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境政策]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出能源獨立計劃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8-09 (ENS)-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利於上週五(6日),提出總值300億美元的十年能源計劃,並表示此一方案將「推動美國走向能源獨立,並能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 凱利對密蘇里州堪薩斯市的支持者表示,他的計劃主軸,在於提高再生性能源、及玉米和大豆製成的替代性汽車燃料的供給量,並且提供清淨燃煤科技,和更省油的汽車及卡車。 就在凱利發表談話的這個週末,油價已經飆漲到逼近每桶45美元。他並且指責布希政府,致使美國更進一步仰賴外國石油,對於因油價漲勢而產生經濟危機感的消費者及企業,也沒有採取行動加以協助。 凱利的競選陣營表示,美國對境外石油的依賴從2000年的58.2%上升到目前的61.7%,且美國的石油供應大約有1/4來自中東地區。 凱利在這項計畫案中,要求設立200億美元的「能源安全與保育信託基金」,搭配聯邦在沿海地區的石油與天然氣歲入,作為保障能源安全的流動資金。該信託基金將用來達成兩大目標,亦即確保美國在2020年以前,能夠有20%的汽車燃料與電力是來自於再生能源。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09-10.asp ◆[能源議題]日本核電廠意外 4人死亡 --﹥ 記者 J.R. Pegg 報導 日本,敦賀,2004-08-09 (ENS)- 日本福井市的美濱(Mihama)核電廠,今天因為蒸氣外洩,造成員工4人死亡、7人受傷。這是日本核能工業史上最嚴重的傷亡事件。據日本原子能暨工業安全局及電廠所有人──關西電力公司表示,這起意外並未造成輻射外洩。至於蒸氣外洩原因,至今未明。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09-03.asp ◆[能源議題]美國核管會就洋基核電廠要求增產進行評估 --﹥ 美國,佛蒙特州,佛儂市,2004-08-09 (ENS)- 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的調查小組,今天就洋基核電廠展開為期3週的工程設計評估,以鑑定其機齡32年的反應爐,能否增產20%電力。這座510百萬瓦特(MW)的沸水式反應爐,座落在佛蒙特州西南角、布拉特波諾(Brattleboro)南方五哩處。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09-01.asp ◆[其他]美國飛彈防禦體系擴及格陵蘭 --﹥ 格陵蘭,伊格利庫,2004-08-09 (ENS)- 經過長達兩年的協商,美國國務卿鮑爾、格陵蘭副相莫茲費德、及丹麥外長莫勒,在上週五(6日)於此間簽定協議,決定拓展環境、經濟、及科技方面的三邊合作關係,並且據此更新1951年簽定的格陵蘭防衛協定,促成薩爾(Thule)空軍基地雷達設施的現代化,以支援美國的飛彈防禦計劃。格陵蘭在1953年併入丹麥,1979成為自治區。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09-02.asp
環境資訊協會 聖平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聖平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09-09.asp 作者:黃斐悅 (烏來關懷聯盟˙台大自然保育社) 從去年陽光普照的秋天開始,我常耗掉整個上午,一面煩躁地在電子信箱裡按壓滑鼠,一面心不在焉地和上學去的室友一一道別──在反三峽開路案裡,我的工作是聯絡。自從去年暑假向泰華老大毛遂自薦「搞不好我們可以去認識XXX喔」之後,便時常坐上他恐怖的雲霄飛車,為了某座青山綠水的未來四處求教。最初我們這群關心此議題的社團成員,經驗、人脈、方向是一片模糊,彷彿在大學繁重的課業壓力之外,選修了一門艱澀又無學分的通識課程,而每堂課接觸的講師們,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很多事,提出最迫切的需要…… 促進聯盟成立的推手 泰華不只人髒,東西也多半髒髒的。他用1個沾滿烏來泥土的白色大塑膠袋,將所有尋得的開路資料亂七八糟塞在一起。當他掏出破爛的地圖,攤開在第1個拜訪的對象雀大哥眼前時,我忍不住要笑出來。雀大哥約我們在公司樓下密會,溫和而仔細地聽完我們對案子的描述後,斬釘截鐵下了指令:「第1件事,非弄到詳細的開路資料不可,否則玩不了。」爾後迅速列出此道路開發的影響、取得環評報告的方法、可求助的環保團體、與公所對話的注意事項……我們頭昏腦脹、猛搖筆桿地記下他的箴言。雀大哥略為停歇,鏡片後的眼睛流露嘆息的目光,緩緩述說自己對自然生態之喜愛與對現實的失望無奈:「在台灣,懂生態的不學工程,學工程的不了解生態,遇上議題總是各說各話,哪會進步?」 後來我們順利取得三峽案環評資料,雀大哥更不斷在專業上給予最大幫助。每當想起這位抱負深遠卻蟄伏的環境工程專家,那微笑中帶點苦惱的神情總是隨之浮現。 從這個時期開始,與荒野保護協會頻繁的接觸,為我們帶來1位核心人物──黃柏鈞,他要我們叫他「小鈞」。大我們不到10歲的小鈞第1次來開會時,興味十足地打量狹小、凌亂、擁擠的社團辦公室,把自己塞進來和我們一起圍桌坐下。從此小鈞帶領我們改進開會流程、一同思考策略方向、指導協調人力分工,同時建立荒野在議題上的發聲平台。處在為人詬病「開會太冗長」的保育社,我首次親身體驗到,主席如何在2次會內迅速帶領沒有組織的人員走向系統化合作。我想如果沒有小鈞的推手,烏來關懷聯盟的成立也許要多等半年,並且走得七零八落吧? 隨著山上山下來回奔波及資料的累積,泰華的白色塑膠袋漸漸成了咖啡色,也越來越重;當它終於破洞時,鳥會的何一先大哥送了個資料夾給他,並且與小鈞碰面了。基礎成員僅為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市野鳥學會、台大保育社的「烏來關懷聯盟」,從此醞釀起來。 指引方向目標的導師 邀請環保團體加盟的信函於2禮拜後寄出時,正是迎接2004元旦朝陽的日子。我記得,自己蹲坐在電腦前,閱讀一封封回信的期待與雀躍,但同時也記得環境資訊協會瑞賓電話裡低沉的聲音:「我還是沒有聽到你們說出,成立聯盟到底要做什麼?其他團體的定位是什麼?如何讓萬事纏身的團體們參與行動呢?」 瑞賓銳利的目光及長輩般的提醒,總是點醒我們思考還很稚嫩的事實。2個月後某天,我頹喪地在筆記本寫下:「我該找瑞賓談談,他的每1句話都料中我們會發生的情況……」聯盟的運作,有時真不是那麼順利,幸有他在檯面下扮演導師的角色,提醒我們「想清楚要做什麼、怎麼做」。 而另一位重要的導師──新竹鳥會的魏美莉大姐,為我們帶來的則是作戰中心思想。她大刀闊斧地將過去香山溼地案的經驗,全數翻出來給我們。「人手不足,把施力放在環評上。各位,趕快開始做功課。」她的話,是使我們獲益匪淺的金科玉律。 從最初一盤無知散沙成長至今,外界給予之強大幫助實在一紙難言。深究保育前輩們經歷之風雨,恍然領悟自己有如小苗置身參天巨木林,憂心追不見頂上日頭,他們則微笑說有捷徑可循,迷霧裡伸指破空。從學習實踐無限延伸,有些人發覺,這是自己修過最精采的一門課。 作者:颺如思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在提到「生物多樣性」時,總不免提到「豐富度」(Abundance),可是「豐富度」的真正意涵在哪裡? 要了解「豐富度」的真正意涵,就要從「Biodiversity」這個字說起。這個字的原始描述是「Biological diversity」(早期文獻常譯為「生物歧異度」),後來E.O. Wilson將這兩個字整合為「Biodiversity」,並給予更明確的定義。近期學者在考量多項科學關聯性後,大部份譯成「生物多樣性」。 初次接觸相關中文文獻者,常會搞不清楚「歧異度」與「豐富度」這兩個詞,其實它們都譯自同1個字。不過當提到「生物多樣性」中的 「豐富度」 時,還是會以「歧異度」來輔助說明,以便於互相做對比。 「歧異度」用在個體上,指的是變異的程度,用在基因層次則是差異的大小多寡,它的意義比較像是「Variety」(多變的,變異的)。「豐富度」則不在意有多少個「種」,只要1個種的數量很多,就稱之為「豐富度」很高。 打個比方:在城市中,若有白頭翁(白頭桔仔)、綠繡眼(青笛仔)、麻雀等在自己窗邊鳴叫,是種很棒的享受;這幾種鳥類在城市裡可見的數量都非常多,這就是「豐富度」相當高,可是「歧異度」卻很低,因為怎麼看都是那幾種。數量多時,連大鳥都會怕牠們,因為麻雀、白頭翁會有群體攻擊(Mobbing)的行為,倒楣的貓頭鷹偶爾飛進城市中,就會無故被圍毆。 如果我們在一個環境中(比方說山上),可以看到很多種鳥,每一種的數量雖然沒有多到一大群,卻可以看到固定的3、5隻,而這許多種鳥都可以和平共處,那我們就可以稱之為「歧異度」很高。不過除非每種的數量少到只剩1、2隻,否則我們不會稱之為「豐富度」很低,一般只會提到「豐富度」不高。 看得出下面這兩張圖的差異嗎?同樣有14隻生物,右圖的「歧異度」高於左圖,而左圖的「豐富度」則高於右圖。 早年的保育工作,主要著重在「豐富度」的高低,所以出現了很多明星物種,如藍腹鷴、帝雉、櫻花鉤吻鮭、水筆仔、梅花鹿等等。那時的做法大部份是找個地方圍起來,限制人們進入,再不行就進行所謂的復育,將一堆明星物種帶進實驗室,利用人工方法來繁殖、培育、野放。這樣的復育原本無可厚非,但因保育方法不夠全面性,所得成效有限。 近幾年保育觀念提昇了,不再僅僅強調明星物種的「豐富度」,而開始重視相關的其他物種──只要「歧異度」提高了,生活在其中的任何物種都活得下去;所以連帶地,棲地保育也開始有進步。 這些是蠻讓人欣慰的現象。只要將「生物多樣性」維持在最原始的狀態下,各物種的復育就會自然地進行;這是大自然的力量,人工方式再精確也無法模擬各種自然環境的「歧異度」與「豐富度」。 一般民眾除了欣賞會動的東西之外,也懂得欣賞棲地、景觀之美,才能讓保育更上層樓。
【參考資料】
※本專欄由林務局贊助 ●[研討會]邁向美麗的自然海岸—漁港與海岸保護方法地區與總場論壇 --﹥ 時 間:8月14、15、21、22、30日 9月3日 多年來,越來越多有識之士包括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以及在地的社區居民,不斷大聲疾呼海岸不要再繼續被消波塊攻陷,搶救之聲不絕與耳,甚至有地方的社區營造是以「吊走」消波塊為努力目標,而政府也有積極的回應。本論壇邀請各相關利害團體、學者專家、地方政府、區漁會代表、在地民眾,就海岸現況、消波塊等海岸水泥工法的數量與功過、海事工程影響、生態環境變遷等問題,進行分區座談(論壇),預計分北、中、南、東、離島來進行,以充分討論、理性對話、經驗分享,謀求未來合作的共識。 詳情請參閱 http://www.gcaa.org.tw/ ●[活動]銀髮族系列-鹿堀坪暨香草花園之旅 --﹥ 時 間:9月9日(四) 上午8:00 鹿堀坪,一片綠油油的梯狀草原,依傍在頭前溪畔,風景秀麗,是個不可多得的休閑去處。阿不的香草花園,位於陽明山公路旁的一處山谷。阿不,一個懷抱理想的年輕人,從花園的設計、香草的種植,一步一腳印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一起來一趟生態、人文及休閒兼具的草山輕鬆行吧! 詳情請參閱 http://523.org.tw/ ●[活動]523部落與田野系列-泰雅巴陵與拉拉山神木群 --﹥ 時 間:9月11-12日(六-日) 拉拉山,一個你曾聽過或去過的地方,但是你可曾跟隨獵人的腳步,在黑夜走入無限想像的世界?山豬與飛鼠的腳印痕跡將帶領你走入福爾摩斯的世界。巴陵,舊名「塔曼社」,是泰雅族原住民的一個聚落,而巴陵是泰雅語「被神木群圍繞之處」的意思。泰雅千年的傳統與智慧,神木與飛鼠的守候,傳統與現代的交錯,正等待著你去探訪。 詳情請參閱 http://523.org.tw/ ●[活動]白沙屯、火炎山地質考察 --﹥ 時 間:9月11日(六) 本活動內容包括化石採集(化石群、貝類、螺類、沙錢、海膽)、地質簡介、地質構造簡介(斷層、褶皺、岩性、沈積環境)等,歡迎對地質考察有興趣的朋友報名參加。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eat.org.t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