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2002環境資訊年鑑免費撥接上網

2004-03-01 (全文版)

 
  本日主題: 從泥土堆孕育而出生命情感的葉俊榮
知性專題 [綠色人物]從泥土堆孕育而出生命情感的葉俊榮
環境新聞 [全球變遷]澳洲大堡礁成為全球暖化下之受害者
[環境政策]歐盟公布其首套工業污染登錄系統
[環境政策]美國參議院委員會全力應對狂牛症衝擊
[生活環境]沉船殘骸堵塞密西西比河入海口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3-0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3-01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2-25
專  欄 [宗教與自然-生態神學]網路讀書會--大自然的價值與環境哲學的實踐
活動訊息 [講座] [活動] [課程]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徵求環境倫理專文翻譯志工 熟神學議題為佳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公告(歡迎加入會員)
2002環境資訊年鑑-啟動環境之鑰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綠色人物]從泥土堆孕育而出生命情感的葉俊榮 --﹥

葉俊榮 口述
林沛臻 整理

 葉俊榮小檔案

  • 1985年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

  • 1988年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

  • 1993年…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

  • 1997年… 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 2002年… 行政院政務委員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執行長

 「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發展歷程:

  • 1994-08 行政院成立「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由院長指定政務委員擔任召集人

  • 1997-08 「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改組為「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 1999-04 委員會主任委員由政務委員提升層級由副院長擔任

  • 2000-05 完成台灣二十一世紀議程

  • 2002-06 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副院長提升層級由院長擔任,指定政務委員擔任執行長,委員成員由三分之一政府首長、三分之一學者專家、三分之一民間團體組成。

  • 2002-12 完成台灣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共列管297項

  • 2003-01 完成台灣永續發展宣言

  • 2003-06 完成台灣永續指標系統並發布評比結果

葉政委侃侃而談環境問題、永續發展如何內化進入他的生命歷程。  我今年四十幾歲,算是所謂「四年級中班」吧 !像我這樣的歲數,經歷過台灣什麼樣的變化呢?我親眼看見台灣社會愈來愈開放、愈來愈多元化,也眼睜睜看見台灣自然環境從原來很棒很美的狀態,變成現在雜亂無章的樣子。

樹不見了

  我小時候住在台北縣板橋市,記得那時住家附近有很多廟,到處都是大榕樹,常看到青蛙在田埂間跳來跳去,我還曾經拿著蚊帳到溪流去撈蝦子,真的和大自然很親近,能夠感覺到大自然的律動。漸漸地,覺得許多事情在改變,像是學校教室拆掉重建,蓋成四四方方的樣子;廟旁的大榕樹被砍掉了;還有樓房一間間蓋起來,電線到處亂牽,把外國人貼在浴室裡的瓷磚貼在外牆。我那時候不懂事,只覺得這樣好醜 !後來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都市化」。

  到了初中、高中,更明顯地感覺到環境的變化,但是當時的教育制度沒有教導孩子們這些變化是好是壞,教材裡也沒有解釋這些變化的原因。我甚至無法從學校課程得知我常去玩的那條溪是「大漢溪」。我覺得「something wrong」,但我無法從教育裡獲得答案。

  到了大學,我從各種刊物吸收和環境有關的知識,像是「大自然」雜誌、Time雜誌,還有管管、馬以工他們以文學的角度來談環境的問題,藉此和我自己的生活經驗做對照。

「環境」與「法律」

  大學唸法律,課程裡沒有一門課和「環境法」有關。服兵役時,看到教育部招考留學生的公文,其中一個項目是「環境保護法」,我很高興地去報考。面試時,主考官問我:「你是法律系的,怎麼會來考這個項目?」由此可見,當時一般觀念並不認為環境問題需要提升到法律層次來看重,和環境有關的法律侷限在污染防治的範圍,非常狹隘。

  到美國留學,進入耶魯大學法律學院,發現選修環境法的學生非常多,而且來自各個科系。當時我就下定決心,將來回台灣教書開環境法這門課,不只是教法律系學生,還希望環工系、公衛系……其他科系學生也來聽課,大家一起來關心我們的環境。

關鍵的1992

  1992年,發生一件對台灣對世界都很重要的事情——里約「地球高峰會」,國科會補助我與其他幾位學者一起去參加,這次經驗對我影響很大,深刻感覺環境問題其實也是外交問題、國際問題。

  台灣受到世界趨勢影響,加上發生「虎骨酒」、「犀牛角」事件,在國際間造成負面形象,社會上愈來愈多人關心環保與生態的問題。1994年行政院成立了「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當時我就被找去當這個小組的委員。1997年改組成為「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我繼續擔任委員直到現在。

  「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成立目的,在於因應當時國際對台灣環保問題的指責或制裁,即使改組成為「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角色也比較被動,往往好幾個月才開一次會,功能並不強。

永續發展新起點

  2002年,委員會主任委員從行政院副院長提升層級由院長擔任,指定政務委員擔任執行長。這是很大的提升,目前世界上大約只有百分之十五的國家其永續發展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是由總統或行政院長擔任,這對推動委員會積極運作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委員成員調整為三分之一政府首長、三分之一學者專家、三分之一民間團體。以前是五、六位專家學者加上政府官員,那些學者專家雖然有心,但他們的想法有時和民間真正的需求有落差。所以這次改組將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團體納入委員會的委員,並且不只是狹義的環保團體,還包括環境、生態、科學、原住民等民間團體。學者專家也擴大範圍包括社會學、經濟學、生態學等等,而非像以前偏重工程方面。總之,廣泛結合政府、學術、民間各方面的力量,共同集思廣益推動永續發展。

  尤其,游院長對永續發展具備深刻的認知,在他大力推動之下,委員會以新的面貌大幅度邁出永續發展的腳步,包括永續指標、再生能源、綠色消費、生物多樣性等兩百多項行動計畫。

  永續發展委員會的角色,在於鼓勵並協助各部會思考他們該做些什麼事,擬定具體的方案,進而切實地執行。就政府單位而言,要勇於提出理想,不要一開始就認為做不到而打退堂鼓;就民間專家學者而言,則是要考量現實狀況,提出務實的建議。

  目前委員會推行的行動計畫,有些進行的很不錯,有些進度比較慢。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很複雜,第一點是計畫本身性質不一樣,有些本來就比較容易,有些難度較高;有些很快就能看到成果,有些是在幾年之後成果才會顯現出來。第二點是投入的經費多寡。第三點是所需網絡寬廣度不同,有時候不是一個機關做得出來。大致上,即使進度不如預期,還是有照著既定的方向去做。

最高的理想

  這一兩年來,我深刻感覺無論政策推行有多麼困難,永續發展這件事只要有心去做,就一定做得起來。最近總統大選在即,許多討論的議題已經失焦,至少永續發展在社會上還算受到重視。

  未來我對政府的期望是,永續發展不是一個單位在推動,而是每個部門都有永續發展的觀念,這是最高的理想。

  對年輕人的期許,則是要懂得珍惜這塊土地,並且要有國際觀。如果缺少這兩種心態,國家的未來堪憂。

  至於一般民眾對永續發展的認知,牽涉到民眾與政府之間的介面,包括民間團體、社區團體,以及大眾傳播媒體等等。很希望能從民間生起一股力量告訴傳播媒體,民眾需要多接收永續發展的訊息。否則永遠是惡性循環,傳播媒體認為民眾對永續發展不感興趣,民眾也因為資訊很少而不了解甚至不關心;必須有一個機制來突破這種狀況,強化資訊的流通傳達。

燈燈相續

  永續發展委員會,扮演的是「點燈」的角色,一盞接著一盞的燈點起來,期待流傳得更廣,流傳得更遠。

  永續發展可說是國家社會的命脈,需要政府積極推動,需要民眾深入認知,需要教育界教導孩子們建立觀念,未來好好擔負社會責任。

  其實,對於永續發展的成果,我想我永遠不會滿意;一旦覺得滿意了,腳步不就停下來了嗎?這是我一生的使命,也希望它成為大家生命中一個重要的部份,則我們的國家必定一天比一天更好!

參考資料: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全球資訊網

[全球變遷]澳洲大堡礁成為全球暖化下之受害者 --﹥

  澳洲,布里斯本,2004-02-25 (ENS)- 全球性的暖化正使大堡礁的珊瑚白化並且死亡,並且根據一個澳洲研究團隊最新的研究顯示,在最壞的情形之下,此一世界最長珊瑚礁的珊瑚族群將在2100年之前消失。委託進行此項研究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澳洲分會以及昆士蘭旅遊業協會,於上周六(2月20日)發表此份範圍廣泛的報告,意在研究大堡礁在氣溫日漸上升的世界中,外表產生何種變化。

[環境政策]歐盟公布其首套工業污染登錄系統 --﹥

  丹麥,哥本哈根,2004-02-25 (ENS)- 歐洲的第一套工業污染登錄系統已經發布,這在環境資訊的公開提供上有著「指標性」的意義。歐盟環境總署主席梅葛蕾德(Jacqueline McGlade)在其言論中做出上述表示。此份資料內容在獲得初步的意見反映之後將被譯成所有11種歐盟的官方語言,此一系統將包含顯示工業設施位置之衛星照片。

[環境政策]美國參議院委員會全力應對狂牛症衝擊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2-25 (ENS)- 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昨天向參議院撥款委員會(Appropriations Committee)表示,布希政府已快要說服加拿大及墨西哥兩國,取消因畏懼狂牛症而對美國牛肉所設下之限制。該委員會表示樂於得知此項消息,但其中數位成員則對美國在面對一致命腦部萎縮疾病時,在長期的經濟及公共衛生上的整體策略表示關切之意。

[生活環境]沉船殘骸堵塞密西西比河入海口 --﹥

  美國,路易西安那州,紐奧良,2004-02-25 (ENS)- 近岸補給船李氏3號(Lee III)的殘骸,目前正卡在美國紐奧良南端50英哩出海口處的西南端水道底下。出事地點的處置人員正與強勁的水流、雨水及濃霧搏鬥,試圖移走此一殘骸,該殘骸正堵住大型洋輪(oceangoing vessels)在此河上的唯一出入口。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3-01 --﹥

  • [生活環境]綠博開幕 湧入兩萬多人。宜蘭綠色博覽會28日天下午開幕,縣府開放2時到5時免費參觀,頓時湧入2萬多人,入口處車水馬龍,能免費先睹為快,許多遊客都逛得眉開眼笑,直誇很棒。 (宜蘭 聯合新聞網)

  • [生活環境]北縣農業局:順其自然勿驅離。3隻在淡水河嬉戲的海豚,原本農委會等單位已決定在3月4日驅趕回大海,但台北縣政府農業局人員26日乘舢舨實際觀察後,發現這樣處理方式不妥,今天將建議順其自然,不要驅趕。 (台北 聯合新聞網)

  • [生態保育]催生水雉保護區 菱田驚艷出版。中華民國濕地保護聯盟台南分會投入水雉復育工作多年,26日出版「菱田驚艷」環保新書,書中主要內容在介紹有關埤塘濕地,特別是水雉,並希望藉以催生水雉保護區的成立。 (台南 聯合新聞網)

  • [生態保育]搶救鯨豚 切記3要4不。今年1月底到2月的鯨豚擱淺事件數量比往年暴增一倍,再加上鯨豚保育經費縮編的影響,讓四處奔波搶救鯨豚的「中華鯨豚協會」,已經面臨發不出薪水的窘境! (台北 自由時報)

  • [生態保育]黃裳鳳蝶飛舞 龍田村驚豔。春暖花開之際,鹿野鄉龍田村最近蝴蝶飛舞,其中最亮麗的保育類黃裳鳳蝶更是蝶影紛飛,成為龍田村蝴蝶復育成功的最佳代言者。 (台東 聯合新聞網)

  • [生態保育]落難梅花鹿 漂流綠島海上。「海上逐鹿」 可不是海戰電影情節,而是活生生的社會檔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明修,近日在台東縣綠島進行海中生物監測時,居然在海上發現一頭落難的野生梅花鹿,搶救後送往公館後山的野放中心放生。 (台東 聯合新聞網)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3-01 --﹥

  • [環境政策]潮安羅定甩掉禽流感疫區帽。28日從廣東省農業廳獲悉:羅定市政府、潮安縣政府先後於2月27日、28日發佈了解除封鎖令,對曾發生H5N1亞型禽流感疫情的疫區解除了封鎖;陝西西安市長安區,河南平輿縣,湖北麻城市、洪湖市等地疫區封鎖也已解除。 (廣東 新華社)

  • [環境政策]北京奧運場館建設環保要求「苛刻」。29日電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奧組委常務副主席劉敬民29日說,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奧組委在所有奧運場館建設中,全面展示和實踐「綠色奧運」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北京 新華社)

  • [環境政策]八項重點任務 整治環境 提升市容環境水平。28日,日前天津召開市容環境管理工作會議,部署今年市容環境管理的8項重點任務;據介紹,完成這8項重點任務後,天津市容環境將會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天津 新華社)

  • [生活環境]香蕉「殺手」險入境。27日,廣州機場檢驗檢疫局就從入境旅客攜帶的帶土植物中截獲一類有害生物—香蕉穿孔線蟲,及時阻止了疫情傳入。 (廣州 新華社)

  • [生活環境]大風卷起局地揚沙 北京的天空一碧如洗 空氣質量卻連續三級。北京的天空一碧如洗,但空氣質量仍為3級,而2月23日、24日、25日北京連續三天晴好,但空氣質量也為3級,可吸入顆粒物在150左右;天空碧藍空氣質量為何還是3級。 (北京 北京 青年報)

  • [土地及水文]新華網:青海湖,正在破碎的「藍色寶湖」。青海省衛星遙感中心最新的遙感衛星照片顯示,在青海湖東北面,又一個面積達96.7平方公里的湖泊近期已基本從青海湖分離出來。據近30年來的衛星照片資料顯示,青海湖已開始從單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為一大數小的湖泊群。 (青海 新華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2-25 --﹥

  • [能源議題]能源特別小組官司案 山巒協會要求一最高法院法官迴避審理

  • [環境政策]聯邦上訴法院裁定環保署應重訂小型焚化爐之有毒氣體法規

  • [環境政策]能源部暫時撤銷一項鬆綁核子設施安全規定的提案

  • [生活環境]俄亥俄州最大蛋商同意就違反清淨空氣法案之項目進行和解

  • [生活環境]國家東北漁業孵育場魚類將進行污染測試

  • [生物科技]基改魚類可能會導致天然物種之滅絕

  • [生態保育]綠色和平指出:美國進口商購買亞馬遜雨林之木材

  • [其他]保育投票人聯盟報告顯示政黨意見分岐之現象

[宗教與自然-生態神學]網路讀書會--大自然的價值與環境哲學的實踐 --﹥

作者:陳慈美 (生態關懷者協會)

  上一期介紹了「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教授的著作《哲學走向野性》(Philosophy Gone Wild)之第一單元「倫理學與大自然」(Ethics And Nature),本期繼續介紹其他單元:

  第二單元「大自然的價值」(Values In Nature),含三篇文章:

  1.「大自然的價值」(Values in Nature)
  2.「大自然的價值是主觀或客觀?」(Are Values in Nature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3.「價值走向野性」(Values Gone Wild)

  本單元指出,當「人類對大自然的行為」變成一個問題之後,大家在探討這個問題時所強調的面向都不一樣:有人談「權利」(rights)、有人談「責任」(duties)、有人談「尊重」(respect)、也有人談「資源」(resources)。不過,再也沒有任何路線比論及「價值」(value)更有利於問題的釐清。

  當哲學轉向野性之後,它必須面對歷史悠久的主流典範逆向前行,這個典範認為:能夠滿足人類的利益才有價值。本單元所要面對的對手,就是那種不恰當的人類中心主義。我們首先需要仔細地省思,究竟人類與大自然相遇時會找到什麼樣的價值,然後才能進一步探討,這種相遇究竟會使自然本身,在什麼狀況下以及什麼程度上,涵蓋「工具性價值」及「內在價值」。

  以生態觀點而言,個體的價值是地域性及內在性的,然而同時也扮演著整個系統的工具性價值。因此,價值同時具有「工具性」和「內在性」,是「有計畫的自然」之中「故事性的成果」(Values——are storied achievements in a projective nature)。

  第三單元「環境哲學的實踐」(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In Practice),含三篇文章:

  1.「符合環境正義的企業」(Just Environmental Business)
  2.「珍惜野地」(Valuing Wildlands)
  3.「對瀕危物種的義務」(Duties to Endangered Species)

  本單元探討:環境倫理對於社會政策和經濟政策是否具有影響力?其理論是否能夠增加作決策時可供參考的資訊而付諸實踐?

  第一篇文章對於企業決策所提出的多重定理(multiple maxims),是非常實際地將「人類利益」以及與之互補的「顧及自然物本身完整性」相結合,也就是結合了「工具性價值」和「內在價值」、「道德考量」與「審慎行事」、「現代」與「未來」、「財務考量」與「法規考量」、「個體」與「物種」等多重面向。企業與自然對遇時,可以透過多種面向的努力,去尋求企業體在其中應有的公義。

  政府的政策決定並不比企業界單純,第二篇文章再次回到價值的問題,分析其各個不同的層次──經濟的、社會的、個人的、組織的等等;接著回顧產生各種價值問題的背景。

  第三篇文章探討人類與瀕危物種在其生態系中,彼此應有什麼樣的關係與責任。

  以上所有的討論,是朝向如何對於僅存的野地作出最正確的決策。對於環境決策者而言,的確有非常實際的原則可供參考。

[講座]蝴蝶資源的永續利用 --﹥

  時 間:3月2日(二) 晚上7:30-9:30
  地 點: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2巷27號3樓之10
  講 師:陳建志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02-28814006
      E-mail:butrfly@venus.seed.net.tw

  想進行蝴蝶生態保育,必須先對蝴蝶的生活史有基本認識。本次講題為探討蝴蝶的飼養方式,以及如何利用珍貴的蝴蝶資源進行教學與展示,讓更多人得以見識蝴蝶生態的奧秘。

[活動]「城市的願景」電影系列欣賞 --﹥

  時 間:3月3日(三) 下午3:00-5:30
  地 點:北投文化基金會 (台北市中央南路1段45號之1)
  片 名:蛻變中的魯爾工業區
  與談人:鄭人豪、鄭晃二
  主 辦:北投文化基金會、北投社區大學
  協 辦:東華里辦公室、東華社區發展協會
  聯 絡:北投文化基金會 02-28917453

  魯爾工業區位於德國的北部。30年前,全世界的產業發生結構大調整,魯爾工業區的衰敗勢不可擋,眾多的礦區與煉鋼廠陸續關閉。德國人到底有什麼智慧與遠見,能讓這一片工業帶再現生機?

[活動]金瓜石黃金山城生態人文之旅 --﹥

  時 間:3月4日(四)  上午7:00
  集 合:圓山捷運站2號出口
  主 辦: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 02-23638959

  金瓜石不管在地質、氣候、人文、生態上都有很多的變化,是一個很好的自然人文教室,例如:筆筒樹是侏儸紀時期的指標植物、鐘萼木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古老物種、馬醉木則為溫帶代表性植物。這天,讓我們一同探訪金瓜石的秘密花園,欣賞山城的自然與人文之美。

[課程]「綠色能源」校園宣導暨環保種籽師資培訓 --﹥

  時 間:台北 3月6、7日(六、日)
      台中 3月13、14日(六、日)
  地 點:台北 耕莘文教基金會 (台北市辛亥路1段22號4樓)
      台中 靜宜大學生態館 (台中縣沙鹿鎮中棲路200號)
  主 辦: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非核台灣聯盟」為推廣綠色能源與非核家園理念,將到全國300所學校進行演講,歡迎您參加我們所舉辦的培訓活動,成為種子教師,共同將綠色家園的理念向下紮根。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病毒入侵 --﹥

  播出日期:3月1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3月2日(二)  中午12:00-13: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病毒入侵

  今年1月,台灣南部地區發現雞隻異常死亡現象,防疫專家檢驗之下,發現一種名為H5N2的流感病毒已經入侵台灣,它在禽類中交互感染,一經感染立即死亡,造成生態環境的重創。但是更讓專家擔心的,是這個病毒家族中,另一種名為H5N1的病毒,可以跨越人禽的物種藩籬,直接攻擊人體,造成的傷亡將是難以估計。

【人與自然】都是候鳥惹的禍?

  禽流感來襲,專家學者紛紛思考一個問題--病毒到底怎麼散佈進來的?候鳥成為最大嫌疑犯!

  在台灣各地,有許多鳥類研究者長期進行候鳥繫放採集計畫,面對候鳥莫名揹負帶原者的罪名,他們決定以科學方法,還給候鳥一個公道。

【看守台灣】急急如律令

  邁向零垃圾時代的觀念日益普及,大家都認為廢棄物經妥善分類後,送到專業回收處理廠,就可以讓垃圾變黃金,然而事實並不全是如此。當廢電子電機拆解回收後,仍留下一部分無法再利用的殘骸,屬於有害事業物質;而難以用人工拆解的部分,也成為頭痛的問題。

[本會訊息]徵求環境倫理專文翻譯志工 熟神學議題為佳 --﹥

  本會徵求「環境倫理」專文翻譯志工,因文中有多處援引聖經概念,難度較高,除須具備生態相關議題之翻譯經驗外,也須對神學有一定之認識,歡迎對此議題有興趣者參與。

  本文共分為14節,工作分配以節為單位,每節的工作時數約需3~4小時,截稿日期為3月15日,來函者請註名可協助的工作量,屆時發稿將以Email寄發掃描圖檔。有興趣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填寫後寄至 pon@e-info.org.tw(主旨:應徵環境倫理專文翻譯志工),謝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