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環境]世界海洋日 帶來榮耀與警訊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6-08 (ENS)- 今年6月8日是第12屆世界海洋日,除了相關慶祝活動及授獎儀式外,同時也傳達了因嚴重污染和過度捕撈而導致海洋生物面臨生存困難的警訊。就在上週六的聯合國世界環境日(6月5日),也傳遞出海洋保護直至今日仍在全球持續進行的訊息。 在美國華府的國會海洋週活動,「國際海洋保護基金會」今晚將頒發年度領導獎章給緬因州共合黨參議員史諾(Olympia Snowe)與眾議院海洋委員會的四位共同主席。頒發領導獎章的用意,在於表彰對海洋保護與保存具有長遠貢獻的個人。另外,位於華府的海洋保育組織Oceana則以300多篇科學研究為基礎,就歐洲底拖網作業造成的影響發表一份報告。 這份由Oceana歐洲總幹事派斯特(Xavier Pastor)所發表的論文,是從商業和生態保護的兩個觀點來看15,000多艘拖網船在各個海域所造成的破壞。這個報告紀錄了過小魚類被捕捉後遭丟棄、意外捕獲、魚源萎縮、千年生態系統被破壞的慘狀,其結果就是許多生物紛紛登上受威脅或瀕臨絕種物種名單。透過這份報告,Oceana正推動實施全球性的公海拖網作業禁令。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也呼籲各國改變經營海洋環境的方式,該聯盟週六(6月5日)表示:「為保護潛藏在深海中的大塊瑰寶,避免遭過度開發,緊急的措施是必需的。」 顯然,在所有影響深海生物多樣性的活動中,最廣泛的就是底拖網作業。根據研究顯示,底拖網作業是對高敏感性深海環境的最大單一威脅因子。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4/2004-06-08-01.asp ◆[生態保育]加拿大聖勞倫斯灣磷蝦 十年內減少70% --﹥ 記者 Andre Noel 報導 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2004-06-08 (ENS)- 一份由加拿大Maurice Lamontagne研究所(加拿大聯邦機構「漁業暨海洋署」所屬的海洋科學中心)科學家所提出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海灣島和聖勞倫斯灣的磷蝦──海洋食物鏈中的最基層生物,其數量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正持續減少。科學家表示,全球暖化可能是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而磷蝦數量的減少將導致海洋中鯨魚及魚群數量也相對減少。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4/2004-06-08-04.asp ◆[生態保育]剛果戰爭肆虐下 保育人士仍勇於堅持 --﹥ 剛果民主共和國,金夏沙,2004-06-08 (ENS)- 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大學城布卡夫(Bukavu)發生暴動劫掠,導致野生動物保育協會主導的保育工作中斷。本身也是生物學家的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會長哈特(Terese Hart)表示,某些保育工作仍在持續進行,但胡茲─畢加國家公園(Kahuzi-Biega National Park)的野生動物調查已緊急中止。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4/2004-06-08-05.asp ◆[能源議題]美國參議院降低高階核廢料整治標準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6-08 (ENS)- 當8大工業國領袖本週在美國喬治亞州沿海的海島市(Sea Island)集會的同時,距離此處約150英哩的內地薩瓦納河核廢料場中,許多美國放射性最強的核廢料正置於貯存槽內,而其中幾個貯存槽已有外洩的現象。假如上週美國參議院通過的議案成為正式法律,這些高階核廢料將會持續存放在這些貯存槽中,而不是封存在玻璃容器內或是掩埋在地下儲存場。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n2004/2004-06-08-03.asp ◆[生活環境]生活中的化學物質 毒害了我們的孩子 --﹥ 蘇格蘭,2004-06-02 -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新的研究指出,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化學物質已經證實會對孩子的腦部發育造成嚴重的危害。這些影響包含造成孩子較差的記憶力、視覺認知能力的降低、肢體協調功能不足以及智商偏低,此外罹患注意力不集中過動障礙症(ADHD)及自閉症的孩童人數也明顯地大幅增加,恐怕也與此脫離不了干係。 歐洲聯盟已將此現象視為「重大公共健康問題」,現今充斥於市場的化學物質大都缺乏使用安全的資訊,特別是關於是否會造成兒童心智能力發展缺陷的相關資料。在我們現今所使用的七萬種人造化學物質中,我們僅只知道極少數部分會對腦部發育和神經系統造成傷害,有毒化學物質長期積累在母體中,嬰孩在母親的子宮中便已遭受到毒害。 這些化學毒物包括溴化阻燃劑以及戴奧辛,前者廣泛使用於電腦和家用電子產品,後者則是少數不肖工廠仍舊持續在燃燒塑膠製品所排放出來的。 歐盟正在研擬一個更為嚴苛的法案以限制工業化學物質的生產,但迫於化學工業界和美國政府的施壓而放?了原有的限制。
【參考資料】 版權歸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劉文彥 編譯,林子倫 審校)
環境資訊協會 林沛臻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林沛臻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n2004/2004-06-08-09.asp 作者:Lee Warren 南投縣政府在6月5日舉辦婦女親子趣味競賽,在活動中竟然公然虐待動物──為了大家的玩樂,把4隻小白豬塗上沙拉油,讓百餘民眾徒手捕捉,小白豬在眾人嘻笑聲中驚惶逃竄,有人因為小豬身體太滑抓不住,就扯住小豬耳朵並且用力拉起以抬起小豬,造成小豬因疼痛而慘叫。 婦女親子趣味競賽,一定要用虐待動物的方式來進行嗎?以動物的悲慘痛苦來換得人們的「趣味」,對孩子們是多麼負面的示範!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against/2004/ag04061101.htm 作者:王晴玲 (公共電視記者) 當你走進大自然,不論是在森林或是在海邊,都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生物發出的聲音。鳥類清脆婉轉的鳴唱,蛙類高低節奏的低吟,或是蟲鳴蟋蟀唧唧的聲響,各種不同的旋律譜成大自然美麗的樂章。但是怎麼留住這些聲音呢?一位大自然的錄音師吳金黛,這幾年上山下海,就是為了尋找紀錄大自然的聲音。 ……最讓吳金黛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她因為開車實在太累,一覺醒來已經早上9點多,慌忙拿了錄音設備就往外跑,但是卻一點也聽不到鳥叫聲。正當她走得又累又洩氣,坐在石頭上休息時,沒想到突然有一隻鳥就飛到她眼前,並且開始鳴叫。彷彿神奇魔力開竅,一下子好多鳥都圍了過來,就像個交響樂團般,開始天籟般的唱和。那一刻,吳金黛深深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妙與生命的感動。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4/ou04061101.htm ●[講座]愛台灣,從拒絕外來種做起-外來種綜論及昆蟲、病原菌部分之危害 --﹥ 時 間:6月11日(五) 晚上7:00-9:00 來自美洲的火蟻,讓農夫不再敢赤腳下田,孩子上體育課怕怕!各地溪流和水庫,被民眾放生的巴西龜、琵琶鼠、美國牛蛙攻佔;來自中國大陸、南韓的梨木蝨,讓台灣水梨結不了果;中南美洲的「植物殺手」小花蔓澤蘭,讓台灣中低海拔山林一塊塊地窒息。外來種把台灣當新樂園,破壞這片土地和諧的物種依存關係,我們的子子孫孫,將無可遁逃地飽受外來種的騷擾與威脅。救救台灣,來聽聽您能怎麼做! 詳情請參閱
http://www.udngroup.com/2c/promote/main.jsp?f_PAPER_ID= ●[講座]全球變遷、氣候公約與全球潛藏競爭分析 --﹥ 時 間:6月15日(二) 晚上7:00-10:00 一部講述因全球氣候變遷而引發自然反撲的災難片「明天過後」,以科幻手法預測地球未來的景況。電影上的情節,是否可能就在我們生活中上演而不自知呢?1997年「京都議定書」乃是為了進一步防制氣候變遷危及環境生態、加速落實「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而訂定的全球性協議,背後交錯了各國的經濟、政治及軍事上的利益:美國為了維持國內就業率與經濟競爭率而退出;俄羅斯為爭取歐洲聯盟支持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轉而支持此議定書,為的是國內石油的價格競爭……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誠摰邀請您與我們一同探討這個問題。 詳情請參閱 http://www.gcaa.org.tw ●[活動]「蕨」代風華-賞蕨嘉年華 --﹥ 時 間:6月12日(六) 台大蘊藏豐富的自然生態,蕨類植物是當中主角之一,校園擁有近30種蕨類,包括槲蕨、觀音座蓮蕨、鳳尾蕨、小毛蕨、鐵線蕨、台灣山蘇等,處處可發現自然驚艷,同時擁有溫室蕨園,蔚為都會賞蕨據點。本活動將引領民眾走入校園認識蕨類,並展開生態闖關遊戲。 詳情請參閱 http://naturet.ngo.org.tw/naturet2
播出日期:6月14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我們的島】大自然樂章 當你走進大自然,不論是在森林或是在海邊,都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生物發出的聲音。鳥類清脆婉轉的鳴唱,蛙類高低節奏的低吟,或是蟲鳴蟋蟀唧唧的聲響,各種不同的旋律譜成大自然美麗的樂章。但是怎麼留住這些聲音呢?一位大自然的錄音師吳金黛,這幾年上山下海,就是為了尋找紀錄大自然的聲音。 【人與自然】太陽公公來煮飯 夏天裡的艷陽,把人曬得發暈,強烈的陽光除了讓人直喊熱外,還能有什麼作用?有一群小朋友,他們利用錫箔紙、紙箱等材料,設計出一個又一個不同樣式的太陽能燜燒鍋,他們要利用太陽能來煮綠豆湯,真的可行嗎? 【人與自然】城市鳥族 以人為主的都市,就像一座危險叢林,鳥類求生不易,一輛急駛而過的車子、一只轉動的電風扇、一扇透明的玻璃窗,都可能是牠們致命的關卡。在人與鳥的互動中,最常發生的意外事件,就是鳥類撞擊玻璃。對人們來說,這是明亮美觀的建築設計;對鳥類來說,那是一面看不見的牆,一旦不小心撞上了,死亡率高達8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