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全文版訂閱 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6-14 (全文版)

 
  本日主題: 世界糧食高峰會:全球三億兒童每天餓著睡、餓到醒
知性專題 [蝴蝶簡介]蝶舞大屯青斑季──島田氏澤蘭
環境新聞 [生活環境]餓著睡、餓到醒
[環境政策]歐盟能源部長決議放寬生質燃料措施
[生態保育]美國科羅拉多州野火 數千民眾被迫撤離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6-1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6-14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6-10
國際環境新聞掃瞄:2002-06-10
專  欄 [黑潮觀點]為什麼保護海豚?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垃圾應該焚化還是掩埋?
活動訊息 [演講] [營隊] [研討會]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蝴蝶簡介]蝶舞大屯青斑季──島田氏澤蘭 --﹥

作者:鐘詩文 (林業試驗所植物分類研究室及植物標本館)

島田氏澤蘭(Eupatorium shimadai)  澤蘭屬植物最早之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我國的禮記和楚辭,禮記”佩悅蘭苣”,楚辭”初秋蘭以為佩”,其”蘭”並非蘭科之蕙蘭,而是指菊科澤蘭屬植物,這是澤蘭屬植物最早之記載文獻;盛宏之荊州記云:都梁有山,下有水清淺,其中生蘭草。其”蘭草”為古時澤蘭之稱名;而”澤蘭”之名最早出現在藏器曰:葉似馬蘭,故名蘭草,蘭草生澤畔,婦人和油澤頭,故云澤蘭。”而對澤蘭屬植物給予描述的是恭曰:蘭即蘭澤香草也,園莖紫萼,八月花白,俗名蘭香。及保昇曰:”生下溼地,葉似澤蘭,尖長有歧,花紅白色而香”。其時間比林奈氏發表澤蘭屬植物之模示種(1737年)早了好幾百年,我國明朝名醫李時珍(1578年)所著之”草本綱目”也有記載:蘭草澤蘭,一類二種也。俱生水旁下濕處,二月宿根生苗成叢紫莖素枝,赤節綠葉,葉對節生,有細齒,但以莖圓節長而葉光有歧者為蘭草。莖微方節短而葉有毛者為澤蘭。嫩時並可挽而佩之,八、九月後漸老,高者三、四尺,開花成穗如雞蘇花,紅白色,中有細子。

  由上可知古時候的“蘭草”之稱呼,其實並非蘭科植物的蘭花,而是現在俗稱的澤蘭植物,而“澤蘭”之名則乃是古時婦人將該植物揉和油脂,充做頭髮潤絲精,可使之亮澤,故曰“澤蘭”;古人對澤蘭的外表描述就有如現我們熟知的澤蘭植植物,如“葉對節生,有細齒,有的葉光滑,有的具毛茸,花紅白色”,但以現在的現代形態分類學來看,還是太簡略了,現在就讓我向大家介紹澤蘭屬植物的特徵:因為它是菊科的植物,所以一如所有的菊科植物,它具有頭狀花序,所以你現在看到的“花”並非就是“一朵花”,而是有許多的小花所集成的頭狀花序,一個頭花有多少的小花?是澤蘭屬植物區別同屬它種植物的重要依據特徵之一,像島田氏澤蘭的頭花就是有五朵小花所構成的;而這些頭花又多數連接成在莖頂排成複繖房花狀。

  此外島田氏澤蘭(Eupatorium shimadai)的小花及葉背具有腺點,在台灣有另一植物-田代氏澤蘭植物(Eupatorium tashroi),與本種在外表幾乎無異,但差別就在在島田氏澤蘭的葉背具有圓珠狀的腺點,而田代氏澤蘭則葉背無腺點存在;但上面的腺點觀察需要十倍的放大鏡觀看,現在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島田氏澤蘭的葉柄近無柄或短柄,可以容易的與田代氏澤蘭區別。除此之外,大體來說,島田氏澤蘭的植株較強壯,故呈直立植株,且花及莖與柄皆呈白綠中帶紅色,而田代氏澤蘭的莖大部分呈半蔓性,花呈白微紅。

  島田氏澤蘭的模式標本現在存在東京大學標本館,為1923年5月13日日人島田彌市在新竹的十八尖山採到,後由日菊科專家Kitamura發表為新種,為了表彰島田氏的功蹟而以島田氏之名命名。島田氏澤蘭在台灣的分布以北部為多,其中以陽明山大屯山主峰下尤多,東部較少見,而西南部及南部者還未有採集的記錄,可以說是分布侷限的植物。

  五月至六月是島田氏澤蘭的開花盛期,正逢青斑蝶的發生期,由於陽明山此時開花植物短少,在缺少蜜源植物的情況下,加上島田氏澤蘭蜜源豐富,故青斑蝶總是喜歡在它的周圍飛來飛去,這時候如要欣賞青斑蝶的盛況,守侯在島田氏澤蘭的附近就沒錯了。但是在台灣西南部沒有澤蘭屬植物的地方,青斑蝶則會尋找其它的植物代替,吾人就曾經在南部的一株水錦樹看到許多的青斑蝶採蜜。在陽明山除了大屯山山腰的島田氏澤蘭外,巴拉卡公路上的于右任墓附近有一片的田代氏澤蘭,也是賞蝶的好去處。

[生活環境]餓著睡、餓到醒 --﹥

  義大利,羅馬,2002-06-10 (ENS)- 糧食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但全球幾乎每8人就有1人嚴重缺乏糧食。「世界糧食高峰會:過去的5年」於今晨揭幕,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致詞時表示:「全球每日有超過8億人,遭受饑餓以及營養不良導致的疾病與殘障之苦,而其中的3億是兒童。」

[環境政策]歐盟能源部長決議放寬生質燃料措施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2-06-10 (ENS)- 歐盟能源部長理事會作成決議,將運輸用生質燃料增量計畫的第一階段部分作向下調整,此計畫係歐盟執委會為對抗氣候變遷所擬定的。上週四、五(6/7、6/8)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會議中,理事會表示,這項以市場滲透為目標的最低用量標準,將不會是一項強制性命令,而是宣示性與選擇性措施。

[生態保育]美國科羅拉多州野火 數千民眾被迫撤離 --﹥

  美國,科羅拉多州,克蘭伍德泉,2002-06-10 (ENS)- 科羅拉多州野火造成數百座民宅與店家焚毀,數千名居民、遊客被迫撤離。為因應野火,州政府已封閉五個郡的聯邦土地,禁止一切土地利用,州境內所有聯邦土地上的公共用火也一律禁止。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6-14 --﹥

  • [環境政策]政院職掌核廢料最終處置權。原能員會12日研擬完成「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條例」草案,決定提高核廢料最終處置權責,從現有的台電公司提升到行政院層級,並明訂核廢料最終處置以本土優先的原則 (台北 中國時報)

  • [環境政策]水利法修正草案,賦予中央統籌運用強制節水法源。行政院會12日通過水利法修正草案,為利乾旱時期水資源整體調配運用,未來除家用及公共給水外,對農業、水力、工業用水等用水標的作整體調度,不排列順序,但優先保障家用及公共給水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北市廚餘代處理,台塑企業興趣濃。台塑代表13日拜會副市長歐晉德洽商廚餘代處理事宜,表示將在麥寮、台西、東勢、楊梅等地興建大型廚餘堆肥廠,製成有機肥料供應全省農村使用 (台北 民生報)

  • [生活環境]垃圾未分類,宜蘭縣拒收。宜蘭縣環保局推動垃圾減量,自7月1日起全縣實施強制垃圾分類,未分類垃圾清潔隊將拒收 (宜蘭 聯合報)

  • [生活環境]竹科管理局擬於六月成立海水淡化廠推動小組。 (新竹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化學車翻覆,易燃有毒溶劑外洩,國道交通打結。 (高雄 東森新聞)

  • [生態保育]新中橫獼猴天橋發揮預期功能,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擬設置青蛙走廊、黑熊走廊。 (玉管處 民生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6-14 --﹥

  • [土地及水文]亞歐會議水資源管理研討會12日閉幕,誕生《長沙宣言》。亞歐水資源管理研討會是在亞歐會議框架下的重要科技合作活動,在3天的研討中,來自亞歐26國和歐盟的代表討論全球水資源趨勢和發展戰略、亞歐國家水資源管理的等6大關鍵問題 (長沙 中新社)

  • [環境政策]監管重大環境事故,環保總局應急調查中心掛牌。為增強對重大環境事故與生態破壞案件的執法監管能力,加強對全國環境監理工作的管理,環保總局近日正式組建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 (北京 法制日報)

  • [生態保育]白鰭豚不到百頭,瀕臨滅絕。武漢水生所張先鋒表示,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有的國寶級動物白鰭豚,如再不採取特殊措施搶救,可能在未來二十年內徹底消失 (中國 聯合報)

  • [生態保育]絕跡近十年,內蒙古野狼重現大草原。 (內蒙古 人民網)

  • [全球變遷]珠峰科考隊在日喀則地區採集大氣、水文樣品。 (日喀則 央視)

  • [其他]新疆蝗災發生面積已達2千5百多萬公畝。 (中國 中央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6-10 --﹥

  • [生活環境]新報告建議布希政府提高推土機、牽引機等非道路柴油機具排放標準,估計每年可因此減少8,500件新生兒死亡、18萬件氣喘病發作 (Planer Ark)

  • [環境政策]布希政府以「惟恐造成市場恐慌」為由,反對採用基因食品標示法規 (路透社)

  • [環境政策]環保署管理污染逕流權責,聯邦上訴法院裁定予以認可 (Capitol Report)

  • [能源議題]能源部撥款550萬美元,鼓勵學術單位從事核能發電研究 (Planer Ark)

  • [全球變遷]加州大學研究員表示,全球暖化將嚴重改變加州氣候 (Capitol Report)

  • [其他]科羅拉多州126年來最大火災危急首府丹佛市,4萬民眾恐需緊急撤離 (美聯社)

國際環境新聞掃瞄:2002-06-10 --﹥

  • [環境政策]東南亞:東南亞國家簽署煙霧污染防制合作協議

  • [生態保育]加拿大:喬治亞海峽漁源枯竭

  • [生態保育]日本:生態熱點聯合基金成立

  • [生態保育]埃及:破獲象牙走私活動 私梟就逮

  • [全球變遷]尼泊爾:聯合國登山隊發現 聖母峰冰河逐漸融化

  • [土地及水文]敘利亞:水庫崩塌造成20人死亡

[黑潮觀點]為什麼保護海豚? --﹥

作者:廖鴻基

  海洋種子營戶外課第二天,課程安排搭船到海上拜訪海豚。回港後我們一起逛魚市,拍賣場地板上躺著剛從漁船搬上來的數十條體形如海豚大小的鯊魚。學員們興沖沖詢問場子裡忙碌的漁人:「這些是什麼鯊?」、「怎麼抓到的?」

  下午室內課,講師問:「如果今天早上躺在魚市的是一群海豚,我們的感覺會有什麼不同?」

  這問題表面看起來簡單,答案也相當明白,但教室裡一片靜默沒人回答。同樣是海洋生命,同樣大小,為何只是名字不同,我們的感覺差別如此之大?這個問題其實問得相當嚴肅——我們為什麼保護某種特定動物? 

我們為什麼保護海豚? 

  牠們是可愛的動物?牠們是受歡迎的動物明星?牠們是有靈性的海洋哺乳動物?牠們是受國際保護的動物,我們便跟著流行跟著風潮去保護? 

  當我們面對漁民朋友的質疑——只保護海豚是沒道理的,海豚受到保護越來越多,吃掉的魚也越來越多,叫捕魚維生的我們怎麼生活下去?海豚作損我們的漁具、漁獲,你們不保護漁民而去保護畜生,道理何在?——如果我們並不真切明白為什麼保護海豚,海豚再怎麼可愛我們也沒有理由勸阻漁民繼續獵殺海豚。

  海洋種子營的課程繼續談到捕鯨史。講師說,台灣的捕鯨源自日本捕鯨技術的引進;台灣捕鯨的結束是受到美國保育團體的壓力;之後的沙港殺海豚事件,台灣也是受到國際保育壓力而將鯨豚列名為保護動物名單。對大型鯨的殺戮來自國外,獵捕的結束也來自國外,鯨豚成為保育動物的壓力更是來自國外。我們對台灣海域鯨豚保育的自主意識在哪裡?

  海洋種子營最後一節課安排座談,主題是「鯨豚保育vs.漁業資源」,參與座談的有官方、漁人及學術代表,分別就各自立場發表論點。

  這樣一個以生態、環境教育為目的所舉辦的營隊,並不難將「保護海豚」成為營隊宣示性的、口號式的、標語式的結論,顯然主辦單位並不這麼做,主辦單位希望座談會必須有所爭論,有所思辨,我們才有可能經由討論明白為什麼要保護海豚。

  討論自然而然會從海洋生態、海洋資源面切入。台灣沿海因環境污染及過漁現象使得漁業資源快速枯竭是一個事實,同屬海洋生態系一環的海豚應是直接的受害者,漁業資源匱乏,海豚在食物減少下,不可能如漁民朋友所指稱的「海豚因為受保護而越來越多」。人類和海豚是處於競爭漁業資源的對立立場,責怪對方、獵殺對方而放任漁業資源繼續衰竭並不能解決捕不到魚的窘境。況且,使得我們沿海漁業資源枯竭的兩大主因顯然來自於人類。

為什麼保護海豚?

  因為保護海豚就必須保護海洋資源,關心海豚生態即是關心我們的海洋環境。不只海豚,我們對任何海洋生物不當或過度的採捕都得進一步關切。(本文原刊載於2002.6.1聯合報/聯合副刊)

[讀者投書]垃圾應該焚化還是掩埋? --﹥

投書:林震洋

  1.看完6/12的電子報的"亞洲人向輸出骯髒的焚化科技的日本人大聲說不"連署信,我不太了解日本綠色和平組織反對焚化爐外銷的理由。我以為相對於垃圾掩埋,焚化的處理方式是更有助於環境的,為什麼她們要反對呢?難道不論如何焚化爐都會產生有毒的廢氣嗎?垃圾分類回收後剩下的一般垃圾目前有比焚化更好的處理方式嗎?

  2.綠色和平似乎在許多地區都有分會,為什麼台灣沒有呢?或許貴協會可以登高一呼來組成福爾摩沙綠色和平組織?

【相關文章】 
 [環境關懷事件]亞洲人向輸出骯髒的焚化科技的日本人大聲說不

[演講]蝴蝶季系列活動-陽明山的彩蝶 --﹥

  時 間:6月20日(四) 晚上7:30
  地 點:中華蝴蝶保育學會會館舉行
  講 師:吳文德
  主 辦: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02-28814006

  三十萬年前,當熾熱的火山熔岩冷卻之際,彩蝶們也悄悄地跟隨在綠色精靈身後,劃過天際,來到陽明山繁衍...

  當住家附近公園中鮮黃色阿勃勒花序擁簇著盛開的五、六月來臨之際,陽明山的許多山頭也有許多身著青衣的彩蝶,趁著澤蘭花盛開之際,一擁登上花海舞台盡情演出,連在酷暑中的內雙溪畔食茱萸也大肆綻放,引來彩蝶大快朵頤,簡直可以”蝴蝶樹”稱之。陽明山的彩蝶之美,不在於體型碩大、色彩光鮮耀眼,而在於置身其中,細細觀察與欣賞。

[研討會]全球化與在地化研討會 --﹥

  時 間:7月6日-7日 (週六-週日)
  地 點:台灣嘉義監獄-舊嘉義分監
  主 辦:綠色陣線協會、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
  聯絡人:李正惠 電話: 02-27080961
      E-mail: gff@gff.org.tw

  這是嘉義市史上第一次由民間舉辦的全球化與在地化為題的研討會,而且特別選在舊監的第三工廠舉辦;在83年歷史的空間領域裡來談全球化與在地化,相信別有一番意義,透過本次研討會的四個主題,佈局全球的企業環保責任、全球化與自然環境資源、全球化的城市競爭力、全球思維的在地行動與在地思維的全球行動。一起來探討雲嘉南未來區域發展的脈絡與城市對於區域所能牽引的發展動力。

[營隊]探訪諸羅認識樹蛙生態營 --﹥

  時 間:7月5日-6日 (週五-週六)
  地 點: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教育農園及樹蛙棲地
  對 象:國小3年級-6年級學童,每梯次35人
  主 辦:台北市立動物園、台北市立動物園文教基金會
  聯絡人:陳明慧 電話: 02-29382300轉115 
      E-mail: fund12@zoo.gov.tw

  認識諸羅樹蛙、雲林自然、人文資源介紹等解說課程,大地遊戲、趣味挖筍、晨間賞鳥等動態活動,以及諸羅樹蛙生態的解說能力訓練。

[營隊]自然觀察研習 --﹥

  時 間:7月4日-7月20日
  地 點:桃園市樹林四街30號—桃人幼稚園 (近陽明公園)
  主 辦:荒野桃園分會
  聯絡人:鄭志輝 電話: 03-3645888
      E-mail: jh440424@ms10.hinet.net

[營隊]後山精靈-花蓮縣原住民海洋生態文化體驗營 --﹥

  時 間:8月12日-8月16日 (五天四夜)
  地 點:花縣縣石梯地區
  對 象:國小3年級-6年級學童
  報 名:至6月30日截止
  主 辦:海鯨號賞鯨公司
  協 辦:中華民國生態關懷者協會
  聯絡人:蔡群騰 電話: 02-23699825
      E-mail: ecotasi@ms39.hinet.net

  在自然環境中學習生態的奧妙,在遊戲活動中體會文化的精神。
  結合海洋環境及原住民文化發展營隊課程。
  創造參與者特殊生命經驗。
  傾聽自然、探索文化,學習互動、創造歡樂!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大安托兒所 --﹥

  播出時間:6月15日(六) 下午03:45~04:00 首播 
              晚上22:00~22:15 重播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大台北水荒還沒解除,許多人還在煩惱沒水可用,今天節目要介紹另一個獲得省水表揚的單位,足堪借鏡,他們是大安托兒所。

  大安托兒所五年多前開始注意到:水管漏水了。為了換掉老舊的水管,他們逐年更新管線,也同時安裝了省水龍頭,這才發現,原來從小地方做起,卻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這幾年水費明顯節省了很多,從一個月8000元水費,到現在每月才1500左右,成效驚人。

  在校園裏,他們收集雨水、冷氣機滴下來的水、洗臉台洗手用的水,把它們再充分利用,廚房也少買葉菜類,避免大量清洗,各種用水都有分類,以免重複清洗,浪費資源。他們還有那些省水的辦法呢?我們現在就一起去看看。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