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蝴蝶簡介-2004青斑蝶季特別報導]飛過滄海的蝴蝶 --﹥ 作者:詹家龍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研究員) 「蝴蝶」在人類的眼光中是一群「飛不過滄海」的柔弱生命,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一類蝴蝶叫做「斑蝶」,牠們有著蝴蝶界獨樹一格的習性──像候鳥般每年隨著季節變換,過著南北遷移的生涯。 最早進行斑蝶遷移生態研究的是加拿大動物學家Frederick Urquhart(1912-2002),1937年他開始嘗試標記方式,期望解開帝王斑蝶遷移之謎。1975年他終於接獲通報(來自Urquhart的研究同事Ken and Cathy Brugger),在墨西哥市近郊240公里處的Neovolcanic Plateau發現上百萬隻帝王斑蝶越冬地點,Urquhart及眾志工的辛苦終於有了回報。 往返台日兩地的青斑蝶 2000年6月19日,台灣大學昆蟲系昆蟲保育研究室研究生李信德,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山頂為一隻青斑蝶標上「1032C NTU」的標記,12天後牠在日本九州鹿兒島揖宿郡被日人中峰浩司捕獲。緊接著在2001年11月25日,屏東科技大學學生許國聖與其友人林文信在台東縣達仁鄉與屏東縣獅子鄉交界的壽卡山區採集昆蟲時,捕捉到一隻來自日本大阪,左前翅標記有「IK」、左後翅標記有「SOA 118」的雄性青斑蝶,牠的飛行距離超過2000公里;青斑蝶再次用那讓人驚奇的遷移能力震撼世人。 日本人針對青斑蝶進行20年的「標識再捕法」研究,他們發現青斑蝶會在每年春夏之際從沖繩群島往北遷移至日本的本州、四國、九州甚至北海道,秋天則會往南遷移。近年來找到的這幾筆青斑蝶往返台灣日本兩地的記錄,終於證實日本學界長期以來的臆測。 悠遊台灣南北的紫斑蝶 「這是一個在1971年冬天的台灣,讓人全然意料之外的發現。」2003年6月,享譽國際的蝴蝶學者Dick Vane-Wright在大英博物館出版的《蝴蝶》一書,特別專文介紹在地球另一端──南台灣茂林上演的紫斑蝶大規模遷移越冬現象「紫蝶幽谷」。 墨西哥的帝王斑蝶自1937年開始進行標放工作,期間動員數萬義工,在1976年找到帝王斑蝶的越冬棲地。日本的青斑蝶遷移研究,近20年動員數千義工,前幾年證實牠們會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相較之下,台灣紫蝶幽谷的遷移生態研究來得晚許多。 4年前行政院農委會開始委託民間保育團體和茂林鄉魯凱族人進行紫蝶幽谷保育及研究,期盼解開紫斑蝶遷移之謎。4年期間動員全台各地至少300位義工近7000人次,在300多次標放工作過程中總共標記8萬多隻紫斑蝶。台灣蝴蝶保育學會乃於2003年開始,受農委會委託加入紫斑蝶標記工作。 前3年的調查工作就好像大海撈針,儘管研究人員每天上山下海,始終無法獲得命運之神的眷顧,發現離開紫蝶谷散居台灣各地的紫斑蝶蹤影。2004年3月11日,彰化縣自然生態教育協會理事長莊水木整理蝴蝶園時,看到零星的紫斑蝶往北遷移,直覺認為牠們或許有可能是從茂林飛過來,撈了幾隻竟發現其中一隻被白色油漆筆標上「SS3」,隨即打電話給筆者進行查證,才知道牠是2003年11月30日由台灣大學保育社學生賴以博等人在茂林所標記的小紫斑蝶。 有了這次突破,紫蝶幽谷的生態解謎露出曙光,未來將有更多義工參與斑蝶遷移生態調查工作。與其說斑蝶標記是一項研究工作,倒不如說更像是一場號召全民總動員關懷蝴蝶的社會運動。 【參考資料】 ◆[土地及水文]世銀小組就亞奎塔水壩問題提出詳細報告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5-10 (ENS)- 世界銀行資助興建巴拉圭及阿根廷邊境的亞奎塔水力發電大壩,已經損及大約4千個家庭的生計和環境。代表這些人民的非政府組織「亞奎塔壩影響所及的伊塔普亞及密西歐納人民聯盟」(FEDAYIM,後略為伊─密民聯)出面對世銀提出申告,為此,世銀要求一獨立調查小組重新評估建壩計劃。該小組於上週四(6日)提出報告,當地人民確實因此受累。 伊─密民聯聲稱,在1979至2002年間,接收世銀高達8億7千8百萬美元貸款的亞奎塔計劃,不論在設計或建造方面,都有違世銀自己的方針和程序。世銀執行董事會上週四聽取報告後隨即進行討論,並研商如何做出正式回應。 調查小組主席薇絲對世銀董事會表示,儘管世銀確實在要緊處守住了既定的方針和程序,卻也有不少相悖之處。至於伊─密民聯提出的重大環境議題,諸如亞奎塔蓄洪區可能造成都市溪流氾濫、污染巴拿馬河、或者散播疫病,調查小組認為並無其事;但是亞奎塔壩運轉後,水位的確不時高過計劃中的協議標準。 調查小組並且指出,壩體與蓄洪區造成的生物物理衝擊受到妥善控制,但是居民遷徙後的安置地點,仍有許多重大環保問題。在社會議題方面,對於受亞奎塔計劃影響的家庭或企業,世銀並未貫徹其遷徙安置政策。該計劃原定另起基礎建設,並且安置沿河兩岸3萬3千名居民。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10-03.asp ◆[能源議題]美國將有新銳勁軍進駐握有核原料的單位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5-10 (ENS)- 美國能源部長表示,聯邦政府有意加強能源部所轄實驗室及國防據點的安全措施,其中握有軍武級核原料的單位尤為首要重點。未來這些特定地點,將有新的特勤安全部隊進駐,其戰鬥力之精良,等同於美國陸軍的「三角洲部隊」及海軍的「海豹特種部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10-01.asp ◆[環境政策]美國參院通過核廢料重分類計劃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5-10 (ENS)-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通過2005會計年度總額達4千2百20億美元的國防部授權法案,附帶條件是,能源部須針對南卡羅來納州薩瓦納河數百萬加侖的高階核廢料重新分類,改列輕度危害。這意味著能源部有權將這些核廢料留在原貯存地點──環保人士視之為不負責任的危險之舉。薩瓦納河場址現有51座大型地下貯存糟,其中的放射性廢棄物,佔全美核武工廠所產過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10-10.asp ◆[生態保育]美國科羅拉多州毒蛇販子坦承罪行 --﹥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2004-05-10 (ENS)- 兩隻非洲叢蝮(bush viper)、五隻白化單環眼鏡蛇(albino monocled cobra)、一隻墨西哥黑尾響尾蛇(blacktail rattlesnake)、和兩隻斯里蘭卡蝮蛇(pit viper),只不過是執法人員在去年6月,從柏斯頓在科羅拉多州的家裡,搜到的99條巨毒蛇類當中的一小部分。上週五(7日),柏斯頓在地方法院認罪,坦承犯下跨州買賣野生動物及持有槍械等罪行。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10-02.asp
環境資訊協會 crab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crab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y2004/2004-05-10-09.asp ●[讀者投書]「環境保護施政三年行動計畫」,另一個民主轉型的惡例? --﹥ 作者:吳東傑 (綠色陣線) 21世紀是台灣政治發展的轉型期,經由一次又一次的選舉,政治人物們為政黨輪替的台灣經驗寫下一個個好的範例與壞的範例。而這些精心演出讓社會大眾看得眼花撩亂的戲碼,正在形塑台灣的未來──究竟是在邁往現代化民主法治國家的路上,還是逐漸走向荒腔走板的民主家家酒。 環保署近日在台北縣政府舉辦的「環境保護施政三年行動計畫座談會」,其政策宣導的意味遠大於民意雙向溝通的成份。根據報導,與會的民間團體多半認為該行動計畫只是新瓶裝舊酒,一些更迫切、更具體的政策並沒有出現;尤其若由環保政策的整體性而言,此行動計畫只是零散環保計畫的大拼盤,不僅缺乏生態環境的考量,更充滿著「花錢就可以解決環保問題」的工程導向思維。而就政策的決策過程,此行動計畫缺乏「由下而上」的民主決策過程,並且未從現有環境政策缺失來著手研議未來願景及解決方案。 我們對於環保署的憂慮與期待:
【相關新聞】 ※以上不代表本報立場 我有話要說: infor@e-info.org.tw(來函請註明真實姓名與連絡電話,以利聯繫作業)。 時 間:5月16日(日) 8:30-14:30 金面山位於內湖行政區西北側,屬於五指山系的支脈。最高的山嶺為大金面山(剪刀石),高258公尺,是台北近郊較具氣勢的山嶺,山頂視野開闊,可以俯瞰台北盆地及基隆河。來一趟金面山之旅,爬上山頂眺望,可以增加對整個台北地理位置的了解。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ow.org.tw/ ●[講座]自然系列講座-稀有植物 --﹥ 時 間:5月13日(四) 晚上7:10-9:00 稀有植物是如何定義的?稀有植物的等級是如何評定的?台灣目前的稀有植物被如何保存?槲櫟、追分忍冬、東台天南星、鐘萼木、菱形奴草、台灣奴草、台灣腹水草、新竹腹水草……歡迎您一同來發掘!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eat.org.tw/ 播出日期:5月13日(四) 晚上10:00-11:00首播 又到了珊瑚密集產卵的季節。每年農曆3月中旬,海洋生態學者就特別忙碌,除了忙著收集珊瑚產卵之相關學術資料以外,還深怕珊瑚釋卵機制受到外在人為因素或大環境的影響。 那台灣各海域的珊瑚礁今年健康情形如何呢?公視紀錄觀點 節目「記憶珊瑚」紀錄片製作小組,在珊瑚產卵季節之前,再度分赴澎湖南海、恆春半島、東北角海域,以及彙整近10年來的海洋環境調查影像資料,完整呈現人類與珊瑚礁的互動模式。 詳情請參閱 http://www.pts.org.tw/~viewpoint/ ◆[編輯報報]青斑蝶季到了 一起探索蝴蝶長程遷徙之祕 --﹥ 大家都知道候鳥每年會長途遷徙,其實蝴蝶也會,很不可思議吧?近年來,藉由標放工作,已經證實青斑蝶會千里跨海遷徙,往來台灣與日本之間,引起日台兩地學者高度關注。5月,正是數以萬計青斑蝶大量出現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時節;這些蝴蝶為何大量聚集在這裡,是值得關注的奇妙現象。本報從本週起推出青斑蝶季特別專欄,與大家分享青斑蝶以及其他斑蝶類長途遷徙的奧秘。 ★[本會訊息]徵求「外來種寵物網路交易」觀察志工 --﹥ 本會徵求觀察志工,須具備網路相關經驗外,也要對此議題有興趣,協助工作為針對固定管道進行每月2次的定時調查。有興趣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填寫後寄至 ing@e-info.org.tw(主旨:外來種寵物網路交易觀察志工),謝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 ing@e-info.org.tw,謝謝! ★[本會訊息]徵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調查與更新」網路殺手 --﹥ 本會徵求「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調查與更新」網路殺手,須具備網路相關經驗外,常常瀏覽網路上各類資料庫,並喜歡介紹與分享網路資訊給他人的你,就是我們要的!歡迎對此議題有興趣者,一同來加入行列。 本工作以網路上有關生物多樣性之資料庫為主,分為基因、物種、生態及文化等四種範疇,志工需要扮演類似『導覽員』角色,將資料庫特色撰寫為一定的格式,報名截止日期為5月14日。有興趣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填寫後寄至funrei@e-info.org.tw(主旨: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調查與更新志工),謝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funrei@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