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01-03 (摘要版)

  本日主題:2004十大環境新聞總回顧  檢討國土保育政策居首 天災相關新聞佔20%
環境新聞
回顧系列
2004十大環境新聞總回顧  檢討國土保育政策居首 天災相關新聞佔20%
[台灣篇]天災重創國土 山林政策總體檢
[國際篇]禽流感橫掃亞洲 各國努力防堵
環境新聞 [環境政策]2005年十大環保新措施 環保署提醒民眾注意
[生態保育]學者指出 紅樹林可減輕海嘯等災害衝擊
[生活環境]環保人士新利器 可協助估算環保措施所需成本
[全球變遷]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批准京都議定書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1-0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1-03
專  題 [狩獵與保育]宗教團體與保育團體宜以多元開放的態度來討論原住民的狩獵
活動訊息 [活動] [講座] [節目預告]
編輯報報 狩獵與保育議題  需理性雙向溝通
本會訊息 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環境新聞回顧系列]2004十大環境新聞總回顧  檢討國土保育政策居首 天災相關新聞佔20% --﹥

本報訊

  2004年最受人注目的十大國內外環境新聞為何?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綠色陣線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辦「年度環境新聞網路票選活動」,今日公佈票選結果,國內以「天災重創,國土山林政策總體檢」國外以「禽流感橫掃亞洲,各國努力防堵」分居榜首,其中票選出的國內外新聞有1/5與天災有關,顯示全球氣候變遷與人為開發的議題,對人們生活的衝擊很大。

  今年入選的國內外重大環境議題,以負面消息居多,無論是外來種入侵、公害污染、過度開發、生物防疫防治等新聞,都相當受到關注,而包含興建蘇花高速公路在內的「新十大建設」等爭議,則橫跨數個年度,持續名列前茅。較令人振奮的,是「諾貝爾和平獎桂冠,首度由環保人士獲得」在十大國外重要新聞中排名第二,表示環境運動對人類和平的貢獻,已獲得廣泛的肯定……

[環境新聞回顧系列-台灣篇]天災重創國土 山林政策總體檢 --﹥

敏督利颱風之後,孫海橋遭到大水沖斷,重啟人們對丹大的記憶。  2004年7月,敏督利颱風襲台,造成南投縣、台中縣各地災情慘重。敏督利颱風重創台灣,中部橫貫公路谷關─德基段,才花了10幾億整修即將開通,卻毀於一旦,艾利後,更是殘破。雖以生態工法修復脆弱道路,奈何仍禁不起天災考驗。生態工法也成了眾矢之的,工程界與生態界論戰不斷。

[環境新聞回顧系列-國際篇]禽流感橫掃亞洲 各國努力防堵 --﹥

在2003年的冬季到2004年春季這一段期間,總計已有23人因感染此種病毒而死亡,並且有一億隻以上的雞鴨等家禽因而遭到撲殺。  2003年發生於歐美地區的狂牛症風暴或許大家還記憶猶新,然而在2004年的一開始,亞洲地區隨即爆發了禽流感的疫情,這波禽流感疫情同樣地造成全球一片恐慌,其嚴重程度與狂牛症相比可說是不遑多讓,甚至是有過之而不及。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2005年十大環保新措施 環保署提醒民眾注意 --﹥

本報訊

  環保署日前發布2005年度將實施十大環保新措施與重大政策,,其中尤以「垃圾強制分類計畫」為影響民眾生活最劇,提醒民眾注意。十大措施為「垃圾強制分類計畫」、含硫液體燃料管制、機車排氣定檢做法調整……等。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學者指出 紅樹林可減輕海嘯等災害衝擊 --﹥

蘇家億、劉博樺編譯/葉春良審校

  科學家表示,熱帶及亞熱帶稠集的紅樹林能有助於吸收因海嘯及暴風雨造成的海浪能量。以這此南亞大海嘯為例,海嘯對印度南部坦米爾納度(Tamil Nadu)省造成嚴重災情的同時,擁有稠密生長紅樹林的皮恰瓦蘭(Pichavaram)及慕穌沛(Muthupet)區,其人員死傷及建築物毀損情況就不如前者般嚴重。

  但科學家亦警告,這些特殊的熱帶海岸植物的生長處為世界上受到威脅程度最大的地區。這是因為這些地區人口的激增及非長期規劃的經濟發展,其中包括了城市及工業開發的土地開墾、蝦養殖業及化學汙染等。

[國際新聞-生活環境]環保人士新利器 可協助估算環保措施所需成本 --﹥

劉博樺編譯/葉春良審校

   一項新的工具或許可以協助有環保概念的經理人清楚了解其環境、健康與安全(簡稱EH&S)的計畫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 研發這套工具的BLR公司的目的是使經理人手邊能有一些簡單易用的財務工具以便利用。BLR公司表示,一般而言,一個環保的經理人總是必須花費許多時間來為其計畫辯護,以便使其部門的預算需求能取得正當性。

[國際新聞-全球變遷]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批准京都議定書 --﹥

劉博樺編譯/葉春良審校

   根據沙烏地阿拉伯官方媒體「沙烏地通訊社」(Saudi Press Agency)消息指出,沙烏地阿拉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已於去年(2005年)12月27日批准了旨在抑制全球暖化現象的京都議定書。消息中指出,此一決定是由部長們在每週召開的內閣會議上所敲定的,而皇室的公告也已在準備當中,以便正式開始實施此一決定。 作為一個開發中國家,沙烏地阿拉伯並不需要受限於京都議定書中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規定,此項規定只適用於30個已開發國家。目前為止,已經有135個國家正式對京都議定書表示支持。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1-03 --﹥

  • [生活環境]冷颼颼 淡水低溫破7度。冷氣團發威,在2004年的最後一天,溫度也再創新低,淡水溫度一路下降,從8.7度降到7.2,到了黃昏更只有6.9度。 (台北 中國時 報)

  • [生活環境]三鶯地區 下冰雹。12月31日北台地區氣溫持續下降,除了大屯山降下第一波白雪,連平地的鶯歌、三峽,也在12月31日下午4時許,罕見地降下大小如米粒般的冰雹;至於三峽、烏來間的北插天山地區,則應已在這波寒流下降雪。 (台北 中國時 報)

  • [生活環境]寒流超低溫 漁民叫苦 西南沿海上百萬條虱目魚凍死。寒流這次讓台灣西南沿海的養殖業者,吃了很大的苦頭,攝氏10度以下的低溫,不只把虱目魚凍死了,現在連比較耐寒的鱸魚,也凍死一大堆,漁民估計至少上百萬條魚要死在這波寒流裡,他們希望政府能夠拿出辦法來幫助他們,否則這個年,他們就難過了。 (台北 Ettoday)

  • [環境政策]廚餘怎麼分 民眾搞不清。配合垃圾強制分類政策,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實施廚餘回收自元旦開始上路,環保署副署長蔡勳雄與高市環保局長張豐滕1日聯袂視察民眾配合廚餘回收情形,首日回收率僅約3.5%。廚餘回收勸導期自元旦起延續至3月31日,自4月1日起強制執行。 (高雄 中時電子報)

  • [環境政策]垃圾強制分類 首日配合率7成。10縣市強制垃圾分類昨天上路,環保署長張祖恩親自披掛上陣,在冷颼颼的馬路上教民眾如何分類,勸導期為期3個月,4月1日起正式罰款,違者罰1200元至6000元。根據環保署統計,首日開出7張勸導單,全由宜蘭縣開出,其它縣市則口頭勸導。整體看來,民眾配合度超過7成。 (台北中時電子報)

  • [土地及水文]高雄水利會新建抽水站 造福大高雄。高雄農田水利會在舊高屏大橋下抽取高屏溪伏流水供應大高雄地區農民灌溉的抽水站已相當老舊,供水有限,最近投資近4000萬元又在附近新建一處抽水站,最高一天可抽取50萬噸伏流水,不只可充足供應農民灌溉,還能支援公共用水,對大高雄供水有相當助益。 (高雄 Ettoday)

  • [土地及水文]水利署:馬祖南竿用水吃緊 台灣運水支應。經濟部水利署12月31日表示,日前南瑪都颱風為台灣北部帶來豐沛雨量,各主要水庫蓄水狀況良好,水資源豐盈,預估這種狀況可持續到明年春耕期間;不過,離島馬祖南竿地區蓄水條件不佳,已採取限水措施,由台灣運水支應供水。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露脊鼠海豚擱淺澎湖沙灘 疑低溫凍死。澎湖縣馬公市觀音亭海灘2日上午發現一頭澎湖海域少見的「露脊鼠海豚」疑因不耐低溫不幸死亡並擱淺在退潮後的沙灘。經澎湖縣農漁局生態課人員前往處理後暫時冰存,待中華鯨豚小組病理解剖確定死亡原因。 (澎湖 中央社)

  • [其他]10大環境新聞 天災、禽流感居榜首。由國內環保團體在網路公開票選的2004年10大國內外環境新聞12月31日出爐,國內以「天災重創,國土山林政策總體檢」奪魁,國外以「禽流感橫掃亞洲,各國努力防堵」居榜首,值得注意的是,網友所票選出的國內外環境新聞中,5分之1與天災有關,顯示全球氣候變遷與人為開發的議題,對人們生活的衝擊很大,而這次南亞大海嘯災害並未名列其中。 (台北 聯合新聞網)

  • [其他]環保署表揚清潔人員 盼全民守護台灣環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2月31日表揚全國績優清潔人員,署長張祖恩感謝清潔人員為環境做出的貢獻,並期勉2005年的「守護環境行動年」,全民繼續守護台灣環境。 (台中 中央社)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1-03 --﹥

  • [土地及水文]黃河實行跨流域調度 5年沒斷流 。黃河流域因來水偏枯,幾乎年年斷流,造成濕地萎縮、生態惡化。因而自1999年3月實施跨省區調水,2002年底完成水量調度管理系統,監視全河水情、雨情、旱情、引水信息等,達到連續5年不斷流。儘管統一調度遏制了生態及水質惡化,但仍面臨法規、技術和經濟政策等不完善的阻力。從長遠看,要從根本上解決黃河下游斷流問題,還需研究實施外流域客水調入方案。 (北京 人民日報)

  • [土地及水文]中國專家稱廣東易有海嘯 紅樹林可減輕海嘯威力。廣州地理研究所梁國昭表示,廣東的沿海地形也不能對海嘯掉以輕心,如汕頭市1969年7月28日就曾發生風暴海嘯,損失慘重。不過他指出,紅樹林可以減輕海嘯威力,防波效果比堤壩還好。 (北京 中央社)

  • [土地及水文]膠州灣水域面積縮小三分之一。根據中國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測量資料顯示,由於自然變異和人為開發,導致膠州灣水域面積日趨減少,自1928年至今面積已縮小了三分之一。 (香港 中央社)

  • [環境政策]中國實施有償使用森林生態效益制度。2004年12月起,中國正式啟動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國家林業局介紹,基金補償對象是承擔重點公益林管護的單位,包括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鄉鎮集體和個人的管護責任人。另外也建議應要求直接享受森林效益的部門如旅遊、水電,從其收益中拿出部分提供予森林做可持續性發展。 (北京 新華網)

  • [生態保育]黑龍江東部林區首次發現東北虎野生種群。黑龍江東部林區近日再次發現野生東北虎蹤跡,且是2、3隻東北虎組成的“家庭”。2004年此林區已第五次發現野生東北虎,但發現野生種群卻是首次。研判和生態環境改善和野生動物增多有直接關係。專家認為保護區可形成中俄地區東北虎遷移通道,作為國際合作研究平台。 (哈爾濱 新 華網)

  • [生態保育]野生動植物及濕地資源調查 結果有喜有憂。國家林業局自90年代中期以來的主要野生動植物及濕地資源調查工作於2004年全部結束,結果有喜有憂。對全國252種陸生野生動物的調查表明,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數量穩中有升,但非重點保護的物種數量卻明顯下降。全國189種野生植物瀕危的有104個,佔55%。而現有濕地3849萬公頃,其中天然濕地3620萬公頃,並有近40%天然濕地納入353處保護區,得到較好的保護。 (北京 人民日報)

  • [生活環境]污染威脅水資源 未來飲用水將是稀缺商品。目前地球只有不到2.5%的水資源可以飲用,更嚴重的是這些水還面臨污染、水傳染病、酸雨等諸多威脅,飲用水將是未來的稀缺商品。鑒於此況,一些國家和私人已開始爭奪可用水的控制權。有人擔憂水資源的私有化,將限制貧窮國家和人群的用水權利。也有人預測未來百年,人類將展開對水的爭奪戰。 (北京 中國日報)

[狩獵與保育]宗教團體與保育團體宜以多元開放的態度來討論原住民的狩獵 --﹥

作者:盧道杰 (台灣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

  最近林務局開始在丹大地區進行狩獵試驗研究計畫,由於國內禁獵已有相當的時日,開放狩獵成了媒體競逐的議題,據報載部分人士也對林務局所持適度開放,促進資源永續利用的立場有著不同的看法,甚至強烈批評主張停止開放。本文不是要去評論他們主張的對錯,而是希望提出一些不一樣的意見,以開創比較多元與開放的對話或討論空間。我對原住民族狩獵的看法是比較從生物多樣性保育或自然資源經營管理的面向出發,以我對國際保育社會近一、二十年來相關保育與棲地經營管理思維演進的瞭解,提出一些可供大家討論的參考。

[活動]宜蘭生態攝影之旅 --﹥

  時 間:1月15日(六)
  地 點:宜蘭
  集 合: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70弄15號)
  主 辦: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02-25772152
      E-mail: csnp@csnp.org.tw

  員山深溝社區當地共約50公頃的休耕農田,最近所有花種齊開,花海一片,猶如將當地彩繪上美麗的景致。陳氏鑑湖堂位於福建彰浦縣佛曇鎮大坑,為此地近年來更成為一個保育濕地生態的重要推手,園內種滿了許多從全國各地濕地搶救回來的台灣原生種植物,因水池生態完善,自然吸引了許多種類的昆蟲及蛙類等。攝影重點:花卉水草、昆蟲水鳥……

[講座]生態保育專題講座-回首來時路 --﹥

  時 間:1月20日(四)
  地 點: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2巷27號3樓之10)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02-28814006
      E-mail: butrfly@seed.net.tw

  本講座將就幾個有名的蝴蝶產地例如:埔里-南山溪、台中-谷關、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南投-合望山、台東-蘭嶼、綠島等蝴蝶勝地。透過影像記錄它的不同及變化,與大伙分享這些地區、地點的蝶況起伏。

[講座]創新管理思潮系列-能源與氣候變遷 --﹥

  時 間:1月12日(三) 下午 2:00-5:00
  地 點:工商協進會會議室
      (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3樓)
  主 辦:社團法人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02-27058859
      E-mail: bcsd.roc@msa.hinet.net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野生動物救援系列 --﹥

  播出日期:1月3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1月4日(二)  中午12:00-13: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野生動物救援系列

  這是一個關於人與動物的故事,原本這個故事不應該開始,當人類慾望之手伸向原始叢林,牠們被迫在生與死之間掙扎,當這群年輕人遇上了這些動物,他們伸出了雙手來彌補缺憾,他們企圖在絕望中尋找一絲亮光,人與動物之間的愛恨情仇,該如何訴說? 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如果可以這樣開始……

[編輯報報]狩獵與保育議題  需理性雙向溝通 --﹥

  林務局於2004年12月15~23日期間,擇定丹大地區(布農族原住民生活領域),試辦「丹大地區原住民基於傳統文化、祭儀需要試辦狩獵計畫」,以試驗社區參與、兼顧保育與原住民傳統狩獵文化的可能性。消息經媒體批露,引發各界 激烈的爭議。

  然而,面對此一爭議,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充分對話與溝通的討論平台,而非演變成各自於媒體放話卻沒有交集的零和遊戲,基於此,本會特開闢「狩獵與保育,並建置一討論平台, 希望各界不同的意見充分理性的交流,進入討論區,請至 http://notepad.ngo.org.tw/hunting_conservation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