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態]一起去烏來夜探吧! (下) --﹥
作者:李育豪 (台大自然保育社)
偶而在夜探時,會遇見好心的先生或太太提醒我「晚上來到山上,最好是不要穿短褲涼鞋啦!這裡蛇很多喔。」我總是微笑的跟他們說聲謝謝並且保證我會注意一點的。雖然因為對他們的認識,讓我比較知道那一些蛇應該要避開、那一些蛇可以親近(欺善怕惡),可是,其實當我每次遇見一條蛇的時候,我還是都一定要先判別了種類,再小心翼翼的將牠提起觀察,有時候甚至還會小聲的拜託牠不要咬我……。
我跟蛇的接觸,真的是由第一次去桶後時的那隻斯文豪氏游蛇開始的,牠是那麼的溫柔而美麗,淡淡色彩的鱗片在身上排出了簡單但是又精緻的花紋,軟軟的腹部在手上輕輕的摩擦,好可愛啊!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nec/2002/ne02082601.htm
◆[台灣新聞-其他]台灣NGO在南非—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動態 --﹥
本報訊/鄭百評 (南非特派記者)
2002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8月23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開幕,台灣環保團體代表團TANGOs也在開幕前一天來到約堡,這次,TANGOs以蝴蝶姿態飛出台灣,把民間團體長期關注的焦點呈現給全世界,包括化學風暴、婦女與環境、非核家園、水土資源、工殤議題、原住民及生物多樣性等6大焦點。
約翰尼斯堡地球高峰會是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高峰會的延伸,故又稱里約十年高峰會。十年前里約高峰會結束時,各國共同簽署了《21世紀議程》、《里約宣言》、《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及《森林原則宣言》等5項協議,在這次為期10天的會期中,除了回顧過去10年全球在推動永續發展的成果,檢討失敗原因,高峰會更喊出「Make It Happen」的口號,希望能落實10年前的各國對地球的承諾。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2/ta02082601.htm
◆[生活環境]全球人口成長減緩將紓解水源與森林壓力 --﹥
義大利,羅馬,2002-08-20
(ENS)-
聯合國糧農組織今天發表新報告指出,世界人口成長將在2030年趨緩,屆時全球淡水的供給壓力將稍微緩和下來,砍除森林轉作農業用途的速度也會降低。這份名為「世界農業:邁向2015與2030年」的報告,是糧農組織針對全球糧食、營養與農業趨勢所作的最新版長期發展評估報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0-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82001
◆[生活環境]亞太地區面臨的威脅:水質惡化與資源縮減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8-20
(ENS)- 根據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新發表的報告發現,水污染與公共衛生設施貧乏問題是亞太地區兒童的最大殺手。這份報告中詳述了亞太地區的水污染等環境問題,將於本月稍晚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中發表,作為與會專家的指引綱領。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0-06.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82002
◆[土地與水文]洪水對歐洲造成了永久的改變 --﹥
德國,柏林,2002-08-20
(ENS)- 過去一週以來,至少有11萬名德國人因毀滅性的洪災被迫遷離家園,為謀求對策,德國昨天召開一次內閣會議,會後,總理施若德表示:「這場災難改變了德國人的生活。」施若德表示,自德國統一以後,10年來在德東的一切建設都被這場洪水毀壞殆盡。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0-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82003
◆[能源議題]綠色和平組織在南非外海發現英籍MOX貨輪 --﹥
南非,開普敦,2002-08-20
(ENS)-
「我們向北返航回開普敦時,港邊依然是清晰而美麗的夕陽,」在「希望號」(MV
Esperanza)輪船上,綠色和平組織志工米爾寫下今天的航海日誌:「今日的情景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似乎我們先前在開普敦短暫的停留是一場夢,似乎我們仍在海上飄蕩;要不是昨天遇到那兩艘大型核子燃料貨輪的話…」(編按:MOX係混合鈽、鈾氧化物燃料)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0-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820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8-26 --﹥
-
[生態保育]泰雅族人反馬告,北上內政部抗議。數百位泰雅族人在立委高金素梅的帶領下,23日上午前往內政部遞交異議書表示,設立國家公園將違反陳總統「與原住民成為夥伴關係」的合約內容,破壞泰雅自治區的構想。次長林中森出面接見時強調,目前僅止於公園範圍公告階段,且未將原住民保留地劃入。雙方未達共識不歡而散。此案已引發正反兩造爭議;全國教師會生態教育委員會等7個團體,23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表達支持成立之意,認為檜木原始林是全球僅存的世界級遺產,必須加以保護,「反馬告」無異斷送國家公園改革的契機
(台北 聯合報)
-
[生態保育]台灣一葉蘭
成功復育美麗再現。在台灣中海拔代表的原生花卉一葉蘭,曾經因為盜採而瀕臨絕種,森林保育處今年開始復育一葉蘭,這種1葉1花的珍貴身影,已開始重回山林綻放
(民視)
-
[生態保育]2002年漁業資源保育宣導活動,25日在宜蘭烏石漁港舉行。
(宜蘭 中央社)
-
[生活環境]熱!紫外線、臭氧齊飆。環保署和中央氣象局22日警告,高溫炎熱,各地紫外線指數狂飆,臭氧濃度也出現異當升高情形,民眾處在紫外線和臭氧雙重威脅下,出門別忘防曬措施
(台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北縣環保局規劃廢棄彈簧床拆解資源回收場。北縣府環保局9月將利用三峽垃圾掩埋場舊有機械維修場,做為彈簧床拆解資源回收場,目前已有十多個鄉鎮市公所有加入運作的意願
(台北 中央社)
-
[能源議題]核一廠提前除役
擬以燃煤電廠取代。能源會執秘書方良吉23日表示,為補足核一廠在民國一百年提前除役的120萬瓩電力空缺,能源會研擬在北部規劃以燃煤電廠替代,他強調由於燃煤電廠發電成本較天然氣便宜,應是未來核電廠的主要替代方案
(台北 中國時報)
-
[能源議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若完成立法,平均電價將上漲1%至2%。經濟部能源會23日指出,若「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完成立法,電價調漲將法源有據。未來再生能源將以風力與生質能為主,各佔再生能源發電總量的1/3,剩餘1/3則包括小水力、地熱等,當再生能源獎勵總量達成時,可使我國再生能源發電容量配比達到10%
(台北 東森新聞)
-
[能源議題]47款冰箱獲節能標章。據統計,我國冰箱每年耗電量約占家庭總用電量的17%,一年總耗電量達50餘億度之多,經濟部能源會日前特別對節能效率高於國家標準15%者,授予「節能標章」,以鼓勵大眾採購
(台北 民生報)
-
[能源議題]未依程序施工,核四工程瑕疵又添一樁。台電22日主動對外界表示,龍門施工處發現核四廠的冷凝器海水循環系統鋼管安裝工程未依程序施工,台電已拒絕廠商送交的半成品,要求廠商重新依程序施作。
(台北 自由時報)
-
[其他]台灣環保團體抵南非,爭取加入各項環境公約。由台灣20個環保團體組成的
TANGO(Taiwan Action NGOs)已抵達南非約翰尼斯堡,自24日早上起,在公民社會全球論壇租來的攤位中,邀請各國環保團體參加連署,支持台灣加入斯德哥爾摩公約等各項環境公約。由於擔心中共反彈,主辦單位在台灣登記註冊的環保團體都在認證文件上被加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字眼,且排絕發給登記在台灣的報紙及電子媒體記者進入高峰會場採訪的記者證
(台北 民生報)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8-26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8-26 --﹥
-
[生活環境]河南癌症村
千人中有百人患癌。由於工業廢水嚴重污染環境和食用水源,河南浚縣一條村莊近年來已有近百人患癌症陸續死亡,僅去年就死了17人,今年上半年又有8人死亡,成了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村」。近日當地政府籌資20多萬元人民幣,在沿河69個被污染的村莊各打一口深水井,才使村民有乾淨的飲用水
(浚縣 世界日報)
-
[生活環境]山東大旱兩百萬人飲水困難。長江流域自入夏以來遭洪水侵襲,但是山東省卻遇到少見的大旱,到八月中旬為止,山東全省受旱面積4,144萬畝,其中重旱1,224萬畝,全省目前已有200萬人口和100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濟南 新華社)
-
[生態保育]漳州發現野生臺灣蘇鐵群
為中國首次發現。近日,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林業部門在馬坑林場發現20多株瀕臨滅絕的國家珍稀野生植物──臺灣蘇鐵。臺灣蘇鐵由於生長緩慢、種子很少成熟、繁殖力弱,以及森林的破壞、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和過量的挖掘等原因,該植物已瀕臨滅絕。在首批國家確定的珍稀瀕危植物中,臺灣蘇鐵被定為三級保護植物
(漳州 中新社)
-
[生態保育]湖北竹山發現大量珍稀保護植物珙桐實生苗。湖北竹山縣境內發現大量罕見的珙桐實生苗生存。考察發現,一級珍稀保護植物珙桐、紅豆杉,在堵河源頭400多平方公里的群山中分佈廣泛。其中,珙桐是第四季冰川遺留下來的綠色「活化石」,是地球現存的稀有植物
(竹山 東方網)
-
[環境政策]中國計劃投資近600億興建城市污水垃圾廠。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汪紀戎23日聲稱,「十五」期間,大陸需要投入584億元人民幣興修四百43座城市污水及垃圾處理廠,以改善嚴重的環境污染及地下污水、垃圾處理系統缺乏等問題
(北京 新華社)
-
[土地及水文]洞庭湖洪水上漲減緩。湖南省嚴重水災到23日都還沒有消退的跡象,目前已經造成16人喪生、60萬人被迫撤離,還波及附近的長江水域
(外電 東森新聞)
-
[土地及水文]國土資源部:全國今年因地質災害直接損失近20億。
(北京 東方網)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8-26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8-20 --﹥
-
[生活環境]Eternal Reef公司提供傳統火葬替代方案
將骨灰與水泥混合成人工礁石
-
[生態保育]基因多樣性會影響生態系統功能
-
[生態保育]利用衛星資料可顯示森林大火復原狀況
-
[生態保育]加州安那卡帕島佈置毒鼠餌爭議
保育團體與政府達成協議
-
[生態保育]為保護加州植物
保育團體告上法院
-
[環境政策]土地管理局公佈越野單車管理計畫草案
-
[能源議題]突破燃料電池發展瓶頸
工程學研究生有方法
-
[全球變遷]阿拉斯加冰川堤(Glacial
Dam)發生大規模崩解(Glacial Dam係指由冰川形成的天然水壩)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0-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8-20
▲[南非地球高峰會]台灣能源政策之回顧 (五) --﹥
作者:賴芬蘭 (綠黨中執委)
汽電共生
汽電共生也是替代方案之一,其實汽電共生供電的歷史並不短,政府在1988年起推動汽電共生。
值得一提的,是民間工業界的行動,工商業界本來對電力的產出是否來自核能並無所謂,只要電力來源穩定能夠滿足用電需求即可。但是更重要的是台電的電力不穩,導致工業區以及科學園區內因停電而屢屢造成巨大的損失,加上預期核四要停建,台電不斷恐嚇到2006年如果核四不運轉將有缺電之虞,於是廠商紛紛尋求自助,於是率先有了裝設了大型的汽電共生機組。像新竹科學園區的汽電共生產電,不僅夠園區內工業生產使用,也足夠供給園區的民生用電,更進一步的是,許多廠商在自足之餘,還希望能賣回給台電。當然台電卻以會影響營利而拒絕收購。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WSSD/2002/ws02082601.htm
▲[地球日專欄]世界地球日網絡華文版在台灣創建的意涵 --﹥
作者:林明志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2002年4月22日是第32個地球日,台灣近年來陸陸續續有許多團體推出地球日活動,團體之間的互助協同卻很缺乏,使得行動分散而效果不彰。
與眾不同的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台灣地球日整合型專案團隊」,推出一系列行動而勝於活動,結合許多友好團體一起推動今年地球日的使命「護衛家園」,其中最基礎的行動就是世界地球日網站中文化,後續將進而建構地球日網絡在台灣的交流平台,期望每個地球日都能圍繞當年全球一貫的主題,並且帶出具體落實的本土行動。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earthday/2002/ea02082601.htm
●[研討會]第十二屆下水道及水環境再生技術研討會 --﹥
時 間:8月30日(五) 早上8:30-下午4:40
地 點: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視聽館(台北市忠孝東路3段1號)
費 用:會員免費,非會員500元。
主 辦: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
聯絡人:趙小姐 電話: 02-27772675
E-mail: ouyang@twea.org.tw
為配合政府加速下水道建設與水環境之再生利用、提升國家競爭力和形象之政策,以及加強下水道及水環境再生之技術研究,整合研究成果供做政府與相關單位推動建設之參考,特每年舉辦本研討會,本屆研討會特別邀請內政部營建署署長柯鄉黨先生進行專題演講講題:「挑戰2008-污水下水道建設」。
報名請參閱 http://www.twea.org.tw/12thjoin.htm
議程請參閱 http://www.twea.org.tw/newtime12.htm
●[徵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招募250位定期定額捐款人 --﹥
時 間:5月28日至12月31日
主 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service@e-info.org.tw
二年來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每日發行的環境資訊電子報為國內最活躍且最具規模的全球環境資訊媒體,環境資訊中心(e-info.org.tw)累積了超過二萬筆的環境資訊與圖文照片。為了在過去所累積的成果上再繼續發展營運,期待您能成為本會的捐助人,讓協會繼續維護網站系統以及供品質更好的電子報服務,並有餘力進行更進一步的環境資訊服務與環境教育工作,並朝向成為專為生態發聲的專業網路環境媒體而努力。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2056
相關網址 http://e-info.org.tw/history/eia/donate/index.htm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