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政策]美國布希政府的火災管理計畫招致批評與抗議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8-23 (ENS)-
為支持美國布希政府新提出的森林火災管理計畫,內政部、農業部以及環境品質委員會的官員們已在華盛頓特區準備妥當。布希的新提案引起不小反對彈聲浪,在他前往奧勒岡州史庫爾峰(Squires
Peak)視察大火災情期間,以及在為共和黨進行募款演說的會場波特蘭飯店之外,皆引來數千民眾集結抗議。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3-06.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82301
◆[生活環境]美國將建天然氣發電廠
加拿大憂心邊境空氣品質惡化 --﹥
美國,華盛頓州,奧林匹亞,2002-08-23
(ENS)-
美國華盛頓州州長今天克服了所有障礙,準備在該州蘇馬市(Sumas)開發天然氣發電廠。加拿大環境部長大衛‧安德森今天表示,加拿大對於蘇馬市電廠獲准設立一事感到強烈的失望。他並致電華盛頓州州長,表達加國對空氣污染惡化的憂慮。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3-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82302
◆[土地及水文]致命季風雨肆虐
亞洲洪水為患 --﹥
中國,北京,2002-08-23
(ENS)-
中國洞庭湖與河水暴漲,使得居住在附近的一千萬人處於被淹沒的危機當中。亞洲各地自今年七月以來的季風雨死亡人數已達二千人,其中包括了前天晚上在尼泊爾東部偏遠村落,仍在睡夢中的65人因山崩掩埋了房屋而死亡。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3-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82303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8-29 --﹥
-
[生活環境]垃圾場變公園
遊憩新生地。從民國85年起,環保署展開垃圾場復育再生工程,以達到土地資源永續利用的目標。截至去年底為止,已補助地方政府10億餘元,讓108處已經封閉的垃圾掩埋場,轉為民眾遊憩的新生地,總面積約有400公頃。今年環保署又核撥1億6千餘萬元,補助台北縣萬里鄉等24處垃圾場的復育再生工程,可望再創造出66公頃的公園綠地。
(台北 聯合新聞網)
-
[生活環境]台塑仁武廠將繼續處理高雄前鎮與屏東萬丹汞污泥。繼處理完成由柬埔寨退運回來的汞污泥之後,台塑公司仁武鹼場將取得高雄縣市、屏東縣政府及仁武鄉公所同意後,再處理台塑前鎮場囤積的汞污泥及屏東縣萬丹鄉赤山嚴挖出的汞污泥。萬丹鄉赤山嚴最近挖出的汞污泥7千多噸,為不肖廢棄物處理業者偷偷掩埋。
(高雄 中央社)
-
[能源議題]新竹縣推展風力發電
得到廠商熱烈迴回響。新竹縣有高鐵站區、縣治2期、生醫園區等計劃正在進行,縣長鄭永金並積極推動園區3期和璞玉計劃,有鑑於未來電力需求大增,提出風力發電彌補一般供電不足的構想,引起廠商高度興趣,德商英華威公司總代表林永昌27日下午拜會縣長,盼縣府協助取得土地,未來正式營運後將提撥款項回饋縣府。
(新竹 東森新聞報)
-
[環境政策]汽車音響業者陳情取締不當
警方指已改善方式。多位汽車音響業者今天上午在立法院一場公聽會上陳情表示,汽車音響改裝飆音響就會被當成飆車族取締,影響業者生計。警政署官員表示,警方取締的飆音響行為通常都是伴隨飆車行為,深夜飆音響嚴重影響住家安寧,警方必須取締,目前取締方式己改為配合環保單位噪音檢測,噪音超過標準再開單告發。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防治登革熱
環保署開罰。為了防止登革熱漫延,環保署從8月23日開始展開環境衛生的稽查,並且開單告發。到8月25日為止,環保署動員了380人次,稽查5303件,告發了195件,其中高雄市36件、高雄縣128件、屏東縣28件,分別處以1千2百元的罰鍰,並令立即改善,否則按日連罰。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台南縣官田鄉復育水雉有成。水雉是台灣特有的保育鳥類,隨著環境破壞而逐漸消失,最近幾年官田鄉又再度見到牠們的身影,顯示出復育的確有成果。
(台南 民視)
-
[生態保育]特生中心研發台灣窗螢蝸牛活體飼育法。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目前研發出「蝸牛活體飼育法」來飼養剛孵化的一齡幼蟲,完成其生活環,對於台灣陸生螢火蟲的保育工作又向前邁進一大步。
(南投 中央社)
環境資訊協會 陳明生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8-29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8-29 --﹥
-
[生活環境]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為58%。截至2001年底,中國664個城市建有各類生活垃圾處理廠740座,年處理量為7835萬噸。已由80年代初的2%提高到現在的58.2%。
(北京 新華社)
-
[生活環境]福建將建設4個綠色環保食品基地。為全力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產業,福建省2002年起將逐步建設4個綠色環保食品基地,進一步加快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生產規模。
(福州 人民網)
-
[生活環境]安徽小弟猛吃雌激素豬肉導致假變性。安徽1名11歲的男孩,吃了太多被不肖商人注射雌激素的豬肉,結果長出胸部、睪丸萎縮。
(台北 TVBS)
-
[環境政策]深圳環保餐具委員會掛牌。中國成立實行環保餐具後首家委員會-深圳環保餐具委員會,目的在深化中國「禁白」-禁止銷售使用發泡材料。
(深圳 中國環境報)
-
[環境政策]中國每公頃林地防火費不足2元滅火機制存隱患。
(北京 中新社)
-
[土地及水文]黃河入海口將被人造大草原緊緊擁抱。中國正投巨資進行1項史無前例的「綠化」黃河計劃,涵蓋從三江源頭到黃河入海口的整個黃河流域。
(濟南 北京日 報)
-
[其他]雲南巍山古城
狗當街拉屎撒尿殺無赦。2002年8月11日起,有關部門組成的執法隊伍開始走上大理巍山古城的街頭,對無人看管、隨處拉屎撒尿的狗進行捕殺。
(貴陽 中新網)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8-29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8-23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2/2002-08-23-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8-23
▲[南非地球高峰會]台灣NGOs在南非-TANGOs花絮 --﹥
本報訊/鄭百評 (南非特派記者)
26日開幕當天,TANGOs成員一早趕往Sandton City,卻發現無法持原先申請的通行證進入會場,團長王俊秀與李永展老師花了一個早上打聽如何進入會場,官方的說詞卻是一改再改,會場外更是流言四起,最後TANGOs成員花了三個小時排隊,好不容易才取得10張隔日的通行證。沒想到到了傍晚,主辦單位又發出更多通行證,讓TANGOs團員大喊不平,而27日早上團員趕到會場卻發現官方又宣布昨天所發的通行證無效,必須從頭排過,現場的服務人員說不清個所以然,主辦單位負責人也不見人影,各國代表抱怨連連。
本會參與南非地球高峰會之採訪經費為中原大學李河清教授贊助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WSSD/2002/ws02082901.htm
▲[南非地球高峰會]台灣能源政策之回顧 (七) --﹥
作者:賴芬蘭 (綠黨中執委)
全民參與能源的規劃
「民間太陽能發電回售計劃」,此類計劃在美國加州已有數個地區在實施,日本亦大力推展中。此計劃的基本道理在於太陽光只有白天才有,且中午、下午時分最充沛,而電力全天24小時都需要,因此一般的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組成,分兩部分:太陽能集光板加光電轉換系統,以及蓄電池。
「回售計劃」的基本想法為:於下午時分,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發電量超過該住戶家用所需時,則賣電給電力公司,電力公司此時可將其一定比例之「尖載電廠」停止發電,而用經由收購民間太陽能發電系統所發的電力。透過輸配電系統,供應給其他用戶(如商家、工廠等)。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WSSD/2002/ws02082902.htm
▲[我們的島]海洋玻璃圈 --﹥
作者:于立平
8月12日,6隻小白鯨,經由俄羅斯歷經近40小時的運送,進駐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就在牠們失去自由的同時,人們也在牠們身上加諸了展示教育、科學研究、觀光繁榮等眾多的使命。
其中一隻雌性白鯨,因運送過程的緊迫,以致來台灣第三天便不幸病故,而另2隻的健康情形也欠佳,公開亮相的3隻公白鯨,更因為還未適應環境,就遭受過多遊客的干擾,緊張的避不見客。
如此的結果不免令人質疑,其展示意義及作業技術的粗糙,小白鯨的這一堂課,也讓國內水族館業者,在「保育經營」,「商業考量」之間的衝突浮上檯面。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2/ou02082901.htm
●[讀者投書]在歷史的鏡子中,可以看到民族的面貌 --﹥
作者:泰雅族吉娃斯.阿麗 (立法委員高金素梅)
針對贊成設立「馬告國家公園」的朋友們近日來的公開言論,吉娃斯有三個看法。另外,吉娃斯始終認為「在歷史的鏡子中,可以看到民族的面貌」,附文四篇,請大家參考。
一、為什麼台灣的人移民的選擇都把紐西蘭、澳洲、加拿大列為首選?
二、民族「自治」區與「保育」的國家公園是對立衝突的嗎?
三、自治必須漸進嗎?
本篇附文四篇請詳見 http://www.abo.org.tw/maychin/epaper/maychin011.htm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2/re02082901.htm
●[營隊]墾丁森林生態攝影研習營 --﹥
時 間:9月7-8日(六、日)
地 點:墾丁森林遊樂區、南仁山生態保護區
報 名:即日起至活動前一周受理報名
費 用:$1,800元 (以郵政劃撥繳費)
主 辦: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聯絡人:顏惠珠 電話: 02-25772152
由林務局與自然生態攝影學會規劃辦理的生態攝影研習營,九月七日至八日將帶領大眾前往墾丁森林遊樂區及南仁山生態保護區,領會南台灣熱帶森林生態系,用鏡頭紀錄台灣最動人的自然影像。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np.org.tw
●[徵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招募250位定期定額捐款人 --﹥
時 間:5月28日至12月31日
主 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service@e-info.org.tw
二年來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每日發行的環境資訊電子報為國內最活躍且最具規模的全球環境資訊媒體,環境資訊中心(e-info.org.tw)累積了超過二萬筆的環境資訊與圖文照片。為了在過去所累積的成果上再繼續發展營運,期待您能成為本會的捐助人,讓協會繼續維護網站系統以及供品質更好的電子報服務,並有餘力進行更進一步的環境資訊服務與環境教育工作,並朝向成為專為生態發聲的專業網路環境媒體而努力。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2056
相關網址 http://e-info.org.tw/history/eia/donate/index.htm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海洋玻璃圈 --﹥
播出時間:9月2日(一) 首播晚間 10:00-11:00
9月3日(二) 重播上午 10:00-11:00
播出頻道:公視 (頻道53)
封面故事 【海洋玻璃圈】
六隻小白鯨,經由俄羅斯歷經近四十小時的運送,在八月十二日進駐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就在牠們失去自由的同時,人們也在牠們身上加諸了展示教育、科學研究、觀光繁榮等眾多的使命,其中一隻雌性白鯨,來到台灣第三天便不幸病故,而另二隻的健康情形也欠佳,公開亮相的三隻公白鯨,更因為還未適應環境,就遭受過多遊客的干擾,緊張的避不見客,如此的結果不免令人質疑,其展示意義及作業技術的粗糙,小白鯨的這一堂課,也讓國內水族館業者商業與保育的衝突浮上檯面。
台灣近幾年來,公立及民營的水族館爭相設立,造成展示用的魚類水族需求量大增,野外捕捉壓力已明顯加大了。不論是以重塑水域生態系見長,或以奇珍異獸為號召,仍不免明星物種的商業炒作及包裝,然而部份業者對於動物的生存權卻是相當漠視,一般遊客到各水族館參觀,卻忽略了每一隻光鮮美麗的魚類,身上可能同時背負著許多被犧牲的生命,雖然水族館搭起了人們認識海洋的橋樑,展示教育的意義功不可沒,但是背後卻也存在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真相。
看守台灣 【還我磺溪】
磺溪,這條發源自陽明山,流過北投、天母的溪流,是台北市少數流經人口密集區的河川,下游兩邊的天母居民常常在磺溪堤防上散步、運動。去年磺溪兩邊樹木突然被砍除後,居民才赫然知道磺溪要進行加高加固工程,原本想政府要在這邊做建設會把磺溪做的更好,了解之後才知道根本不是這樣……
加高工程像是柏林圍牆,把原本開放的空間阻隔了,散步運動的空間也消失了,居民都怨聲載道;加固工程讓溪床水泥化,一些水鳥都不見了,綠草也消失了,因此居民開始向養工處反應,開始拯救磺溪的行動……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