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能源議題]英國曼徹斯特最高建築物 將安裝歐洲最大太陽能發電模組 --﹥
英國,曼徹斯特,2004-11-09 (ENS)- 英國曼徹斯特市將安裝歐洲最大的垂直式太陽能組,用以將日光轉換為電力。該市中最高的地標-「保險合作協會」(CIS)大樓三邊的牆面,屆時將會被太陽能發電板所覆蓋。這個裝置每年將創造18萬單位的再生能源電力──足夠泡900萬杯茶的能量。 英國能源部長歐布萊恩(Mike O'Brien)表示政府全力支持這個計劃。「這個位於曼徹斯特市最高建築物的太陽能裝置,會是最好的視覺效果,呈現出再生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太陽能產業的成長與發展,將協助我們邁入2010年達成再生能源發電比率10%的目標,並解決因為氣候變遷而產生的威脅。」歐布萊恩說。 這組400英尺高的深藍色太陽能發電板模組,預料其運作將不會受到天候影響,並且會構成曼徹斯特市天際線的一環,甚至成為觀光景點。這個裝置的工程將在近日內開始動工,預計2005年底完工。 金融合作服務公司(CFS)的執行長裴德爾堤(Mervyn Pedelty)表示:「從各方面來說,這都是個劃時代的進展;對於曼徹斯特市、英國和整個歐洲而言,它顯示了太陽能板幾乎可用在任何地方。」「金融合作服務公司」是結合CIS與「合作銀行」而組成的公司。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09-01.asp ◆[能源議題]美國首座近海風力發電廠獲肯定評價 --﹥
美國,麻州,波士頓,2004-11-09 (ENS)- 根據美國陸軍工兵部在8號發表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草案」指出,鄰近美國麻州鱈魚角的首座近海風力公園對環境不會造成太大的衝擊;報告中還表明,此座風力發電廠在不會導致飛機、船隻或魚類等問題的同時,還能減少空氣污染和降低能源價格。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09-03.asp ◆[生態保育]吉爾吉斯共和國出現遊隼走私熱潮 --﹥
記者 Sultan Jumagulov 報導 吉爾吉斯共和國,比什凱克,2004-11-09 (ENS)- 位於吉爾吉斯共和國首都比什凱克外圍區域的俄羅斯空軍基地,又再次查獲到稀有遊隼的走私品,吉爾吉斯共和國的政治家皆對此感到憤怒。這已不是警察第一次攔截此種運送中亞鳥類至中東地區的走私行為,中東地區的養鷹者認為這些鳥類具有相當高的價值。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09-04.asp ◆[生物科技]基因轉殖玉米對墨西哥傳統玉米作物造成威脅 --﹥
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2004-11-09 (ENS)-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下所設立之環境委員會,在8號發表一份報告,內容乃是關於基因改造玉米對於墨西哥傳統農作物所產生之影響,此份報告發表後已引起布希政府的強烈抗議,因為目前全球的基因轉殖玉米,大數多皆產自於美國及美國公司。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09-02.asp
環境資訊協會 聖平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遠鵑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09-09.asp ▲[深度報導]台塑50週年側記:台塑50年的環境帳本(下) --﹥ 作者:賴偉傑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處理污染或廢棄物的方式,就是將它成為一個產業,而台塑集團將此發揮的淋漓盡致。除前述的汞污泥危機外,台塑把廚餘做成大量土壤改良劑,用以綠化與植栽六輕離島工業區減少沙塵有成之後,也看準了這龐大的商機,因此砸下150億元大規模進軍廚餘回收事業。而這一個托拉斯式的廚餘回收一貫化橫掃,讓早已是全台多少社區與地方有機產業的巧思與活潑生機,幾乎全面面臨地方政府的消極對待,因為「王永慶不是要收廚餘了?」 下一步,是台塑宣布即將月產20萬公斤的有機蔬菜,挾以龐大資金與通路,會不會對才剛剛站穩腳步的有機概念,從小型生活圈的「共同購買」與多層次生活思維,再度到退回市場價格競爭,有待觀察。不過讓環保界更憂慮的是,大規模廚餘回收成本,涉及到回收匯率問題及品質稽核認證的問題,所以在未有明顯利基的情況下,台塑回收的廚餘,會不會變成一些事業廢棄污泥的稀釋劑?雖然有點危言聳聽,但在台塑拒絕回應且缺席台北市議會與環保團體邀請的公聽會下,不禁令人擔心。 而台塑搭的另一個便車是「反核」,一度痛批核四不必興建,曾讓台灣反核陣營又愛又怕。但宏觀來看,台灣電力事業在反核運動進逼之下,從國民黨執政晚期,就以「開放民間電廠回售台電」,以及「汽電共生優惠價格收購」來因應,即使到了民進黨執政期更是執行的更徹底,反讓民營電廠像是簽了長期飯票,大賺賣電獲利;而台塑在適當的時機幫「當時」的政府解圍,就成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即使是官方推動獎勵再生能源,台塑都在自己的六輕廠區設置實驗機組,所得補助佔去大量的的政府年度編列額度。 有人說「以前台灣的GNP(國民生產毛額)是靠犧牲環境的代價換來的,而未來台灣可能要用同樣的GNP來回復沈淪的環境,但諷刺的是賺錢的都是同一批人」,而台塑堪稱是最典型的代表。當財團富可敵國,當社會極度推崇「獲利率」貶抑「公共性」,當政府淪為招商局,於是企業悄悄接管國家,人民成為啦啦隊。 今年4月,美國台塑公司伊利諾廠爆炸,再次提醒我們台塑在國際的環境惡徒之名從未消失;然而今年在台灣,桃園、彰化、雲林等地方縣政府招攬台塑建港、煉鋼廠、石化園區卻也不絕於途。明年台塑開始收廚餘、賣有機蔬菜、蓋養生村;但台塑也強力反對政府明年工業用水水費漲價。這就是50大壽的台塑,而隱性的環境與社會公平正義的帳本,才真正成就了顯性的企業成長帳本。 ▲[鄉下老師閒賢沒事-秋天篇]小花蔓澤蘭殺手、開不完的白花木槿 --﹥ 作者:潘祈賢 小花蔓澤蘭殺手 秋天,小花蔓澤蘭滿山遍野地開著粉黃白色的小花,雖然美麗,但是卻也讓人觸目驚心,因為小花蔓澤蘭是繼福壽螺之後,台灣生態的另一種可怕殺手,它會攀附在樹木的上面,讓樹葉無法接觸陽光,致使樹木因為沒有辦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枯死。 記得有一年,學校旁邊的社區曾經舉辦砍除小花蔓澤蘭的活動,主辦單位分給每位參與的民眾一雙手套及一把鐮刀,大夥就在社區的山林野地裡散開來,尋找蔓澤蘭並且將它割下,活動結束之後,大夥要把砍伐下來的蔓澤蘭集中到廣場來秤重量,割得最多的民眾可以得到獎品以及大家的掌聲。 學校有幾位老師和同學也參加了活動,事後他們發現學校也有蔓澤蘭的蹤跡,大為緊張,於是要求學校也應該要舉辦砍除蔓澤蘭的活動;其實,舉辦類似的活動,讓學校師生認識蔓澤蘭的可怕,或者是激發大家愛護校園的情懷,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然而真正要有效對付蔓澤蘭,恐怕不是一雙手套或者一把鐮刀就能成功,這是台灣全面性的生態浩劫,相關單位應該要儘速找出對策。 為了對付蔓澤蘭,我有一位朋友提出一個蠻有創意的點子,那就是吃掉它,它的嫩葉微苦,在藥用植物的書上寫著可以退火保肝,如果相關的醫療研究單位可以進一步從蔓澤蘭的植株找出治癌的成份,並且證實安全有效,蔓澤蘭想要在野地裡橫行,恐怕就比登天還難了。我那位朋友說到做到,天天摘蔓澤蘭來打汁喝,也算是為生態環境盡一份心力吧。 開不完的白花木槿 國姓鄉的北山坑位於九份二山的入口處,而九份二山則是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爆破點,因此當地居民為了要突顯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時紀念在震災中往生的村民,於是在社區的入口處及道路兩旁廣植單瓣的白花木槿。 木槿俗稱「水錦花」,在鄉下地方,常被當作籬笆來種植,花期頗長,從春天到秋天都會開花,花色有白、紫或粉紅,而且分有單瓣與複瓣兩種,顯得多姿多采。但是木槿的花,壽命卻很短,往往朝開暮就謝,不過隔天,新的花朵又會開滿枝頭,讓人有一種好像開不完的感覺,難怪韓國人稱它為「無窮花」。 夏秋之際,國姓鄉北山坑的白花木槿開的好熱鬧,一朵朵白色的花朵從挺直的綠色的枝葉間綻放開來,總引得路過行人的注意;木槿素淨的白花在秋天的陽光下,雖然鮮明亮眼,但也讓人無端地感到有些悽然。 作者:王晴玲 (公共電視記者) 在嘉義的10甲山林可以有什麼用途?如果拿來種果樹,1年可以有個上百萬的收成,如果賣掉,市價大約4000多萬,但有人卻可以什麼也不要做,無償地提供出來,只希望打造一片南部的福山植物園。今年44歲的曹榮旭是土生土長的中埔深坑人,經營牧場鮮乳事業,讓他的生活不虞匱乏,也讓他開始有時間,對於這片他深愛的土地,做長遠永續的思考。 他和長輩商量,決定提供出家裡一片10公頃的林地,打造自然生態植物園。剛開始家人認為他提出這種觀念似乎太前衛了,很多人也是冷眼旁觀,但經過一段時間後,鄉民開始理解曹榮旭的想法。不是築起圍牆寫著非請勿入,而是敞開心胸希望大家一起來參與,曹榮旭無條件地提供出10甲的山林,讓村裡多了一個超大公園,大家從開始好奇地議論紛紛,到豎起大拇指佩服,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陸續有愈來愈多人表達同樣願意提供土地一起加入的意願。 鄉下人濃厚的人情味,讓這個自然生態園區周圍的土地一塊一塊地冒了出來 ,雖然面積有大有小不一定,但大家都想替深坑社區的發展盡一份心力。曹榮旭的拋磚引玉,喚起了深坑的社區意識,老老少少開始動了起來,出錢出力,希望為自己的家鄉營造更好的環境。 相對於嘉義的曹榮旭捐出自己的一片山林,台中東勢的鄭爺爺用的是另一種方式,創造自己和山林的故事。今年74歲的鄭生裕,2年前退休後,就和鄭奶奶從台北木柵移民到台中東勢的山上,他們買下了1甲多的山林,蓋了一間自己夢想中的房子,開始過著與山為鄰、與世無爭的生活。 每天一大清早他們起床,簡單盥洗用餐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山去照顧他們種的每一棵樹苗。以前辛辛苦苦拉拔子女長大,現在鄭爺爺、鄭奶奶把全部的心思放在照顧這片林地。本來應該是退休後過著悠閒的日子,但鄭爺爺鄭奶奶卻甘願過著「做山」的生活,他們一鏟一鏟地挖土整地,細心地種下樹苗,就像是種下一個一個的希望。 4年多來他們種下1700多棵的樹苗,成果也慢慢展現。遙望著大甲溪,鄭爺爺相信他已經找到天堂,或許他沒有替後代留下家財萬貫,但是他留下了一片美麗森林,生命或許有終期,但是每一棵他們植下的樹苗卻會翠綠常青地保留下來,守護著這片土地,也將他們樸實平淡的精神長遠流傳下去。 ●[研討會]環境資料庫建置研討會 --﹥ 時 間:11月15日(一) 上午9:00-下午4:30 研討會主題包括「環境資訊標準系統」、「環境資訊品質管理系統」、「跨部會環境資訊資源管理規劃」、「環境資料庫整合建置」及「地方環境資料建置示範」等,並公開環保署今年跨部會資訊交換之成果。 詳情請參閱 http://ww2.epa.gov.tw/enews/pn.asp ●[講座]綠生活行動論壇-富足人生的原動力 --﹥ 時 間:11月13日(六) 下午2:00-5:30 本活動以新自然主義出版的《不可思議的消費鏈》、《你,還在開車嗎?》、《重返美麗家園》為讀書三考資料。除講座外,另有環境議題專題報告。 詳情請參閱 http://eec.kta.org.tw/ ●[節目預告]南方影展高雄場-貢寮,你好嗎 --﹥ 播出日期:11月12日(五) 下午16:30-18:00 《貢寮!你好嗎?》是記錄貢寮居民反對興建核能四廠運動的紀錄片。導演就學時就一直很關心這個題目,畢業後也繼續參與環保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運作,並持續拍攝貢寮居民反核的過程。 .相關文章 http://e-info.org.tw/sunday/emovie/2004/mo04042501.htm 詳情請參閱 http://cfma.tnnua.edu.tw/intro01_07.asp ●[節目預告]南方影展高雄場-麥胖報告 Super Size Me --﹥ 播出日期:11月12日(五) 晚上18:00-19:40 本片之敘述主線是導演身體力行,強迫自己連續30天,一天三餐,只吃McDonald的任何食物和飲料,誓言菜單上的每一道食物至少要吃一遍,且運動量必須控制在不超過美國人平均每日2500步之內。一個月後,導演體重增加了30磅、高血壓,膽固醇上升了65個百分點、肝臟呈現中毒反應、胸口鬱痛,性能力下降… .相關文章 http://e-info.org.tw/sunday/emovie/2004/mo04100301.htm 詳情請參閱
http://cfma.tnnua.edu.tw/intro03_02.asp ●[節目預告]南方影展台南場-生命 --﹥ 播出日期:11月13日(六) 下午14:00-16:30 詳情請參閱 http://cfma.tnnua.edu.tw/intro01.asp ●[節目預告]南方影展台南場-貢寮,你好嗎 --﹥ 播出日期:11月14日(日) 下午16:30-18:00 《貢寮!你好嗎?》是記錄貢寮居民反對興建核能四廠運動的紀錄片。導演就學時就一直很關心這個題目,畢業後也繼續參與環保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運作,並持續拍攝貢寮居民反核的過程。 .相關文章 http://e-info.org.tw/sunday/emovie/2004/mo04042501.htm 詳情請參閱
http://cfma.tnnua.edu.tw/intro01_07.asp ●[節目預告]南方影展台南場-A級控訴 Ararat --﹥ 播出日期:11月14日(日) 晚上22:30-24:30 詳情請參閱 http://cfma.tnnua.edu.tw/intro01_06.asp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我和我那片山林 --﹥
播出日期:11月15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封面故事】我和我那片山林 在嘉義的10甲山林可以有什麼用途?如果拿來種果樹,一年可以有個上百萬的收成,如果賣掉,市價大約4000多萬,但有人卻可以什麼也不要做,無償地提供出來,只希望打造一片南部的福山植物園。今年44歲的曹榮旭是土生土長的中埔深坑人,經營牧場鮮乳事業,讓他的生活不虞匱乏,也讓他開始有時間,對於這片他深愛的土地,做長遠永續的思考。 【看守台灣】異形入侵 日本菟絲子是一種不會進行光合作用的寄生性植物,藤絲的直徑可達0.4公分,最粗可長到像筷子一樣粗。當它纏上綠色寄主之後會長出吸足,鑽進被寄生的植物體內,吸取寄主的養分與水分,使寄主死亡。10月下旬,日本菟絲子陸陸續續開始長出花苞,靜宜大學生態系教授楊國禎擔心,日本菟絲子一旦開花結果蔓延開來,後果將不堪設想。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