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全文版訂閱 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7-30 (全文版)

 
  本日主題: 美國國會將立法恢復孤立溼地的保護
環境新聞 [生態保育]解決鯨魚纏網問題 新計畫出爐
[生態保育]社群管理森林模式 印度跨出嘗試性的一步
[環境政策]美國國會將立法恢復孤立溼地的保護
[其他]阿富汗首都向死亡挑戰 衛生工作者逐戶進行宣導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7-30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7-30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7-24
國際環境新聞掃瞄:2002-07-29
深度報導 [深度報導]綠色生活者、綠色母親,環保媽媽力量大
理性關懷 [環境的未來]垃圾永續經營與老百姓的負擔
環境事件 [環境關懷事件]不符合成本效益的林業政策
活動訊息 [演講] [活動]
本會訊息 「動物開麥拉」專欄預告
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生態保育]解決鯨魚纏網問題 新計畫出爐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麻州,波士頓,2002-07-24 (ENS)- 世界首屈一指的鯨類研究科學家聯盟昨天發表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近6萬隻鯨魚、海豚與鼠海豚被漁網纏死。科學家們已取得協議,將成立一支全球反應救援隊「意外捕獲鯨類行動網」,以協助各國政府及漁民解決此類問題。

[生態保育]社群管理森林模式 印度跨出嘗試性的一步 --﹥

記者 Kalyani 報導

  印度,新德里,2002-07-24 (ENS)- 世界銀行提出一項新計畫,試圖讓南印度一些最貧窮地區的村民負責管理熱帶森林,這些森林是村民的燃料與糧食來源。總部設立於華盛頓特區的世界銀行週一(7/22)表示,這項1.08億美元的貸款計畫將用來鼓勵原住民團體、遊牧民族以及無土地資產的社群,負起管理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 state)部分森林的管理責任。

[環境政策]美國國會將立法恢復孤立溼地的保護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7-24 (ENS)- 美國國會今天將審議一項法案,恢復對數百萬英畝溼地提供聯邦保護,這些溼地是鳥類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該法案的支持者表示,此案將推翻高等法院撤銷對孤立溼地提供聯邦保護的裁決,並恢復1972年淨水法案的初始宗旨。

[其他]阿富汗首都向死亡挑戰 衛生工作者逐戶進行宣導 --﹥

  阿富汗,喀布爾,2002-07-24 (ENS)- 阿富汗「紅色新月」志工正沿街宣導重要的衛生知識,試圖預防在喀布爾爆發的腸胃疾病造成更多死亡與病患。這樣的街頭宣導活動,僅是由公共衛生部所發起的大規模衛生教育宣導活動的一部分。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7-30 --﹥

  • [能源議題]台電員工抗議核一廠提前除役 台電澄清沒此計畫。外傳行政院有意提前關閉核能一廠,29日近百位台電工會代表,到立法院抗議,工會代表強調提前除役的損失不應由台電承擔,且核一廠員工的工作權也應保障。不過台電與原能會官員都表示,目前並沒有在民國93年將把核一廠提前除役的計畫。 (台北 中廣新聞網)

  • [能源議題]核一廠提前除役 斷氣限電衝擊大。核一廠提前除役展開評估的消息曝光後,引發核一廠員工情緒浮動,陳情保飯碗,但核電廠提前除役,豈只工作權獲得保障這麼簡單;更值得注意的是,明後年天然氣發電配比將超出30%所發出的警訊,意味天然氣儲存設施嚴重不足,若發生天然氣供應中斷事件,限電衝擊將更大。 (台北 中時電子報)

  • [能源議題]核四反應爐工程弊端中船今說明與協力商關係。中船承包台電核四廠反應爐基座鋼鐵工程發生弊端,引起外界嚴重關切,廠方今天說明工程施工時與協力廠商的關係時表示,外界質疑的弊端,應是指協力廠商偷工。 (高雄 中央社)

  • [能源議題]抑制二氧化碳排放 實施碳稅效果有限 經部認應從他處著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日前提出一份歐盟稅制改革的報告,報告中提出,台灣可以參考歐盟「綠色租稅改革」經驗,考慮以用油量及排放二氧化碳的多寡課征碳稅。但經濟部認為,能源價格彈性不大,實施碳稅減量效果有限,可能會對工業產生衝擊,目前宜先從節約能源、推廣再生能源、減少火力發電等方法著手。 (台北 民生報)

  • [生態保育]梧棲漁港宗教界放生魚 不敵油污。梧棲漁港28日有大批宗教界前往購買新鮮魚貨放生,但令人倍感諷刺的是漁港卸魚區發生漁船偷排大量污油嚴重污染港池,造成大量魚蝦暴斃。台中區漁會總幹事趙朝森說,港池漁船偷排污油將會同環保局、漁業署等單位嚴加取締,針對宗教團體放生魚蝦,亦應考慮放生時的溫度、水壓及水質等,若是貿然的一味放入港池,極可能無法適應,存活率不高。 (梧棲 中時電子報)

  • [生態保育]黑嘴端鳳頭燕鷗再度現蹤馬祖。被喻為「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28日再度現蹤,生態攝影家梁皆得在馬祖燕鷗保護區一個小島上發現五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及一隻亞成鳥,中華野鳥學會已將這項令保育界雀躍的消息,告知國際鳥盟。 (馬祖 聯合報)

  • [生態保育]大肚溪口水鳥保護區 苟延殘喘。大肚溪口劃定為水鳥保護區已有多年,位於出海口南岸的彰化縣轄境內,保育界卻擔心水鳥進駐的種類與數量都有減少的趨勢,尤其是人為破壞與濫墾情形,更是對水鳥棲息、過境與繁殖帶來浩劫般的影響,令人關注。 (彰化 中時電子報)

  • [生態保育]阿里山山葵 生態殺手?功臣?待研究。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種植近兩百公頃山葵,是生魚片優良的佐料,但過去揹負傷害水土保持元兇的責任,學者呼籲嘉義林管處早日砍除,林務局長黃裕星28日視察阿里山表示,又有專家發現山葵區對於生態保育有功,值得加以改良保存,該局因此決定再請專家進一步研究,讓山葵有明確的定位,甚至作為生態旅遊參觀的重點。 (阿里山 中時電子報)

  • [生態保育]環保署指將持續戒護監控巴拿馬籍故障油輪。滿載約25萬噸原油的巴拿馬籍油輪ORPHEUS ASIA,日前在台東外海約110海浬發生主機故障漂流。環保署29日表示,船東已派遣拖船將油輪拖往外海進行錨泊及修理,但為避免油輪在航行中發生事故,海巡署船艦仍將24小時戒護並監控,直到油輪離開我國管轄海域。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馬公興仁里民 抗議興建垃圾場。澎湖縣政府環保局在馬公市興建興崁垃圾掩埋場28日動工,60餘名馬公市興仁里民以縣府未協調即逕自闢建垃圾場為由,以人牆阻擋機具進場施工,鄰近場址的部分興仁里民認為,垃圾場距離水源區僅200公尺,且是多年前不肖業者盜採砂石後留下來的「大峽谷」型坑洞,他們歡迎環保局倒建築廢棄物填平坑洞,但反對在未經環境影響評估前傾倒垃圾,經警方居中協調,包商答應暫停施工。 (澎湖 聯 合報)

  • [其他]工廠油槽破裂 雲縣環局防污十面圍堵。雲林縣大將工業區同慶纖維公司27日上午發生重油桶破裂,正當廠方進行回收時,剩餘的重油被傾盆大雨沖進新虎尾溪內。環保局緊急協調近十個單位協助處理、封閉沿線所有水閘門,並自海陸空分頭監控,經過24小時搶救,尚未發現嚴重的污染情形。 (雲林 中時電子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7-30 --﹥

  • [環境政策]南京利用垃圾發電獲成功。南京水閣垃圾場填埋氣回收和發電工程,近日通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社會經濟事務部和國家環保總局的驗收,正式並網發電。這項工程包括沼氣收集系統、發電系統和並網系統等,裝機容量1250千瓦,每年可發電870萬千瓦。 (南京 人民日報)

  • [環境政策]中國14處世界遺跡迎大考 長城故宮等自查。中國1985年正式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公約》,目前已擁有世界自然文化遺跡28處。日前中國開始對14處在1996年以前進入世界遺跡名錄清單的專案進行全面自查,以配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跡專案監測評估工作。 (北京 北京晨 報)

  • [生態保育]大陸遭外來生物入侵每年損失逾五百億元。大陸唯一設立「生物入侵」課題的上海復旦大學生物多樣性科研所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大陸每年因主要外來生物入侵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74億元人民幣,其中每年對美洲斑潛蠅的防治費用多達4億5000萬元。 (上海 多維新聞)

  • [生態保育]深圳市立法保護生態公益林。深圳市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其具體情況制定了《深圳市生態公益林條例》,以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和美化城市。法規要求生態公益林總面積不應低於其林業用地面積的65%,其中水源涵養林所占比例應不低於10%。深圳自建特區以來,經過多年努力,城市林業建設取得了較大成績。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已達47.7%。 (深圳 華聲報)

  • [生態保育]雁門關啟動生態畜牧區。山西省制定規劃提出在10年內逐步投資144億元,建設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在該區內放手讓農民種草養畜,以牧為主,農林牧協調發展,逐步實現由以農為主向以牧為主轉變。 (山西 人民日報)

  • [生物技術]荒漠綠化新技術 遼寧植樹造林採用固體水。目前遼寧省西部地區在綠化時,採用一種名叫「森露」的固體水,使植栽的樹苗通過嚴峻的乾旱氣候考驗,也為綠化成功做出保證。固沙造林研究所宣稱,外表類似「皮凍」的固體水是一項專利技術,其97%是水,3%是從動植物中提取一種無毒且廉價的(月太)聚合物BBA,以便將普通水固化。 (遼寧 東森新聞網)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7-24 --﹥

  • [生活環境]布萊頓岬發電廠將終止損害環境的冷卻水處理方式

  • [生活環境]保護飲用水 喬治亞州轄內郡府收購土地

  • [生態保育]哥倫比亞非法作物危及鳥類生存

  • [生態保育]黃石公園鄰近土地劃入國有林地

  • [生態保育]蛤蜊接連大量死亡 華盛頓州原住民收成短少

  • [生態保育]墨西哥灣鄰近的5州聯合發起「獨一無二的海灣」宣導活動

  • [能源議題]布希簽署育加山永久核廢儲存場設置案

  • [全球變遷]皮優中心提出爭議性的氣候變遷對策

國際環境新聞掃瞄:2002-07-29 --﹥

  • [環境政策]日本:企業調整物流 削減二氧化碳排量。NEC、佳能等電機、資訊廠商為強化環保對策,將重整國內外的物流,將原本利用卡車、飛機的運輸改為鐵路、船舶運輸,以削減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日本國土交通省亦準備立法加以支援。 (中網理財)

  • [環境政策]日本:學校開展“體驗自然服務社會”活動為在中小學大力開展“體驗自然服務社會”的活動 。日本文部科學省27日在全國范圍內指定750所“體驗活動示範校”,旨在讓學生走向社會,改變關門辦學脫離實際的現象。教育法規定,要讓學生走向社會,瞭解自然。 (多維新聞)

  • [全球變遷]日本:日發現微量鐵分散佈海面可增二氧化碳吸收量。日本一家水產研究機構指出,利用植物浮游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物抽水機」作用,將微量的鐵分散佈在海面上可增加海水對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溫暖化的原因,將鐵分散佈海面成為一種有助於減少二氧化碳的新方法,可望受到矚目。 (中央社)

  • [全球變遷]俄羅斯:科學家証實近百年全球氣候明顯變暖。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生態安全科研中心的專家孔德拉季耶夫指出,世界氣象組織與聯合國共同成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和俄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顯示,在人為和自然因素的影響下,近百年來全球氣候明顯變暖。 (大洋網)

  • [生活環境]日內瓦:WHO說不當水供應垃圾處理增加登革熱危險。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貧窮國家快速成長城市的不當水源供應和垃圾處理,正增加可能致命疾病登革熱的危險。WHO疾病控制專家納善表示,貧窮和登革熱有「明顯的關聯」,此一由埃及黑斑蚊所傳播的疾病,正影響非洲、美洲、地中海東部、東南亞和西太平洋100個國家。 (中央社)

[深度報導]綠色生活者、綠色母親,環保媽媽力量大 --﹥

作者:莫聞 (環境資訊電子報翻譯編輯)

  母親節,這是個屬於媽媽的特別節日,感念母親平日為照顧家庭、對家人呵護體貼的默默付出。然而,有一群獨特的環保媽媽們,她們不僅僅是家人健康的守護者,同時也在努力為我們的環境健康做把關,並透過身體力行,為生活環保作了最好的示範。

  「每次我一到親戚家拜訪,就會聽到大人們教小孩:『環保阿姨來囉,可樂趕緊收起來!』」主婦聯盟資深義工黃月嬌表達她對環保實踐的看法,「我總要不厭其煩的解釋,環保是平常就應該做的,不是我來才作給我看的。」除了像黃月嬌這樣的媽媽之外,基金會上上下下,除了3位全職人員以及一位兼職會計,其他全都是憑著一股服務熱忱來幫忙的義工媽媽,這群人正是「環保從生活做起」的最佳寫照。而這樣的故事,可從15年前說起。

  1987年初,一群媽媽們見到台灣的環境日漸惡化,垃圾問題越來越嚴重,認為家庭主婦可以從家庭中發揮垃圾減量、生活環保的工作,於是集合30多人,成立主婦聯盟,並於1989年正式立案,成立「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主婦聯盟成立之初,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改善生活環境,「環境保護委員會」即一直扮演主要的推手。最早由台北市溫州街社區開始做垃圾分類與減量開始,一直到現在,社區做環保還是主婦聯盟推動環保工作的主要項目之一,只要有社區願意做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的工作,與主婦聯盟聯絡,主婦聯盟都會相當樂於派人前去教導。

  除了社區以外,主婦聯盟也常配合至學校作環保宣導教育,由於有需求的學校與社區越來越多,甚至有不少企業或工廠有意作辦公室環保,因此,主婦聯盟也不斷地訓練義工媽媽們,成為宣揚生活環保理念的種籽。這些義工媽媽具有獨特的親合力,而許多隨手可以做的環保工作只要稍作提醒示範,比起老師或學者在課堂上講課都要來得有說服力。

  也因為有了這些宣導教育活動,使得更多的媽媽們有機會加入環保的行列。「我是參加過一次演講活動之後,認識了一些基金會的媽媽,就一頭踏進來了,」基金會秘書謝璧如說明她加入的過程。「在這裡大家就好像一家人一樣,沒有所謂的階級之分,不論老公是不是名人,大家都直呼名字……而且在這裡可以學到許多外面學不到的,每個人都很樂意把所會的與大家分享。」也因為有了這份兼顧分享與學習的姊妹情誼,這些義工媽媽們在此不僅贏得學習的成就,也獲得另外一份歸屬感。

  這些身為一家之「煮」的媽媽們,身負為家人健康把關的「使命」,對她們來說,主婦聯盟可說是一處非常寶貴的學習場所。例如學習回收廚餘作堆肥,廢油回收作肥皂,自製安全無污染的蟑螂藥,利用舊衣物製作布玩偶,簡易省水措施等等非常簡易的DIY活動,就能大大減少垃圾與資源浪費,同時也減少環境的污染。

  主婦聯盟當前的主要重點在環保人才幹部培訓,希望能藉由培訓工作,讓更多媽媽認識與實踐生活環保,讓環保種籽能夠在每個家庭生根,進而將環保融入到社區工作中。筆者於下班時間結束拜訪,離開主婦聯盟辦公室時,黃月嬌仍未停下手邊的布料剪裁工作,而在另一處實作教室中,仍有幾位在進行廢油作肥皂的作業。這些義工媽媽的身影,正可說是生活環保的最佳寫照。

[環境的未來]垃圾永續經營與老百姓的負擔 --﹥

作者:謝和霖 (看守台灣助理研究員)

  環保署長郝龍斌於近日接受公共工程月刊的專訪時,指出焚化爐的興建通常會因燃燒產生的戴奧辛,而成為廠址附近居民的反對目標。面對此鄰避心理,郝署長表示:「國內焚化爐的戴奧辛排放標準為0.1奈克….如此的排放量對附近居民完全沒有影響。」「面對鄰避性的抗爭….採取充分溝通的模式,提出科學實際的證明使民眾相信,同時日夜不停地監督排放值,只要超過標準,馬上運用公權力將焚化爐停工…。」可是,郝署長忽略了以下幾點事實。

  0.1奈克/標準立方米的戴奧辛排放標準只是環保署設定的一個理論值,環保署並無法確保日常操作的焚化爐排放之戴奧辛,時時刻刻都在此標準以下。由於戴奧辛的檢測是非常昂貴且耗時,且目前尚無戴奧辛的線上即時分析監控系統,因此環保署目前只要求一年抽驗一次焚化爐煙道氣中的戴奧辛含量;如此的檢驗頻率,如何能「日夜不停地嚴密監測排放值?」況且,焚化爐在起爐、停爐與操作異常時,必須將煙道氣旁通污染防治設備,據估計這樣所排放的毒性物質,約等於操作500小時經由空污防治系統所排放的量。因此,不能說戴奧辛排放標準設定在0.1奈克/標準立方米,就說其排放量對附近居民完全沒有影響,這是不合經驗法則與邏輯推理的。

  關於郝署長所指的鄰避情結,政府應該檢討的是,在形成決策前是否有和當地民眾作充分的溝通;而不是在決策後,再來強迫民眾接受政府的既定政策,並運用媒體將民眾的抗爭指稱為不理性的抗爭。政府會認為人民有鄰避情,從另一角度來看,是政府覺得焚化爐非蓋不可。但焚化爐這種會對環境與人體健康產生衝擊的垃圾處理設施,並非解決垃圾問題的唯一方法,也不是最佳的方法;政府應當以更好的替代方案,如減廢、有機物堆肥化、資源回收與再利用等為政策之優先考量;而不是找尋理由,強迫任何地區的居民接受焚化爐的興建,再以「日夜嚴密監測」這種不切實際的保證,來欺愚百姓。

  一種政策的執行,影響的是廣大普羅百姓的利益,因此決策的政府官員應當時時虛心檢討政策的不當之處,並加以改進,而不是千方百計地尋找理由來為錯誤的「既定政策」辯護,更不應以似是而非的言論來扭曲事實真相。盼政府能勇於面對過去決策的錯誤,儘速放棄以焚化為主的垃圾處理政策,如此才能取得人民的真正信任;郝署長更不必為美濃焚化爐「只要超過標準,馬上運用公權力將焚化爐停工…。」的壯志「郝」語無法兌現,而傷透腦筋。(本文亦發表於台灣立報)

[環境關懷事件]不符合成本效益的林業政策 --﹥

作者:林笈克

  根據中華民國91年2月21日林務局長黃裕星表示柳杉是外來樹種,目前多數有黑心現象,但它並不是植物傳染疫病,可以說是「水土不服」引起,屬於自然現象。林務局計畫逐年疏伐柳杉,並改種本土優良樹種,以混合複層林的林相,展現生物多樣性。還提及柳杉黑心症嚴格說來應該是「水土不服」引起,而早期造林的觀念都是同一時間,種同一樹種,這種情況不符合生物多樣性原則,因此林務局將逐年在全台8個林區的的柳杉種植區改善林相,採取混合複層林造林,使造林地比較接近自然狀態。

  黃局長表示,全台保安林以外的林木經營區共種植約4萬公頃柳杉,這些區域將採取行列疏伐的方式,逐年改種本土優良樹種,如牛樟、樟樹、楠木、烏心石、櫸木等,以確保生物多樣性。此一次的計畫將柳杉作行列疏伐,並不是為了黑心症,而是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因為這些柳杉都已屆高齡期,將逐年老化,因此趁這個時候改善林相。

  筆者跑去問林務局相關的問題,他們回答「森林經營是相當專業的問題,這一方面的作業是由專家擬定出來,不適合隨便變更」,可是從成本效益來說,國家根本不需要進行這樣的政策,第一是柳杉的疏伐是經由發包進行,發包出去後國家勢必付出一筆相當的經費給廠商,然而疏伐下來的柳杉目前並沒有什麼經濟價值,更何況是黑心的柳杉,以企業來說付出的成本後根本沒有辦法回收的話,還有誰會作這樣的投資呢?如果有更大的風險,一般的企業根本就不予考量這樣的計畫。

  而這些更大風險是什麼呢?據筆者所知4、50年前種植的柳杉確實如90年代的學者所言一般,「是25年來造林最成功,生長量最大的樹種」,這些樹或許不是「本土」的原生樹種,也因為單一造林而失去「生物多樣性」,但是這種25年來造林最成功,生長量最大的樹種截至目前為止它們的根系確實「牢牢的抓住台灣上萬公頃的土地」,在近年來台灣土地上土石流奔動的年代扮演局部地區「護土」的功臣。

  林務局對於柳杉疏伐政策的辯護是「鑑於過去數十年栽植之人工林已逐漸鬱閉,亦導致林下灌木層及地被植物減少,本會林務局90年度起試行人工林中後期撫育-疏伐工作,實際上是一種強化林分生長及功能的措施,即將現有過度鬱悶之森林除去不良之林木,調整林內空間,增加林內光度,使留存木因環境改善而生長更佳,灌木層、地被植物種類及數量增加,避免降雨對地表直接沖刷,可以增加水土資源維護,並增加林分的生物多樣性及休閒旅遊價值,因此,人工林撫育工作與國土保安計畫相輔相成,並無衝突之處」。

  這種說法是筆者所憂心之處,林務局人員把「將現有過度鬱悶之森林除去不良之林木,調整林內空間,增加林內光度,使留存木因環境改善而生長更佳」及「灌木層、地被植物種類及數量增加,避免降雨對地表直接沖刷,可以增加水土資源維護」這兩段話當作一段來說明,以致於才有「人工林撫育工作與國土保安計畫相輔相成,並無衝突之處」這樣的結果。筆者可以預見這樣一個「合併」說法的錯誤,未來在柳杉疏伐地區將形成更大的土石流災難。

  各個工作計畫有一定的進度,需要耗費相當的時間,這是眾所皆知的事情。把這個基本知識套在林務局人員的說法上就可以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首先「將現有過度鬱悶之森林除去不良之林木,調整林內空間,增加林內光度,使留存木因環境改善而生長更佳」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天到數個月的時間,依面積大小而不同,可是從這個階段到「灌木層、地被植物種類及數量增加」這可能需要的是數個月到數年的時間,那麼這兩個過程的中間若是豪大雨來到,從「調整過的林內空間」直接進到地表,將地表的土石帶走,形成土石流,則該由誰來承擔負責;況且國家高層所推出的是「用『樹根』來牢牢的捉住台灣的土地」,並非是「用『草根』或『灌木根』來牢牢的捉住台灣的土地」,這「樹根」的生成時間就不是數個月到數年的時間,而是十年到數十年的時間。那麼疏伐到森林長成的間隔時間就更加長遠了,而這中間的土石沖刷流失的責任又要何人來擔當呢?林務單位根本不會負責,因為沒有人可以證明此土石是直接或間接從他們所調整的「林內空間」流出,結果付出的是社會成本,遭殃的又是平民百姓,一切責任只要歸給「天」就可以了,這就是林務單位給民眾的信心!

  就空間的角度來看,林務局所提「疏伐」調整並非「皆伐」,也就是只砍局部而非全面砍伐,以不達林業作業標準的十分之一計算,新竹林區管理處疏伐轄區的15,000公頃的柳杉造林,則將有1,500公頃的山區地表直接受到雨水的沖刷,若完全崩塌則接近三分之一蘭嶼島大小的土石量會從桃園、新竹山區往下奔流,而這個責任又該由哪個單位來承擔呢?近年來台灣地區不雨則旱,一雨則土石流動,林務單位在此時還提出「柳杉林相調整、疏伐」的計畫,無疑是雪上加霜。

  從成本效益的觀點來看,這個政策不但不符合國家利益,更有可能冒著付出更大社會成本的風險,以筆者的直覺這就是不可行的政策,為何這些高學歷的事務官會提出這樣的政策,令人疑惑。

[演講]生態保育專題講座-走入昆蟲世界 --﹥

  時 間:8月1日(四) 晚上7:30
  地 址: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2巷25號B1)
  講 師:徐渙之
  主 辦: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02-28814006
      E-mail: butrfly@venus.seed.net.tw

  本會邀請徐渙之老師提供一些昆蟲相關基礎研究技術與理念,其中包括昆蟲利用、保育、研究概況以及國內昆蟲網站與哈蟲族簡介… 

[活動]電腦之愛-送二手電腦到偏遠地區 --﹥

  時 間:7月12日-10月31日
  地 點:(1) 捷修網公司全省維修站
      (2) 資策會資訊科學展示中心
  主 辦:行政院環保署、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聯絡人:孫秀禎 電話: 02-25422540轉121  
      E-mail: jenny@contract.iii.org.tw

  『電腦之愛活動』是我們對環保資訊教育探索的第一步,期望透過豐富的活動內容與模式,多元呈現資訊科技在環保教育領域的應用。因此,誠摯地邀請所有關心環保資訊教育的朋友與機構來共同參與『電腦之愛--送二手電腦到偏遠地區活動』。

[本會訊息]「動物開麥拉」專欄預告 --﹥

推薦:陳瑞賓 (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還記得十幾年前考上動物系的時候,原本自信滿滿的想著,等到上台自我介紹時,只要說出我是第一志願考進來的,一定會獲得大家熱切的歡迎。還在腦中勾勒著大家鼓掌的畫面時,第一位上去了…「我是北X女中某某班,我是第一志願考進來…」心裡想著,嗯,沒關係…。第二位上去了…「我也是北X女中,我是剛那位的隔壁班…」嗯,又是一陣熱烈的鼓掌…接連二十幾位了,沒想到還是「我是XX高中,我也是第一志願考進動物系的」掌聲越來越稀疏,好像習以為常了…嗯,奇怪,怎麼這個冷門,又不知道畢業後能幹嘛的科系,怎麼會有那麼多人熱切的想讀呢?研究動物真的這麼吸引人嗎?

  「動物開麥拉」專欄初次將介紹動物讀物-「動物勉強學堂」。作者張東君小姐正是這麼一位從小為了搶救床下的毛毛蟲不惜跟父母翻臉的動物小姐。雖然,場景搬到了日本京都大學,半夜拿著手電筒追蹤青蛙被情侶誤會追打、在公園林子裡被警察誤會成流浪漢、長腳的蛇…。想多了解研究動物的樂趣與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嗎?敬請期待「動物勉強學堂」!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