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全文版訂閱 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6-28 (摘要版)

 
  本日主題: 亞馬遜雨林發現兩個新猴種
知性專題 蘭嶼飛魚季-蘭嶼的民俗植物 (上)
環境新聞 [生態保育]亞馬遜雨林發現兩個新猴種
[環境政策]迎接八大工業國領袖 加拿大沉穩以對
[其他]美國亞利桑那州大火失控 25萬英畝地化為焦土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6-28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6-28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6-24
國際環境新聞掃瞄:2002-06-24
專  欄 [黑潮觀點]石獅子與花蓮經驗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放生法會─法師回頭
活動訊息 [活動] [營隊]
本會訊息 編輯室報告
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蘭嶼飛魚季-蘭嶼的民俗植物 (上) --﹥

文/圖:貓頭鷹

蘭嶼田園風光  達悟族人在飛魚祭時所使用的獨木舟,乃是利用蘭嶼島上特有的數種建造而成,主要的材料來源有台東龍眼樹、蘭嶼赤楠、欖仁舅、蘭嶼福木、綠島榕、以及大花堅木等樹種。

  為了一探達悟獨木舟的奧妙,抱持著探訪世界珍寶的心情,飛過太平洋海面,隔著玻璃告訴太平洋上的鯨豚,我們將飛到蘭嶼島,尋找這島上獨一無二的動植物與人文生態;更懷抱著尊重本區生態與主宰者的態度,一一探索這些特有種植物及許許多多的動物們。

[生態保育]亞馬遜雨林發現兩個新猴種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6-24 (ENS)- 巴西亞馬遜雨林發現兩個未曾有過紀錄的新猴種。發現牠們的科學家表示,雨林中可能還有其他科學界未知的物種;而此處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生態系之一,這些物種的存在,更顯得拯救雨林的工作已是刻不容緩。

[環境政策]迎接八大工業國領袖 加拿大沉穩以對 --﹥

  加拿大,亞伯達省,卡加利,2002-06-24 (ENS)- 八大工業國(G8)高峰會本週四、五(6/27-28)將於加拿大亞伯達省卡那那斯基舉行,加國環境官員保證,在高峰會整個議期間,將全力做好環境的維持與保護工作。而平行於高峰會的民眾論壇「六十億團體」(Group of Six Billion)則表示,他們的集結正反映了對環境和人權的充分尊重。

[其他]美國亞利桑那州大火失控 25萬英畝地化為焦土 --﹥

  美國,亞利桑那州,秀羅,2002-06-23 (ENS)- 美國阿帕契─席特格里夫國家森林兩處地點分別起火燃燒,儘管出動數千名消防隊員全力灌救,火勢仍在昨夜合而為一。位於亞利桑那州中東部地區的白色山脈,目前燃燒面積計有25萬英畝。兩起火勢皆起於人為活動,消防官員已要求加派一名縱火調查員協助調查。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6-28 --﹥

  • [生活環境]飲用水水質檢測不合格率比往年高 環保署:新制實施導致。行政院主計處日前發布90年國民生活指標,顯示飲用水檢測不合格率較87年為高,環保署表示:90年不合格率雖比87、88年略高,但較89年略低,主要是89年12月1日起施行較嚴格的飲用水質標準 (台北 東森新聞)

  • [生活環境]雲林縣箔子寮漁港舉行海洋污染緊急應變演練。繼本月14日麥寮工業港演習之後,雲林縣口湖鄉箔子寮漁港27日舉行海洋污染事件緊急應變演練,並建立事件發生緊急通報、應變處理的完整因應模式 (雲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東港溪遭廢油污染。供應大高雄地區民生用水的東港溪,27日近中午時,發現被人傾倒了大量有毒廢油,數公里河道佈滿魚屍,東港溪抽水站緊急關閉,環保單位正調查毒油來源 (屏東 華視)

  • [生活環境]農藥滲山泉果農中毒。台中縣發生果農一家三口集體農藥中毒現象,警方調查發現中毒來源為飲用的山泉水,其中含有農藥成份,可能是地下水遭附近果園噴灑農藥滲入 (台中縣 華視)

  • [生活環境]仁德鄉「鄉村型自然淨水系統」 將再擴大面積。仁德鄉二行村人工濕地在今年2月份完工後,已經落實「鄉村型自然淨水系統」要求,目前每天可以回收當地的家庭廢水高達40噸,由於成效斐然,濕地旁邊三分土地也將加入計畫 (仁德 東森新聞)

  • [生活環境]隘寮溪遭重油污染 蔡豪要求主管單位負責。屏東縣竹田鄉隘寮溪下游最近出現疑似重油污染,河面呈現一片墨色,而且岸邊出現死魚,附近居民擔心會連帶污染地下水,但在向環保單位求助後,卻沒有具體回應 (屏東 東森新聞)

  • [環境政策]配合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限用政策,連江縣衛生局27日舉辦大型宣導活動。 (馬祖 中央社)

  • [生態保育]改良型風車驅趕水鴨麻雀 保育兼實用。插秧和稻米結實纍纍是農民最頭痛的兩時期,分別飽受水鴨和麻雀騷擾之苦,台東縣池上鄉一位老農將風車玩具改良放大置於稻田,成功的驅趕水鴨和麻雀,又兼具保育效果 (台東 中央社)

  • [環境政策]中市7月起全面強制回收廚餘。 (台中 台灣新生報)

  • [能源議題]世貿中心環保能源展27日登場 展示新款家電。 (台北 民視)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6-28 --﹥

  • [生活環境]烏達煤礦煤田大火 燃燒40年未熄。內蒙古烏達礦業公司五虎山煤礦,早在1961年即開始自燃發火,1985年以後更因大規模無序開採,嚴重破壞地質結構,在烏達煤田內部形成燃火通道,導致了主體煤田大面積燃燒。目前由於缺乏資金,煤窯沒有全部回填,火勢未能有效控制。目前證實共有29個火區,總面積達3百餘萬平方米 (呼和浩特 新華社)

  • [環境政策]中國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中國國家計委等四部委近日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收費標準不同物件將採取不同計費方法,按月收取。所有產生生活垃圾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個體經營者、社會團體、居民和暫住人口等,都要按規定繳納 (北京 中央電視台)

  • [生態保育]海南生物資源多樣性確認。海南省林業局邀集專家,自1997年起進行5年的生物資源綜合考查發現,海南省每單位面積陸地分布的動植物種類、數量,遠高於其他省份,是中國生物資源最為豐富之處 (台北 台灣新生報)

  • [生態保育]新疆胡楊林每年枯死五萬畝。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林業局的一項調查表明,具有「大漠英雄樹」美譽的胡楊,近年來因乾旱缺水和人為破壞等因素,每年枯死的面積在5萬畝以上。新疆胡楊林主要分佈在塔里木河流域,面積在600萬畝以上 (烏魯木齊 新華社)

  • [生態保育]葫蘆島預防赤潮 海洋局設區監控。國家海洋局日前在葫蘆島海域設立赤潮監控區,目的是減少赤潮對海洋帶來的災害。目前全中國設立的赤潮監控區只有10個 (葫蘆島 上海環境報)

  • [生態保育]水產專家拯救瀕危新疆額河特種魚類。疆額爾齊斯河流域特種魚類的命運已引起關注,目前已有10多個省、市、區的水產專家開始與新疆兵團農十師攜手,使額河特種魚的種質資源能儘快恢復 (烏魯木齊 新華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6-24 --﹥

  • [生活環境]丹布利製帽工廠附近發現汞污染

  • [生活環境]兩加州河流的大力松(Diazinon)濃度降低

  • [生活環境]田納西州人道關懷之家 將建成節能建築

  • [生活環境]熱浪侵襲預報將使用新指標系統

  • [生活環境]都市熱島現象導致順風處雨量增加(編按:都市熱島現象參見網址 http://www.arch.ncku.edu.tw/siraya/
    research/urbanclimate/heatisl/heatisl.htm

  • [能源議題]加州天然氣發電廠開始運轉

  • [生態保育]奧勒岡鹿可能自保護名單移除

  • [其他]環境正義在戶外休閒的應用

國際環境新聞掃瞄:2002-06-24 --﹥

  • [生活環境]東南亞:美國公司將投標亞洲地區治水計畫

  • [環境政策]俄羅斯:普丁總統下令軍隊援助車臣水災難民

  • [生態保育]澳洲:解決澳洲西部鹽化問題 保育植物或將有所助益

  • [能源議題]歐洲:世界野生物基金會呼籲 歐盟應建立再生能源單一標準

  • [土地及水文]南美洲:四國成立基金協力管理地下水層

  • [其他]伊朗:地震奪走數百條人命

  • [其他]紐西蘭/巴西:殺害布雷克兇手遭判刑入獄(編按:布雷克係紐西蘭航海探險家,2001年12月於巴西遇害)

[黑潮觀點]石獅子與花蓮經驗 --﹥

作者:曾永平

  美崙溪上改建後的尚志橋,橋墩上多出一隻隻白色石獅子;前年才完工,太魯閣砂卡礑溪上的新橋亦豎立無數石獅子──好像橋樑一定要「蘆溝橋」化才會顯得橋面氣勢雄偉。往橋下看去,是一個人工的綠美化的河岸,兩側有著像水溝般的美麗設施,我們叫它「親水設施」;沿溪來到花蓮港邊,會發現水早已靜止的親水規劃與涼亭--依照冬山河模式,我們一律叫它「親水公園」。

  橋上裝置石獅子、或河畔做綠美化工程,並不是「原罪」;問題在於大量的抄襲與複製後,地方的特色不見了、觀光設施統一了、公共藝術與公共造景亦失去了獨特的風格。

  從親水公園、蘆溝橋式石獅子、與大型渡假村人工育樂設施的進駐,可以看出花蓮的觀光規劃逐漸迷失了它應走的方向與目標。在大尺度、大規模、大開發、大財團的四「大」模式下,花蓮將一步一步走向與西部同質化的死胡同裡……(本文原刊載於2002.4.28更生日報/花蓮采風)

[讀者投書]放生法會─法師回頭 --﹥

投書:台東縣野鳥學會

  91年6月22日下午三時,由台東縣議會、台南縣佛陀教育中心及中華護生協會主辦的八關齋戒放生法會於台東市海濱公園盛大舉行,由台南及高雄專程前來的信徒遊覽車約十餘輛,擠滿了通往海濱公園的兩旁。可容納千人的帆布棚架下已坐滿了信眾,棚架前方地面已放了一排待放生鳥籠,有白頭翁兩籠約一百隻,綠繡眼一籠約七十隻,麻雀兩籠約80隻,另有三卡車共20萬尾的虱目魚苗。

  台東縣野鳥學會長期關注自西部引入白頭翁於東部放生的問題,出版了「搶救東部烏頭翁」的摺頁,此次遇此盛會,特別派出多位會員,身穿鳥會制服,佩帶識別證,攜帶折頁於會場分發,分別進行柔性勸說,負責行政事務的日弘法師對於來自西部的白頭翁假如在東部放生,將影響東部烏頭翁族群的說法表示尊重,立刻同意等法會過後將白頭翁交給台東鳥會處理,鳥會即刻協調專車將這兩籠白頭翁送回高雄野放。雖然對於購買野生鳥類的問題仍未能與法師做徹底的溝通,但是法師在了解生態環境後,尊重生物特性的態度,亦受到鳥會的讚佩。(2002.06.23)

[活動]環保童玩創意DIY --﹥

  時 間:7月23-26日
  地 點:高雄縣婦幼館314教室 
  主 辦:高雄縣婦幼青少年館 
  聯絡人:卓春嫻 電話: 07-7466900轉303 
      E-mail: 007@ms.sw.kscg.gov.tw

  阿公說:「以前小時候想玩玩具都要自己做,且用生活週遭的材料來創作」。而今孩子的玩具不再是鄉土味濃厚的童玩,而是科技下的產物。台南的阿公將失傳的童玩再度燃燒校園每個角落,極受校園師生的喜愛。因此我們也邀請您的孩子一同來享受童年創作童玩的樂趣。

[營隊]海洋生活夏令營-貝類的世界 --﹥

  時 間:7月6至7月8日 
  地 點:澎湖縣白沙鄉岐頭村58號
  報 名:至6月30日(日)截止
  主 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水族館志工隊
  聯絡人:呂逸林 電話: 06-9933006 
      Email: phaqtfri@ms12.hinet.net

  澎湖群島共擁有六十四座大大小小的島嶼,海岸線曲折長達300多公里,多樣性的物理環境,在這裏形成了豐富的海洋生態,各式瑰麗的海洋生物,是造物者最美麗的神話。但隨著海洋的破壞,這些美麗的生命,離一般的孩子已愈來愈遠了,我們如何叫孩子,能再尋回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感動?

  2002澎湖水族館「第四屆海洋生活夏令營-貝類的世界」,希望藉由三天二夜的營隊生活與活動設計,讓參與的同學能瞭解在澎湖海洋生態中很重要的一群生物──貝類,我們將實際下海去體驗澎湖(討海人)靠海吃海的生活方法,並安排學員夜宿澎湖水族館內,希望讓小朋友可以從「與魚共枕」中,領略內太空的深邃之美;再配合潮間帶活潑的生態解說,由踏浪、拾螺、撿貝類等尋寶活動,體驗漁民討海的甘苦,激發學子珍惜資源及環境保護觀念,並對貝類這群美麗的生物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營隊]探訪諸羅認識樹蛙生態營 --﹥

  時 間:7月5日-6日 (週五-週六)
  地 點: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教育農園及樹蛙棲地
  對 象:國小3年級-6年級學童,每梯次35人
  主 辦:台北市立動物園、台北市立動物園文教基金會
  聯絡人:陳明慧 電話: 02-29382300轉115 
      E-mail: fund12@zoo.gov.tw

  認識諸羅樹蛙、雲林自然、人文資源介紹等解說課程,大地遊戲、趣味挖筍、晨間賞鳥等動態活動,以及諸羅樹蛙生態的解說能力訓練。

[本會訊息]編輯室報告 --﹥

  本刊6月27日電子報”[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材質比厚度重要”文末,”編按:環保署配合近期全台限水措施,已將免洗餐具限用延遲至九月一日實施…”,第一階段塑膠類(含保麗龍)免洗餐具使限制,正確實施時間應是今年的”十月一日”,誤寫為九月,敬請讀者見諒。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