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生態保育]陽光台北 繽紛生命 2002台北市生態保育週開鑼了 --﹥ 本報訊 連續數年舉辦的「台北市自然生態保育週」,將選在母親節進行,也藉此扣合保護環境-地球的重要性。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陽光台北 繽紛生命Celebrating Diversity」。希望藉由地球上生命的能量來源-陽光,來突顯台北成為「生態城」的期許,並以「繽紛生命」來象徵台北盆地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人文特色。活動時間自5月10日至19日,假臺北市士林區士林官邸舉行。除了各團體成果展之外,還包括:台北綠色地圖、原生植物展、戶外自然體驗、保育講座、生態影片欣賞,以及「台北生態城市宣言」的簽署活動。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2/ta02050901.htm ◆[生態保育]西方石油公司放棄在烏瓦族土地上開採石油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03-01.html ◆[生態保育]溼地阻撓加州大學新研究校區建造 --﹥
美國,加州,莫瑟,2002-05-03 (ENS)- 加州大學在鄰近莫瑟地區建築新分校的計劃,至少延遲了兩個月,部分原因是由於保育團體的反對。環保人士和美國環保署官員反對910英畝的核心校園規畫地點,因為其將破壞環境敏感性高的溼地,包括為瀕危仙女蝦(fairy shrimp)提供棲地的春池(vernal pools)。(編按:vernal pool係美國西岸特有的溼地凹地,冬春兩季雨水或融雪流入成水池,夏秋多呈乾涸)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03-03.html ◆[生活環境]印度公司誓言削減有害氟氯碳化合物排放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03-02.html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y2002/2002L-05-03-09.html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境]您要改成重量杯級的心臟病發嗎? (下) --﹥ 作者: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 畜養動物和將之製成肉品的整個過程,需要消耗極大量的化石燃料。幸好,世界上大部分的地區並不以肉類為主食。要是每個人都以肉類為主食的話,世界上已知的石油蘊藏量將會在13年內被消耗殆盡。但要是全世界都不再吃肉,同樣的存量則可以繼續供應我們260年。 一些近期發行的影帶顯示,意識全然清楚的牛隻在屠宰場中被活生生地剝皮,而當牠們想掙扎逃脫時,屠夫就砍去牠們的腳。... 我們消費肉品的習慣,使得地球表面和居住其上的動物屢遭蹂躪。... 全文與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11g.html ■[環境關懷事件]原住民族有權維護和土地結合的勞動文化 --﹥ 稿源: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原住民族所面臨的危機,就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危機。這樣的危機並非「社會福利」,例如勞工保險、失業救助等措施所能挽救。人類永續發展的議題,不僅牽涉「生態保育」,還必須是社會、經濟與文化的變革。當「全球化」浪潮挾帶各式各樣、完全異質的內容席捲而來時,人們常常會以為「全球化」是要拋棄「本土」或「地域性」,而看不見「全球在地化」的面向,正是要強調尊重地域生態文化的特性對相互依存的全球社會有基本的重要性。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against/2002/ag02050901.htm 作者:小鯨鯊 對於鯊魚,我們的印象是什麼呢?是森森白齒的殺人魔?還是巡弋深水的海中霸主?我們對鯊魚的接觸,又來自哪裡?是高級料理的魚翅?還是平民口味的鯊魚煙?仔細思量,我們似乎並不了解鯊魚! 鯊魚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3億5千萬年到4億年之間,比恐龍都來得久遠,但在近 1億年間則變化不大。世界上約有380種鯊魚,共分八目三十科,約有27種會攻擊人類,12種可能會攻擊人類,還有12種因為體型和習性的關係,可能具有危險性,出現於台灣地區附近海域者約90種,其中,以鯨鯊體積最大,最大可到12公尺;鯨鯊因為他的肉質鮮嫩、細緻,顏色雪白,因此在台灣地區被稱之為豆腐鯊。 在台灣並沒有專門從事捕鯨殺的漁民,鯨鯊通常是偶而誤入定置網中而被捕獲,或由鏢旗魚業者所鏢獲。在過去的五、六年來每當有鯨鯊被漁獲時,消息總會因新聞媒體的報導而傳遍大街小巷。不過人們看到或聽到這個消息,所關心的似乎只是牠有多大?牠如何被捉上岸?牠會不會吃人?牠的肉能吃嗎?好吃嗎?很少人會深入的去思考,牠要多少年才長這麼大?牠幾歲才能生孩子?牠一胎可以生幾個小孩?台灣附近海域的鯨鯊到底多不多?漁民經常捉牠會不會把牠捉光了? 在本集節目中,我們將透過實際獵捕的漁民、和從事鯨鯊研究的學者的角度,讓大家更了解鯊魚和鯨鯊在台灣的現況!並且思考到底我們要在漁民生計、生物多樣性、漁業資源永續利用、動物生存權間取得什麼樣的平衡? ●[活動]陽光台北 繽紛生命 2002臺北市自然生態保育週 --﹥ 時 間:5月10日至5月19日 從2002年起,每年五月- 我們特別感恩母親的月份,這一群人決定要聚在一起,藉由台北市自然生態保育週活動,提醒大家,萬物的母親--「地球」需要我們共同的關心與對待。除了各團體成果展之外,今年的保育週活動主題還包括:台北綠色地圖(台北生態生活地圖與台北繽紛生命地圖)、原生植物展(與台灣民俗有關的原生植物)、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生態行腳(由各單位提供所專長的戶外自然體驗或觀察活動),老少咸宜的自然保育講座(有關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等議題的講座)以及能讓民眾一次看個夠的從影像看大地(精采台灣生態影片欣賞)。此外,活動現場將並提供生態保育大捕頭的資訊服務,提供民眾有關申訴或檢舉保育與環保相關議題的管道。在各團體成果展期間,各團體都使出渾身解數,讓民眾藉由有趣的小遊戲或體驗活動學得與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相關的訊息與知識。為了鼓勵民眾參與,即使在各團體經費匱乏的情況下,大家還是慷慨地提供大會各團體的紀念品,只要民眾通過各團體提供的闖關活動,將有機會在大會服務處獲得各團體提供的精美小紀念品。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1940 播出時間:5月13日(一) 首播晚間10:00-11:00 封面故事 【禁鯊令】 在本集節目中,我們將透過實際獵捕的漁民、和從事鯨鯊研究的學者的角度,讓大家更了解鯊魚和鯨鯊在台灣的現況!並且思考到底我們要在漁民生計、生物多樣性、漁業資源永續利用、動物生存權間取得什麼樣的平衡? 人與自然 【誰愛魚翅】 鯊魚和一般的食用魚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牠的身上,從背部、胸部到尾部,長有六到八片魚鰭,也就是所謂的魚翅,而正因為擁有這些高經濟價值的魚翅,導致鯊魚的處境更加險峻。 看守台灣 【搶救樂生老樹】 位於台北縣新莊市的樂生療養院,是許多痲瘋病人重生的地方,經過七十個年頭,當國內不再有年輕的痲瘋病患,這個地方將成為捷運新莊線的終點站。院內四百多位病友,將全體遷移至新的大樓,但是院內將近一千棵的老樹,卻只能靜靜地等待怪手的到來。 就在五月二日,包括台北縣文化局、鶯歌陶瓷博物館、福智教育園區等單位,一同前來樂生療養院認養老樹,頓時老樹不再是即將凋零的廢棄物,而是各單位爭相認養的寶貝。 台灣有許多老樹,都在施工方便的考量下,消失在各個大小工程中,其實,他們可以有更好的對待方式...
播出時間:5月10日(五) 下午03:45~04:00 首播 想像一下,在每天讀書上課的校園裡,就有機會能夠悠遊在大自然的生態當中,這對現代的莘莘學子而言,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台北市文山區的東山高中,最近完成了後山約五千坪的生態教學園區,有螢火蟲復育區、吸引蝴蝶的蜜源植物區和蕨類植物區,並彙整了一本「生態觀察起步走!」教學手冊。由於校園裡蛙類的觀察非常方便,因此成為學生的入門活教材。而依坡地闢建的生態教學園區以登山步道、涼亭、觀景台為教室,來上課的學生,都會帶著觀察手記,用心記下一草一木,繞坡地一圈,就能滿載而歸。今天節目,我們就要到這個台北市近郊,擁有生態園區的東山高中走一走。 ★[本會訊息]本刊知性專題暫停2-3週 --﹥ 本刊知性專題及部分專欄,因協會內部工作調整及規劃之需,將先暫停2-3週,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本會訊息]我們資訊搜尋的功能加強囉 --﹥ 先前''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僅先提供我們所有環境新聞的資料搜尋功能。在這次週年特刊中,多位讀者皆建議加強資訊搜尋的功能。 基於最佳資源配置的考量,讓別人的努力發揮最大的效益,我們網站內的全文搜尋,目前已透過 Google 的強大功能來達成。 所以,現在除了新聞資料外,所有其他相關文章或專題、專欄的搜尋,都可透過電子報報頭上方的''資料檢索''連結,或者在網頁右上角的''資料檢索''連結進入囉。歡迎大家上來瞧瞧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