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外來種寵物網路問卷調查-爬蟲及兩棲類篇

2004-08-01 (全文版)

 
奇文快遞 [自然人文]享受有機生活•做個會思考的花錢人
[自然書寫]高山美景的氣味
[自然書寫]與昆蟲和解(下)
專  欄 [專欄作家-賈福相]走在黑溪岸上•採莓採到《詩經》的割草歌(上)
寓教於樂 [開懷篇]公司旅遊
編輯報報 警告:用餐時勿讀
本會訊息 2002環境資訊年鑑-啟動環境之鑰
攝影賞析邀稿自然書寫邀稿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自然人文]享受有機生活•做個會思考的花錢人   --﹥

作者:妮爾紐曼、喬瑟夫戴格尼斯

  「活動資產」是一家與眾不同的電話公司,每年會捐出營收的1%給發展中的非營利組織。有一天公司的總裁收到了一封信,信中附了一張狗的照片,至於是狗的哪個部位,為了不要太過粗鄙,我只能說不是狗頭就對了。這封信是某個「活動資產」的顧客所寫,他不喜歡這家公司支持槍枝管制的立場,所以寄了這封信,劈頭就寫道:「貴公司真是個狗屁,我告訴你們……」

  這封信現在還貼在公司的洛杉磯辦公室裡,不過原因不光只是這封信很爆笑。如果說15年的商場經驗讓麥克戚奇尼克(公司的創辦人兼總裁)從顧客身上學到什麼,那就是:顧客都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

  麥克說:「我們的顧客都受過良好教育,而且很喜歡跟我們對話。有些會寄信或是電子郵件來,建議我們該捐錢給那個機構,或是告訴我們要注意哪些政治議題。若是某些作家出了相關議題的書,也會把書寄來給我們。我們的客戶都十分積極。」

  麥克對此非常自豪,但同時也有點驚訝。他覺得「活動資產」其實也沒有經營什麼大事業,只是買下大批的電話線路,然後再賣給客戶,沒有什麼稀奇,真正特別的地方在於這家長途電話公司有一群與眾不同的客戶,以及其運用營收的方式。

  類似的企業越來越多,這些企業把平淡無奇的消費商品改頭換面,成為改善社會與環境的力量。現在的消費者每個月都要繳一大堆的費用:電話費、手機費、上網費、PDA通信費等數不清的項目。而現在有種新的方式,可以讓這些繳出去的錢幫助到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如果你覺得這個想法聽起來很奇怪,其實很正常。麥克和他的伙伴,彼得巴尼司與羅拉史蓋兒在1985年創立了「活動資產」,初期的業務是以信用卡為主,而不是現今的電話服務。他們的經營模式是鼓勵人們花錢,並藉此來拯救地球。但是當初三個人為此爭論很久,似乎總覺得這種方式頗為諷刺,且於心不安。麥克說:「現在我們對這一點完全沒意見,如果你非花錢不可,為什麼不讓錢發揮更大的功效?」

  1968年的時候,「活動資產」把3萬2千美元捐給16個不同的團體。到了2001年,捐出去的錢已經達到600萬美元——其中100萬是顧客付電話費時存起來的(多繳的零頭就直接存入捐款基金)。麥克解釋說:「這些零錢累積的速度非常快。」

  當然,因為該公司贊助的對象超過50家,顧客偶爾也會有不同的意見,那個寄狗照片給麥克的先生正是如此。不過重點是:這位先生依然是「活動資產」的顧客。

  生態寬頻(EcoISP)是美國第一家大型的「綠色」網路公司。2001年10月,保羅進軍媒體產業,找了一些朋友創立一家大眾化的另類網路公司。有別於一般大型的業者,保羅的收費比較低,而且還把營利的50%捐給客戶最支持的環保團體。

  保羅說:「最近我的經營方式便是:在環保議題上出一臂之力,同時想辦法賺點錢。藉由這樣的方式,我希望能夠提供環保團體足夠的力量和錢彈,讓他們繼續奮戰。」

  很多人對這樣的商業模式感到懷疑,企業貿易類的雜誌都在質疑,一隻名不見經傳的小蝦米,如何挑戰「美國線上」或是「雅虎」這樣的大鯨魚。這些巨頭有的是用不完的錢可以打廣告。不過,保羅曉得,環保團體有一種大企業望塵莫及的優勢:也就是熱情執著的擁護者。保羅打電話給每一個他想得到的環保團體,請他們幫個小忙:可不可以在下一期刊物裡推薦或是附送「生態寬頻」的網站CD?他說,如果客戶看了光碟之後到網站上登錄,應該會選擇把錢捐給發送光碟的組織。

  保羅的眼光是正確的。到2003年12月,他將會衝破百萬客戶的目標。

[自然書寫]高山美景的氣味 --﹥

作者/攝影:a-chi

2004年4月攝於雪山三六九山莊  高山旅遊風氣日盛,大量遊客的排遺問題對於高山自然環境造成很大的衝擊壓力。在缺水、缺電,同時不易到達的偏遠山區,如何設置一處環保衛生同時兼顧使用舒適的高山廁所,一直是國家公園管理部門努力的方向。照片中原木結構的廁所,在視覺景觀方面或許與自然環境相當協調,然而令人不悅的臭味,卻是伴隨著山屋長相左右,揮之不去的惱人夢魘。

[自然書寫]與昆蟲和解(下) --﹥

作者:水獺
攝影:嘎嘎

編按:作者說:對於昆蟲,我們有太多的誤解和太少的關愛。
昆蟲不是只待在動物園昆蟲館中,不是只生存在用RV才到得了的荒煙蔓草裡。家中內外某些角落,時時縈絆你眼的「倩影」,在水獺的筆下和嘎嘎的鏡頭中,有了不一樣的神采……

菜蟲和蚜蟲

蚜蟲的一種(圖片來源:嘎嘎昆蟲館)  有位解說員已然退休下來,平日偕同老伴在山裡的田畦上種菜,總想著如何與慕名遠道而來的菜蟲大軍周旋,日子久了還是得舉白旗認輸。菜蟲的耐性遠比人類想像的更為堅絕,只靠雙手要請走這群不速之客,只怕是小覷了牠們的能耐。也難怪乎瑞秋.卡森女士有機會站出來向DDT宣戰,這要命的毒物始終是農夫們最好的幫手,同時也是生物界無情的劊子手。短視近利的人只想圖個清閒,反正藥物殘留是消費者的家務事,自個兒絕計管不著,誰叫你不花點力氣,做個自耕農呢!

  常聽人說有些不肖的農夫會在收穫前一個晚上下重藥,以圖個青菜的翠綠養眼。自家吃的那畦田地是絕計不沾半點農藥的,任憑菜蟲們大啃特啃,吃進肚裡的總是一個安心。

隱翅蟲

高腳蜘蛛(圖片來源:本報資料庫)  台灣最是倒楣的小傢伙便要算是高腳蜘蛛了,只是長得碩大的塊頭,便惹來人們無端的猜疑。閒來無事時,也不過捕食些小強打打牙祭。孰料主人家一覺醒來,發覺皮膚起了病變,便懷疑起是昨夜打過照面攀附在屋舍頂端訕笑的「ㄌㄚ ㄧㄚ」給偷偷灑了泡尿所致,往後只見不管男女老少,每個人看到高腳蜘蛛都是近乎反射動作地去拿了掃帚來個橫掃千軍,硬是給了高腳蜘蛛一頓狠打(編按:蜘蛛並非昆蟲,而屬於節肢動物)。

  而真正的元凶隱翅蟲也只是在晚上好奇地爬上人們的皮膚,熟睡的主人只覺一陣異物感,下意識地就巴掌往上送。驚詫死去的隱翅蟲,留下「隱翅蟲素」犒賞恩人以灼熱和潰爛的皮膚和代罪羔羊高腳蜘蛛永世的臭名。

螳螂

螳螂(圖片來源:嘎嘎昆蟲館)  一臉不可一世的三角頭,擒著一副大鐮刀,任何小蟲子看了怕是要腳兒發軟的殺手級人物呢!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牠凶狠外表下柔情的一面。還好法布爾老師曾偷偷告訴我:

   『雄螳螂為了完成傳種接代的使命,
   即使丟了頭、沒了頸背,還在為愛情作貢獻。
   愛情使牠堅持到連腹部都被吃掉時,才放棄擁抱。』

  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下回再要和情人為了點芝麻小事鬧彆扭時,可得趕緊找隻公螳螂告解吧!

昆蟲大樂團

台灣熊蟬(圖片來源:嘎嘎昆蟲館)  一次到大坑山裡私心帶回了一隻獨角仙,整個晚上聽著牠淒苦的哭聲始終難以入眠。牠聲音直直撞入我的心裡,真難過讓牠這麼好生難過。

  我們熟知的蟬寶寶大白天在林間快樂地唱著情歌,日落以後,紡織娘、蟋蟀和螻蛄也會接續演奏著美妙的夏之小夜曲。聽人說鬼臉天蛾也會哭泣,只怪自己還不夠脆弱,能讓牠陪我一起哭泣。

  我始終無法想像,沒有昆蟲陪伴的日子,花草們要怎麼過下去。從今而後,只希望大家對於陪伴在我們身邊的昆蟲,能夠--

  少一點誤解、多一點關愛!

  對於昆蟲,我們有著太多的誤解及太少的關愛。

[專欄作家]走在黑溪岸上•採莓採到《詩經》的割草歌(上) --﹥

作者:賈福相

  在愛德門頓城,8月是雷雨季節,也是櫻桃和野梅成熟季節。

  有雷雨就有風暴,來時急,去時快,黑壓壓的雲層,洶湧襲來,可以用手觸摸,雷電交加,風把樹都壓彎了。自然的壞脾氣,一陣子就會過去,天被洗得特別藍,樹被洗得特別綠,彩虹掛在黃澄澄的麥田上。在這種時候,到郊外採莓,自有一種悠閒的情趣。

  我們後院之外是條黑溪。彎彎曲曲的小道,順著溪水向左走,或向右走,一路行來,總會遇到十幾種櫻桃和野莓,雪莓(Snow Berries)是白的,克鸞莓 (High Bush Cranberries)是金黃的,玫瑰是紅的,最常見的是五月天樹(May Day Tree)的櫻桃,一串串的像黑葡萄。但最好吃的還是莎莓(Saskatoon Berries),可以做醬,或餅,生吃不太甜,有一種特別的野味。

   一個8月的下午,風暴過後,我沿著黑溪採了一筐莎莓,送一小碗給朋友,也做了兩張醬餅,一張自己吃,另一張送到女兒家,兩歲半的孫女們為了討我歡心,都說她們最喜歡的就是我做的莎莓餅。

  莎莓是加拿大草原印地安原住民的主食之一。他們生活數千年,男人打獵,女人採莓。獵手和採莓女在郊外唱歌,講故事,結婚生子。中國古代的紅男綠女喜歡野外踏青,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不採莓,只是採草,許多優美的篇章都記錄在《詩經》的採草歌中,這些歌謠簡單、樸素而真情流露。9篇採草歌中所採的有苓、葛、蘩、薇、蘋、荇菜、卷耳、芣苜、藻、唐、麥、艾、莫、桑、藚、苦、葑、菲、蕭等19種,這些植物,生在山頭或水邊,大部分是用來做食物,有的可以做藥、家具和祭品。

  走在黑溪岸上,我彷彿走到了中國北方的郊野,彷彿聽到3000年前的採草之歌:

一、荇菜:「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是《詩經》第一篇〈關雎〉的一章,是首大團圓的祝賀詩。小時候,在山東鄉下,有人結婚時,洞房門口就常貼一幅「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對聯。有的《詩經》專家認為割草象徵著性行為,也許認為琴和瑟要用愛心撫摸,鐘要撞,鼓要捶,又激情,又纏綿,正是初夜的洞房行為吧。但這種「發乎情,止於禮」的寫法,雖是寫男女大慾,卻樂而不淫。

   高高矮矮的水草,或左或右的流動,不易採到呀,
   那位可愛的女子,
   愛我了,我們就像琴瑟一樣的親密,
   高高矮矮的水草,
   或左或右的流動,採到了,
   那位可愛的女子,
   嫁我了,我們就像鐘鼓一樣的放任。

[開懷篇]公司旅遊 --﹥

  有家旅行社,碰巧帶了兩家同業公司的員工眷屬去旅遊。一家叫台灣人壽,另一家叫紐約人壽。

  領隊叫團員上車,對著數百人大喊:「台灣人壽的請坐紅色的遊覽車,紐約人壽的請坐藍色的遊覽車!」

  盡責的領隊還不忘一一詢問。後來問到一位歐巴桑:「是紐約人壽還是台灣人壽?」

  歐巴桑想了一下……

  又一下……

  再一下……

  說:「我還是覺得印度人比較瘦!」

[編輯報報]警告:用餐時勿讀 --﹥

值日生:小編

  小編的年紀,勉強搆得上台灣未開發年代的末尾,初有記憶時,山上阿媽還在三合院外的獨立「便所」,挑糞肥種現今流行的「有機蔬菜」。那種熟悉感,或許是小編對「廁所」容忍度超乎常人的原因。

  幾次難忘經驗,都發生在旅途中。一次在天山牧民的包旁,沒有星光和月亮的晚上,摸黑踏著爛泥在一片羊膻味中找尋「人的味道」,當然,當蹲下時,你也絕對會努力按下去揣想腳下是爛泥或其他東東的念頭。一次在呼和浩特,同樣進入沒有燈的獨立小房,正詫異腳底異常柔軟,低頭,眼睛聚焦,才赫然發現滿地是壯碩昂揚的肥蛆。朋友早已嚇得奪門而出,而小編頭皮發麻之際,倒是對大於台灣10倍之有的「奇蛆」忍不住多研究幾眼。

  野外的經驗,不見得比不上「和成牌」享受。在草原上的夜晚,跟牧民喝酒唱歌,酒酣耳熱之際,到他們自挖的一大塊垃圾坑旁,屏著挖上的泥土 (這樣天大地大,還多餘的擔心著他人的窺探,想來這又是都市人的毛病)。在廣漠穹蒼下,吹拂著涼風,坐擁「滿天星級」的享受。與其說解急,不如說體會「天人合一」的難得經驗。過後,旁邊的鏟子一使,來去無痕。

  阿媽年代挑糞肥,牧民們就地掩埋,讓自然生態循環維持在平衡狀態。而今人們大量聚落,同樣方式不再適用。吃喝拉撒,你覺說來粗鄙?此實乃所有生物生命之維續,不為者,唯神仙矣。然而當拉撒變得如此簡易,家家戶戶都有一處神奇之器,包容你所有的排放,且以各式芳香劑抹去任何一絲可能顯露其本質的痕跡;都會的雅潔人士,甚至不能容忍如廁時地心引力作用的聲音……人們,似乎輕易忘了自己也是「生物」之一。

  「高山美景的氣味」,當然又是一群生物,過量聚集的後果。日後纜車一通,想必情況有增無減。大不了,複製都會中經驗,以各科技消除了生物排遺味道,讓人們盡情體驗,「山中潔淨,我是神仙」的超凡快感。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