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簡介-我的賞花日記]白榕 --﹥
作者:羅家祺
攝影:羅家祺
白榕在潮濕的環境裡靠氣根吸收空氣中的水份,而氣根急速生長至地面,慢慢地加粗變成支柱根。經過長時間的生長,一株白榕形成數不盡的支柱根,於是形成大片如林般的景致,有時還搞不清楚母株是那一枝呢!
白榕屬於桑科植物,學名為:Ficus virgata。其花序為「隱頭花序」,數不盡的小花被膨脹成圓球狀的花軸所包裹,故而看不到花朵。白榕生育環境為低海拔潮濕原始林間,以南部墾丁地區為著。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plant/2004/pl04051201.htm
◆[台灣新聞-生態保育]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出爐
台灣數量上升8% --﹥
本報訊
2004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報告出爐了!根據此份香港觀鳥會統籌進行的普查報告顯示,2004年1月共記錄到至少1,206隻黑面琵鷺,與2003年相較,黑面琵鷺的數量上升了13%,亦較2002~2003年上升的9.3%高。這也是自2003年1月起,黑面琵鷺全球數量連續第2年超過1,000隻,並達1,200隻以上。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4/ta04051201.htm
◆[環境政策]美澳將簽自由貿易協定
澳洲保育人士提警訊 --﹥
澳洲,坎培拉,2004-05-07
(ENS)-
美澳自由貿易協定5月18日將於美國華府簽訂,雙方簽署代表都表示,他們樂見彼此的經貿機會因此條約而大展前程。但是澳洲最大的保育團體警告說,這份條約威脅澳洲現有的環境法律,並且限制澳洲政府未來以法律來保護環境和社會福利的空間。
根據「澳洲國際經濟中心」(CIE)上週發布的報告所估計,該協定實施10年後,每年將可為澳洲增加60億澳幣的經濟效益,並可增加4萬個工作機會,帶動實質薪資成長,而且全澳洲省份與領地均可受惠。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07-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周姮宏、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50701
◆[環境政策]美國國會同意公有地徵收娛樂費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5-07
(ENS)-
1996年以來,試收娛樂費的機制為美國聯邦機構增加上億元收入,而國會中絕大多數都支持,賦予國家公園管理局永久性的權限,允許其自訂收費標準,並對遊客徵收娛樂費。一些立法人員和布希當局官員,積極地想要讓其他土地管理單位同樣享有此權利,旦批評人士表示,此舉不僅不必要,而且也不會獲得美國大眾的支持。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07-1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周姮宏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50702
◆[全球變遷]新研究報告反駁了全球暖化效應懷疑論者的疑慮 --﹥
美國,西雅圖,2004-05-07
(ENS)-
根據衛星資料所做出的新分析報告顯示,佐證了科學家們認為人類生活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應該為全球暖化主因的看法。這項研究發現,較底層大氣層的溫度上升速度,比先前所認為的速度還要快速。這項新發現直接反駁了全球暖化效應懷疑論者的主要論點。
該研究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海拔高度7.5英里以下的大氣層──即「對流層」的溫度變化現象。目前已有大量證據證明地表溫度的確在上升當中,旦過去的研究均未能在對流層發現類似的現象,而此一資料缺口,也正好落入全球暖化效應懷疑論者的口實。根據氣候模型,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確實導致氣候變遷,將會有上述溫度變化現象存在。而這個由華盛頓大學大氣科學家錢傅(譯音)所帶領的研究則提供了證據,顯示對流層暖化速度比地表溫度上升還快,這也說明了為何以往的衛星資料未發現到此一現象。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07-10.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周姮宏、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50703
◆[生活環境]對英國處理大量垃圾做法的評鑑:對健康影響不大 --﹥
英國,倫敦,2004-05-07
(ENS)-
英國布萊爾政府所委託進行的一份垃圾處理做法評鑑報告於4日公佈,該報告結論指出,相較其他日常活動而言,當前的城市垃圾處理做法,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僅有少許影響。但環保團體「地球之友」表示,這份報告的出爐,僅能稍稍提昇人民對政府垃圾政策的信心,他們並且警告說,這份報告不應拿來作為垃圾焚化政策的正當化理由。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07-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周姮宏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50704
◆[生活環境]細小的塑膠碎片
污染全球海域 --﹥
英國,普利茅斯,2004-05-07 -
除了過度漁撈、全球暖化、海水污染,這些眾所皆知的海洋環境警訊之外,英國科學家最新的研究,發現了另一項對海洋棲地構成嚴重威脅的污染物──極小的塑膠碎片或塑膠纖維;這些人為物質將會對海龜、魚類、海鳥和哺乳類動物造成傷害。
這份在最新一期《科學》期刊中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家庭日常用品或是工業用品,如廢棄的塑膠瓶或破漁網,都常在英國普利茅斯的海岸線這個研究樣區被發現,但是這個現象應該可以說是普遍性地反應了全球海岸線遭受污染的現狀。
研究人員並且發現,某些野生動物竟然已經開始攝食塑膠碎片,這些碎片被分解後,將釋出對生物更不利的有毒成分。該計劃領導人普利茅斯海洋生態系教授湯普生(Dr
Richard
Thompson)指出,由於塑膠製品的耐用性和可?性,此類污染將持續增加,研究團隊將繼續致力於探查污染物的來源和此種新型態污染物對於生物和環境的可能因果性關聯。
【參考資料】
◆edie
news
版權歸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劉文彥 編譯,莫聞 審校)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5-12 --﹥
-
[土地及水文]南化水庫幹管爆裂
大高雄緊急調水。台南縣南化水庫送往高雄大坪頂淨水廠的主幹管,11日凌晨爆裂大量自來水流失,爆裂的瀝青路面跳飛50公尺遠,路面出現100公尺長的凹洞,台三線南下交通受阻,水公司己派員搶修並調查原因,但因主幹管直徑達2.6公尺修復困難,水資局中午獲悉,要求2周內一定要修復通水通車。
(台南縣南化 聯合報)
-
[土地及水文]中和治水
分洪隧道7月貫通。台北縣政府藉由貫穿南勢角的南山溝分洪方式,治理中和水患,開闢了近2公里的新水道,其中1千4百公尺為穿山隧道,定2004年底前通水。
(北縣中和 聯合報)
-
[土地及水文]新海橋下人工溼地
將成天然污水處理廠。台北縣環保局目前推動嶄新的自然淨化法,在新海橋下設計5公頃的人工溼地,利用植栽吸收水中各種有機物,來回復河川水質,同時也能維持生態平衡,預計6月底完工,未來就能將抽水站的水,送到溼地來淨化。
(台北縣 中廣新聞網)
-
[土地及水文]超抽地下水
1/6平地下沉。由於大量超抽地下水台灣有1540平方公里地層下陷,超過1/6的平地都有陸沉問題,這些地區包括:台北縣市、宜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屏東縣等地區,最大下陷量在屏東,累積下陷量超過3公尺以上,幾乎超過一層樓高;雲林縣地層下陷面積最大,面積高達611平方公里。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動物搬家到台東
羚羊、野馬夜行軍。為了降低園內飼養密度,台北市立動物園將於11日傍晚6時,展開2004年第一波動物搬遷,總計8隻伊蘭羚羊、蒙古野馬將沿國道三號到屏東,再轉往目的地台東池上牧場,預定12日凌晨抵達。
(台北 聯合晚報)
-
[生態保育]搶救瀕絕大莞草
移植近百株。頭城鎮人文國小發起拯救宜蘭地區本土水生植物行動,在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協助下,2個多月來已經成功移植近10種水生植物,10日下午師生頂著大太陽到蘭陽溪出海口,順利移植近百株瀕臨絕種的宜蘭大莞草。
(宜蘭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役政公園野狗多
環局抓捕反挨罵。基隆市役政公園經常聚集十多隻野狗在活動,而且有人餵食。兵役局人員發現狗群會驚嚇到遊客,滿地狗大便也很髒,曾勸阻民眾的餵狗行為,但被拒絕。兵役局人員電請環保局派人來抓狗,也被少數人罵缺德、沒良心。
(基隆 聯合報)
-
[生活環境]揪出污賊車
北市路邊攔檢。台北市環保局10日會同環保警察、環保署環境督察大隊展開客運車柴油油品的查驗,藉此揪出「污賊車」;包括統聯、三重客運、國光等10餘家客運業者的柴油車輛都被攔檢,首日抽驗了100輛,預計3天內抽驗300輛,環保局將在1周後公布檢驗結果。
(台北 民生報)
-
[生活環境]員林垃圾場悶燒5天
環保局認應先撲滅火勢。彰化縣員林鎮阿寶坑垃圾場從6日起發生悶燒,所產生的濃煙造成鄰近芬園鄉民抗議,彰縣環保局長黃琿原、消防局長林光華以及縣議員許文耀等人11日特別前往視察,決定先設法撲滅火勢,其他善後事宜等火滅了再說。
(彰化縣 中央社)
-
[能源議題]核廢倉儲
進入無人搬運時代。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10日宣布,研發完成全自動雷射導引無人搬運車現代化核廢料倉儲系統,透過行車電腦與雷射導引,運送核廢料桶完全不須人工操作,避免工作人員接受到不必要的輻射劑量,兼具節省人力與輻射安全防護雙重優點。
(台北 中國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yjlii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4-05-1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5-12 --﹥
-
[土地及水文]黃浦江供水接近極限
上海啟動蓄淡水庫建設。上海市科協所屬水利學會透露,上海市已選定青草沙水源地為第三水源地,並已啟動前期建設工作,預計將建成4億2千萬立方公尺庫容的蓄淡水庫。
(上海 新聞晨報)
-
[土地及水文]青海德令哈
發生規模5.9地震。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11日上午7時27分,發生規模5.9地震,目前災情不明。這是2004年以來當地第5度發生規模規5以上地震。
(青海 新華社)
-
[土地及水文]新疆天池
80年後可能消失。由於長期以來天池周邊地區的林業採伐、牧業生產和旅遊,使其上游地區森林資源減少,草場退化嚴重,導致山洪和泥石流頻繁發生,造成上游水土大量流失,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從天池南部的入水口進入天池。1992年以來,天池南岸已向湖心推進18公尺,湖水深度由10年前的平均1百公尺,降至目前的80公尺。按照目前萎縮速度推算,天池可能在80年後消失。
(外電報導 聯合報)
-
[土地及水文]江西新建設瘋狂採砂危及堤防
水患威脅萬畝良田。 (江西南昌 新華社)
-
[土地及水文]中國實施城鄉聯網供水
農民將告別井水喝上自來水。江蘇省正對各市的自來水廠和管網進行改造,逐步關閉鄉鎮水廠,嚴格限制開採地下水,使城市供水系統延伸到各鄉鎮和農村實現區域統一供水,讓當地農村居民徹底改變其沿用千年的依靠深井水或河塘水的飲水習慣,和城裡人一樣喝上清潔衛生的自來水。
(南京 新華社)
-
[生態保育]6年投入資金67億
雲南省森林覆蓋率接近50%。經過6年的努力雲南省將森林覆蓋率從1998年的44.3%提高到現在的近50%,6年來雲南省累計投入資金67億元義務植樹7.9億株。
(雲南昆明 新華社)
-
[生物科技]新疆研製馬脂化妝品。
(新疆 新華社)
環境資訊協會 yjlii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4-05-1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5-07 --﹥
-
[生活環境]八大飲用水系統含鉛量
在2003年曾超過環保署標準
-
[生活環境]賓州下週將舉行防範生物恐怖攻擊的演習
-
[生活環境]麻州稽查員發現174件違反石綿防治法案例
-
[環境政策]城市污水逕流是北卡州水源污染的主因
-
[環境政策]紐約市長下令建築物加裝一氧化碳偵測器
-
[生態保育]眾議院若核准經費 將能多保護94種候鳥
-
[生態保育]賓州5個郡展開造林計畫
-
[土地及水文]大量廢棄物扼殺了胡德運河生機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07-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周姮宏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4-05-07
▲[專欄作家]母親台灣快樂嗎? --﹥
作者:李永展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
母親節,每個人以感恩的心表達對辛勞母親的謝意,但大家好像都忘了另一個孕育滋養我們的母親──台灣!我們不只沒有以感恩的心表達對母親台灣的謝意,更令人惋惜的是我們經常以殘暴的手段撕裂她,讓母親台灣變成「破碎台灣」。
以「五年五千億,新十大建設」為例,行政院在「永續擺兩旁、利益擺中間」的考量下,提交立法院審議「擴大公共建設投資條例草案」,計畫以包裹方式為五年五千億解套。這種作法像極了為求存活而自食其尾的蛇,蛇的尾部愈來愈短,最後終將把自己吞食,徒留空殼。
如果我們對「五年五千億」即將造成的生態浩劫及環境破壞仍麻木不覺,使傷口擴大蔓延,那麼未來加諸母親台灣的痛,我們以及後代子孫勢將無法承受。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yjlee/2004/yj04051201.htm
●[讀者投書]橘紅色污水痕跡,烙印在嘉南大排 --﹥
作者:溪靈
當台南市政府極力建構台南市成為健康城市指標與示範之際,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台南人生活週遭僅剩的幾條河流早已被污染得沒有生機,不健康的河流能孕育出健康的台南人嗎?為何我們的政府都視而不見、只是創造一個虛幻的「台南市健康城市計畫」?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4/re04051201.htm
●[講座]「荒野有情」系列講座:雙連埤的美麗與哀愁 --﹥
時 間:5月15日(六) 晚上7:30-9:00
地 點:誠品書店宜蘭店 (宜蘭市舊城東路50號B1)
主 辦:誠品書店宜蘭店、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
聯 絡:黃碧蓮 03-9612469
E-mail: wild.eland@msa.hinet.net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ow.org.tw/
●[講座]蝴蝶季生態講座:近郊蝴蝶 --﹥
時 間:5月13日(四) 晚上7:30
地 點: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2巷27號3樓之10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02-28814006
E-mail: butrfly@seed.net.tw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news_detail.php?news_id=158
●[活動]周日賞蝶推廣活動-烏來桶后溪 --﹥
時 間:5月16日(日) 上午7:30
集 合:國立台灣博物館正門廣場銅牛前
(台北市館前路228紀念公園)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02-28814006
E-mail: butrfly@seed.net.tw
秉持推廣蝴蝶生態保育及服務民眾宗旨,本學會週週挑選交通便捷之台北市郊,免費帶領民眾認識蝴蝶世界奧秘、體驗彩蝶之美,是活潑有趣的賞蝶入門行程!活動免費且無須事先報名!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act1.php
●[節目預告]紀錄觀點-「記憶珊瑚」環境生態紀錄片 --﹥
播出日期:5月13日(四) 晚上10:00-11:00首播
5月14日(五) 上午10:00-11: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又到了珊瑚密集產卵的季節。每年農曆3月中旬,海洋生態學者就特別忙碌,除了忙著收集珊瑚產卵之相關學術資料以外,還深怕珊瑚釋卵機制受到外在人為因素或大環境的影響。
那台灣各海域的珊瑚礁今年健康情形如何呢?公視紀錄觀點
節目「記憶珊瑚」紀錄片製作小組,在珊瑚產卵季節之前,再度分赴澎湖南海、恆春半島、東北角海域,以及彙整近10年來的海洋環境調查影像資料,完整呈現人類與珊瑚礁的互動模式。
詳情請參閱
http://www.pts.org.tw/~viewpoint/
★[本會訊息]徵求「外來種寵物網路交易」觀察志工 --﹥
本會徵求觀察志工,須具備網路相關經驗外,也要對此議題有興趣,協助工作為針對固定管道進行每月2次的定時調查。有興趣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填寫後寄至
ing@e-info.org.tw(主旨:外來種寵物網路交易觀察志工),謝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
ing@e-info.org.tw,謝謝!
★[本會訊息]徵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調查與更新」網路殺手 --﹥
本會徵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調查與更新」網路殺手,須具備網路相關經驗外,常常瀏覽網路上各類資料庫,並喜歡介紹與分享網路資訊給他人的你,就是我們要的!歡迎對此議題有興趣者,一同來加入行列。
本工作以網路上有關生物多樣性之資料庫為主,分為基因、物種、生態及文化等四種範疇,志工需要扮演類似『導覽員』角色,將資料庫特色撰寫為一定的格式,報名截止日期為5月14日。有興趣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填寫後寄至funrei@e-info.org.tw(主旨: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調查與更新志工),謝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funrei@e-info.org.tw,謝謝!
★下載
資料庫內容說明範本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