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全文版訂閱 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8-25 (全文版)

 
老樹巡禮 [老樹巡禮]樹林-民和路樟樹
專  欄 [專欄作家-賈福相]透過受傷的眼睛
寓教於樂 [開懷篇]最長壽的龍
[開懷篇]日記
本會訊息 攝影賞析邀稿自然書寫邀稿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信用卡定期定額捐款

[老樹巡禮]樹林-民和路樟樹 --﹥

編號:北44∥樹種:樟樹∥高/公尺:12∥直徑:1.1∥年齡:100∥地點:樹林鎮民和路31號(光明產業道路)  民和路這一帶的社區,早年都是因為周邊煤礦場的興起才慢慢形成的,最興盛時曾經有將近300人的人口。在40年以前,位於這二棵老樹右邊還有更巨大的二棵樟樹,因此樹蔭下成了孩童們玩耍的好去處;每到傍晚時分,樹下便聚集了幾攤的小販,形成小小的市集,礦場下了工的工人們,便會聚集在此休息、閒聊或小賭一番。

  後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二棵巨大的老樟樹相繼枯死,而社區的年輕人們日漸沾染上暴戾之氣,耆老們於是協議將樹下的土地公廟改個方位,把它180度的轉成現今的模樣,這樣的更改,卻也挽不回逐漸步入歷史的煤礦行業,隨著礦場一家家的結束營業,社區的人口也一天天的快速外流,直到剩下現在的幾戶人家,樹下的攤販早已散去,只留下二棵老樹依然挺立著!

  台灣的山林原本就是樟樹的故鄉,不論是在平原或山丘都可以看見樟樹的身影。

  西元1918年時,台灣總督府樟腦專賣局,曾對全台的樟樹做一次徹底的大普查,總共約一百八十餘萬棵;這樣的調查,奠定了台灣日後成為本世紀全球最大樟腦輸出地的記錄,也埋下了樟腦王國全盤滅亡的結局!

  歷經了風風雨雨的這麼多年後,還能在野外看見這麼一棵美麗、壯碩又充滿生命力的老樟樹,真是不禁令人感慨!

[專欄作家]透過受傷的眼睛 --﹥

作者:賈福相

  舞臺上的燈光亮了,幕後的音樂響起了,我的女兒西瑩,站在臺的中央,開始隨著音樂起舞,由徐而急,由疾而緩。她跳起來,彷彿凝結在空中,她舒展著四肢,飄動著長髮,在變幻的燈光中,舞遍全臺,她的表情,隨音樂和步調的節奏變化。從自由奔馳的快速裏,寬廣的喜悅裏,進入緩緩的恐懼,而憤怒,而咆哮,而抗議。之後就安靜下來,彷彿是無奈,彷彿是接受了命運審判的清明,一步一步地慢行著,正視著她的觀眾,一個青年,突然長大了。

  她的舞衣是緊身的膚色全裝,再穿了一件白絲的寬大長褲。妻子告訴我,這件長褲是1988年我們去中國大陸時在上海友誼公司替她買的。銀絲褲在舞臺上閃閃發光,她的臉和髮也閃著光亮,而她的上身卻吸收了光線顯得暗淡。這樣她的動作就增加了距離,拉遠了長度,每一舞姿都擴大了些,壓蓋著整個舞臺。

  舞罷,音樂突然停止,我可以看得見她額上在流汗,感得到她強抑著的急喘的呼吸,在掌聲中,她優雅而高貴的謝了幕,再隱入幕中。

  這是西瑩參加了零里舞蹈團後第一次自編自導的演出。這支舞叫「透過受傷的眼睛」(Through Wounded Eyes)。

  這次的演出是「麥克文」學院的舞蹈系和零里合作的,是每年一次慶祝耶誕節的特別節目,一共十場。有嚴肅的、詼諧的、純藝術性的,也有湊熱鬧的。其中兩場是獨舞,而最多人的一場有十幾位舞蹈家。西瑩參加演出共五場。

  在舞後的招待會上,有幾位女兒過去的老師對我說:「我們這個城市大小了,現代舞的程度也低,像西瑩這樣的天才是應該去紐約或倫敦的,大師的指導很是重要。」教了一輩子的書,我又何嘗不知道名師出高徒,但生活種種又豈能盡如人意!

  現代舞是一種抽象的藝術,很多動作都是象之徵之,而歷史又短;不像我們中國的京戲,上馬,縱馬,開門、關門都有一定的動作,觀眾們容易看懂;也不像十七世紀的賀藍的靜物畫、小蟲、破葉和爛肉都象徵著某種道德。現代舞就像爵士樂一樣,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已的表現方式。看「透過受傷的眼睛」,我有一種感覺,有一種印象,但終是不知道編舞者的用心。

  後來我女兒告訴我,她是在描寫一頭關在籠子中的獅子的眼神。她說獅子是群獸之王,騰躍於山野,君臨天下,大吼一聲,可以把周圍的其他族類嚇成石頭。獅子是動的,自由的、歡暢的;但是在動物園中的籠子裏,牠們都常常是懶洋洋的伏在地上。你如果離開獅籠向後退去,用照相機的鏡頭看出,漸漸地把焦距集中在鐵欄上,再看獅子已超出了焦距,那時牠們的眼神就突然顯得點麼複雜:被捕後,在籠子裏,在有鐵柵的囚獄裏,只好伏在地上。可能想起過去,包括牠們的祖先,一切就朦朦朧朧了,無可奈何了。

  既然是群獸之王,既然是君臨天下,自有牠的莊嚴,莊嚴和囚籠是那麼矛盾。就是反抗,又能如何?而在動物園看獅子的人們,難道眼睛沒有受傷?

  西瑩告訴我她是看過一張卡通畫後才想到這個題目的,而開始的舞名是「透過瑪惱的眼睛」。瑪惱是我們家養了十年的一隻花貓的名字。那十年「瑪惱」可真是天之驕子,被我妻子和女兒們寵壞了。這隻貓倒也靈巧。譬如說出門或進門牠就搖動掛在門口的銅鈴,聽到鈴聲我們就為牠開門。抓破家具,只教訓一次就不再抓了。

  因為看不慣女兒們和妻子對貓的過度溺愛,我就裝著不假以顏色,從來不叫牠瑪惱,只喊牠貓。有時牠坐在我足邊,呼呼的念經,很想跳上我的膝頭,我則裝著不懂,喊一聲「貓」,牠就悻悻地走開了。一步一步,慢騰騰的,肩了無限的莊嚴。我女兒,那時還小,就把貓看成了獅子,而她的許多舞步就是從瑪惱學來的。她說--她們舞蹈團已決定在明年二月公開演出時,再請她獨舞「透過受傷的眼睛」。

  「爸爸,過幾天,我回家去,我們一塊複習一下我跳舞的電視攝影,請幫幫忙改善一下好嗎?你是大生物學家,知道的比我多些。」

  我高興地答應了她,其實我能幫她甚麼呢?她這樣說可能是讓我開心些。而我的心卻隱隱作痛。她知不知道,一個舞蹈藝術家的生命,是注定了貧困的。但我又多麼驕傲,她的敬業精神,使她安心而美麗。

[開懷篇]最長壽的龍 --﹥

  一隻小海龜在海中游泳,在海面碰到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感覺十分新奇便向前問:「你是什麼東西啊?」

  這個東西回答說:「我是龍!」說完便幽然地漂離開了。

  經過了一百年,小海龜已成了大海龜,在海面上,他又碰到了這一百年前的老朋友,讓他驚奇的是,自己從小海龜變成了大海龜,可是這龍的形體卻一點也沒有改變!

  海龜自以為是世界最長壽的動物,此刻卻碰到了更厲害的角色,很吃味的問道:「你是什麼龍啊,為何都不會改變,也不會衰老呢?」

  只聽一個聲音隱隱地自對方傳出………

  「喔!我是保麗龍!」

[開懷篇]日記 --﹥

1999年8月1日 晴

  今天到動物園去玩,看見了猩猩!粉高興的對猩猩揮揮手,結果猩猩卻拿石頭砸偶?!

  不爽的偶跑去質問園方:「啊!你們這素什麼情形?給偶說清楚喔!否則史上首宗猩猩被潑案就要給它發生了喔!」

  園方忙著解釋說:「喔!人客!在猩猩的肢體語言裡,揮手是代表污辱羞辱以及罵別人白癡智障低能……等意思啦!如果要跟牠們示好的話就必須向牠們搥胸才對。」

  「哈!這樣喔!」

  於是哩,偶跑去對牠們搥胸,結果,那群猩猩站成一列向偶揮手……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