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育]Earthdive成軍
號召公民科學家一同拯救世界海洋 --﹥
英國,劍橋,2004-07-29
(ENS)- 一項名為Earthdive的海底活動團隊正式成軍,目前正號召世界各地從事浮潛或潛水活動的人員加入,他們將運用資訊工具與最先進的技術來實踐其保護地球海洋的使命。這項計畫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透過其位於英國劍橋的「世界保育監測中心」(WCMC)所支持的。
Earthdive雖為一商業性組織,不過他們也希望能帶來正向的改變,在全球宣導有益於永續海洋環境的觀念,並透過財務上的協助,實際支持保護海洋的活動。所有會員所繳納的會費,有一半將直接投注於海洋保育計畫上。
Earthdive所召募的會員包括所有和浮潛或潛水技術相關的人員,也歡迎任何對海洋保育議題有興趣的人士加入。會員的任務是必須將他們在潛水時的發現紀錄下來,並登載於Earthdive的網站上:www.earthdive.com。他們所分享出來的資料,將成為關鍵指標生物的科學數據,並成為建構「全球潛水誌」(Global
Dive Log)的一環。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世界保育監測中心,過去25年來一直投注在生物多樣性的科學評估工作,而珊瑚礁保育則是其重點項目。該機構提供了一項獨特的地圖繪製服務系統,可讓潛水人員標定出精確的位置來紀錄他們的觀察,讓這些資料更容易和其他潛水人員或科學社群共享。
此外,有關瀕危物種非法交易的觀察所見也會被紀錄下來,結果會傳遞給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所共同運作野生動物貿易監察網絡TRAFFIC。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4/2004-07-29-04.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72901
◆[環境政策]厄瓜多法院裁定:加拉巴哥國家公園有權訂定漁獲限額 --﹥
厄瓜多,基多,2004-07-29
(ENS)-
厄瓜多最高法院最近推翻地方法院的判決,裁定漁民捕捉的海參數量必須採取限額管制。厄瓜多地方法院原本以不利漁民謀生、對漁民不公平為由,裁定加拉巴哥群島海域的海參捕捉限額無效,但此決議最近遭憲法法庭推翻。憲法法庭的裁定可謂保育人士的勝利,但對依靠捕捉海參謀生的漁民而言,不啻是一大打擊。海參這種日漸減少的海洋生物,在亞洲被視為珍饈,市場價值不斐。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4/2004-07-29-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72902
◆[全球變遷]8個國家共同簽署協議
減少沼氣排放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7-29
(ENS)-
美國布希政府最近公布,他們已和其他7個國家共同簽署一項新協議,共同從事源自掩埋場、煤礦坑、石油與天然氣井的沼氣收集與排放減量工作,並將回收的沼氣用於發電。沼氣(甲烷)會導致全球暖化,也是京都議定書所規範管制的6種氣體之一。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4/2004-07-29-1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72903
◆[生物科技]美國聯邦科學小組呼籲對基改食品嚴加檢查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7-29
(ENS)-
美國聯邦政府一科學諮詢小組在昨天公佈的一份報告中建議,聯邦相關管理機關在核准基因改造食品上市之前,應更詳盡地檢驗其安全性。該小組指出:「雖然目前尚未有基因改造對人體造成不良作用的研究報告,但這項技術才剛起步而已,安全性方面的疑慮仍舊存在。」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4/2004-07-29-10.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729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8-03 --﹥
-
[土地與水文]西部沿海
將禁抽地下水。七二水災造成西部沿海地區嚴重積水,凸顯地盤下陷問題惡化,行政院七二水災勘災小組初步決定,西部沿海地盤下陷地區未來將全面禁抽地下水,政府將輔導養殖業者轉為海水養殖,同時不排除逐步拆除現有海堤,以維持日後沿海土地的低度開發狀態。
(台北 聯合報)
-
[土地與水文]七二災後復建
追加57億預算。七二水災追加預算案,主要是大里溪第三期實施計畫,總經費為114.7億元,93年編列57億元,主要是用在土地徵收上,包括頭汴溪、草湖溪、旱溪的用地,明年底將可把中部淹水最嚴重的地方加以解決。
(台北 聯合報)
-
[土地與水文]海水箱網養殖
輔導方向。農委會漁業署長表示,不鼓勵養殖戶從事淡水養殖,新成立的養殖生產區都採取海水養殖;目前國內沿海養殖漁塭面積約5萬公頃,海水與淡水的比例為4.5比5.5,漁業署計畫將比例調整為6比4,以改善地層下陷。
(台北 聯合報)
-
[土地與水文]補注地下水
才能治本。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指出,七二水災勘災小組所提地層下陷解決方案是「治標不治本」,因中南部地表水不足,全球氣候變化加劇,降雨情況極端化,若不能增加地表水供應,就算養殖業全改用海水,超抽地下水的問題仍無法改善。建議若要限制地下水開發,唯一有效解決方式是提升地表水的運用比率,如多開發集水廊道,或興建水庫留住豐水期的地表水、補注地下水等。
(台北 聯合報)
-
[土地與水文]破壞水土
北市催繳罰款。為了貫徹取締破壞山坡地水土保持行為的執法決心,台北市建設局將展開破壞水土保持者的罰款催繳行動,一開始採用電話催收或登門拜訪等柔性勸導,如果受罰者經濟能力不許可,還可分期付款,若仍拒不繳納者,就移送強制執行,直接從銀行帳戶扣款或拍賣不動產。
(台北 聯合報)
-
[土地與水文]國親抬出民意
催建蘇花高。國親兩黨團昨天在立法院齊聲要求興建蘇花高速公路。國民黨立院黨團指出,花蓮地方民意支持興建蘇花高速公路,行政院應尊重民意,「不要讓花蓮人的期待再度落空」。
(台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垃圾場綠美化
環署有條件金援。環保署最近補助龍潭鄉公所1100萬元,進行店子湖垃圾場綠美化工程,但環保署要求留下灰渣場用地,並機動充作焚化爐歲修期間全縣垃圾臨時處理場,地方人士期期以為不可,將表明希望留住補助但拒絕灰渣場與臨時掩埋場。
(龍潭 聯合報)
環境資訊協會 美鳳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4-08-0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8-03 --﹥
-
[生活環境]中國逾7成固定資產和4成人口受到洪水嚴重威脅。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目前,全國70%以上的固定資產、40%的人口、1/3的耕地、數百座城市及大量重要的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和工礦企業分佈在主要江河中下游地區,受到洪水的嚴重威脅。
(中國 中新網)
-
[生活環境]重慶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不足10%。2003年度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城市環境管理和綜合整治年度報告顯示,部分環保重點城市由於環保投資明顯不足,基礎設施相當薄弱,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較低,其中西南重鎮重慶尤為突出,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處理率不足10%。
(中國 新華社)
-
[生活環境]長春地下商場煤氣泄漏
萬人大疏散。2004年8月1日13時30分地點:長春市朝陽區歐亞商都一處地下商場事件:地下商場煤氣管道發生大面積泄漏,空氣中煤氣濃度已接近爆炸臨界點,一旦有明火或電火後果將不堪設想,百餘名民警緊急疏散商場內的萬餘名顧客和業主。
(中國 中國網)
-
[土地及水文]中國海洋環境保護問題嚴峻。中國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目前進展順利,在海洋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初步遏制了海洋環境繼續惡化的趨勢,但海上污染事故應急能力不足,海洋傾廢與養殖環境問題仍然突出。
(中國 中國網)
-
[土地及水文]黃河三角洲鹽鹼地上出現“開荒熱
”。今年以來,由於糧價上漲和國家種糧補貼政策的實施,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漲。大批農民來到黃河三角洲廣闊的鹽鹼地上開荒種糧,使這片沉睡多年的土地出現了“開荒熱”。
(中國 新華網)
-
[土地及水文]內蒙古大興安嶺雷擊火已全部撲滅。內蒙古自治區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指出,大興安嶺林區吉文林業局施業區內發生的2起雷擊火於7月31日被徹底撲滅。
(中國 新華網)
-
[土地及水文]南京5大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根據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和市衛生監督所長期科學的監測顯示,全市各水廠水源地水質常年達到國家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標準,達標率為100%;自來水水質達到安全供水標準,水質一直處於良好狀態;在江蘇省的歷次排名中,南京的飲用水源水質最好。
(中國 現代快報)
環境資訊協會 美鳳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4-08-03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7-29 --﹥
-
[生活環境]護水運動人士完成歷史性壯舉 游完哈德遜河全程
-
[生活環境]德州一男子釣魚涉水時遭細菌感染 雙腿截肢
-
[生活環境]新檢測技術出爐 可用於檢測人體的化學品暴露值
-
[環境政策]法官下令哥倫比亞河與蛇河水壩不得減少洩洪量
以利巡游鮭魚返回大海
-
[環境政策]法官裁定:野生動物管理局必須為聖安德魯海灘鼠(St.
Andrew beach mouse)劃設重要棲地
-
[環境政策]國家公園警長不會在聽證會有結果前復職
-
[環境政策]環保署舉辦「公眾參與聯邦法規制定過程」論壇
-
[其他]林產品公司博伊西加斯凱德(Boise
Cascade)分割出新的子公司Office Max 專門從事辦公用品業務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ul2004/2004-07-29-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4-07-29
▲[環境小百科]有機農業:對生態環境比較有利的農業 --﹥
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係指一種比較不污染環境、較兼顧生態平衡,並能提供消費者健康安全之農產品的生產方式與根本思維上的反省。有機農業的名稱與定義,隨各國與其法律規定而有所不同,諸如:生態農業、低投入農業、生物農業、動態農業、自然農法、再生農業、替代農業、永續農業等。
…1970年代,由於能源危機發生,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農業生產力也出現衰退的情況(因地力過度耗損以及土壤環境遭到農藥、化肥污染等因素所致),世界各國才逐漸重視有機農業。再加上農業工業化後的農藥、環境賀爾蒙污染危及人類健康,以及開發中國家農產品生產過剩,使得農村人口外移衍生社會問題等,都迫使各國政府重新檢視其農業政策。
版權歸屬環境資訊協會(王惟芬 彙編,朱惟君 審校)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eccpda/2004/ec04080301.htm
●[讀者投書]環保團體對各政黨國土保安與環境政策之建言 --﹥
提出者: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非核台灣聯盟、草山文史生態聯盟、荒野保護協會
72敏督利水災重創台灣,除台八線中橫及支線新中橫嚴重受損,南橫及各山區路段也災情慘重。環保團體於7月23日拜會國、親及民進黨等黨部,請各政黨以敏督利、賀伯、納莉及桃芝等颱風災難為殷鑑,避免不當交通建設與超限開發,生態敏感地區的道路建設應從嚴認定,而可能造成重大環境與水資源破壞、造成土石流的交通建設務必停止,請各政黨支持停建蘇花高。環保團體並提出國土保安與環境政策之建言…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4/re04080301.htm
●[活動]十八尖山趴趴走 --﹥
時 間:8月7日(六) 上午9:00-11:00
地 點:新竹縣十八尖山
主 辦:荒野保護協會 03-5340942
E-mail: sowhc@sow.org.tw
十八尖山,佔地53公頃,標高130公尺,在亞熱帶島嶼型氣候孕育之下,成就了人造林與天然林的混合景觀,隨四季變化出現不同的花草樹木,林相優美多樣,是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態教室,歡迎您和我們一起浸浴在森林的芬多精之中。
詳情請參閱
http://sowhc.ngo.org.tw/html/article/eighteen.html
●[活動]琅嶠尋根-恆春歷史之旅 --﹥
時 間:8月8日(日) 上午8:30
地 點:恆春
主 辦: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08-8861321轉250
為了引領民眾了解百餘年來恆春半島的發展歷史,認識「歷史事件」與「史蹟」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也體驗自然環境與人文發展的互動,本活動將帶領大家走訪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了解瓊麻工業的興衰過程)、恆春縣城4城門(認識牡丹社事件、縣城歷史及縣城構造)。
詳情請參閱
http://www.ktnp.gov.tw/news/index.asp?STYLE=&PAGE=1#98
●[活動]加九寮、直潭步道自然觀察 --﹥
時 間:8月21日(六)
地 點:台北縣烏來、新店
主 辦:玄妙和尚文化基金會
協 辦: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聯 絡: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02-23661011
E-mail: tnature@ms48.hinet.net
加九寮、直潭步道是台北近郊少數著名的林蔭步道,相當適合從事戶外自然體驗。透過劉玉成老師、陳定欽老師生動的解說帶領,整個活動精采可期,歡迎有興趣的伙伴踴躍報名。
詳情請參閱
http://www.eshare.org.tw/2_Active/Txt.asp?ID=2451
●[講座]自然系列講座-自然嘻遊記(秋季篇) --﹥
時 間:8月12日(四) 晚上7:10-9:00
地 點: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台北市羅斯福路3段100號4樓之1)
主 辦: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02-23661011
E-mail: tnature@ms48.hinet.net
從小嚮往大自然的你,該如何踏出接近自然的第一步?長大後熱愛大自然的你,該如何訴說親近自然的每一刻?藉由劉浩智先生的分享,請跟隨著我們的腳步,一步一步嘻遊自然。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eat.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