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之旅]牧場、戰場和旅遊地的歷史對話-擎天崗、石梯嶺、頂山步道之旅 (三) --﹥
作者:陳世一
◎戰場的胎記
漫步走到山頂,一個碉堡矗立在眼前,使溫暖青翠的草原上平添了幾許肅殺的氣氛,好像和整個牧場的感覺不太搭調。
我們邊走邊看著屹立在山嶺上的碉堡,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女兒同時回想到在擎天崗入口處的那些房子,看起來有些古怪,不太像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蓋的房子。
其實,那建築的形式一眼就可被認出是過去的軍營。
一幕幕的戰爭往事所構築出的台灣歷史映像,不停在腦中翻騰,到底,我們都是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呢?
本文轉載自「陽明山之旅」,陳世一著,晨星出版社。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yang/2002/ya02110101.htm
◆[生態保育]北歐鱈魚數量預估將大幅下滑 --﹥
丹麥,哥本哈根,2002-10-28
(ENS)-
原本產量豐盛的鱈魚,曾經是斯堪地納維亞人的主食,但如今他們必須改吃別的食物了;而喜愛炸魚和薯條的人們,往後也吃不到炸鱈魚這道菜了。「國際海洋調查委員會」警告,從挪威西部外海到蘇格蘭大西洋岸的這片海域,鱈魚族群已耗竭殆盡,情況嚴重到「該區所有以鱈魚為標的的漁業都要關門」的地步。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8-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02801
◆[生態保育]協助推動墨西哥保育工作
國際資金援助功不可沒 --﹥
記者
Susana Guzman 報導
墨西哥,墨西哥城,2002-10-28 (ENS)-
目前墨西哥境內的自然保育經費,有將近40%是來自於國際基金的支援,僅用於人員訓練、執法稽查與教育宣導的支援經費就有數百萬美元。目前墨西哥一些原本還在「紙上規劃階段」的保留區得以順利實現,即是得利於國際基金的援助。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8-07.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02802
◆[生態保育]美國奧勒岡州的水壩拆除後
將於原址劃設野生物保護區 --﹥
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2002-10-28
(ENS)-
美國奧勒岡州沙河上的兩座水力發電水壩即將拆除,使得太平洋鮭魚和硬頭鱒得以通行無阻,順利迴游至胡德山西南山簏一帶。依照波特蘭奇異公司、州長基斯哈柏(John
Kitzhaber)與其他21個組織代表們所達成的協議,水壩拆除後,沙河盆地將可增加5,000英畝的野生物保護區與公共遊憩區。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8-06.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02803
◆[生活環境]炭疽菌偵測器問世
公共空間安全有保障 --﹥
美國,加州,巴莎迪納,2002-10-28
(ENS)-
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的研究員展示一款新開發的警報偵測器樣品,這個系統的作用與煙霧偵測器類似,可自動掃描空氣中是否存在炭疽菌等細菌孢子,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可針對公共場所或商業大樓空間進行持續性的監測。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8-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028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11-01 --﹥
-
[生活環境]台灣焚化爐密度冠全球。我國目前的垃圾處理方式以焚化為主。根據環保署推動的垃圾焚化廠興建計劃,台灣將興建32座大型垃圾焚化廠,我國的焚化爐密度高達世界第一。焚化不是處理垃圾的唯一方法,更不應當作是處理垃圾的主要方法。先進國家的垃圾政策以分類回收等為優先,而掩埋、焚化為後,我國卻反其道而行,致使全國資源回收率不及2成,「一縣市一焚化爐」這樣的環保政策,實有必要三思。
(台北 台灣日報)
-
[生活環境]回收廚餘
塔樓村明天啟動。以前家家戶戶任意丟棄的廚餘,屏東縣里港鄉塔樓村11月1日起有正式回收的管道,鄉公所在村內設置20處回收點,回收車每天下午5時回收再交養豬場處理,一旦擴及全鄉,將為鄉公所節省每月約5萬元的垃圾處理費。
(屏東里港 聯合新聞網)
-
[生活環境]台北縣機車定檢率不及5成
環保局加強宣導。 (北縣 中央社)
-
[生態保育]電線桿化身人工漁礁
車城海底漁場再現。台電公司和漁業署從86年開始合作,利用廢棄水泥電桿做成人工漁礁投入海底,這次選在海口海域施放約2百座的人工漁礁,30日上午在屏東縣車城鄉的海口投入海底,希望能夠營造出豐富的海底漁場。漁業署人員表示,未來還有一波軍艦礁的投放計畫,可同時減輕陸上廢棄物的堆積與增進海洋資源的復育。
(屏東縣 東森新聞)
-
[生態保育]苗栗放生2萬尾銀紋笛鯛魚苗。台灣省漁業署30日上午在苗栗通霄西濱海域,放流2萬3千多尾的銀紋笛鯛魚苗,希望能夠平衡海中生態,增加海中資源,更主要是藉由放流活動,將保育的觀念往下紮根。
(苗栗 東森新聞)
-
[環境政策]高市環保局11月起攔檢稽查廢棄物清運車輛。高雄市政府環保局鑑於清運業者非法濫倒廢棄物嚴重污染環境,自11月起將配合警力,不定點在市區攔檢稽查廢棄物清運車輛,一經查獲沒有攜帶完整證明文件者,將處以新台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必要時還可扣車。
(高雄 中央社)
-
[土地及水文]蘇煥智支持限水政策
惟南科供水穩定為優先考量。南部傳出缺水危機,南區水資局立即作出限水措施,台南縣長蘇煥智表示支持,但強調南科園區的供水穩定性必須是優先考量。他同時籲請政府多宣導節省用水。
(台南 台灣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柯若竹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11-0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1-01 --﹥
-
[生態保育]新疆牧民為保護野生動物放棄祖居故土。阿爾金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內的新疆若羌縣祁曼塔格鄉的牧民正有計劃地搬離這一地區,為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讓出更多的草場並減少人類活動對野生動物的干擾。目前已有30多戶搬離,在3年內,除留下4到5戶居民留守外,全鄉116戶居民的絕大部分將永遠地離開保護區。
(烏魯木齊 新華社)
-
[生態保育]中國計劃利用衛星追蹤藏羚羊生活。藏羚羊在交配期和繁殖期聲勢浩大的種群遷徙和遷徙路線至今仍然是謎。「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保護區計劃」與FFI(國際動植物研究會)合作,利用衛星追蹤藏羚羊,以便準確瞭解藏羚羊的遷徙規律,以沿途加強保護、防止盜獵。
(烏魯木齊 新華社)
-
[能源議題]上海節能工作成效顯著
10年省出一個中型煤礦。上海市經委提供的資料顯示,在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的同時,能源消費增長速度僅5%左右。1991至2001年全市累計節能3仟多萬噸標準煤,相當於少開採一個中型煤礦。
(上海 中國環境報)
-
[生活環境]剎車噪聲將列入年檢
新式制動器來解決。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與武漢元豐汽車零部件公司聯合開發的氣壓盤式制動器取得突破性進展,意味著城市公車在剎車時產生的噪聲污染將得到有效解決。
(武漢 新華社)
-
[環境政策]大閘蟹進京要體檢
明年起北京將正式實施水產品准入制度。北京市將啟動水產品的檢驗檢疫工作,今後蝦蟹等水產品在上市前必須取得主管部門發放的合格證。日前在廣東傳出的「餵藥」螃蟹將不會在北京出現。
(北京 和訊網)
-
[環境政策]廣西柳州市將投資29億元清潔能源
嚴格控制大氣污染。 (南寧 中新社)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11-01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0-28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8-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10-28
▲[我們的島]自行車難行 --﹥
作者:林佳穎
今年9月22日,台北市首先響應世界無車日的活動,讓自行車愛好者難得實現了半天的美夢,暢行無阻的還包括直排輪以及慢跑運動者。沒有汽機車的安全威脅和廢棄污染,小孩的笑聲在行道樹下此起彼落。
對環境負責任的"新雙B時代"已經來臨,搭乘巴士(Bus)和騎自行車(Bicycle)是讓都市環境和諧潔淨的一個願景。對於一個都市的永續發展來說,無污染的綠色交通工具的配套設計是絕對必要的。一個對腳踏車友善的城市,對環境友善,對人友善的城市,隨時可以開始打造。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2/ou02110101.htm
●[活動]三義丫箱寶-木鴨水鳥特展 --﹥
時 間:11月1日-12月29日
地 點:關渡自然公園 自然中心1樓大廳
交 通:捷運淡水線,關渡站步行約10分鐘
主 辦:關渡自然公園
協 辦:木鴨工廠、財團法人觀樹教育基金會
觀樹教育基金會與關渡自然公園此次合作,藉著「三義丫箱寶-木鴨水鳥特展」,讓大家發現台灣這塊土地上豐富的文化寶藏與水鳥天堂,也希望能盡自己微薄的力量與木鴨工廠貢獻一分心力在自然教育之上,歡迎大家在欣賞完關渡的野鳥之美後,也一起拿起彩筆,用現場所提供的木刻初胚「一起來畫丫!」,把今天印象最深刻的關渡畫出來!
●[徵求]河堤心花漾系列活動-河堤生活相片故事比賽 --﹥
時 間:10月29日-11月10日
題材地:高屏溪、東港溪、林邊溪、四重溪
主 辦:經濟部水利署第七河川局
協 辦: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聯 絡:黃蘭卿 電話: 08-7888438
E-mail: actkr@ms8.hient.net
綠美化的彩色堤防
全家培養親密感情的好所在
拿起相機、拍個畫面
挑張相片、寫段心情故事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2754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自行車行不行 --﹥
播出時間:11月4日(一) 晚上10:00-11:00 首播
11月5日(二) 早上10:00-11:00 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台
【我們的島】自行車行不行
今年9月22日,台北市首先響應世界無車日的活動,讓自行車愛好者難得實現了半天的美夢,暢行無阻的還包括直排輪以及慢跑運動者。沒有汽機車的安全威脅和廢棄污染,小孩的笑聲在行道樹下此起彼落。
【人與自然】海洋森林
每年從冬末到春初,是海藻生長最茂密的季節,在海洋中海藻就像是一座森林,它不但是氧氣的主要製造者,也是海洋生物的家。一位年輕的女博士,在她眼中海藻就像是迷人的花朵,研究海藻是一種嗜好也是一種習慣,如今十年過去了,海洋森林改變了,但她對於這片森林的熱情卻沒有變...
【看守台灣】未知的未來
柴頭港溪是鹽水溪的支流,在台南市與台南縣永康市中蜿蜒而過,在如此人口稠密,開發程度高的地方,令人驚艷的有這麼一條充滿野趣的小溪流,兩岸茂密的植被,提供生物多樣的棲息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