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中元燒金紙 環保有撇步 --﹥ 本報訊 中元節即將來臨,環保機關為了避免民眾在中元普渡期間,大量焚燒金紙,造成空氣污染,特別在台北市等都會區,辦理紙錢集中收集,送到焚化爐焚燒的活動。 農曆7月祭拜好兄弟是國人傳統的宗教活動,在祭拜過程中,會以點蠟燭、燒香或焚燒金紙等行為表達敬意,卻忽略了因燃燒所產生的空氣污染問題,影響人體健康而不自知。為了改善上述情形,各縣市環保局近年來積極辦理相關措施。以去(92)年為例,由台北市統一收集後,送到焚化廠集中焚燒的金紙約260公噸,台北縣約100公噸,對於當地空氣品質的改善,有相當大的幫助。 今(93)年更將持續辦理,都會地區如台北縣、市、台中縣、市、新竹縣等,已規劃將轄區內有意願配合辦理的廟宇或社區,將紙錢先行集中,再統一送至焚化爐處理,預計今年金紙集中燃燒處理的成效,將比往年更加顯著。此外,高雄縣及台中縣等縣市則鼓勵使用環保金爐,也有助於減少空氣污染物的排放。 環保署特別呼籲民眾,中元節不要露天燃燒金紙。依照空氣污染防制法規定,如果露天燃燒紙錢,產生明顯粒狀污染物,散布在空氣或他人財物的話,環保機關可以對行為人處新臺幣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如果是工商廠、場,則處新臺幣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罰則不輕;如欲焚燒金紙,請與當地環保局聯絡,將金紙集中送到焚化廠處理,才能環保又健康。(2004-08-17) ◆[能源議題]澳洲核廢料仍留在原地 --﹥ 澳洲,坎培拉,2004-08-12 (ENS)- 由於澳洲沒有任何一省或自治區願意成為放置國內放射性廢料的場址,因此澳洲政府正打算在聯邦所屬的內陸或近海地區,選擇一處作為放置核廢料的貯存場。7名來自南澳大利亞省的原住名女士表示,雖然她們並不富有、不會講英文,也不會讀書寫字,但為了阻止將核廢料放置在她們居住的澳洲內地荒漠,她們將會奮戰到底。 澳洲聯邦政府在7月間決定放棄在南澳省烏木拉(Woomera)附近一處編號40a的場址建立低階核廢處理場的計畫,此決定係由於聯邦法院6月間判決南澳省勝訴,阻擋了聯邦政府對該場址採取「緊急強制徵收」。雖然澳洲並沒有核能發電廠,核廢料的產生是來自於一座位於雪梨附近的盧卡斯高地研究用反應爐。 對於聯邦政府的決定,最高興的要算是七位原住民老婦人了,她們從1998年當局第一次宣布這項計畫以來,就開始以自己的生命來參與抗議行動,反對烏木拉核廢場進駐她們的領域。她們沒什麼錢,不會寫字或識字,但她們做到了──烏木拉不會有核廢場。 這項烏木拉核廢廠計畫的細節從來沒有公開過,不過,科學局(Bureau of Science)承認,計畫裡將核廢料埋在淺溝的方式,無法防止水滲透,也不法阻擋人類或動物、植物的侵入。 她們認為,核廢場的設置,「等於允許核廢料持續增加,讓業者得以擴張」,並將使得人們對核廢問題抱持「眼不見為淨」的心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12-05.asp ◆[環境政策]美國布希總統官員表示 「健康森林」法案已降低森林火災的威脅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8-12 (ENS)- 布希政府於週二(10日)發表一份報告,用以宣揚布希總統「健康森林法案」的成果,而此法案的主要目的在降低嚴重森林大火發生的威脅性。這份報告同時也指出,美國聯邦政府在2004年實行的「燃料減少使用計劃」,已快要達到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的縮減燃料用量。但仍有人針對布希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評,認為政府政策仍無法有效的使整體社會遠離森林大火的威脅。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12-10.asp ◆[生活環境]南非駝鳥遭受禽流感侵襲 --﹥ 南非,開普敦,2004-08-12 (ENS)- 禽流感已導致位於南非東開普省的兩處農場的駝鳥大量死亡,其數目超過6000隻,而這也是禽流感病毒出現在非洲大陸的第一個案例。農業及健康局官員已對鄰近密道頓鎮(Middleton)的15個農場進行隔離,並撲殺所有已被感染的鳥類。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12-06.asp ◆[生活環境]美味的午餐可能使地球毀滅 --﹥ 蘇格蘭,亞伯費迪,2004-08-12 (ENS)- 世界自然基金會蘇格蘭分會指出,一般人平日所享用的午餐可以毀滅地球。在該組織的新網頁上,展示了許多在普通辦公室內所食用的午餐種類,而這些午餐與全球性層次上的環境破壞有著密切的關聯。網頁上利用英國最受歡迎的鮪魚燻豬肉和萵苣蕃茄三明治,呈現了食物生產過程所隱藏的後果。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12-03.asp
環境資訊協會 莊潔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12-09.asp ▲[深度報導-生態工作假期系列]國際志工加入人工濕地建置環境保育行列 --﹥ 本報訊 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台灣拜耳公司主辦、台東縣利嘉林道發展協會協辦的「生態工作假期」 (ECO Working Holiday),今(16)日於台東利嘉林道太平生態農場登場。台灣首次推出為期4天的工作假期,以建置人工溼地為主題,共召募了約24位來自日本、韓國、美國、德國、台灣和台灣拜耳公司的志工,同心協力建置人工濕地,協助利嘉林道提昇處理污廢水能力,並保護當地生態。 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同時也是主辦單位之一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李永展指出,「工作假期」在日本、英國已行之多年,經由主題式的生態服務工作,達到國際間志工交流、融入在地文化,是體驗自然與人融和的最佳途徑,更是從「做中學」的過程中,來印證書本所學的理論和知識。以往有志於此的人士多得遠赴海外,然而在利嘉林道太平生態農場舉行的這場活動,係首次將此短期志工服務的型態引入台灣的創舉,參與工作假期活動,無須遠求!他對本次活動寄予厚望,表示此象徵台灣志工服務邁向新的里程碑。 同為主辦單位的台灣拜耳公司,不僅是本次活動的主要贊助者,也鼓勵企業同仁積極參加。拜耳集團大中華地區總經理華威廉、台灣拜耳公司副董事長孟濤璞亦率多位拜耳公司員工投入服務工作,與來自國內外的志工進行經驗交流。專程由中國北京飛抵台灣參加「生態工作假期」的華威廉總經理,頭戴工程安全帽,腳上穿著工作膠鞋,全程參與工作,他在命名為「利嘉林道拜耳生態池」的人工溼地前強調,拜耳希望透過實際的參與,對環境投入更多的關懷;他也說道,他知道在美國、德國、澳洲等地方都有類似活動,但這是他第一次親身參與,希望藉此號召個人和企業來反省人與自然的關係。 在這次活動中,志工第一天(15日)先接受了生態池原理及施工方法等相關課程,第二天(16日)上午開始投入生態池建置的工作,負責鏟土、運土,並運用黏土敷在生態池的池底與四周圍,形成不透水層,讓水能夠留在池中。除此之外,志工們還需不斷踩踏池底黏土,好讓黏土的孔隙變小,不易滲水。在現場指導志工作業的卑南族經理鄭金龍,還帶領志工們唱山歌,激勵他們的工作士氣。 任職於工程顧問公司的志工陳心怡說:「其實滿好玩的…而且做了以後才知道,原來建造一個生態池細部步驟滿多的,不是做一次就可以完成。」拜耳公司的志工邱百琴說,「這是很有意義的工作,可以流流汗,做點從來沒做過的事,而且大家一起做,興致更高昂,不會覺得累。」 值得一提的是,在志工正式開工前,鄭金龍帶頭進行了一段卑南族的開工儀式,意在告祭祖靈,讓祖靈認識這一批遠地而來的人,保庇他們工作平安、順利。 這次前來參與工作假期的志工,總共有24位,分別來自台灣、日本、韓國、美國、以及德國,國際友人佔所有志工人數的四分之一。背景有生態與非生態領域學生、企業界人士、公務員、民間團體等,十分多樣化,讓志工有機會享受一段和不同領域人士做交流、擴展生活經驗的度假生活。其中日本、韓國的志工,均有參與工作假期的經驗,來自日本國民信託組織的佐佐木孝子,已參加過多次日本以及英國的工作假期活動。來自韓國國民信託基金會的朴貞鎬也表示,她曾參與過多次韓國本地以及日本的工作假期活動,發現每次都有不一樣的發現和體驗,因此一接到日籍友人告知台灣將舉辦第一次工作假期的訊息,便非常想來參與。 協辦單位利嘉林道發展協會即位於利嘉林道上,致力推動當地環境保護、史前文化保存與社區發展。利嘉林道蜿蜒於台東卑南鄉大巴六九山區,當地孕含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人文特色,擁有10種以上的螢火蟲、蛙類13種以上、鳥類約50餘種,以及豐富多樣的昆蟲(如獨角仙、鍬形蟲)和蕨類。至於林道4公里處的「老蕃社遺址」,更蘊藏豐富的史前文化。 然而,山區住家因地處偏遠,僅具初級的污水處理系統,住家生活污廢水排放,可能影響利嘉林道生態環境,因此邀請志工前來建置小規模人工濕地,利用池中底泥與水生植物,吸附有機物質,達到污水淨化目的,同時增加棲地多樣性,進而提昇當地之生物多樣性。 在生態池工作之餘的時間,主辦單位安排了志工體驗當地豐富的自然生態,探訪原住民與史前史蹟文化等活動。因此這次活動,可說是一次融合了人文、自然、環保、服務的精采假期。(2004-08-17)
【相關文章】 百科博士 土地倫理(Land Ethics),簡而言之,為「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此處所指的「土地」,不僅是土壤而已,而是廣闊包含土壤、水、植物、動物等生命與非生命體。背後的重要意涵在於將人類對於親人、族群及同胞間的倫理觀念,延伸到土地之上。 百科教室 土地倫理這個名詞,最早是由有美國「生態保育之父」之稱的奧多˙李奧波所提出,他在1943年所完成的手稿「沙郡年記」(A Sand County Almanac)中述及「土地倫理」的概念。 李奧波當時任職美國的林務官,正面臨美國的工業發展時期──人們致力於土地開發,而使人與土地的關係面臨衝突與緊張。李奧波在觀察自然法則並深思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後,提出「土地倫理」這個理念。李奧波說:「到目前為止,只有哲學家在研究關於倫理的延伸問題,事實上這是一種生態演化的過程。由生態的角度來看,倫理是在生存競爭中對於行動自由所加諸的規範。從哲學角度來看,倫理是用來區分何者為社會行為、何者為反社會行為。這是同一件事的兩種不同定義,但都是起源於:彼此相互依賴的個人或團體,具有演化出互相合作之機制的傾向。」在這樣的論點下,生態系統是一個結構化且複雜的系統,人類若對大自然產生劇烈的干擾,會為人類自身帶來災難,因此將倫理的想法延伸至土地,是十分重要的。 李奧波在土地倫理中主張,人類對於親人、同胞,都有不忍其受苦難的同理心,以及不應加害於其他人的道德思維,這樣的理念延伸到土地之後,人類首要的任務就是保持生物的多樣性與本土性,同時必須對大自然保持謙卑。 台灣現今也面臨因政府與人民過度重視短期的經濟暴利、恣意開發土地而造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苦果。山坡地的過度開發,使得土石流的發生頻率與造成的傷害愈來愈大,而許多珍貴的動植物也逐漸滅絕或瀕臨絕種。目前已有另一股潮流出現,期望透過對原住民生態智慧的研究與了解,提供台灣人民與土地和諧共存的方式。
【參考資料】 版權歸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孫秀如 彙編,高英勛 審校)。 時 間:8月26日(四) 晚上7:00 詳情請參閱 http://sowil.sow.org.tw/ 時 間:自10月8日起每週五晚上7:00- 9:00 己備足了攝影基本概念後,該如何在戶外實地發揮攝影技巧?如何運用鏡頭捕捉自然景觀最美的瞬間?歡迎喜愛風景攝影且已有攝影基礎的朋友報名參加。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np.org.tw/ ●[活動]藤的傳奇-新竹藤坪之旅 --﹥ 時 間:8月21日(六) 上午7:45 藤坪步道的入口在獅頭山風景區旅遊服務中心旁,整條步道的自然生態豐富,其中以藤類最具特色,種類多達50幾種,是絕佳的戶外教室。獅頭山風景區內之峨眉生態藝術學苑,是為傳承古早竹雕藝術與竹製童玩而成立的竹藝教室,強調自己動手做的樂趣,深受小朋友的喜愛,也勾起年長者對童年的回憶。 詳情請參閱 http://naturet.ngo.org.tw/naturet2/ ●[活動]蕨代風華-粗坑、冷埤露營 --﹥ 時 間:8月28-29日(六-日) 詳情請參閱 http://sowil.sow.org.t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