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哨兵 上山的路,過了米粉寮大排水溝,從石瀨頭開始,經外丹功場及烤肉區前的馬路,翻過往柯蔡宗祠錢的一個小坡,就算正式進入山區的海風農路了。農路旁由南投林區管理處來種植的台灣欒樹區,正進行除草的管理作業。自來水公司今年在路旁挖了兩口深水井,最近要進行埋水管的作業;再往前,那個每遇豪雨就被土石打斷的路段旁,以「箱籠」的做法築起了一道導水的石堤,為了加強清水山區與市區的連結,山上的大小築路工程幾乎就沒有斷過!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sunday/nature/2002/na02120801.htm
作者:蔡英君
本文摘錄【老樹巡禮-台北縣珍貴樹木】
http://www.csnp.org.tw/ 作者:賈福相 女兒們兩歲到五歲的時候,我在英國的新堡大學教書。我們的居所是四層樓的一座公寓。到了深冬,風從北海吹來,帶著冰,帶著雪,薄薄的窗門擋不住,整個的樓房都搖動著,在這種風雪之夜,我每每與女兒們關掉房中所有的燈,再燃著燒煤氣的火爐,於是我們就躺在地毯上,講鬼故事,直到深夜。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chia/2002/ch02120801.htm 生物課時,老師正口沫橫飛的在台上描述非洲野豬的長相,但是台下的學生卻都搖頭晃腦的打瞌睡。 此時,老師熊熊怒氣上升,對著全班同學,喝道:「你們要看我呀!不看我,你們怎麼知道非洲野豬長得什麼樣子!」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