walk.htm 播出時間:2002年5月6日(一) 首播晚間10:00-11:00 封面故事 【海洋‧老船長】 蔚藍海洋,漁船緩緩出航,金黃陽光灑在蔚藍波濤上,無垠的海洋,承載著許多漁民的無限希望。 年近七十的林江龍老船長,在屏東東港外海捕撈櫻花蝦將近半個世紀,從以往一天撈捕四、五十箱,到現今一天抓不到十箱。老船長的容貌,隨著一次次起網之後,更益辛酸。 隨著台灣海洋資源漸漸減少,漁民紛紛離開海洋,台灣老船長有朝一日可能消失。老船長林江龍說的,台灣的漁船,已經很多是船長搭配外勞出海作業。如果這個情況不改變,有一天會連老船長都會是外國人。 人與自然 【第一次的海洋】 台南縣七股鄉保留了全台灣最乾淨的一塊海域,,除了黑面琵鷺每年的到訪讓七股鄉聲明遠播之外,其他不論是遠來的鸕鶿,直行的和尚蟹,濱海植物,還是內海裡的孕育肥美蚵仔的蚵田,七股沿海豐富的自然以及人文生態,在在交織出對海洋獨一無二的另一種體驗。 七股海岸保護協會的漁民,六七年前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台江內海這塊寶地,支持他們反對濱南工業區設立的決心,開始用漁船載著帶遊客出海,持續至今。而這一天,一群國小五年級的小朋友坐上了海岸保護協會的船,開啟了生命中第一次與海洋對話的經驗...... 看守台灣 【垃圾島嶼】 垃圾處理是每個離島心中的痛,因為島嶼面積有限,要尋找一個理想的處理場所並不容易,在綠島垃圾場就設在知名的睡美人旁邊的山谷,既然不容易找尋掩埋場所,用燒的也許可以把垃圾化為烏有,但是在小琉球焚化爐已經建完畢,卻遲遲沒有運作,因為鄉公所無力負擔運轉的費用,澎湖的焚化爐招標也流標兩次... 到底,離島垃圾的處理怎麼樣最符合經濟效益?對環境生態影響也最小呢?
播出時間:5月3日(五) 下午03:45~04:00 首播 走訪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關心來自澳洲的無尾熊之餘,我們更關心這幾位明星動物們的食物~尤加利樹葉,從何而來?事實上,自從去年入冬以來,這些無尾熊喜愛的尤加利樹葉,是由宜蘭縣的豐園農場供應的,每星期送來大約七十公斤的四種尤加利葉子。豐園農場內栽種的尤加利面積,廣達七公頃,盡管無尾熊的食量不小,農場估計,以他們目前種植尤加利的面積,應該可以滿足無尾熊的需求。今天節目,我們就要帶著觀眾朋友們,一起到豐園農場看看尤加利樹的實際栽種情形。 ★[本會訊息]我們資訊搜尋的功能加強囉 --﹥ 先前''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僅先提供我們所有環境新聞的資料搜尋功能。在這次週年特刊中,多位讀者皆建議加強資訊搜尋的功能。 基於最佳資源配置的考量,讓別人的努力發揮最大的效益,我們網站內的全文搜尋,目前已透過 Google 的強大功能來達成。 所以,現在除了新聞資料外,所有其他相關文章或專題、專欄的搜尋,都可透過電子報報頭上方的''資料檢索''連結,或者在網頁右上角的''資料檢索''連結進入囉。歡迎大家上來瞧瞧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