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其他]首屆國家永續發展績優獎頒獎 5個民間團體獲獎 --﹥ 本報訊 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主辦的「第一屆國家永續發展績優獎」 昨天(8日)舉行頒獎典禮,由行政院游院長親自蒞臨主持並頒發獎座,永續會執行長葉俊榮、永續會委員余範英、於幼華、陳振川、李偉文等人亦出席這項活動。荒野保護協會、台北鳥會、台灣營建研究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及中華民國登山健行會等5個民間社團,自21個申請團體中脫穎而出,獲頒「社團永續發展貢獻獎」。 第一屆國家永續發展績優獎共有20個單位獲獎,除社團永續發展貢獻獎外,國家永續發展績優獎另設有:「社區永續發展績優獎」,由台南市金華社區、宜蘭縣大進社區、彰化縣永樂社區獲獎;「永續教育績優獎」,由屏東縣彭厝國小、花蓮縣壽豐國小、南投縣社寮國小、台北縣深坑國小獲獎;「企業永續發展績優獎」,獲獎企業為正隆企業、福特六和汽車與富積電子;「行動計畫執行績優獎」,獲獎計畫為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3年生態工法博覽會)、經濟部能委會(太陽能熱水系統推廣獎勵)、行政院衛生署(研擬健康風險評估準則)、環保署管考及糾紛處理處(推廣環保標章)、以及教育部環保小組(永續發展教育定義與內涵之研究)。 永續會執行長葉俊榮表示,這是台灣第一次舉辦永續發展獎,由最重視永續發展的行政院長來頒發,意義非凡。由於昨天適逢婦女節,葉俊榮也特別指出,尊重女性、兩性平等,也是永續發展中極為重要的一環,而透過永續發展計畫的推動,不僅有利於環境保護,也有助於女性地位的提升。他也呼籲男性,許多好的環保工作,如資源回收、垃圾分類等,不應只由家中婦女來做,而應該兩性一起來從事。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偉文在代表民間團體致辭時指出,民間團體雖然不像政府單位擁有豐厚的資源,但它最大的意義在於,透過民間團體的倡導,可讓環保工作從每個人身上做起,也讓環保工作在每個人身上落實。 ◆[生活環境]阿富汗農夫試圖搶救腐爛的收成 --﹥ 記者 Mustafa Basharat 報導 阿富汗,喀布爾,2004-03-04 (ENS)- 雖然去年豐收,但由於食物貯存與加工設施缺乏,已造成生活艱難的農夫的生活危機。沒有地方存放收成的穀物,許多農夫被迫蝕本求售,甚至開始腐爛的穀物只好拿去餵動物。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4/2004-03-04-01.asp ◆[環境政策]斑點梟請願書考驗加拿大新出爐之瀕危物種法案 --﹥ 加拿大,卑詩省,維多利亞市,2004-03-04 (ENS)- 加拿大新出爐的瀕危物種法案3日首度受到測試,因為保育人士提交一份法律請願書予聯邦環境部長大衛•安德森(David Anderson),要求緊急干預以避免北方斑點梟在加拿大絕跡。這次請願的提出,正好和在維多利亞市舉辦之「2004年全國瀕危物種會議:復育之路」之開幕同時。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4/2004-03-04-02.asp ◆[環境政策]美國聯邦將降低對愛達荷州與蒙大拿州境內灰狼之保護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3-04 (ENS)- 美國布希政府昨天宣布一項提案,該提案將部分授權愛達荷與蒙大拿兩州自行管理灰狼數量之職權。根據該計畫,若野狼可能對美洲赤鹿或野鹿數量造成威脅,兩個州的州級官員將可撲殺野狼;此外,牧場經營者或寵物主人在其牲口或寵物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撲殺野狼的條件限制也將放寬。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4/2004-03-04-11.asp ◆[全球變遷]美國參議員為全球變遷議題奮鬥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3-04 (ENS)- 美國一科學調查團昨天對參議院商業委員會報告表示,石化燃料之燃燒正在改變氣候,而這個改變會對人類與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衝擊。綜合調查員的證詞,顯示清楚的科學證據足以支持上述訊息,但是否足夠說服那些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採取相應行動,則不得而知。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4/2004-03-04-10.asp
環境資訊協會 ChouPY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ChouPY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4/2004-03-04-09.asp ▲[環境小百科]生態旅遊:以生態保育為目標的知性旅遊 --﹥ 百科博士 生態旅遊(Ecotourism),顧名思義就是生態取向的旅遊--藉由觀賞動植物生態與地形地貌的行程,使旅遊過程具有生態概念、促進生態保育,並以旅遊活動的獲益回饋當地社區與環境。所以生態旅遊並不單純只是認識野生動植物,它的最終目標應該是保育旅遊當地的自然生態與文化傳統。根據這個原則,生態旅遊學會為生態旅遊下了一個廣為各界接受的定義:「生態旅遊是一種具有環境責任感的旅遊方式,保育自然環境與延續當地住民福祉為發展生態旅遊的最終目標。」 百科教室 近年來在台灣興起的旅遊活動,如賞鯨、賞鷹、賞蝶與自然步道之旅、原住民生活體驗,或是到政府劃設的自然保留區以及國家公園等地遊覽,都可以說是具有生態旅遊的形式,但實質上是否屬於生態旅遊則有待商榷。難以釐清的原因是一般業者所推出的生態旅遊包裝行程多半強調深度體驗自然生態與原住民部落生活,因此旅遊地點與時間往往選擇生態敏感地區或敏感時機,有時反而比一般旅遊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傷害來得大,例如近年來成為熱門新景點的清境農場;又或者選在地方傳統文化慶典時,像是鹽水蜂炮、媽祖出巡等,造成觀光客大量湧入,但當地社區卻無法消化龐大的運輸量以及遊客製造的垃圾;此外政府對觀光區的規劃與相關配套措施的建立,也都會影響到旅遊區是否能長久經營。 根據世界觀光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統計,全球觀光產業以每年4%的速率成長,自然取向的旅遊方式更是快速飆長,然而熱門觀光景點在每年龐大的旅遊人口造訪下,往往導致觀光品質下降及市場委縮。許多自然及社會學家因此呼籲觀光發展應審慎評估,並預防對自然生態及當地居民可能造成的負面衝擊,部分旅遊業者也體認到唯有謹慎保育自然及人文等觀光資源,才能永續經營觀光產業。 遊客與業者都須負起責任,但究竟什麼樣的事務需納入雙方的責任範圍內?又該如何歸屬?而如何延續當地居民福祉更是一項難題。在國外,生態旅遊標章及其認證制度行之有年,藉由獨立團體來評斷生態旅遊行程以及生態旅館,方便遊客選擇;目前台灣民間團體也與政府合作推動生態旅遊標章及其認證制度,希望未來能成為客觀、具公信力的評比標準。 【參考資料】 版權歸屬環境資訊協會(王惟芬 彙編,曾伊茵 審校) ●[活動]達邦部落生態攝影之旅 --﹥ 時 間:3月20-21日(六-日) 達邦部落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居民以鄒族原住民為主,此地自然生態資源非常豐富,並未受到太多人為的開發及破壞,呈現原始林相,隨處可見巨大山蘇長於樹上或路邊,又有清澈的溪流,也是賞鳥的好地點。凡參加活動者可得到鄒族自製的竹杯乙只,另可品嚐鄒族風味的餐點。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np.org.tw/ ●[活動]深層生態體驗營-北坑溪古道 --﹥ 時 間:3月25-28日(四-日) 北坑溪古道位於雪霸國家公園境內,從新竹縣五峰鄉觀霧進入而從苗栗泰安鄉的二本松出來,沿途山路輕鬆易走,原始森林壯觀美麗,是進行深層生態體驗的最佳處所。 詳情請參閱 http://523.org.tw ●[活動]523郊山系列活動-跑馬古道 (順訪鴻子山) --﹥ 時 間:3月13日(六) 跑馬古道位於台北縣烏來鄉與宜蘭縣頭城鎮、礁溪鄉的界線上,是淡蘭古道的支線之一。全長約七公里,其中有三公里在國有林班地界內。由於古道係清朝末年聯絡台北與蘭陽地區的主要道路,故又稱淡蘭便道;又因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常見日軍騎馬巡邏,故又稱跑馬古道或跑馬路。 詳情請參閱 http://523.org.tw 去年的「2002年環境資訊年鑑」因透過40位的志工投入而能順利完成,並製作了有史以來,第一份由環保團體製作的環保名錄612筆;透過志工的群策群力,大夥一起以行動成就。 今年「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急欲徵求對「國際組織」、「環境指標」、「環境法規介紹」、「生技園區」、「礦區」、「政府單位」、「工業區」、「國際環境日」、「中譯英」、「英譯中」、「生態工法」議題有興趣的志工,一同加入我們的行列,用行動展現對環境的關懷,並留下對環境的紀錄,並提供各界查閱參考。報名截止日期為3月16日喔!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sharlin@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