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境政策]強化環保法律執法 聯合國邀集高階法官座談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16-03.asp ◆[環境政策]美國共和黨施壓 布希對地球高峰會態度低調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16-04.asp ◆[生態保育]北美酸雨導致鳴禽類數量下滑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16-06.asp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16-09.asp 作者:賴芬蘭 (綠黨中執委) 反核團體的長期對抗 過去國民黨執政時代,常常以「理性、專業」的口號來鎮壓環保與反核運動。而事實上,環保與反核運動在台灣多年的社運中是屬於「知識性」最高的。 回顧反核的歷史中,所持的論述除了安全顧慮之外,當然也包括了反權威與反壟斷;結合了人權、原住民、文化、環保、宗教團體;並與國際間的反核運動團體連結,並把核四的問題國際化。 有這樣的一個基礎,當然也就讓反核運動的方向,從核電安全、核武、核廢料去處的問題,無可避免的延伸到台灣發展命脈的產經結構。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WSSD/2002/ws02082201.htm 作者:張岱屏 1998年,保育團體發起了「搶救棲蘭檜木」運動,經過3年的努力,成功的抵擋退輔會第三期的枯立倒木整理作業。為了讓棲蘭山檜木林永遠免於整理砍伐的命運,保育人士成立了催生馬告國家公園聯盟,希望透過國家公園的機制,確保這片原始檜木林的永續,也期望透過馬告國家公園的成立,連結原本的雪霸國家公園與太魯閣國家公園,形成中央山脈的保育走廊。 然而,週邊原住民部落的態度,卻為馬告國家公園的成立投下變數。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2/ou02082201.htm ●[讀者投書]原住民已成退輔會對抗保育團體的工具─不要低估退輔會的反撲能量 --﹥ 發稿單位:台灣生態學會、台灣生態研究中心、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全國教師會生態教育委員會、 棲蘭檜木國家公園催生聯盟、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等團體 1999年2月,迫於各界壓力,停止枯立倒木整理之後,… 2000年8月21日 監察院提出(八九)院台國字第八九二一OO三四號函之審議意見:「…枯立倒木整理保育作業是森林資源永續經營之可行方式,故棲蘭山林區枯立倒木整理保育作業應持續辦理…是以,該會(退輔會)應本諸權責協調、申復,俾使棲蘭山林區枯立倒木整理保育作業得以持續辦理。 2001年1月18日 監察院國防及情報、財政及經濟兩委員會第三屆第十六次聯席會,又以(九十)院台國字第九O二一OOO三三號函文,肯定枯立倒木整理保育作業是森林資源永續經營之可行方式,故棲蘭山林區枯立倒木整理保育作業實應持續辦理。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2/re02082201.htm ●[活動]每週日例行賞蝶活動-基隆海洋大學 --﹥ 時 間:8月25日(日) 早上7:30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周日賞蝶活動於每週日舉行,該活動為推廣蝴蝶生態保育之義務導覽活動,免費且無須事先報名!週日早上7:30,在台北市館前路國立台灣博物館門口的銅牛前集合,隨後由解說員帶領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當日賞蝶地點,請自備雙筒望遠鏡、圖鑑、筆記本、遮陽帽、雨具、車資及餐點飲水,活動約於中午原地解散。這樣一個知性的賞蝶半日之旅,極適合攜家帶眷參與! 詳情請參閱 http://butterfly.kingnet.com.tw ●[營隊]荒野的呼喚-水璉牛山體驗營 --﹥ 時 間:9月7-8日 今年是國際生態旅遊年,花蓮坐擁大自然天然勝景,是朝向生態旅遊發展的最佳契機。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區管理處,有鑑於東海岸的美景應與大眾分享,特將水璉牛山規劃為生態旅遊重要景點之一,並特別邀約專於推動自然生態體驗的民間社團-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謹慎地設計水璉牛山的系列兩天一夜生態旅遊行程。量身打造適合水璉牛山發展的旅遊模式。 水璉牛山海岸由於它的豐富內涵、它的純樸、它的潔淨,至使電廠事件停息後,人們為它所吸引。它的美名不競而走,慕名而來的人士口耳相傳、親眼相見,至今遊客絡繹不絕。 2天1夜行程由水璉社區居民與荒野協會解說群共同帶領,將多年徜徉於美麗花東海岸線的經驗與您分享,活動內容包含部落文化與歌舞體驗、水璉牛山海岸巡禮、海岸山脈溯溪等,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一同體驗水璉地區豐富的人文風情與自然美景,透過接觸社區居民、親近體驗大自然,來探討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從而尊重自然,關懷環境,自發性地成為一個熱愛生命,尊重大地的好國民。 詳情請參閱 http://www.hl-life.com.tw/~sowhl//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22
播出時間:8月26日(一) 首播晚間 10:00-11:00 我們的島 【馬告山風雲錄】 8月23日,來自宜蘭四季、南山等部落的泰雅族人將乘坐遊覽車北上,浩浩蕩蕩的前往內政部,對於馬告國家公園的範圍公告提出異議書,一場馬告國家公園的風雲又將再被掀起。 人與自然 【螃蟹先生】 如果你問他為什麼要研究螃蟹?他的答案卻是「因為原本要研究的淡水魚都不見了」,如果你認為螃蟹只住在溪裡或海邊,那麼就太小看螃蟹家族了,螃蟹先生-劉烘昌-埋首螃蟹世界近10年,發現許多稀奇古怪的陸蟹,也研究出許多新奇有趣的螃蟹行為,即使在不起眼的公路旁,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生態發現,這一次我們跟著他要去看住在樹上的螃蟹,還有陸蟹下海產卵的演化奇蹟。 看守台灣 【惡整基隆河斑龜】 每次北部一下暴雨,汐止人就開始擔心淹水的問題,政府也開始煩惱基隆河整治的問題,經費愈加愈多,堤防也愈蓋愈高。不過,每年雨季來臨,最苦的還不是汐止人,或是屢遭抱怨的政府單位,其實最大的無辜受害者是基隆河裡的正牌本土烏龜-斑龜。 基隆河裡的斑龜這幾年來真是腹背受敵,先是要對抗外來巴西龜的侵略,接下來還要承受基隆河整治工程摧毀牠們的家。水泥護岸和堤防,不但讓牠們面臨前所未有的飢荒,而且連要找個產房都沒有著落,更悲慘的是,號稱比較符合自然生態的蛇籠護岸,竟然害得母龜個個摔破了殼。 人類與河川爭地,害得家裡老是在淹水,害得原來河裡的住戶斑龜,被一個個逼上絕路。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