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境政策]國際領袖在印度召開會議 準備跨越京都議定書生效門檻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0-23 (ENS)- 儘管美國仍對京都議定書持反對立場,全球領袖仍齊聚在印度新德里展開氣候變遷因應方案的討論會議,準備跨越這道議定書的生效門檻。這項會議將從今天起持續到11月1日,而就在不久之前,俄羅斯與加拿大才分別表達支持京都議定書的聲明。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3-10.asp ◆[環境政策]澳洲要求將圓鱈魚列入「瀕危物種貿易國際公約」管制名單 --﹥ 記者 Mark Schulman 報導 澳洲,坎培拉,2002-10-23 (ENS)- 為有效杜絕非法漁船在南極海域盜捕巴塔哥尼亞圓鱈魚,澳洲政府正尋求將此種深海魚類列入國際法律的保護範圍之內。包括綠色和平組織、國際人道協會、世界自然基金會澳洲分會以及南極暨南半球海洋聯盟(ASOC)在內的環保組織,皆對澳洲此舉表示支持。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3-01.asp ◆[生態保育]美國創保育協議新例 揭示海洋環境保護的新出路 --﹥ 美國,紐約州,長島,2002-10-23 (ENS)- 美國一家牡蠣養殖公司已將該公司在大南灣(長島附近海灣)所擁有的11,500英畝海域產權捐贈予自然保育組織,這是有史以來同類型土地捐贈案例中面積最大的一次。這項非凡的協議可說是樹立了海洋保育作法的新典範,為美國沿海地區及世界其他海域的海洋棲地復育、水質改善、多種危急動植物種保護等工作,提示了一條可行的道路。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3-06.asp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3-09.asp 作者:蔡嘉揚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前 言 高美濕地從大學時期常常來這裡賞鳥做研究,當時還是個鮮有人知的賞鳥濕地景點,交通也十分不方便。近年來高美濕地隨著反海渡電廠的聲音,加上許多重要的野生動植物生態棲地受到影響,已經成為中部重要的生態資源。整個西海岸環境快速變遷讓海岸生態系受到嚴重的干擾,而喜歡去高美的原因就是大甲溪口的高美還能保有一個相對比較乾淨的視野,自然開闊不受太多人造建物的干擾。反觀大肚溪河口及附近海岸,已經多是高壓電塔和西濱快速道路、彰濱工業區等建物,對視覺景觀和生態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一、參與台中港北側漂淤沙整治暨生態保育研究計畫 過去一年半以來有幸參與「台中港北側漂淤沙整治暨生態保育研究計畫」,算是我對高美濕地生態系比較全面系統化的研究調查,當時參與計畫時,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台中港務局的長官們,一直不承認有高美濕地這個名詞,從他們的眼光來看,這是台中港北側的淤沙,還明白的告訴我們在報告中絕對不可以出現高美濕地這個名詞(原本出現的高美濕地全部要求改為台中港北側淤沙區),這樣的鄉愿心態著實令我們感到悲哀,也可見台中港務局長官們對於高美濕地的心態從不是個寶貝,而是個嚴重影響台中港航道的瘤!本來台中港就是硬生生地在沙地上挖出來的港口,人無力可以逆天,漂淤沙的問題本來就是台中港先天的缺陷,所以高美濕地問題的存在是必然的。要談整治其實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如何利用高美濕地的生態特色轉化成為對台中港有用的資源才是正確的方向。 當然港務局的主要業務範圍並不包括生態保育工作,所以當時港務局就想把北防風林以外的淤沙區(高美濕地)劃出台中港特定用區範圍,雖然好像是掩耳盜鈴,以為把燙手的山芋丟掉就好,但是高美濕地實際上還是存在於台中港區,並不會因為劃出台中港特定用區範圍,就不會影響到台中港的營運。其實這樣也好,劃出來以後交給可以經營管理的單位來處理,要比放在台中港務局下要好多了。只是台中港務局並不知道已經失去了一個寶物。 二、台中港北側漂淤沙區防風林和高美濕地重要的生態價值 不只我們參與這個計畫的調查,台中縣生態保育協會和相關的研究人員都長期在高美濕地進行生態的紀錄監測工作,累積相當多的生態資料。經過我們一年半來的研究調查,在台中港北側防風林和高美濕地蘊含著相當豐富的生態資源和特色,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北側的漂沙區居然是重要的水鳥繁殖地點。這裡有四種鳥類東方環頸行鳥、小雲雀、小燕鷗和燕行鳥在這裡繁殖,其中後兩者是保育類鳥類。原本看似貧瘠的沙丘地形,在冬天是被強烈東北季風吹起的飛沙淤積出來的沙丘,在夏天沒有東北季風,沙丘穩定下來的時候卻成為這些水鳥最好的繁殖地點。沙丘環境的生態因子其實很惡劣,例如高溫、乾燥。但惡劣中的環境卻也有正面的價值,比方說夏季的沙溫很高,正好阻絕捕食者(野狗、蛇類等)捕食在沙丘上築巢的小燕鷗和燕行鳥,而燕行鳥解決沙溫過高的策略就是將腹部沾水覆蓋在蛋上降低蛋的溫度。另一個在沙丘上築巢的好處是,沙的粒徑大孔隙也大,夏天繁殖期多半有梅雨颱風等豪大雨出現,大雨時雨水很快地滲漏出去,使得巢蛋不會被豪大雨淹沒。 然而就只有這兩個因素就能吸引這些水鳥來繁殖嗎?那是不是所有的海岸沙丘地形都適合這些鳥類繁殖呢?當然不是,如果只有單一的沙丘環境,很難吸引這些鳥類在這裡繁殖的,如同中藥藥理所謂的「孤味不能成方」,單一的沙丘環境是沒有辦法成為好的繁殖地,需要周遭環境的配合。在台中港北側漂沙區沙丘的東側,緊鄰一處沒有被填滿而形成的大水池,這個水池提供了小燕鷗可以捕食魚類的覓食場所。沙丘的北側有一處因海堤造成漂沙無法淤積的草生地,提供這些水鳥可以停棲休息的地方。在沙丘的南側則是一處防風林,原本是海渡電廠的預定地,這裡則提供了燕行鳥捕食昆蟲的最佳場所。堤防外的高美濕地,更是提供東方環頸行鳥和其他水鳥豐富的食物來源。因此台中港北側漂沙區之所以會成為小燕鷗和燕行鳥等鳥類的繁殖地點,正是有這樣天時地利的條件,鳥類不但可以克服沙丘地形的缺點成為繁殖上的優點,更利用周圍的棲地所提供的覓食和停棲的功能,彼此環環相依的結果。這樣的繁殖策略選擇是生物和環境之間適應的最佳案例。 三、環境的改善 透過這一系列的生態資源調查研究,我們所看到大甲溪口南岸生態系不僅僅只有高美濕地而已,還有相當多樣化環境所形成生態的特殊性。因此善用台中港北側防風林區和高美濕地的生態資源,不但是很好的環境教育場所,再配合高美地區的人文景觀特色,更是發展生態旅遊的最佳賣點。 本來如果台中港務局還要高美濕地的話,我們的規劃是希望台中港可以負起生態保育的責任,將高美濕地和北側漂沙區劃設為港區的生態保護區。這樣不但不會影響到台中港的營運業務,更可以善用生態資源的特殊性,宣告台中港對於生態保育重視和保育的決心,必能夠提高台中港的綠色企業形象和國際商港的地位,相信更能對台中港的營運有實際的幫助。而今港務局已經將高美濕地劃出台中港特定用區範圍後,相信接手的主管機關更要好好的把握這個機會,提出對保護高美濕地最佳的對策,也是本次座談會的最終目的。 四、結語 生態保育本來就沒有地域性的限制,設定保護高美濕地的經營管理目標和策略不能忘記台中港區內的防風林帶和池沼淡水環境,因為這些都是維持大甲溪口南岸生態系穩定、多樣化的重要基礎。 從人的角度而言,如何轉換生態資源成為可以讓當地居民直接獲益的經濟價值,目前台灣已經有幾個成功可以仿效的案例,例如嘉義山美村的達娜伊谷,雖然這是個非常商業化也不符合生態保育理念的錯誤示範,但的確是一個相當成功的行銷案例。而南投的桃米里生態村和彰化福寶農業生態園區的經營管理模式,是比較正確的作法,都應該可以讓高美地區民眾實地參觀,瞭解社區營造如何和生態保育結合在一起,高美的確具有生態村的實力和基礎。 稿源:2002.10.12台中海線永續發展策略聯盟工作坊(II)〔關懷高美-生態、人文、產業〕座談4:高美環境的改善 作者:吳迪偉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最近在環境保育的領域裡發生了一件相當勁爆的事情,因為對合歡山景觀工程持不同的看法,行政院游院長下令撤辦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其實這件事情純屬行政權力的運用,執政當局本即應有一定的權力施政,以能在權責兩明的道理上實行責任政治。然而,由於牽扯到的是認知及價值觀的判定與行政程序的情理性,對爾後相關事務的推行,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首先我們將場景拉回到事件發生的現場,一起回顧一下事情的始末:該案肇始於某無線電視台記者隨某位學者與其學生到合歡山踏青兼論生態旅遊的課題,事後即以生態景觀的觀點做成專題報導,有民眾觀看之後義憤填膺投書行政院長信箱,政院高層奉命現場查勘「經查屬實」,又不能滿意管理處提出的解釋,有鑑於千萬年景觀不能如此隨意破壞,遂有議處之議。 行政院在處理這件事情,已史無前例派出數位閣員級官員至現場會勘,又有讓該管單位提出說明的機會,過程不能說是沒有面面俱到。此案傳開之後會引起熱烈的討論,其爭議點在於:
由後續幾天的媒體追蹤報導中得知,政院高層表示國家公園職掌國家重要景觀的維護,其管理作為宜少做少錯,此舉乃殺一儆百。這工程多保育少原即是國家公園長期以來為各界所詬病之處,行政最高當局能注意到此事,而痛下決心來做檢討,原本即是好事一樁。但如果就媒體所報導行政院高層有樹立相關政策權威的意圖,由於立威的方式有些遺憾,這國家公園經營管理典範檢討的美意倒被可能引發的知識霸權與向上看齊的副作用所掩蓋。結果,爾後當政院高層想要聽取真正基層意見的機會怕是不多了,這在目前正方興未艾的許多體制改革議題上,或者不是相當正面的現象。 再者,許多人都將此案與馬槽溫泉旅館業者的擴建案相比擬,由於該案與前任營建署署長的請辭有某些連動關係存在,不僅是基層官員,包括學界、業界都十分好奇究竟行政院高層的景觀標準,對國家公園的管理準則是什麼?這是不是代表著人與自然切離的保育思維的再抬頭?還是政府高層內部不同見解折衝的表象? 無論如何,行政院高層立威的目的已經達成,我們關心的是對現在與後續相關政策的影響。例如:頗受爭議的馬告國家公園芻議,政府提出的是與在地原住民共管的構想,那所謂的共管是不是會淪為少數菁英所認知的共管,而不是相關利益關係者可以討論與共同建構的機制?另外,馬告國家公園芻議中意欲藉國家公園機制提供予在地部落的經濟誘因,是不是也會因為景觀與生態保育的優先而受到相當的壓縮?強調雙向溝通與夥伴參與的所謂新國家公園運動是否能予落實,或可否舖建夠彈性、可行性高的體制設計,有待觀察。 反過來說,行政高層若利用此案的效應排除官僚體系的反彈,逕行進行典範的改革,倒也是個契機。問題是官僚體系的專業與角色誰來定位?誰來發聲?更重要的一件事是依照行政院的計畫,行政院組織法的調整是箭在弦上之舉,然而行政院在進行這些關鍵的部會裁併與權屬重組的工作時,能否廣邀各界參加,是否重視多元的意見,或者凡事但求一元化,事事揣摩迎合長官心意,對我國未來自然資源管理的體制而言,都有著無以言語的深遠影響。或者,這件事情最直接的訊息是,行政院決策高層對自己價值判斷的自信與堅持。弔詭的是,行政院高層的想法是不是最恰當的?是否能成就最大的全民利益呢? ●[讀者投書]讓人民作主-核四公投,千里苦行 第六週第二日的行動宣言 --﹥ 作者:核四公投促進會 今日,10月27日,禮拜日,是咱核四公投,千里苦行,第六禮拜第二日的行動。 今日,10月27日,禮拜日,是咱核四公投,千里苦行,咱今日就要完成六個禮拜,總共12次的苦行。 咱核四公投千里苦行,每一次的參與志工,平均超過60人次。總累積出來的里程數,於昨日第11次行動完成後,就已經破一萬公里。總共11次的行動,統計出來是10,158公里,平均每次增加923公里。 咱核四公投,千里苦行,咱今日就要完成12次的行動。 咱核四公投的志工,要繼續展示咱的意志和咱的堅持。 雖然咱有堅定的反核主張,但是咱尊重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雖然咱的內心想要大聲喊出咱的共同主張,但是咱不願意吵鬧著別人的安寧。 雖然每一次咱都是輕輕踩著大地,但是咱的心聲是溫柔的震撼! 我們輕輕踩著大地,因為大地是孕育我們大家生命的母親! 我們輕輕踩著大地,因為我們不想要加重大地承載我們的負荷! 我們輕輕踩著大地,因為我們只是大地的過客,我們兩手空空的來,將也會兩手空空的走! 我們輕輕踩著大地,因為我們尊重其他人的生活權利! 我們輕輕踩著大地,因為我們不想要傷害大地上的生命! 風風雨雨,總是會過去。自我的要求,公民意識的提昇,是我們核四公投,千里苦行的基本精神與目標。 無論外面的風雨如何,咱內心的意志和堅持,永遠是開創光明的力量。 咱共同用腳來寫歷史,咱輕輕踩著大地! 祝福大家,平安快樂! 10/27/2002 (週日) ●[演講]台灣氣候特徵與災害 (二) --﹥ 時 間:11月2日(六) 晚上7:00-9:00 協會所舉辦之大自然學苑──自然與生活科技系列課程於10月26日起,邀請到知名主播任立渝先生,為您揭開第三單元的序幕,主題為氣象與生活-台灣氣候特徵與災害,讓您更了解大自然中包羅萬象的氣候變化,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機會難得,名額有限,請千萬不要錯過! ●[遊行]核四公投,千里苦行 (台北關渡石牌天母) --﹥ 時 間:11月3日(日) 下午1:00-4:30 核四公投促進會公開宣佈,核四公投運動決定於2002年9月21日,往後每週六、日,為期一年,50星期的千里苦行的行動。期待透過再一次的千里苦行,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人民做主的基本權利。同時,我們要求政府早日舉辦核四公投,最遲於2004年總統選舉時同步舉辦。 詳情請參閱 http://green.csie.ntu.edu.tw/humeco/1Act/2002Nov02.html#20021103a ★[本會訊息]來釣魚喔!網路釣魚活動只到11/3耶! --﹥ 時 間:10月22日-11月3日 協會基於推動環境保育與資源永續利用的立場,協助台灣大學動物學系進行「推動南勢溪淡水魚永續利用問卷」,藉由問卷調查,彙整眾人對推動魚類永續利用的意見,作為政府規劃永續性休閒釣遊事業的基礎。因此,協會誠摯地邀請您填寫「推動南勢溪淡水魚永續利用問卷」,只要您跑得快手腳長,就能釣到魚喔! 網路釣魚活動得獎名單將於11月6日公布,我們也歡迎您隨時來信至 service@e-info.org.tw 提供對電子報的心得及建議,您寶貴的意見,是鞭策我們進步的重要動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