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全文版訂閱 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10-03 (全文版)

 
  本日主題: 「再生能源發展座談會」 呼籲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台灣的能源政策
環境新聞 [能源議題]「再生能源發展座談會」 呼籲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台灣的能源政策
[全球變遷]煤灰污染與洪水、乾旱及全球暖化有關
[環境政策]巴布亞紐幾內亞團體呼籲世界銀行維持伐木審查計畫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10-0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0-03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9-27
國際環境新聞掃瞄:2002-09-27
專  題 [無車日]未來汽車?
[無車日]<你,還在開車嗎?>反社會
專  欄 [我們的島]那山那樹那人
活動訊息 [營隊] [研討會]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動物園家族電子報」開放訂閱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線上刷卡捐款

[台灣新聞-能源議題]「再生能源發展座談會」 呼籲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台灣的能源政策 --﹥

本報訊

  歷時五天的「第十屆亞洲非核論壇」,在10月2日進行了最後一場的「再生能源發展座談會」,即正式落幕。在座談會中,分別由來自德國的Dr. Felix Christian Matthes以及胡湘玲小姐,針對德國新能源的推動發展現狀進行說明及討論。此外,許多業者以及關心再生能源議題的人士,也針對台灣目前推動再生能源的現狀以及侷限,提出不同的意見及看法。

  Gadekar Surendra 表示,在台灣,核四是個備受爭議的議題。過去大家的思考邏輯是以「電量需求量多高?」作為考量,現在必須擺脫這樣的思考模式,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能源政策。以台灣和印度為例,兩者都擁有豐富的風力資源,應該多善加利用。目前替代能源大多朝向獨立以及小型機組的方向,不僅發電效率高、使用方便,且能降低能源需求,台灣政府應研發新的技術,並多加宣導,使民眾樂於使用。

  Dr. Felix Christian Matthes提及,興建分散式的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往往會因不瞭解而遭受民眾反對,所以政府需有方案鼓勵以及從事再生能源教育等軟性措施,從大學或下一代中做教育培養,讓民眾認同及採納。

  至於台灣是否得發展再生能源,現場也有另一種聲音,鍾姓電腦工程師表示,目前台灣的能源政策大多朝向開發電源的方向,卻反而忽略了節省能源這個部分。如果能朝向省能的方向,不僅可以省下大量電力,同時,也可刺激國內的廠商針對目前所使用的電器用品進行研發,使其更具有省能的功能。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省能,還可以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業者則認為,目前民眾大多對風電發電有所誤解及疑慮,因此,需透過教育的方式來讓大眾瞭解,什麼是「再生能源」。此外,台灣是全球風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根據德國英華威公司計算,在從事風力發電所需的成本,是以風力發電機組(大約有20年的壽命)以及風有多少作為計算元素,以台灣的風力資源估計,大約11年即可回收。雖然目前再生能源的技術成熟,但礙於國內法令的限制,使得再生能源產業無法順利發展,因此,盼政府能儘速通過「再生能源法」。

  王塗發教授表示,「再生能源」是二十一世紀能源發展主流,希望政府能吸取友國的經驗,趕上世界潮流。 (2002-10-02)

[全球變遷]煤灰污染與洪水、乾旱及全球暖化有關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9-27 (ENS)- 一份新研究報告指出,大量的黑碳或煤灰微粒等污染物質,正在引起中國的降雨(雪)狀況與氣溫改變。這份報告的作者認為,最近數十年來亞洲地區的洪水與乾旱有增加趨勢,此一現象與煤灰污染脫離不了關係。

[環境政策]巴布亞紐幾內亞團體呼籲世界銀行維持伐木審查計畫 --﹥

記者 Bob Burton 報導

  澳洲,坎培拉,2002-09-27 (ENS)-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環保與社區發展團體擔心,世界銀行會屈服在伐木業的遊說壓力之下,進而撤銷其承諾──保護該國雨林的地主與其環境價值。世界銀行與巴國林務局之間,本週因一項3,900萬美元的「森林保育計畫」而發生僵持。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10-03 --﹥

  • [能源議題]非核論壇訪核研所 關切核廢問題。參加非核亞洲論壇的10幾位各國人士,1日下午去桃園龍潭的核能研究所參觀。所方安排他們參觀了標榜低污染的電漿鎔鑄技術、以及可以把有毒廢棄物體積縮小50倍的「電漿焚化熔融爐」,不過,這些讓所方津津樂道的新科技,環保人士並不認同,認為無法解決核廢料污染的問題。 (桃園 公共 電視)

  • [能源議題]台東縣達仁鄉7成民眾支持設置核廢料貯存場。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是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6個候選場址之一,根據民調顯示,當地民眾超過7成表示支持,鄉公所希望台電公司能更積極扮演主動的角色。 (台東 中央社)

  • [生活環境]限用免洗餐具 紙製品出籠。第1批限用塑膠類(含保麗龍)免洗餐具措施1日上路,許多業者為求簡便,開始改用紙製免洗餐具。環保署長郝龍斌說,限用塑膠免洗餐具是要改正民眾「用過即丟」的習慣,如果因此造成紙製免洗餐具氾濫,環保署也將限制紙製替代品。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安定鄉灰渣掩埋場抗議衝突許添財請吳乃仁處理。針對日前發生的安定鄉灰渣掩埋場抗議衝突事件,台南市長許添財除聯繫地主台糖董事長吳乃仁近期南下勘查並停止土地租約外,也將南縣警方「打傷」抗議市民的部份報請警政署調查處理。 (台南 中華日報)

  • [生活環境]台塑六輕四期決停建第3套輕裂廠。台塑集團六輕4期計畫將在11月送交環保署環評,惟台塑集團證實,原本台塑石化計畫將再興建一座年產能100萬公噸乙烯的第3套輕油裂解廠(OL3),不過,受限於全球乙烯產能供過於求,該公司已經取消興建輕油裂解廠的計畫,因此4期計畫的投資金額將原訂的由500億元縮減為350億元。如果審查過程順利,最快在明年第2季,六輕4期計畫將能動工。 (台北 中時電子報)

  • [其他]陳總統接見參加環境高峰會議代表。陳水扁總統1日上午在總統府接見參加南非全球環境高峰會議代表,對於他們參與國際事務與組織的努力表示肯定與嘉勉。 (台北 中央社)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0-03 --﹥

  • [土地及水文]國家緊急支援8億方黃河水下瀉為山東“解渴”。入夏以來,中國農業大省山東省持續高溫少雨,旱情十分嚴重。此次支援在保證黃河不斷流的前提下,確保生活用水,重點照顧工業和秋種用水,以及嚴重旱地。 (山東 中新網)

  • [土地及水文]青藏鐵路建設以來青藏高原水環境未發生變化。青海省環境監測中心定期對長江源流主要河流水環境質量進行監測,結果表明,青藏鐵路施工對長江源頭水質無明顯影響。 (內蒙古 新華網)

  • [生態保育]海南截獲大量活體害蟲擬鬆材線蟲和四紋豆象。擬鬆材線蟲和四紋豆象是國際上公認的重要森林病害蟲,一旦傳入境內蔓延為害,將對海南省的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和旅游資源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 (海南 新華網)

  • [生態保育]內蒙古規模最大的保護野生動物展覽開幕。 (安徽 新華網)

  • [生活環境]廬山昨起成"無煙山" 2003年一律使用清潔能源。盧山正式開始實施“無煙山”工程,並逐步實現冬季取暖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進而提升環境品質。 (廬山 新華社)

  • [生活環境]再現古都歷史景觀 明城牆遺址公園開放。9月30日,北京市迄今規模最大的文物保護和環境整治工程───明城牆遺址公園主體工程正式竣工。 (北京 北京晚 報)

  • [生活環境]北京建成首座中水生態水景園。北京第一座以中水造景的生態水景園──南館公園9月28日開園。公園內興建了一座日處理污水1700噸的處理站,附近的生活污水經處理後,再用作園林澆灌、環衛降塵,每年可節水62萬噸。 (北京 人民網)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9-27 --﹥

  • [生活環境]考艾島溪流受污染 夏威夷社區團體擬提告訴

  • [生活環境]乙醇製造廠被控排放超量污染

  • [能源議題]能源開採恐對猶他州荒野造成傷害

  • [能源議題]改善能源效率可促使加州油價下降

  • [能源議題]美國與聯合國協力推動再生能源計畫

  • [能源議題]加州兩學校將裝設地熱交換系統

  • [環境政策]陸軍工兵部與自行車團體簽署自行車道夥伴關係

  • [全球變遷]都市的夏季溫度有上升趨勢

國際環境新聞掃瞄:2002-09-27 --﹥

  • [生態保育]西班牙: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海軍演習期間 鯨魚擱淺死亡

  • [生態保育]印尼:火災與伐木者威脅猩猩生存

  • [生態保育]莫三比克:莫三比克增設國家海洋公園 世界自然基金會頒獎表揚

  • [生活環境]歐洲:歐盟立法人員呼籲儘速立法規範化學品

  • [生物科技]澳洲:科學家發現賦予果蠅抗農藥能力的基因

  • [其他]加拿大:世貿組織軟質木材關稅仲裁結果出爐 美加同稱獲得勝利

[無車日]未來汽車? --﹥

作者:陳弼仁

無車日?

  當全世界都藉著「無車日」的活動來提醒大家,平常的交通,除了騎乘車輛外,還有許多其他不錯的選擇,或是騎騎腳踏車、走走路也不錯的同時;反過來,這代表我們的生活,似乎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汽車。

  事實上,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擁有一輛車,不論是用來代步、工作或是誇耀…其實已成為絕大多數人的期待之一。換句話說,如果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想擁有一部車,或是不斷的更換車子,那麼,照目前的狀況繼續發展下去,車子,只會越來越多!

  仔細想想,像我這種在接到銀行信用卡公司的電話訪問,在問完職業以及年收入之後,就被認為沒有什麼財力可以消費,直接告知訪談結束的人,竟然也曾經擁有兩部車。雖然,他們都是師長們捐送的老爺車,想到連我這樣子的人也都能輕易擁有汽車,不禁讓我對「無車日」的活動感到無奈。

超級汽車革命

  搭乘捷運時,忍不住將「綠色資本主義-創造經濟雙贏的策略」這本書,拿出來翻一翻,不小心便翻到書中談到「未來汽車」的那一章。嗯,沒想到,在我覺得無奈的時候,這個世界也在改變,也再次的對企業的力量感到驚訝與佩服。

  文章一開頭就提到,以美國為例,從車子開始生產至今約100年的時間,

  • 因為交通事故傷殘或死亡的人數超過2.5億,遠比任何一場戰爭還多;

  • 每個星期要壓死上百萬隻的野生動物、寵物;

  • 每年要為石油付出將近2兆台幣的代價;

  • 每年要產生大約300萬公噸無法回收或再利用的廢鐵或其他金屬;

  • 因為汽車的噪音或空氣污染所花費的醫藥費,遠超過販售汽車所帶來的利益。

  讀到這裡,眉頭不禁就皺起來,沒想到我也參加過這場汽車惡夢。看到這裡,不禁開始懷疑,如果,車子是那麼被需要的話,那麼在未來的100年,我們該怎麼辦?是的,一場未來的汽車革命正悄悄的開始,我們稱它為「超級汽車」的革命,也攸關著整個汽車產業間的未來。

  其實,整個汽車革命的想法,不過就是,製造超級省油、用料少成本低、環保可回收、更安全舒適的汽車。這樣子的想法,不過就是改良汽車的現況罷了,怎麼稱得上是一場革命呢?

綠色資本主義-創造經濟雙贏的策略

  好奇的讀完後,才驚覺,原來所謂的「革命」,其實就是「觀念上的革命」,打破我們習以為常,對汽車的觀念。例如省油的極限在那裡?如果把每公升汽油20公里的目標改成每公升80或100公里呢?不論怎麼提昇現在的汽車引擎都很難達成。但是,如果反過來把汽車的重量減輕一半,甚至是2/3就有可能了。厚重的鋼鐵外殼,如果用強化纖維,如碳纖、玻璃纖維,甚至能一體成型,就像現在製造遊艇一樣,既不減損汽車的安全性,又能有效的減少汽車的重量,而且製造流程將減少80%以上的零件或加工。

  透過流體力學的研究,減少汽車的風阻,將傳統的汽柴油引擎,改成電動馬達引擎,甚至搭配燃料電池,更能有效的使能源的使用效率達50%以上。其實,最令我感到勁爆的是,如果採用電動馬達,如果反向操作,還可以直接變成發電機來使用。當車子停在停車場的時候,只要把電線接進停車場的插座,每一部汽車都可變成小型的發電場,供應住家或辦公的能源。雖然,這樣子的想像力太卡通了些,但是,又何嘗不可能呢?

未來的汽車產業趨勢

  1997年,當日本豐田汽車推出第一輛同時可採用不同能源做為動力的汽車時,一下子就供不應求,並已準備進軍國市場。差不多同一時期,福特、通用、賓士…等各大汽車廠,都相繼投入數億美元的經費在新型汽車上面。

  由於超級汽車的製程,可能會越來越簡單到不再需要龐大的廠房或生產線。未來,極可能就像家用電腦那樣在家裡組裝,因此,科學家甚至戲稱,面對未來汽車市場的競爭,可能資訊公司的競爭力還比現有的汽車公司還要高。

超級汽車可解決交通問題?

  當然,除了減少汽車所耗用的能源及產生的污染,在有限的道路裡,面對越來越多的汽車,發展超級汽車並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有車不錯,有輛未來的超級汽車更好,但是,如果能夠沒有車就解決交通問題,會不會是釜底抽薪,更根本的解決之道?作者提出了「理想社區」,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你還想要進一步知道的話,不妨去書店翻翻這本書囉! (2002-09-26)

書名:綠色資本主義-創造經濟雙贏的策略
出版: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無車日]<你,還在開車嗎?>反社會 --﹥

作者:亞倫.聖鄧寧 (Alan Thein Durning,守望北美洲大西北環境生態組織執行長)

第四個錯誤:反社會

出處:【你,還在開車嗎?】,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都市的蔓延會侵蝕到文明社會。它加遽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的問題,瓦解社區守望相助的團結力。市郊的發展,使得擁有車輛成為生活的必需,使原來的低收入戶更變成了貧戶。它將客戶大量的從市內的小雜貨店搶走,造成零售食品漲價,再度加重貧窮戶的生活負擔。另外,也從市中心搶走各式各樣的工作機會、投資資本,以及稅收基礎。

  更因為這樣的轉移,流失大量的事業領袖、成功人士,留下的整個地區,既缺乏行為榜樣,本地商業、社區義工、業主、家長會的贊助人,甚至也喪失了對未來的希望。這些被棄置的社區,從此便受制於因貧窮而來的後遺症,包括依賴公共福利金、青少年懷孕、暴力犯罪,以及失學等。這些現象因而使得任何能夠負擔得起的人口加速外流,完成惡性循環的最後一環。

  承受這種社會不平現象的,還不只是窮人而已,還殃及任何不能開車的人,包括孩童、部分老人,及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住在這種郊區,對於老年人來說,就像是判了他們隔離和不能活動的徒刑一樣。根據美國退休人士協會剖析低人口密度的都市計劃:「雖然老年人開車的意願及能力逐日衰減,但他們被迫在採購日常用品或看醫生這樣基本的日常事務上,都必須極度的依賴汽車。」同樣的,住在廣闊市郊的孩童,因為交通情形與距離因素,無法走路或騎自行車到學校或朋友家,父母們便身不由己的成了司機。

  市郊的發展削弱了社區意識;而所謂社區意識就是不管個人背景有多大差異,全部都屬於社區一體的觀念。它限制了不同階級、年齡及種族之間的交流,依照人們的經濟地位,用地理位置將社區分隔開來,從公寓大廈、連幢房屋,以及獨門獨院的住宅屋從來不混在一起可以看出。這使得富人與貧窮市民永遠隔絕,而窮人也永遠孤立於富人的社會網絡之外。實質的分離,嚴重地破壞共屬一體的同胞感情。

  市郊的發展,即使對於相同階級的鄰居情誼也一樣有害。當每個人鎮日駕車進出,那麼與鄰居閒聊的機會必然減少。現在美國人花在汽車裡的時間每週是八小時。社區裡可供社區共享的空間也所剩無幾,可供行走漫步的公共領域,早就被汽車和為汽車設計的結構所吞沒。馬路、停車場、車庫,及其他汽車設施林林總總加起來,佔去了大西北城市都市空間的四分之一。

  都市市郊的景觀完全無法吸引人們駐足,以及可讓社區意識發展的公共領域。市郊的設計完全是為了高速的消費。一些流連於公共領域時所得到的美感,例如建築上的細節,造型的微妙巧思都無足輕重。唯一重要的是,如何能讓汽車的駕駛人,大老遠就認出商店的招牌,及時能轉入商店所在的巷道。這樣潛在的危機,便是讓業主遠在天邊的大型連鎖商店,取代當地有許多人脈的小型商業;而這種傾向,更加速了財富的集中,或者也可以說,財富的豪奪。

  郊區的發展對於社區認同亦是一大阻礙。社區的認同,通常要靠居民對其獨特的資產有共同的認知,例如歷史性的建築物或廣場。然而讓我們輕鬆便宜地就可以搬進座落於高速公路旁的草莓色辦公室園區卻是不太可能發生的。(2002-10-03)

[我們的島]那山那樹那人 --﹥

作者:曾思龍

  許瑞明離開待了17年的軍人行旅,回到故鄉台東種樹,他是那麼的喜愛海軍,卻為了想要多陪陪孩子,而選擇從海洋回到山區。

  在利嘉林道的半山腰,許瑞明一邊經營民宿,一邊推動當地環境保育的工作,生態導覽是農場主要的收入來源,雖然有很多初次投宿民眾,搞不清楚生態民宿是啥咪碗糕?也不解為何農場裡沒有圈養動物?也沒有果樹可採果?這樣算是農場嗎?

  不過,熟悉「生態旅遊」的人都知道,太平農場的經營方式,正是最符合生態旅遊的模式:「以對環境最友善的方式,去認識大自然。」

  所以,農場裡不圈養動物、不復育明星物種、不在山坡地種植果樹蔬菜,儘量以綠色科技,做好廚餘和污水的善後工作…。

  「生態旅遊」是一種低衝擊的遊憩方式,因為它的規模相對地較小,且活動受到一定的規範,參與者會被導向具環境意識、保育觀念的學習體驗。

  在這種嚴苛的標準下,所以農場主人的堅持,復原棲地而不復育物種;復育物種需要專業的生物科技知識,海軍出身的許瑞明沒學過,但是他卻明白,棲地復原後,適合的物種就會出現,農場裡的野生動物就是這麼來的,這裡頭沒什麼深奧的學問,不過必須多用點心和費些體力,跟老師學習!許瑞明口中的老師,指的是農場後方廣袤的森林。

  利嘉林道下方原本是一片牛樟林立的山區,後來在住民的開墾下,變成檳榔園和果園。許瑞明想在當地復育牛樟林,推動生態旅遊,也積極協助居民轉型。有人認為山坡的開墾行為,應該繼續保存,只要人潮引入,農產品就能找到出路;但是許瑞明卻持相反看法:「一旦有買農產品的需求存在,就會有人從事生產行為,那麼山坡地超限利用就會存在!」

  如何讓住民主動維護生態,又能蒙利,正考驗著許瑞明……。 (2002-10-03) 

[營隊]2002最新社區營造、生態保育分享-社區環境預警師培訓 --﹥

  時 間:10月18-25日(每週五) 上午9:00-下午5:30 
  地 點: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 (台南市東門路3段13號4樓)
  主 辦:台南市婦女兒童安全保護協會、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
  聯絡人: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 電話: 06-3351291

  古老的箴言:「爭著搶著不夠吃,省著讓著吃不完,出錢出力為世界,這個世界變堂。」

  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說:「人類只能在兩條路中選擇一條,接受滅種的命運,或學習天下一家的生存之道。」我們的政治界往往只能在大眾付過痛苦代價之後,才會採取因應的行動;所以人類唯一的希望是靠每一個人對防備危機的覺醒,進而激發人類採取共行動。

  人類對生態環境破壞,已經快要到不能容忍的臨界點,改變我們生存的態度已到非常迫切的時候。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後代子孫,我們必須開始行動,必須開始改變了!

  我們要找尋一群關懷我們社區生態環境的人,他們真的渴望為自己的能量找尋出口,也希望找尋一個機會可以與那些相信世界會更好的人相遇、相逢。能彼此鼓勵、打氣,在我們自己的社區、學校、公司或家庭進行正面的改革與行動…只為你我後代子孫明天會更好。

[研討會]台中海線永續發展策略聯盟工作坊 (II):關懷高美-生態、人文、產業 --﹥

  時 間:10月12日(六) 上午9:00-下午5:00
  地 點:台中縣台中區漁會高西分處漁民活動中心
      (清水鎮高美路75號、高美幼稚園旁邊)
  主 辦:台中縣海線社區公民大學、中央研究院動物所、
      中華民國永續生態協會、台中縣高美國小

  此次工作坊會議將焦點著重於,關懷清水鎮之高美社區與高美溼地的生態、人文與產業的保護、維持與轉型利用等,期望能使所有共同關心高美社區、高美溼地未來的各權益關係人,包含相關民間團體、政府單位、執法人員、私人企業以及最重要的當地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協商,運用社區總體營造方式來達成高美社區及高美溼地共同的永續發展。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那山那樹那人 --﹥

  播出時間:10月7日(一) 首播晚間10:00-11:00
       10月8日(二) 重播上午10:00-11:00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那山那樹那人】

  曾經,海洋是他最愛的舞台;但是,新舊世紀交接的那一刻,他卻決定離開海洋,離開服役十年的海軍,回到故鄉台東種樹,並且推動生態民宿的新概念。

人與自然 【廢家具的第二春】

  謝阿俊是老資格的木工師傅,50年來,屬不清有多少戶人家的家具,出自他熟練的雙手。如今,傳統手工家具的市場漸漸沒落,老師傅的角色也轉變了,從新家具的製造者,成為讓廢棄家具再生的催生者。半年來,許許多多的廢棄家具就在他的巧手下,找到了「第二春」。

  謝阿俊工作的地方,是台北市職訓中心的「木工場」,在這裡,每個禮拜有數十件的家具從清潔隊運來,等待修復。這是台北市環保局與勞工局正在推動的「廢家具再生計劃」,不但讓廢棄家具找到第二春,也讓中高齡失業的木工老師傅,找到了可以一展所長的空間。

看守台灣 【魚兒之死】

  你能想像一條溪流上全是死魚的情形嗎?這是七股溪有史以來發生最大的暴斃事件。聽漁民說這樣的情形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只是規模大小不同,他們強烈懷疑有人偷倒有毒的化學物質,導致魚兒死亡。

  七股溪的水順著飲水道,流進每一個漁塭,數十年來漁民就是取用這條七股溪的水從事養殖漁業。

  魚兒的死亡,到底是甚麼原因?對養殖漁業與七股溪的影響又有多大?我們將前往調查魚兒死亡原因。

[本會訊息]「動物園家族電子報」開放訂閱 --﹥

  在這地球上有動物相伴,人類才不孤單!

  想知道這一週動物世界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有些什麼有趣的發現嗎?

  還有,動物園裡有什麼好玩的活動與新鮮的消息;有那些書可以引領你進一步了解有趣的動物世界。

  動物園家族電子報讓你和動物世界保持密切連繫!

  如果你想掌握最新的動物世界相關訊息,那麼你便不能錯過「動物園家族電子報」,趕緊訂閱吧。

動物園家族電子報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