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簡介-我的賞花日記]蔓荊 --﹥
作者:羅家祺
攝影:羅家祺
蔓荊在乾旱、強風、強鹹的濱海環境裡,傲然的開出一叢叢美麗嬌艷的花朵,點綴著荒蕪的沙灘,帶來一些生命的悸動。
蔓荊屬於馬鞭草科植物,學名為:Vitex rotundifolia。花期為全年,藍色花朵呈總狀花序,近觀
時會發現花瓣呈現特有的唇形,相間在綠葉當中。植株原屬木本植物,但在沙灘上看到的則是約50公分高的植株,並且還有匍匐性;沙灘、石礫、岩縫都有它的蹤影,是海濱的優勢植物,常有匍匐成一大片的情形。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葉片具有香氣,若將葉片摘下搓揉,香氣會撲鼻而來。
◆[生態保育]各國政府承諾
將致力避免現代滅種危機 --﹥
馬來西亞,吉隆坡,2004-02-20
(ENS)-
由來自123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及其他官員,昨天重申他們建立一個世界性網路的承諾,其內容為分別在6年內和2012年之前,建立陸地保護區部分和全球海洋部分的全球性網路。在與會代表們公開提出「由於人類活動的緣故,生物多樣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消失。」的警告下,代表們結束了為期10天的生物多樣性締約方會議;並且承諾將盡更大力量以減緩生物多樣性消失的速度。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feb2004/2004-02-20-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劉博樺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22001
◆[生活環境]亞洲禽流感疫情停止擴散 --﹥
瑞士,日內瓦,2004-02-20
(ENS)-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在亞洲地區奪走至少20條人命並造成約8千萬雞隻死亡的禽流感疫情,已經控制在目前已受感染的國家之內,不再向外擴散。受到H5N1型病毒影響的國家數目自2月初起便已穩定不再增加。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feb2004/2004-02-20-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劉博樺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22002
◆[生活環境]美國年久失修的下水道系統對公共衛生造成潛在威脅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2-20
(ENS)-
美國擁有長達數百萬英里的下水道集水網路,藉以運送每日50兆加侖未經處理的汙水到約2萬座汙水處理廠當中。但是環保人士提出警告,此一複雜而老舊的基礎管路設施正在毀壞當中,而這對全國各地的社區都將帶來衛生上的威脅。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feb2004/2004-02-20-10.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劉博樺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22003
◆[環境政策]美國新墨西哥州與洛塞勒摩斯實驗室就廢棄物問題引發爭執 --﹥
美國,新墨西哥州,聖塔菲,2004-02-20
(ENS)- 由曾於柯林頓政府時期擔任能源部部長的民主黨員──李察森州長(Bill
Richardson)所主政的新墨西哥州,目前正與數年前他執掌的能源部所管理的洛塞勒摩斯(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之間,就有毒廢棄物的清理問題捲入一場紛爭當中。今年的第一起紛爭便是,新墨西哥州對該實驗室以違反有毒廢棄物法規為由,處以總額250萬美元的罰鍰。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feb2004/2004-02-20-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劉博樺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220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2-25 --﹥
-
[生態保育]台東成功海邊迷航領航鯨群6死3傷。台東成功海邊24日上午出現一群國際保育類鯨豚-短肢領航鯨,背鰭受傷身上有流刺網割傷的痕跡,到上午10時左右還有約9頭領航鯨奄奄一息滯留在沙灘上,當地居民、警方和生態保育人士為擱淺的鯨豚蓋毛毯,潑水保濕,合力要將鯨豚推回大海,最後不幸還是有6頭死亡。研究人員表示,將先解剖確定死亡原因,才送回成功水試所製成標本作為研究專用。
(台東成功 中央社)
-
[生態保育]雲林沿海工業污染使中華白海豚受威脅。第一屆台灣海域中華白海豚Sousachinensis保育研討會暨工作會議,23日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舉行,會中對於雲林沿海的開發以及工業污染,使中華白海豚受到生存威脅,提出在濁水溪建攔河壩保育的建議。
(基隆 中央社)
-
[生態保育]驅離海豚涉及北縣市
北市協請農委會出面。3隻闖進淡水河覓食的海豚已經滯留長達2週。根據鯨豚協會的觀察3隻海豚依舊健康。不過如果要驅離海豚回到大海,預計要出動30艘漁船,並由台北縣協助出海。由於驅離工程超出台北市的能力,台北市已經行文農委會,請求農委會出面處理。
(台北 中廣新聞網)
-
[生活環境]乾電池年營業量9千公噸 回收只有17%。環保署已經將乾電池納入應回收項目,去年乾電池營業量大約9千公噸,但是進入回收體系的回收量只有1千5百多公噸,回收率只有17%。為了鼓勵民眾回收,雖然台北市環保局才剛發生抽獎烏龍事件,環保署還是繼續舉辦每回收10顆乾電池就有機會抽獎、送筆記型電腦的活動。並且明年元旦起乾電池全面強制標示回收標誌。
(台北 中廣新聞網)
-
[生活環境]高縣一養雞場感染禽流感弱毒株將全部撲殺。高雄縣田寮鄉一處放山雞養雞場的病死雞被檢出禽流感弱毒株H5N2,縣府禽流感緊急應變小組23晚開會決定,養雞場飼養的3萬4千隻放山雞全部撲殺,以遏止疫情擴散。
(高雄縣 中央社)
-
[生活環境]遠洋油輪漏油
汙染麥寮工業港。一艘滿載14萬噸原油的巴拿馬籍油輪,23日傍晚停靠在雲林麥寮工業港時,發生漏油的情況,總共有3公噸的原油外洩,污染8千平方公尺的海域,環保局已經緊急用攔油索和吸油棉,控制汙染區域繼續擴大。
(雲林 TVBS新聞)
-
[生活環境]金門廢棄物掩埋場在民眾陳情下延後開工。金門縣區域性一般廢棄物衛生掩埋場即將動工,掩埋場附近的金湖鎮溪湖里民代表24日前往金門縣議會陳情,認為會污染水源影響附近居民學生要求另擇他處、緩建及再行溝通,縣府決定延後開工,並安排時間會勘溝通。
(金門 中央社)
-
[土地及水文]整治過後 瑞芳大粗坑溪又土崩。北縣瑞芳鎮基隆河上游的大粗坑溪,過去發生多次土石崩塌情況,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雖曾進行整治,但23日又再次發生土石崩落意外,侯硐地區居民盼政府重視大粗坑溪情況,進行全面整治,避免土石流災情再現;水保局表示,預計3、4月間發包進行大粗坑溪整治工程,並調查基隆河上游野溪,視狀況逐一改善。
(北縣 自由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yjlii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4-02-2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2-25 --﹥
-
[生活環境]重慶近萬人飲用水中毒。重慶市沙坪壩區近1萬名居民疑似因不潔飲用水中毒,衛生防疫部門趕到現場抽取飲用水樣本,並切斷供應區內飲用水以水車供水,經搶救後沒有生命危險。當地居民說自來水的水質長期差劣,近期水管曾經爆裂需要維修,因此懷疑此期間有污水湧進水管內造成污染。重慶市衛生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一些媒體對自來水中毒的消息嚴重誇大事實,因為出現明顯癥狀的只有23人且水管爆裂已是舊聞。
(外電 中央社)
-
[生活環境]黑龍江煤礦瓦斯爆炸事故24人罹難13人下落不明。黑龍江省雞西百興煤礦23日發生爆炸37人被埋井下,截至24日凌晨搶救人員已在礦井發現24具屍體13人下落不明,因為毒氣濃度很高這些礦工不大可能生還。目前井下個別區域爆炸後仍有火燄,產生大量一氧化碳有毒氣體,還有一處工地發現有岩石大面積坍塌,因此救護隊無法進入井下部分工作面現場搶救。
(北京電 路透社)
-
[生活環境]電力吃緊
長三角珠三角限電 台商頭痛。大陸農曆過年後用電再度吃緊,長三角與珠三角陸續展開限電,昆山、杭州、深圳、廣州等地台商已經接到限電通知,昆山和杭州當地政府並以現金補貼台商柴油發電的損失。
(台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大陸雲南嵩明縣疫情 確診為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中國大陸國務院農業部24日證實,接到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鑒定報告,已確診在雲南嵩明縣發生的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為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外電 東森新聞報)
-
[生活環境]北京年內試行階梯式水價
用水越多單價越高。 (北京 北京娛樂信報)
-
[生態保育]大陸非法養熊場手段殘忍
熊隻奄奄一息仍每天抽膽汁。由於熊掌可做為高級食材,膽汁可做為中醫藥材,熊往往成為人類追捕的對象,日前大陸天津媒體批露一家非法養熊場,以殘忍的手法取出熊膽汁,由於衛生設備差,有些熊在被插入膽囊導管時,隨即因感染而死亡。亞洲動物基金會聞訊後,連忙前往將其中的兩隻熊救出,但已經奄奄一息。
(外電 東森新聞報)
-
[生態保育]水鳥調查行動”發現:來滬越冬候鳥減少。在上海開展的“水鳥調查行動”,遍及上海轄區內長江的南北兩岸以及橫沙、崇明、九段沙等著名濕地,是對在上海越冬的冬候鳥基本情況的首次全面調查。長江中下游地區濕地圍墾情況嚴重,導致天然濕地面積減少,濕地功能減弱,水質污染嚴重,濕地生態環境退化。加上候鳥越冬時,恰與長江“鰻苗大戰”的時間重合,河岸上重重圍網,這些都導致候鳥棲息地減少。
(上海 解放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yjlii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4-02-25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2-20 --﹥
-
[全球變遷]專家呼籲布希應提撥更多經費以供氣候變遷之研究
-
[生態保育]兩老虎保育組織組成聯盟 希望藉此造福瀕危之貓科動物
-
[生態保育]蒙大拿州撲殺10頭黃石公園越界之野牛
-
[環境政策]特別檢查署就國家公園官員遭解職案展開調查
-
[環境政策]修改後的能源法案版本未獲環保人士青睞
-
[環境政策]大峽谷古森林樹材標售案 官司已進入司法程序
-
[生物科技]27個團體聯合請願
要求布希政府就基改小麥進行全面評估
-
[土地及水文]地下水流速過慢 乞沙比克灣水質改善工程面臨挑戰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feb2004/2004-02-20-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劉博樺、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4-02-20
●[研討會]環評法施行檢討與法案修正研討會 --﹥
時 間:2月26日(四) 早上9:00-下午5:00
地 點:台北NGO會館 (台北市青島東路8號)
主 辦:綠色陣線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聯 絡:綠色陣線協會 02-27080961
E-mail: gff@gff.org.tw
環評法自1994年施行,已近10年。期間環評是否扮演環境保護的守門人角色,一直是爭論的議題。當今環境爭議不斷即是肇因環評法的遊戲規則太過粗造,環評資訊無法透明,導致環評結果無法令人信服。本研討會邀請與環評相關的政府官員與民間專家學者,共同進行環評制度總體檢。
詳情請參閱
http://www.gff.org.tw/newchuan.htm
●[活動]週日賞蝶推廣活動—銀河洞 --﹥
時 間:2月29日(日) 上午7:30
集 合:國立台灣博物館正門廣場銅牛前
(台北市館前路228紀念公園)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02-28814006
E-mail:
butrfly@venus.seed.net.tw
秉持推廣蝴蝶生態保育及服務民眾宗旨,本學會週週挑選交通便捷之台北市郊,免費帶領民眾認識蝴蝶世界奧秘、體驗彩蝶之美,是活潑有趣的賞蝶入門行程!
詳情請參閱
http://butterfly.kingnet.com.tw/act.html
★[本會訊息]本會急徵志工 --﹥
去年的「2002年環境資訊年鑑」因透過40位的志工投入而能順利完成,並製作了有史以來,第一份由環保團體製作的環保名錄612筆;透過志工的群策群力,大夥一起以行動成就。
今年「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急欲徵求對「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國際環境日」、及「生態工法」議題有興趣的志工,一同加入我們的行列,用行動展現對環境的關懷,並留下對環境的紀錄,並提供各界查閱參考。報名截止日期為2月29日喔!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sharlin@e-info.org.tw,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