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全文版訂閱 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8-18 (摘要版)

 
自然書寫 [自然書寫]清水鎮的夏季賞花之旅
老樹巡禮 [老樹巡禮]樹林-佳園路雀榕
專  欄 [專欄作家-賈福相]豆田裏的西瓜
寓教於樂 [開懷篇]不見冰箱不掉淚的鸚鵡
[開懷篇]食人族
本會訊息 攝影賞析邀稿自然書寫邀稿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信用卡定期定額捐款

[自然書寫]清水鎮的夏季賞花之旅 --﹥

作者:哨兵

  因為常介紹季節性的植物,所以試著將目前正開花的植物串起來,

  規劃一個行程,帶有興趣的民眾一起去賞花;總是覺得賞花何必一定要到阿里山、

  陽明山或白河,只要有心,生活環境的周遭,處處是花。

  我們一群人就這樣站在大秀國小圍牆外的台灣欒樹下,

  從大花紫薇的花開始談植物的種種;到下湳趙宅賞荷時,

  就順便介紹趙宅這一傳統合院的特色,說說白粉牆的美與其作用,

  也說說這樣一個大戶人家不可思議的廳堂舖面,再說說瓶門與鳥踏、

  廂房的洗石子及四方柱;

  再往前不久就會看到路旁高美植物園的指示牌,開始另一個植物天地的悠遊行程。

[老樹巡禮]樹林-佳園路雀榕 --﹥

編號:北40∥樹種:雀榕∥高/公尺:12∥直徑:1.3∥年齡:200∥地點:樹林鎮佳園路三段134-4號旁  時間是一條無止境的河,曾經,先民為了爭奪柑園一帶的這片沃野,爆發了激烈的漳泉械鬥,也曾經為了民族意識,在此痛擊據台的日本部隊。

  位於樹林市佳園路三段134-4號的這棵200年樹齡的老雀榕,面對著這一片沃野,活生生的見證了這一幕幕的過往歷史。

  雀榕經常結滿整樹的美味果實,對於鳥類而言真是一個難以抵擋的誘惑,而雀榕果實內難以消化的種子,經由鳥類到處排遺,因而在田野間時常可以見到雀榕的身影,其旺盛的生長力使它成為民間常見的老樹樹種。

[專欄作家]豆田裏的西瓜 --﹥

作者:賈福相

  三哥屬牛,兩年前去世,死時才66歲。

  生在賈家莊,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戶,死在賈家莊,死在一個貧苦的農戶,辛辛苦苦一輩子,來了又走了,是畫了一個圓,還是完成了一個迷信的對稱?而什麼是「完成」?

  7個月前,我回去替他掃墓,寫在水泥碑上的姓名已經有些風化了,墨跡被雨水淋得模糊不堪,是斑斑淚痕。

  1980年,我們分手後34年第一次見面,在青島的一家旅館中,我們長夜對飲,喝完了一瓶茅台,他說這種酒只有國宴上才有,三哥和我比國宴賓客還重要。

  我們有很多話要講,往事縈縈,可以寫一庫的書,但我們都不講話,醉了也不講,旅館外,海上的星光既蒼涼又陌生。

[開懷篇]不見冰箱不掉淚的鸚鵡 --﹥

  一個叫做大衛的男人,在生日時收到一隻鸚鵡,這隻已長成的鸚鵡,不但態度很差,還滿口髒話,不是罵人的話,就是些粗話。

  大衛努力想改變鳥的態度,不斷地跟牠說些有禮貌的字眼,放輕柔的音樂,反正所有他想到可以給牠一個好榜樣的行為,他都做了。但都沒什麼用。

  於是,他開始對鳥吼了起來,鳥也吼了回去,他用力搖晃鸚鵡,結果只讓鳥更生氣,而且變得更粗魯,終於在無可扼抑的憤怒之下,他把鳥關進了冷凍櫃。

  幾分鐘後,他聽到鳥粗聲大叫,到處亂踢,還尖叫了起來,卻立刻就安靜下來,一分半鐘之內,他沒再聽到半點聲音。

  大衛被嚇著了,以為自己可能害死了鳥,便馬上打開冷凍櫃的門,只見鸚鵡冷靜地步出,踏上大衛伸出的手臂,說道:「相信我粗魯的言談和行為必定冒犯了你,我會努力改進我的行為,我真的很抱歉,希望你能夠原諒我。」

  大衛對於鳥兒態度的轉變很是驚異,正想要問這樣戲劇性的變化是為了什麼緣故時,鸚鵡又接口說道:「我可以問一下,裡面那隻被扒光的雞做了什麼事嗎?」

[開懷篇]食人族 --﹥

  兩個食人族的人應聘進了 IBM。

  公司人事主管知道這兩個傢伙每天都要吃人,於是警告他們:「如果你們膽敢在公司裏吃一個人,你們就會立即被炒掉!」

  兩個食人族唯唯喏喏地答應,表示絕不會在公司裏吃人。

  兩個月過去了。公司裏平安無事。

  突然有一天,公司發現負責打掃公司衛生的清潔工不見了。

  於是人事主管非常氣憤,找來兩個食人族怒斥,並當場炒掉了他們。

  出了公司大門,一個食人族馬上對另一個抱怨起來:「我一直警告你不要吃有在做事的人,你就是不聽!我們兩個月來每天吃一個經理,沒人發現。你看,現在吃了清潔工,他們馬上就發現了!你真是個豬!」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