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之旅]蓬萊米原鄉的巡禮─竹子湖之旅
(三) --﹥
作者:陳世一
◎台灣最早的賞櫻聖地
竹子湖曾經是台灣最早種植櫻花的地方,約在1900年左右就開始有少量緋寒櫻和吉野櫻的種植,而後又陸續有種植,使竹子湖成為日治時期最著名的賞櫻聖地,但由於竹子湖的雨量過高,也曾發生過栽植日本櫻花全部失敗的記錄,日治後期,陽明山中山樓及公車總站附近的櫻花也漸漸興起,和竹子湖共同成為台北附近的賞櫻勝地。
本文轉載自「陽明山之旅」,陳世一著,晨星出版社。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yang/2002/ya02122001.htm
◆[台灣新聞-生態保育]坪頂古圳步道整建工程 破壞當地生態與歷史記憶 --﹥
本報訊
台北市士林區平等里境內具有百年歷史的坪頂古圳,在社區居民與七星農田水利會的共同維護下,大多仍保持原有古樸自然的風貌。當地有著清澈冰涼的溪水,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大冠鷲、台灣藍鵲、甚至珍稀鳥類黑冠麻鷺,更可見台灣的原生植物及保育蛙類如褐樹蛙等動物,及螢火蟲、獨角仙等昆蟲。這條古圳也成為平等里居民最重要的一個日常休閒的最佳去處,也在假日吸引許多遊客留連忘返。
但在今年11月,台北市政府建設局為了配合生態旅遊的推廣,認為古圳沿線步道的石階長有青苔,擔心遊客走在步道上會有滑倒的危險,因此進行步道石階的汰換工程,計劃將原本的石階全部換成新的花崗岩。當地的居民以及眾多遊客,在沒有被告知的情況下,發現原本的步道石階被挖走,並換上新的花崗岩,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議。
在本報記者實際走訪之後,確實發現步道上原有的大屯火山系安山岩石階被硬生生挖起,將換上不屬於陽明山地區特色的花崗岩。同時,在施工中已破壞了當地生態,例如,用剩的水泥隨意傾倒在步道林邊等。
坪頂古圳步道不僅是台北的一條自然步道,也代表著先民來到台北盆地山區,篳路藍縷,在此落地生根的故事。在年輕一代尋找台北記憶與拼貼先民生活圖像的歷程中,坪頂古圳與步道的古樸原貌應是不能缺少的一角。在被以外來的石頭取代原本古樸的石頭,猶如外來種的入侵一般,令人感到憂心。記載著台北歷史與生態的坪頂古圳,恐將成為歷史中的歷史。
◆[環境政策]降低家畜飼養場污染排放
美國環保署公布新法規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2-16
(ENS)-
為了降低美國最大家畜飼養業所造成的廢水污染,聯邦政府今天公布了一套新的管制規定;對此,但保育團體表示,新規定對於污染逕流的改善效果實屬有限。就在新法公布之前,一份在上週發表的研究報告即已指出,聯邦政府有必要加強管制家畜飼養場的污染排放。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6-06.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21601
◆[環境政策]對抗蟲害
紐西蘭公布生物安全計畫草案 --﹥
紐西蘭,威靈頓,2002-12-16
(ENS)-
為保護生態環境免受蟲害與疾病臧害,紐西蘭政府終於跨出關鍵性的一步,在今天公布了「生物安全戰略」計畫草案,紐西蘭最大的全國性保育組織對此表示歡迎。然而,即使紐西蘭擁有自成一格的獨立環境,藉由遷徙與貿易途徑所帶來的威脅仍與日俱增;批評者認為,這項新計畫仍不足以保障國內的生物安全。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6-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21602
◆[生活環境]深紅色礦場廢水流入海中
希臘原始海灣變色 --﹥
希臘,艾瑞索斯,2002-12-16
(ENS)- 位於希臘西北方艾瑞索斯灣附近、一座由加拿大多倫多TVX
Gold礦業公司附屬公司所經營的鉛鋅礦場,目前正不斷溢出深紅色的礦場污染廢水,海灣為之色變,超過半英里以上的海域被污染。艾瑞索斯灣以擁有大片沙灘、潔淨的水質、以及豐富的漁場而聞名。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6-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21603
◆[生物科技]基因改造食品爭議衝擊拉丁美洲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2-16
(ENS)-
在一場以拉丁美洲與生物科技為主題的論壇中,與會者對於中南美洲未來的基改作物前景,仍未能達成共識。但即使如此,這場論壇也清楚地呈現出歐盟與美國在生技農業議題上,確實的爭論點所在。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6-10.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216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12-20 --﹥
-
[生物科技]台灣參與
水稻基因解碼告成。由十國共同合作的國際水稻基因體定序計畫(IRGSP),18宣布順利完成水稻12條染色體中4億3千萬對鹼基定序和解讀。台灣研究團隊獨立完成第5對染色體。未來將可有效提高稻米抗病,抗蟲等基因功能,並加速台灣育種研究工作。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北市內溝掩埋場
規模縮為1/3。經過1年史無前例的預審加上北市垃圾量大幅減少,爭議達十年的台北市第三垃圾衛生掩埋場,28日靠縮小規模在環評委員會議中順利進入第二期環評。
(台北 民生報)
-
[生活環境]中美榮開採土石
華龍村民抗爭。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許多村民18日聚集中美榮工程有限公司在芎林鄉鹿寮坑的工地前佔據挖土機、拉白布條和高喊抗議口號,要求縣政府撤銷公司的開發許可。
(新竹芎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反對設土方銀行
神岡人抗爭。台中縣籌設首座回收土石資源的「土方銀行」,18日在神岡鄉舉行說明會,遭到鄉民強烈反彈。
(台中神岡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郝龍斌:屏東赤山嚴汞污泥原則在國內處理。
(高雄 中央社)
-
[土地及水文]社子島都計變更案
內政部通過。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18日宣布,內政部都委會委員會已於修正通過「台北市社子島都市計畫變更案」,惟防洪方面仍需俟經濟部水利署同意後,始得公告實施。
(台北 中國時報)
-
[土地及水文]南縣將請農委會補助開鑿水井費用。白河水庫將於1月停止供水以解決淤積,嚴重影響即將播種的白河蓮花產業。立委陳唐山及白河鎮長張世賢18日邀集水利署、農委會及嘉南農田水利會舉辦「水庫停水,蓮農何去何從公聽會」,2百多名蓮農參加。
(台南白河 新生報)
-
[環境政策]林地不放領
竹山林農怒吼。國有土地放領作業拖延多年之後,中央突然政策決定不放領林地,引起南投縣竹山鎮3家林業合作社社員的不滿並向縣長林宗男陳情。縣府地政局長白文貴指出,中央排除全縣6千多筆林地放領是因學者於桃芝風災後探勘所建議。
(南投竹山 聯合報)
-
[能源議題]元智開發氫電池
測試成功。元智大學燃料電池中心2年來投入燃料氫電池研發,在薄膜的關鍵零件獲得突破,最近在實驗室測試成功,未來透過技術轉移產業界量產,將可建立我國燃料電池產業。
(桃園中壢 聯合報)
-
[能源議題]菊花電照改良
全台可省3000萬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18日舉辦「菊花電照省電技術」觀摩說明會,共介紹4個省電方法,包括間歇電照、省電燈泡、電燈架設法改進及農業動力用電電價優惠。
(彰化大村 聯合報)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12-20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2-20 --﹥
-
[生活環境]170噸危險廢物被妥善處理
瀋冶終結污染。已破產2年的瀋陽冶煉廠無力解決遺留在廠內的170噸工業廢物,其主要成分是可隨空氣漂浮的釩觸媒。前不久,瀋陽市政府在辦理建議提案現場會上決定儘快安全處理,於是這些危險廢物已被送到瀋陽郊外的危險廢物處置場,並安全填埋。
(瀋陽 中國水利報)
-
[生活環境]「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將於明年3月起實施。此標準是在國外相關標準的基礎上制定的,首次引入室內空氣質量的概念。標準中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指標更寬,規定不僅包括化學性污染,還有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
(北京 北京晨報)
-
[生活環境]年產醫療廢棄物達2.16萬噸
北京將建焚燒爐。 (北京 北京青年報)
-
[能源議題]中國用先進技術生核核燃料
安全穩定經濟環保。中國首先採用先進技術生核核燃料的405技改工程17日通過中國國家驗收。這標誌著中國核燃料生產在關鍵環節上實現了生產能力的跨越和技術水平的提升,可進一步推進核電事業的發展。
(北京 中新網)
-
[土地及水文]黃河三角洲建起大型平原水庫。緊靠黃河南岸,正在建設的勝利水庫不久將正式蓄水,可蓄水2500萬立方米。未來可解決黃河三角洲部分城區、油田與農田用水之需。該水庫使用垂直和水平鋪塑技術,將水庫建成一個不滲漏的盆體以避免滲漏。
(山東 光明日報)
-
[土地及水文]納濾膜技術讓污水再利用
處理污水洗澡洗衣。(編按:納濾膜技術是種自來水深度凈化方法。納濾膜主要是去除直徑為1個奈米左右的溶質粒子,其孔徑正好可以把自來水內對人體有害物質過濾掉。)
(黑龍江 生活報)
-
[生態保育]洋花草和本土物種搶地盤
生物多樣性需保護。針對城市建設過程中大量引進國外的草種、樹種和花卉,不重視本土化、鄉土化的物種保護,建設部頒佈「關於加強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通知」,對落實城市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提出了許多指標。
(北京 北京青年報)
-
[生態保育]海南發現「海底草原」。近日海南海洋生態調查組在該省東部沿海一帶發現大面積海草場,種類主要有喜鹽藻、海菖蒲、泰萊草、二藥藻4種。而在海南島的西海岸則極少有分佈。東海岸為何分佈著大面積海草有待進一步研究。
(重慶 新華網)
-
[生態保育]絕跡野獾群再現榆樹鄉。今年入冬以來,吉林省撫松縣榆樹鄉多次發現野獾群活動。在榆樹鄉一帶,野獾群絕跡已經將近20年了。
(吉林 新華網)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12-20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2-16 --﹥
-
[環境政策]環保署核准俄亥俄州氮氧化物排放管制規定
-
[環境政策]陸軍工兵部撤銷原本核定的阿肯薩斯州水庫興建計畫
-
[生活環境]違法排放廢水造成魚群死亡
一核電廠遭判罰鍰
-
[生活環境]下水污泥清運公司污染社區環境
佛羅里達州居民告上法院
-
[生活環境]多家自然取向雜誌出版商面臨同業施壓
促其改用再生紙
-
[生態保育]為瀕危隼類aplomado
falcon催生棲地保護區 保育團體擬提起訴訟
-
[生物科技]華盛頓州立法全面禁止基因改造鮭魚
-
[生物科技]兩家生技公司違法遭判罰鍰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6-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12-16
■[環境關懷事件]山不轉,心念可轉:桃源谷步道施工問題踏察報告
(上) --﹥
作者:林宗弘
我發誓,從來沒有在一天之內走過如此多的石階。
這次的踏察行動,起因於山友徐銘謙的督促,要我針對步道與生態旅遊政策提出質疑,其中又以桃源谷最具有代表性,因此,我在十一月底寫了「登山步道生態浩劫」一文,批評桃源谷的施工破壞,沒想到引起熱烈的迴響。隔天經建會張景森副主委立即下令調查此事,而由一位林先生與我聯繫,希望取得相關資料。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against/2002/ag02122001.htm
▲[我們的島]核苦!何苦! --﹥
作者:曾思龍 (公共電視記者)
不論你擁核!還是反核!不論你住在蘭嶼!還是住在金山!我們都必須面對核廢料處理的議題!我們都曾經享受核能帶來的電力,我們也必須解決核廢料帶來的痛苦!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2/ou02122001.htm
●[講座]候鳥季系列講座-關渡的文史 --﹥
時 間:12月21日 (六) 下午2:30-4:00
地 點:關渡自然公園自然中心2樓學習教室
(台北市北投區112關渡路55號)
講 者:許 財
主 辦:關渡自然公園
您知道關渡的古名「甘豆」的由來嗎?為何關渡老街上的家燕能與居民比鄰而居?北台灣著名的關渡宮幾經滄桑的歷史以及由關渡地區人文、歷史、民俗文化、自然生態等交織而成的「關渡的文史講座」,將由關渡在地人、台北市野鳥學會資深解說員許財先生帶領民眾進入關渡的前世今生,歡迎民眾一同來關渡自然公園回想關渡古草味!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體驗自然 發現自己 --﹥
播出時間:12月20日(六) 上午8:00-8:30 首播
下午2:30-3:00 重播
12月21日(日) 凌晨1:00-1:30 重播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近十幾年來,由於人們生活步調的緊湊與工作的繁重,走出戶外,親身體驗自然的機會愈來愈少,這也意味著,現代人逐漸喪失了與大自然之間對話的機會。
美國自然教育家Joseph Cornell 約瑟夫柯內爾,在1979年創立「共享自然基金會」,結合遊戲活動,引導民眾親近自然、感受自然。
體驗自然,不但能使參與者樂在其中,也讓人重新發現自己的生命歷程,目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荒野保護協會、高雄生態教育中心…等,都嘗試將這套概念融入到解說活動中。
本週節目中,我們將帶您跟隨涂淑芳老師,用柯內爾的方式,一起來重新體驗自然,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