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態-烏來]福山~福山~ (上) --﹥
作者:王茜穎 (台大自然保育社福山小組)
保育社福山小組,過去半年來,是由泰華、茜穎、宜瑾、黃蓉、柏豪等固定班底,加上三不五時插花幫忙的保育社大大小小所組成的工作團隊。
因緣際會,我們得以來到過去較陌生的烏來福山村,在生態旅遊協會、鄉公所、福山國小及所有福山村居民的協助下,在這裡進行自然解說、為小朋友設計教案等工作。
茜穎將帶我們進入福山美好的自然環境、居民的日常素描、我們交了好些朋友、從這些朋友身上學到一些什麼,以及保育社福山小組希望可以為我們的朋友做一些什麼...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nec/2002/ne02091301.htm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國家永續發展 除了計畫 更要行動 --﹥
記者 鄭百評 報導
昨天(12日)各方學者、專家、民間團體、政府官員齊聚一堂,為國家永續發展政策腦力激盪,會中除了討論未來政府在永續發展政策的方向,更將實際編列預算執行,與會者除了希望台灣能在永續發展做出具體成果,呈現在國際舞台上,更多人共同的希望是趕快將想法付諸行動,「去做就對了!」一位與會者大聲地說。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2/ta02091301.htm
◆[能源議題]澳洲國家公園鈾礦開採無望 --﹥
澳洲,雪梨,2002-09-06
(ENS)-
自從澳洲原住民清楚地表達反對立場以來,原住民與環保人士即不斷向礦業鉅子Rio
Tinto公司施壓,希望該公司放棄在澳洲國家公園中心地帶開採鈾礦的計畫。看來在經過多年的抗爭後,這項在卡卡度國家公園內的雅比路卡(Jabiluka)鈾礦場開發計畫,在未經米拉爾族(Mirrar)的同意下,Rio
Tinto公司將不會貿然逕行開挖。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sep2002/2002-09-06-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90601
◆[環境政策]傳統製氯技術淘汰後
歐盟將面對庫存汞的問題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2-09-06
(ENS)-
歐盟執委會發表新報告警告,在逐步淘汰舊式製氯技術的同時,歐盟必須編列3.3億歐元(約3.24億美元)的經費以安全處置過剩的庫存汞。執委會表示,儘管淘汰的時程表尚未定案,但距離最後一家工廠停轉之時,「至少還要十年」。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sep2002/2002-09-06-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90602
◆[環境政策]布希野火管理政策公聽會上
正反雙方舌戰激烈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9-06
(ENS)-
美國眾議院小組委員會今天針對布希提案的新法「健康森林行動計畫」召開聽證會,參加者包括了救火專家、環保人士與政治人物。幾乎所有的發言者皆同意,為了降低發生毀滅性大火的風險,對國有林地施以若干疏伐的措施有其必要性;然而,對於實施疏伐的具體做法,與會者卻鮮有共識。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sep2002/2002-09-06-06.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90603
◆[環境政策]軍事行動破壞環境案件
國際刑事法庭起訴的可能性不大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9-09
(ENS)-
在一份準備提交美國「軍方環境政策協會」的新報告中指出,國際刑事法庭
(ICC)不太可能對軍事行動造成的環境犯罪案件採取起訴行動。對於軍事行動期間造成的環境破壞,新成立的國際刑事法庭是否有可能要求相關軍職人員或行動簽署人負起刑事責任?上述問題正是這份報告所探討的。(編按:國際法庭於今年7月1日成立於海牙,美國並未簽署條約成為會員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sep2002/2002-09-09-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90901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9-13 --﹥
-
[環境政策]北縣府將要求核一、核二廠核廢料倉庫停工。針對核一、核二廠核廢料倉庫工程案,縣府認為台電公司雖取得特種建築物許可,卻未尊重地方政府施工管理權,消防、防災計畫也未完成備查程序,近期將要求核廢料倉庫立即停工。
(台北 中時)
-
[生活環境]蘆竹平鎮地區11多公頃農地重金屬污染。環保單位調查發現,桃園縣內平鎮、蘆竹地區,共有11公頃多的農地遭銅、鋅、鉻、鎳、鉛等重金屬污染;環保局已採取管制,將農作銷毀並將以2年時間進行農地整治。
(桃園 中華日報)
-
[生活環境]雲林縣打造雲林綠大地公園。雲林縣政府今天邀集台糖公司與鄉鎮市公所研商,計畫在斗六市大學路旁的台糖公司大潭段土地闢建「雲林綠大地」,藉著整合地方資源,共同營造一個國家級綠色公園廣場。
(雲林 中央社)
-
[生物科技]C型肝炎新藥研發有突破。國家衛生研究院透過老藥新用、健康食品萃取,及從國外授權引入等策略,推動國內生技製藥發展,且在C型肝炎、糖尿病及抗癌藥物的研發上,獲得突破性進展。
(台北 工商時報)
-
[生態保育]北縣破獲玳瑁墳場。台北縣農業局在永和破獲一座規模龐大專門製作玳瑁飾品的非法工廠,查獲3000多件各式各樣的玳瑁飾品。
(台北 華視)
-
[生態保育]台灣保育觀念重洋輕本土。政府單位投入龐大經費保育非台灣特有種的櫻鱒,而數量稀少的台灣特有種何氏棘魚卻未列入保育,值得國人省思。
(台東 中央社)
-
[能源議題]經濟部楠梓加工區回收資源績效亮麗。經濟部加工出口區楠梓園區多年來積極推動資源回收作業,成果豐碩,預估今年整體回收效益約可達新台幣600萬元。
(高雄 中央社)
-
[其他]法布爾昆蟲記全集在台推出。遠流出版社今翻譯推出10冊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鉅作「法布爾昆蟲記」全集,希望展現科學文學特色,也能讓國內民眾了解法布爾並進而啟發對昆蟲研究的喜愛。
(台北 中央社)
環境資訊協會 柯若竹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9-1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9-13 --﹥
-
[環境政策]防治大氣污染
北京將實施電採暖優惠政策。北京以低鋒用電每度2毛的優惠政策促使民眾放棄使用燒煤取暖。
(北京 北京青年報)
-
[生活環境]江蘇啟東市加強漁民船廢電池回收管理。啟東500多艘漁船年消耗上百萬顆1號乾電池並常年累月拋入大海,其中汞、鎘、鎳、鉛等重金屬污染海洋生態環境。因此啟東市對出海的每艘漁船由專人負責明確回收廢舊電池任務。
(江蘇 中國環境報)
-
[生活環境]裝修污染致118幼兒染病
專家提醒應通風3月。不少公共場所、家庭、學校在裝修後會殘留下甲醛、苯等揮發性有害物質,專家指出最好通風3個月以上再搬進去住比較好。9日廣州一家幼稚園便因裝修使118幼兒集體感染皮膚炎。
(廣州 南方都市 報)
-
[生態保育]內蒙古重拳出擊打擊非法捕獵販賣百靈鳥。內蒙古森林公安部門近日(孵化期)破獲捕獵販賣百靈鳥案件166起,處理違法人員152人,放飛百靈鳥1萬2千多隻。
(呼和浩特 人民網)
-
[生態保育]豪沃村野豬為虐
廣西林業局批准適當圍捕。 (廣西 新華網)
-
[土地及水文]湖北水資源不豐
乾旱危害加重。「湖北省乾旱發生規律和對策研究」報告指出剛擺脫洪水威脅的千湖之省湖北的水資源其實並不豐厚,乾旱造成的損失日趨嚴重。
(湖北 湖北日報)
-
[其他]能源利益逐漸主導中國外交政策。隨著原油進口量不斷攀升,北京當局透過種種政治手段確保能源供應的安全,資深官員利用私人管道介入能源買賣,中國對石油供應區域國家的外交政策幾乎由能源利益主導。
(臺北 工商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9-13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9-06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sep2002/2002-09-06-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9-06
◆國際環境新聞掃瞄:2002-09-06 --﹥
-
[環境政策]泰國:「瀕危物種貿易國際公約」(CITES)調查團體抵泰
將加強查緝老虎私梟
-
[生態保育]象牙海岸:拯救西非瀕危黑猩猩
緊急行動計畫出爐
-
[生態保育]烏干達:國家公園管理當局獲贈2輛新車
協助公園巡守工作
-
[生態保育]挪威:挪威生物學家主張對威鯨「凱哥」(Keiko)執行安樂死
-
[生態保育]加拿大:失怙虎鯨Springer重回家族懷抱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sep2002/2002-09-06-1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南非地球高峰會]由理念到行動:政府應將兆元基金投資永續發展 --﹥
作者:謝和霖 (看守台灣助理研究員)
這世界的相互依存度遠高過我們的想像,我們所作所為的影響層面也超過我們的想像。永續發展對我們不應只是口號...日前陳總統提出希望籌措兆元台幣的基金來振興產業,仍不脫舊政府經濟掛帥的思維。...這兆元基金若能投資於永續發展上,則我國才能步上永續發展之途。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WSSD/2002/ws02091301.htm
▲[我們的島]如果沒有921 --﹥
作者:張岱屏
在台灣絕跡了四十年的登革熱,十五年前卻因為解嚴而敗部復活。隨著年初乾旱以及隨之而來的春雨,登革熱病媒蚊今年又在高雄地區蔓延開來...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2/ou02091301.htm
▲[黑潮觀點]海邊游泳 --﹥
作者:廖鴻基
微浪,脈湧和緩擁推,是個適合海邊游泳的海況。身體俯貼海床,浪流如風底搖籃湧動不息,放掉陸岸的僵硬身體隨浪流漂動,俯貼海床的身子輕盈如葉片飄起,上衝勁道漸漸疲乏,身子衝向陸岸滑翔到了一個沉靜高點,回流的浪立刻又拉我滑翔回到海裡,如此往復不息……。換個玩法,俯貼在海床上兩手攀住一顆大石塊不再飛翔,海流上推,石塊為支點,身子旋轉,成了海床上的「水流指北針」...
晚上,北部和南部的朋友先後打電話來,聊起海灣裡游泳的事。他們先是對海邊游泳這件事表示驚訝,然後對於能夠這樣被海浪玩表示羨慕。他們說,除了小時候曾經去過海水浴場游泳,他們離開海邊已經很遠。第一個理由是海邊不乾淨、海水不乾淨;第二個理由是怕海。掛了電話後,想了想,台灣能夠游泳的海邊或能夠在海邊游泳的人好像剩下不多。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本文原刊載於台灣日報副刊<非台北觀點>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kuroshio/2002/ku02091301.htm
●[演講]關渡的螃蟹生態講座 --﹥
時 間:9月14日(六) 下午2:30-4:00
地 點:關渡自然公園 (台北市北投區關渡路55號)
講 者:許財
主 辦:關渡自然公園 02-28587417
在「關渡的螃蟹」講座中,許財老師將介紹最近颱風後出現在關渡濕地的字紋弓蟹的迴游性生態,將透過精采的蟹類幻燈片,帶您進入關渡螃蟹家族的世界,機會難得,請勿錯過喔!(免費參加)
●[活動]922國際無車日/2002臺北腳踏車節 --﹥
時 間:9月22日(日) 上午7:30-下午2:00
地 點:台北市 (林蔭大道-大佳河濱公園)
主 辦:臺北市政府交通局、財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
為響應國際無車日,推動大眾運輸優先觀念,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工具並利用步行、腳踏車等接駁,改善空氣污染,促進都市永續發展,臺北市政府交通局於去(90)年9月29日原訂舉辦「929無車日/台北巨龍-起跑奔騰」活動,後因917納莉風災之影響而取消。
今(91)年9月22日適逢星期假日及本市公共腳踏車設置兩週年,交通局訂於當日舉辦「922國際無車日/2002臺北腳踏車節」活動,希望透過市民共同參與腳踏車騎乘及慢跑等活動,讓市民思考如果我們的都市汽車、機車少一些,都市的環境變化與提昇,改變市民運具選擇的觀念。
詳情請參閱 http://www.dot.taipei.gov.tw/carfree/activity.htm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如果沒有921 --﹥
播出時間:9月16日(一) 首播晚間10:00-11:00
9月17日(二) 重播上午10:00-11:00
播出頻道:公視
封面故事 【如果沒有921】
九二一至今三年了,然而,重建的腳步有快有慢。有的社區三年來沒什麼改變,有的社區卻呈現出一番完全不同的桃米社區是埔里鎮南邊一個小山村,因為位於埔里邊陲,成為垃圾場與廢土場的當然之地。地震三年之後,桃米里卻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態村」、發展生態旅遊的好所在,原本的農民成為生態解說員,這個轉變是怎麼達成的?
桃米坑的阿伯說:「如果沒有九二一的話,桃米可能還是跟以前一樣,因為九二一,我們才有了不一樣的生活。」
看守台灣 【大滅蚊】
在台灣絕跡了四十年的登革熱, 十五年前卻因為解嚴而敗部復活。隨著年初乾旱以及隨之而來的春雨, 登革熱病媒蚊今年又在高雄地區蔓延開來.......
★[本會訊息]更正啟事 --﹥
本刊9月9日環境新聞【保護海洋須遠從內陸著手】,文中提及「稱為『從污水到淨水』的行動計畫」,原翻譯有誤,正確翻譯應為「稱為『從溪流到海洋』的行動計畫」,特此更正。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90304
★[本會訊息]千呼萬喚始出來-線上捐款重新開跑了! --﹥
許多關心協會的朋友,常向我們反映捐款的繁複與不便,為解決這問題,這段時間來,協會投入了大量行政能量,以提供關懷協會的朋友一個方便安全的捐款管道!在長達數月的公文往返與溝通協調中,工作人員嘗盡了商業競爭下的種種辛酸,只因協會是「公益團體」,並非政府單位,亦無企業、金主或知名人物在背後支持。
事實上,協會主要是仰賴捐款的支持,才能不斷提供豐富的環境資訊與可隨時查詢的資料庫;而電子報發刊兩年以來,已促使更多的公部門、媒體與民眾關注環境保護與自然保育的事務。我們珍惜這難得的成果,同時亟需您的點滴支持,讓工作人員在付出心血投注公益時,仍能維持基本所需,才有更多的能量持續推動公共議題。請跟我們一起為推動環境資訊交流,建立人與自然合諧的關係而努力。
《線上刷卡捐款》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