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哨兵 小時候的家就位於目前正在施工中的特一號道路上,是西社路旁的一條巷子,從巷子頭綿延到巷子尾一長排的建築都是屬於我們一戶人家的,當時家族的四周都是農田,每到稻田收割後不久,農民就有可能會燒稻草,一發現開始燒稻草,媽媽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將家中門窗緊閉,再在窗縫中以抹布沾濕塞住,希望能減輕稻草灰滲入屋內的程度。 二十多年後,燃燒稻草的情形因為稻草失去了以往被收購去當紙漿、當稻田屏風、當菜園裡覆蓋填土的材料等用途,而變得更加嚴重;再加上在一般人的觀念裡,燃燒稻草除了可以防制病蟲害之外,燃燒後的飛灰還能當做土壤肥料,所以一直都被當作是農田耕作作業的一環,也就是說農民燃燒稻草是有其在耕作上的學理依據的! 然而現在的環保署卻強調這是一個大錯特錯的觀念,而且嚴重的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的規定,農民如果露天焚燒稻草造成空氣污染,將被處以新台幣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之罰鍰,若導致發生車禍造成傷亡時,更要負刑事責任! 面對這樣的兩難,農民該怎麼辦呢?答案是照燒不誤! 因為沒有那一塊農田不燒稻草,所以就燒吧,看誰敢來開罰單!? 平心而論,稻草是種既佔空間,又沒甚麼利用價值的東西,政府如果不讓農民燒,就應該協助農民如何處理這些稻田中的廢棄物,而不應該一昧的用罰款來威嚇農民,像是如果不用燃燒而要用有機肥的方式來利用,就要告訴農民,可以利用機械將稻草切成六到九公分均勻撒布於旱田間曬乾後,再將稻草拌入土中,約二週後就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這樣的做法不但可以解決燃燒稻草所造成的空氣污染,還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此外,多推動使用稻草製成的草繩、草袋、草蓆、畦面敷蓋及樹根基部覆蓋材料,適時舉辦紮稻草人、建稻草屋的創意比賽或烤地瓜活動,好為此閒置材料找新的使用途徑。 當這些努力都做了之後,還有露天焚燒稻草而造成空氣污染的情形,再搬出「空氣污染防制法」的規定來進行取締的工作,或許民怨會少一些,也比較能獲得民眾的支持與認同吧。 註: 二、 稻草就地掩埋的好處有: (原文發表於2002-12-03哨兵札記337期) 作者:楊惠敏
這棵樹的由來早已不可考,但樹旁的樹公廟由來卻隱藏一段先民開台拓荒的血淚史。話說大約三百年前,先民渡海來台開墾,人數逐漸增多,只好往山坡上開發,來到九重吹老樹這附近定居,可是漢人的開墾卻漸漸威脅到原住民的生存空間,於是原住民躲在九丁榕樹下,殺了過往的漢人,將骨頭棄置在樹下,後來漢人將堆積的骨頭放置在骨灰罈,在樹旁用石頭砌了一間小廟置放,供奉「應翁公」。 爾後由當地居民將廟中的骨灰罈送去靈骨塔存放,另外蓋了一間大一點的廟,改名為樹公廟。 如果你也想來拜訪這棵千年的老樹,請沿著新烏路直走,來到下龜山橋時右轉,過橋後第二個路口再右轉,沿著曲曲折折的山路,沿途平廣路與廣興路的路標交錯,當你看到左邊有「鳳凰土雞城」,右邊是「錦龍土雞城」再往前走就到了。
本文摘錄【老樹巡禮-台北縣珍貴樹木】 http://www.csnp.org.tw/ 作者:賈福相 剛跳完了一曲迪斯可,音樂量大、節拍快,跳舞的人額上都有汗,都很盡興。特別是零里舞蹈團的幾位少男少女,他(她)們舞姿優美,動作奇特,他(她)們和音樂合為一體。很多來賓都欣喜地看著這些人表演。我的女兒瑪利亞(西瑩),零里舞蹈團的舞員,今天的新娘,也參加了這一曲快舞。 「各位親友,請原諒我……」西瑩拖著長長的婚禮服,還抱著那一團黃金一樣的「陽光百合」,喘著氣,流著汗,神情很激動的用擴音器報告。於是,舞場裏突然靜了下來,每個人都注目著這位修長美麗的新娘。因為興奮的關係,她的聲音有些低啞。 「28年前我爸爸媽媽結婚的時候,他們兩人都在讀書,沒有錢,沒有時間,他們只有一天的蜜月旅行,也沒有舞會。下一支歌,月光河,是為他們播唱的,請爸爸媽媽跳舞……」 唱月光河的是安迪.威廉斯,60年代,他是我們最喜歡的歌者之一。女兒們的童年是在聽歌中長大的,威廉斯的歌甜蜜多情,也有一些傷感。我和妻子在舞。她的技術比我好,像往常一樣,我問她我跳的拍子對不對,她不回答,她在流淚。今天這是她第三次哭了。哭吧,為甚麼不呢?生活中因為快樂而哭的理由本來也不大多。 今天早晨起床後,妻子突然宣布病了,胃痛頭暈,一切計畫都要改變。本來,她要去花店取花,再去大學教授俱樂部的禮堂佈置,中午她要去女兒居處與伴娘們一塊午餐,但現在她行動不靈,那麼虛弱。她流著淚告訴我新的計畫:「九點鐘一定要去花店,不要忘記帶支票。十一點一定要去禮堂,不要忘記昨天才買約三個花瓶,最大的要放在婚書簽名處,另外兩瓶要放在鋼琴旁邊和準備放蛋糕的桌子上,其他的花要安插在每一個餐桌上。還有,千萬不要忘記把車子弄乾淨,再繫上花。兩點鐘去接新娘,我一定要把新娘按時接去禮堂……」 十一點鐘,妻子又突然好了,臉色也有了顏色,禮堂的一切花都是她佈置的。也許這是她最不放心讓我作的事。 第二次流淚是我把新娘送去證婚台前的時候,女兒突然跑到她面前,擁吻地並獻給她一大束紅玫瑰。 作者:吳俊賢 剛上國小二年級的小女兒好學不倦,每天送她上學時總會注意沿路招牌廣告,學習認字。 有一天她問我:「『甲』鳥是什麼鳥?」我苦思什麼鳥是「甲」鳥?什麼鳥是「乙」鳥?正想以「甲路人」、「乙路人」來應付她的問題時,女兒又接著問:「一『甲』鳥三吃是什麼意思?」※?#??!!! 有一天,女兒又問我:「『虎牙醫』是不是幫老虎看牙齒的醫生?」我抬頭一看,路旁有一間診所是「盧牙醫」。 又有一天,女兒又在車上唸:「洗車、打獵。」※?#??!!! 小編:親愛的讀者,您知道「甲」鳥是什麼鳥了嗎?小編我可是想了很久才恍然大悟,如果有人和小編有一樣的困擾的話,請後退10公尺看本篇文章,答案自然揭曉!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